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心灵教育,需要灵魂在场

 秀水拖蓝 2012-05-22

 40多年前,当陈晓华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和哥哥在乡下农村因盖房子发生了争吵,他认为窗台应向外开,哥哥则坚持窗台向里开,在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父亲支持了哥哥。深夜,父亲和陈晓华谈心,说其实窗台的事并无对错,只因哥哥对这个家贡献更大,所以才认同了他的选择……

我们无法揣测4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一个父亲朴素现实却饱含情感的选择,是如何影响着一个少年对人对事的最初判断。我们只知道,多年以后,当众多青年教师急切地想从这位优秀而卓越的教育者这里取得“真经”时,人们发现,贯穿陈晓华24年带班过程中的惟一指向,就是情感,他的教育艺术处处皆情感,怒骂中含情,对话中有情,课堂中渗透真情。正是自如运用了这一人类的初始原动力,让陈晓华享受“潮平两岸阔”的教育魅力。

师生关系  找准心弦 不露痕迹

 “用心爱和欣赏巧妙地传达给学生,不露痕迹地让学生知道老师在欣赏他,喜欢他。只要用心,途径会有的,方法会有的,机会也会有的。”

 在陈晓华老师带过的班级里,状元郎自不必说,也有学生难尽如人意……面对学业层次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不一的学生,他的秘诀是什么?

陈晓华认为,一个成熟的班主任,除了经验以外,还得经过时间的淘洗,个人阅历的丰富和人生道路的坎坷,让陈晓华对生活、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了一份敬畏和感恩。

他认为,如果只是一厢情愿地去关心学生,没有找准那根弦,没找准那个调,也将不得要领,你的“学生朋友”也不会领这个情。此外,教师千万别把学生的点滴努力,看成是理所当然,要特别理解学生的“难”,做老师应该看到学生的付出,并对学生的努力心存感激。有个学生总是“踩点”到教室,经常迟到,经过陈老师简单地提醒后,情况有所改善。陈晓华主动走到学生面前,笑容满面地伸出大拇指赞道:“你今天很给力啊!”

 为了强化学生做出的努力,陈老师在晚自习结束时主动找他闲聊,从他对班徽班服的设计到迟到的努力改正,到英语成绩的优秀再到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后来还提醒他学会调适,不要睡得太晚了……晚上,这位同学写了篇文章《今夜饮茶》,他说喝茶几年了,味道渐渐淡了,今夜,在满天星光下,有人在他的茶里加了奶和糖,“而往里加糖和奶的人,便是老大。”

 家校和谐 设身处地 获得信任

“教育者的团队中,家长不可或缺。家庭教育感性成分居多,因而需要教师真心实意、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引领,家长才会接受教师的帮助,才能真心地支持教师。”

陈晓华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看作是良性的传输渠道,如果自己做得好,孩子传递给家庭的是积极的信息,家长自然会充分信任老师,反之亦然。

“当家长知道老师是在用心帮助他的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存在教育的隔膜了。”他认为,老师一定要好好利用家长这支同盟军,取得家长的充分信任,发挥教育合力。

  一次,陈老师约一位家长到学校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见面后这位家长说起孩子便是一连串的否定词:孩子太淘了,又不懂事,没大没小……陈晓华说,今天请你来,是想请你谈谈孩子有哪些优点,越详细越好。家长感到吃惊,尴尬地说:关于他的优点,我还真没想过……沉吟良久,这位家长才说:其实孩子很孝顺,很关心父母……陈晓华也和家长分享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关心集体,热心助人,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

陈晓华和家长约定,回家后说老师欣赏他的许多优秀品质,鼓励孩子在学习上再扎实一点,更用心一点。老师的欣赏和喜欢给了这位同学无限的动力,孩子在不知不觉间优秀起来。

班级管理“顺水推舟” 暗中相助

“学生是班级学习生活的主体,让他们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尊严和荣耀,在他们做主的过程中,教师精心呵护、巧妙支持、暗中相助,要顺其流而扬其波,要顺水推舟。”

 陈晓华把全班分为7个部落,各部落召集人叫部长,每个部落全权负责一周的一日常规工作,比如卫生两操值日晚自习的纪律等全方位全权负责,一周下来由班长和全体同学考评,值日的部门总结,考量因素是学校相关的检查结果,全部同学参与管理的程度,优秀部落在班级博客里记录在案。7个部门进行完一回合以后,便掌握了管理的基本套路和办法,接着再轮换一次,也就是一个部落将全权负责两周的值日。完成任务后,第二任7位部长又将重新组合重新上岗。

此举措将班级管理责任分摊给更多同学,同时又能明确责任,协助班干部工作,使班主任的工作更加自如,进一步扩大班级自主管理范围。

 陈晓华认为,自主管理锻炼了学生,解放了老师,如果每个老师在琐碎的班级事务中焦头烂额,那必然不会有好的心态。

陈晓华也是国内较早尝试以网络为平台实施教育理念的班主任,他创设的高三(2)班的博客“桃李部落”,成为学生的网络精神家园,而他自己的博客“桃李守望者”,与“桃李”在现实和网络中,互相温暖。学生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在他的博客上留言,他有什么要求也在上面及时提醒学生。

 创意在每个教育者的心里。只要贴近学生,体悟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彰显他们的个性和风采,让他们在付出的同时收获成功和快乐,得到同伴的认同,让每个人有表达自己且有当听众的机会,让学生在管理中在付出中享受成就感,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归属感。

  职业激情   保鲜内心 享受“忽悠”

 “我是被学生的激情逼着往好老师的方向走。做得不好,学生会鄙夷你;做得好,他们会尊敬你,会把心掏出来跟你交流。学生赞誉的表情和回应,就是动力的来源。老师如果功利地去看事情,可能就会失去很多感动,失去教育契机,就会越走越难没动力,没激情。”

从教24年,陈晓华如何做到样样亲力亲为却丝毫不倦怠?如何能够做到时刻让内心保鲜?

 他的回答是,因为享受,所以不倦怠。24年一步步走来,陈晓华始终沉醉其中。他认为自己沉醉的,也许别人嗤之以鼻,因为那仅仅是一张微笑的脸,一个热情的手势,一句贴心的话语,或是一个仗义的举动,陈晓华都将其当作迷人的风景收入行囊。

经常有毕业的学生回到深圳先不回家,而是带着行李直接奔向育才看望“老大”。一位已经毕业上大学的学生假期回深圳,告诉老大中午要回学校看他,让他在食堂等,陈老师以为学生想尝尝母校的饭菜,当学生风尘仆仆赶来,却从包里为他端出了五菜一汤:老大,这是我亲手做的!尝尝我的手艺。

“那天我吃了生平最舒心的一顿饭菜。”学生为他过生日,弄得满城风雨,整个教学楼过道上都贴满生日祝福的标语。十磅蛋糕,四十朵玫瑰,四十张笑脸组成的生日祝福,有这样的幸福陪伴,自然会抵消掉部分职业倦怠的感觉。

陈晓华认为,做一个老师,不可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果,无非就是常常“沾沾自喜”,经常“自得其乐”,面对学生的笑容,一个热情洋溢的挥手,他都会给予充分的回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与学生畅通交流。陈晓华有一次鼓励一个学生,如果她进步,会专门奖励她,并问她最想要的奖品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是:我最希望得到的奖品是“老大”天天开心!陈晓华把这句话当作珍宝珍藏于心,想一想就觉得很幸福。难怪妻子笑他“被学生忽悠得团团转”。陈晓华则说:“即便学生真在忽悠我,我也愿意真心收存。”

顿悟反思  教育之妙 存乎一心

陈晓华始终认为,面对教育,要灵魂在场。

一是要学会反思。面对教育状况不如人意,反思能够突破瓶颈,如果不突破,永远只见光明而没有出路,只有击碎玻璃的桎梏,或者突破瓶颈的堵塞,我们的教育生活才有可能出现逆转。反思可以少走弯路,反思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捷径。

 二是及时调整。能够反思是思想基础,能够及时调整是行动。教育不是用蛮力,及时审视教育的现状,及时调适自己的心态,转变教育观念,支持和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在他们做主的过程中教师精心呵护巧妙支持暗中相助,变“管”学生为“帮助”学生,顺其流而扬其波,顺水推船并不失时机的引领,自然会出现水到自然成的佳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