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十八)把自己的需要转变成学生的需要

 秀水拖蓝 2012-05-22

     

 
 

高二(6)班教室里的花园

    在灌南高级中学做的报告中,第三个小专题是专门讲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思路的,这个问题去年在南京也谈过,在班级活动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参与者。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很重要的一条思路是“把自己的需要转化成学生的需要”,这样搞活动才会顺利成功。举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例子:出墙报。

     班级的墙报需要定期更新,很麻烦,实际上我觉得它是很传统的一种宣传和展示班级文化的方式。但是无论它有多传统,只要这种形式还存在一天,就有它的合理性,就必须把它做好。

    按学校规定,墙报至少每个月更新一次,而且要组织评比,好的有奖励,不按时更新的要批评。做班主任的烦恼确实太多,就连一个小小的墙报也是众多的烦恼之一。大多数班主任都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负担,因为它确实是个负担,班上学生对此都热情不高,能写会画的人才也不多,但是任务总是要完成的,这不成了负担了吗?

     这里就要说一句题外的话:很多事情班主任的心态决定了学生的心态,因此当班主任都认为这是个负担时,学生就更被动了。但是我的观点是:无论你是喜欢做也好不喜欢做也罢,反正任务是要完成的。与其带着痛苦去做不如转变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完成它。

     出墙报是学校的需要,是我的需要,我得把它变成学生的需要。

    其实很简单,引入评比竞争机制。既然学校要评比,我就在班上搞评比。

    上学期开始班级自制管理时,给宣传委员分配的任务之一是教室环境的美化,包括出墙报。过去出墙报的任务只是固定的那几个人,虽说质量还可以,但每次积极性都不太高,因为我们班的墙报不是用粉笔随便写一写,而是每次都要用水粉画出精美的图画,可以保留很长时间,这样一来墙报出得很费功夫,很费时间,所以成了板报小组的沉重负担。

    为什么不能全体参与?这学期班委会上讨论了新的方案:宣传委员总负责,四个大组各成立一个板报小组,轮流出墙报,每次对墙报拍照,学期结束由大家公选最佳墙报予以表扬奖励,如果哪个组的墙报在学校的评比中拿到大奖,还另外有奖励。学校对墙报评比获奖的班级予以加分和奖励班费,加的分数归班级,奖励的班费拿一半奖给小组,也算是对板报小组辛勤劳动的认可。

    此方案的关键不在于奖励多少,而是让每个小组互相不服气,你出得好了,我要出得更好,这就把我的需要转变成学生的需要了。所以,第一期墙报刚刚推出,第二组的人看了就有了自己的打算,只等着时间一到就赶紧更新推出自己的作品。再加上我忽悠一句:你们看看人家出的墙报,质量这么高……你可以想象第二组的人会说什么了。

    小小难题,轻松搞定。虽说出墙报很花功夫,但是我们把这项任务变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智慧和才能的舞台,学生用心去做,精心设计,力求把最好的东西展现出来,在墙报的一角还要注明主创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个小小的举措又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了一把。

    看着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我也就可以偷着乐了。

 
 

曾获得全校评比第一名的墙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