分享

满清才子纳兰容若

 雨如烟精品书馆 2012-05-21

 满清才子纳兰容若
 
 

图片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嚣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未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这样一位几乎拥有时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他有着绝世的才情、尊贵的门庭、濯濯的风采、高洁的品行。家族的力量让他的仕途无限风光,可他却只恋山水;官场的生涯让他疲倦,可诗人的情感让他对一花一木都充满了感情。他在别人沉醉的时候醒着,在别人麻木的时候痛着,在翡翠丛中、鹅黄队中苦无知音,在名利场中不屑于弄权。忠于自己的内心,却造就了他的寂寞。王座之下,他的背影始终孤独。纳兰容若——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内心伤痕累累的清代词人。

       纳兰容若(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因为犯了太子的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图片

 

   纳兰容若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容若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纳兰容若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容若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容若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容若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图片

 

         纳兰容若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在太平盛世吟唱出一曲曲悲歌。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在康朝盛世的堡垒下,他孤独的吟唱,孤独的追求一份至真至诚的感情。他是繁华盛世中的一抹清影,浑浊举世里的一朵孤莲。真正称得上是一个温润如玉,气若幽兰的男子。

     在交友上,纳兰容若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容若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纳兰容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图片

 

 

 

 

     1674年,纳兰容若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容若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容若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纳兰容若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可惜他们的爱情因纳兰容若的家庭原因以悲剧告终,沈宛回归江南。纳兰容若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夕如环

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对纳兰容若来说,爱妻离去之后,他留在这个世上似乎只是个苟延残喘的梦罢了,只空留一个人夜夜更更,伴着西风,在每个漆黑的夜晚划下泪痕。曾经,有人在网上为他建了一座灵堂,写下这样的字句:

是不是,总是逝去的比较美丽,譬如往事,譬如——你

是不是,总是女子比较痴迷,譬如她们,譬如——我

于是,落一滴不知是悲是喜的泪,哼一曲不知是爱是恨的歌

我来了,来建一座灵堂,悼念绵延于你我之间的

那无尽的岁月,那永不绽放的爱情

 

 

图片

 

 

     梧桐已死秋霜后,这茫茫尘世,哪里还有知心之人来同倚斜阳共剪窗烛呢!不知伊人何处,空余而今凄楚,只剩一片情魂被夕阳染尽了沉伤的光华。当书中纳兰站在高原上独对茫茫飞雪吟出“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的时候,谁又能明白身在皇庭心在天涯的苦苦风华?

纳兰有词云:“泪雨零铃终不怨。”真的一点都不怨吗,也许爱到了深处,真的是不怨的,不管爱的人是生是死、天涯何方。只是对容若来说,他的一生孤影,早就已经化作了一片幽情,守着这热闹红尘的风景,在岁华冰冷处愈加深浓了痴情!

     总爱读那些忧伤的文字,它们更能触动心里的某一根弦,古往今来的隔阂可以抵不住一阙词之间的怦然心动。于是便爱上了纳兰容若。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的词令人不忍卒读,纳兰的心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球,美丽无暇然而易碎。

     也许人是有灵魂的,而每个灵魂都有各自的颜色。有一种冥蓝色的灵魂是夹裹着忧郁投胎母体的,那是前世残留的悲伤记忆,所以今生成就一个情绪忧郁的孩子。前世小楼独倚,凭栏而立,今生素颜淄衣,临风落泪。原来情可以伤人那么深,奈河一渡,尚能留下浅浅的沟痕。“纳兰词!不论看多少遍,都止不住的怦然心动。”

     纳兰容若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容若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张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但是,纳兰容若这名字风光旖旎,教人惊艳:胸纳幽兰,神容略若。一吟此名,浊世才子翩翩风貌,历历眼前。看过羽生《七剑下天山》的人都会这种感觉,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凌未风,而是那个“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的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词作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容若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图片

 

 

      巴尔扎克热狂于做贵族,但他的作品却尖刻的讽刺了贵族。托尔斯泰是个伯爵,但却走到农民的群中。对于有良心的作家,腐朽的环境,绝对桎梏不了他们向上的心灵。纳兰容若的出现,在中国词坛上是一个奇迹。他以相国公子的身份,却大胆的鄙弃了贵族的生活,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纳兰容若24岁将自己的词作结集为《侧帽》后更名为《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纳兰容若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在纳兰词的唯美之中,我们感受到了诗词的力量。《纳兰词》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美好、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无奈和悲伤。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试想一下,如若人生真的有如初见般美好,将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这世间我想有太多太多的人喜欢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可见我们都遗憾深重。命运像最名贵的丝绢,怎样的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也只是人生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已。

爱情,初见之后,总是要有所改变的。谁能抵得住岁月的打磨呢?

对于爱情,我们也曾安心享受,恣意挥霍,时光流去,

而我们了然不知,一任爱情在远处窃笑或者流泪。

花开过便谢去,爱情绽放后也会沉寂。

有一天,我们疼了,倦了,于是,有了所谓的伤害、背叛和指责;

于是,我们会长叹一声,幽幽地说,人生若只如初见……

假如爱情是有生命的,那么我相信最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定不会是最长久的。

但凡在爱情上结过疤的人,往往会选择将自己尘封在一个人的爱情城堡之中,

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是凝固的,因而爱情也将永远保持着鲜活。

人们总喜欢说假如爱情有若初见,可是却总是忽略这句话的前提——假如,

所以初见般的爱情只能存活在记忆汇中,一旦暴露在阳光下就会像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顷刻间灰飞烟灭。

那些被叹为极致的爱情,原是因为她停留在最初最美的那一刻。

当爱在指缝溜走,我们怎能责怨生活的吝啬?

一个有故事的人,往往习惯在人前表现出一种阅尽世事笑看红尘的洒脱,

而然这份洒脱的背后却是不断撕扯的伤口,波涛汹涌的回忆。

 

图片

 

我们付出着爱,也收获着爱,接受着爱,也拒绝着爱,在爱与被爱之中,我们慢慢长大,渐渐成熟。

可是对于爱情,我们却始终像置身于一座巨大的迷宫之中,很难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定位。

在这座迷宫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前进还是后退。

       没有百分百的正确,也没有百分百的错误,有的时候一切看似轮回,然而回到的却已经不是最初的原点。

既然爱情不可能有若初见,那么我们能做的大概只有让一切随遇而安……

都说繁华过后,终逃脱不了曲终人散的命运。

曲不尽,人就不会散。爱不尽,情就不会散。

看那。世界尽头的另一半天空,依旧有属于自己的被封存的爱。

        无数次在月色下、在夕阳里、在落红成阵的林间,打开《纳兰词》,去读那些凄美如落花的词章。梨花满地,零落成雪,心花零落,落地成灰。花儿总是在最美的时间里凋谢,一如容若的生命一样,在最美的华年匆匆而逝,留给后世的我们无限感伤。“空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容若没能实现自己作为一个男儿的雄心壮志,但却以他的至情至性而青史流芳。人生若此,又夫复何求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