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于绿化的论文
2012-05-22 | 阅:  转:  |  分享 
  
我学到的场地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绿线”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交通量的增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道路交通

需求与供给也在不断的增加。如何协调好城市发展、道路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

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各大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特别是道路建设和

交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处理好城市道路绿化,满足城市道路的绿化对人类的需求和对环境的适应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



关键词:城市绿化环境道路绿化绿化设计

一、城市中绿线的功能

“绿线”有三大基本功能:环境、交通和景观功能。城市的其他功能也均与“绿线”

工程水平相关,如城市防灾、减灾、游憩、工作和居住等,“绿线”的功能也综合体现出

自然、社会和经济三大方面的效益。

1、环境功能

(1)净化空气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绿色植物被称之为“生物过滤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及有害气体均有较强的吸附、杀灭和化解作用。“绿线”便可以吸滞交通扬尘、吸收汽车尾气、杀菌等。

(2)净化水体

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和带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难以控制,

许多则渗入土壤,继续污染地下水。而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

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3)净化土壤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有益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因此,即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绿线”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4)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小气候主要指地层表面属性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局部地区气候。其影响因素除太阳辐射。植物蒸腾大量的水分,从而对周围空气的湿度进行了调节。这就给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绿线”不仅能调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还有通风、防风的作用。

(5)减低噪音

“绿线”对城市交通所产生的噪音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研究证明,植树绿化对噪音具有吸收和消解的作用。可以减弱噪音的强度。其衰弱噪音的机理是噪音波被树叶向各个方向不则反射而使声音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噪音波造成树叶发生微振而使声音消耗。

2、交通功能

(1)组织交通,对车流的引导作用

利用“绿线”划分城市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或不同性质的车流和行人交通。在急转弯、陡坡和狭窄的险要路段“绿线”起到护栏和诱导视线的作用,尤其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雪、雨天,效果则更加明显。

(2)保护道路

由于行道树具有遮荫降温作用,使路面温度降低,并使昼夜和季节问的温度减少,从而可减少沥青路面发生泛油现象,缩小水泥路面的胀缩系数等,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减少交通事故

植物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心理功能。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植物的各种颜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不同,青草和树木的青、绿色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在绿化好的路段行车,司机的眼睛疲劳程度较绿化差的路段好的多,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服务功能

地下管线也可以埋设在花丛、草皮下,可以避免在修理时破坏道路而造成工程费用和交通运输费用的损失。对于为道路远期展宽而预留的地带加以绿化装饰,此时“绿线”又起了备用地带的作用。“绿线”还可以防尘土、防溅水,冬季“绿线”还可以用来堆放积雪。

3、景观功能

植物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物固有色彩、姿态、风韵等个性特色和群体景观效应所体现出来的。一条街道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装饰,无论两侧的建筑多么的新颖,也会显得缺乏生气。美的道路除了建筑风格的一致和变化外,用绿色植物构成的连续构图和季相变化能使人产生美感。而且这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绿视率。一个城市“绿线”的质量水平是形成城市印象的关键和构成自然的城市轮廓线、创造美好市容和提高城市建筑景观质量的关键。

二、“绿线”设计的原则.

1、交通组织相协调

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设计。“绿线”设计要符合行车视线要求和行车净空要求。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转弯处的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通透,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行车视线。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的车辆运行空间,树冠和树干不得进入该空问。同时要利用道路绿地的隔离、屏挡、通透、范围等交通组织功能设计“绿线”。防止出现因为设计不当而造成的视距问题、眩光问题等不安全区因素。

2.发挥防护功能作用

功能不同的道路,用“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交通、安全、景观,进行不同的设计。设计时可采用遮荫式、遮挡式、阻隔式手法,采用密林式、疏林式、地被式、群落式以及行道树式等栽植形式。

3.体现“绿线”景观功能

协调处理好道路、景观、绿化的关系。景观功能是“绿线”的重要功能之一。~般城市道路可以分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居住区等内部道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绿线”设计要求各有特色、各具风格,许多城市希望做到“一路一树”、“一路一花”、“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等。“绿线”规划设计还要重视在道路两侧用地,如道路红线内两侧绿带

景观、道路外建筑退后红线留出的绿地、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的带状花园用地等。深圳市规定在道路普遍绿化的基础上,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红线以外至建筑红线之间各留出30~50m宽的绿地建设道路花园带。

4.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相互统筹安排

“绿线”中的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按有关规定统筹考虑,精心安排,布置市政公用设施应给树木留有足够的立地条件和生长空间,新栽树木应避开市政功用设施。各种树木生长需要有一定的地上、地下生存空间,以保障树木的正常发育、保持健康树姿和生长周期,担负起“绿线”应发挥的作用。

5.“绿线”树种选取要适合当地条件

首先要适地适树,要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和地上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发育和抵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线”效果,切忌盲目追新。其次城市道路“绿线”建设应选择抗性强、对大气污染有吸收作用、生长快、耐修剪、树冠圆整、树荫浓密,对人类无健康危害的物种。另外,“绿线”应采用自然式配置方式,以多品种多层次的群植、丛植为主,乔、灌、花、草合理组合,提倡进行人工植物群落培植,形成高低起落疏密有致的立体空间结构,但要注意符合植物伴生的生态习性要求。

6.“绿线”建设应考虑近期和远期效果相结合

道路树木从栽植开始到形成较好的效果,一般需要十余年时间,“绿线”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栽植树木不能经常更换、移植。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周全安排,使其既能尽快发挥功能作用,又能在树木生长壮年保持较好的形态效果,使近期与远期效果真正结合起来。考虑城市绿化覆盖率的要求,尽量增加红线宽度或绿化宽度。

三、“绿线”工程实施方法

1.老路改建

老城区绿化少的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路段扩建。以照顾原有“绿线”为基础,推荐采用将一板二带扩成三板四带,或采用不对称形式,以达到尽量少的破坏原有“绿线”,将绿色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采用不对称形式应考虑视觉的平衡。当交通繁忙,车流量大,道路宽度不足时,由于不宜减少必要的行车道,便将原有绿化带缩窄用于非机动车道。靠机动车道一侧的草地、灌木和乔木仍然保留,而靠人行道一侧的乔木不仅仍能用于遮荫,而且形成了天然的行人与非机动车道的分隔带。南京北京东路靠鼓楼段便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在扩大老城区绿化的时候应注意点、线、面结合,即“绿线”与其他绿化结合,在交叉口可考虑做成休闲绿地或广场。

2.新路建设

新路建设时应从长远考虑,采用宽分隔带,宽绿化带。建议采用三板四带,即用两条分车带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两侧,这种道路适合我国自行车多的特点,有利于行车安全。在制订红线宽度时,适当考虑“绿线”的加宽。“绿线”尽量形成高低起落疏密有致的立体空间结构。南京地区就可选择树形优美,遮荫面积大的广玉兰、银杏和树冠圆整、四季常青的香樟交替种植,并在其下营造由海桐、瓜子黄杨、大叶黄杨、假俭草、红甜菜和石菖蒲等组成的灌草丛复合型植被。

3.小区道路小区道路主要供行人、非机动车行走、行驶,交通上属于区域性交通,居民对其有停车、防晒、居住环境等各方面要求。为了使居民感到方便、舒适、安全,小区道路的设计就要改变以往简单处理的方式,要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主干道旁绿化,选用高大的落叶乔木,配以常绿灌木,进行行列式栽植,以利防尘和阻挡噪音。支路通常人车公用,且路面窄,要与宅旁及小公园绿化布局密切配合,成为互相关联的整体。可在路的一边种植小乔木,一边种植花卉和草坪。转弯处应配置矮小绿篱或灌木,以免阻隔骑自行车者的视线。靠近住宅区的布置,不能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风。植物的配置应考虑到居住区老人和儿童活动的需要,不宜选择有刺、有毒、易引起过敏的植物种类。

4.与地形、地貌相结合

注意与自然地形地貌、水系、湖泊的协调性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道路与“绿线”充分结合,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注意树木既可以成为景观,又可能成为景观的障碍物,所以要充分考虑所设计道路的功能和要求。南京太岗路的设计就充分融进了自然之中。在紫金山——白马公园——玄湖三个自然阶梯的装点下,使太岗路座落于湖光山色之中,美不胜收。再加上花卉大道与锁金村、南京林业大学的大片树林,使现在的城东市区微小气候、空气质量和街容市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里早已成为南京地区污染最少,空气中悬浮物最少的地区。

5.交叉口的小区域绿化

交通绿岛即为小区域绿化,设置在主要交通十字路口或需分流车辆的交叉路口。必须保证车辆按一定速度交织安全行使,不布置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以草坪为主,草花相嵌,构简单图案,少配置小乔木或常绿灌木以免影响视线,选择适生的球根、宿根或1年生草本花卉。

三、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道路绿化不仅美化街景。而且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作用。道路绿化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带状或者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各种人工景观之间的“软”连接。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的做法。??(一)、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原则?

道路绿地的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1)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主千线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宽和又通岛绿地不得小于1.5米;(2)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又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3)路侧绿地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地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道路景观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1)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千线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相结合;主千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2)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应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以有所变化;(3)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二)、城市道路绿化种树的选择?

1.行道树选择的标准?

(1)树冠冠幅大、枝叶密、落果少或无飞絮;(2)抗性强,土壤耐瘩薄、耐寒、耐旱,病虫害少;(3)寿命长、深根性、耐修剪;(4)发芽早、落叶晚。?

2.行道树选择的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各种植物都有其各自的生态习性,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与立地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才能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合理的绿化配置不但美化环境,而且许多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花、果、茎、叶等。在树种选择时,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3)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生长快、易成型,能在短期内达到预定的绿化效果。但容易衰老、寿命较短。故道路绿化时,将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起来,当速生树到老化阶段,让慢生树种继续发挥道路绿化景观效果。有效避免速生树淘汰后的一段绿化空白。(4)道路绿化种植要注重乔、灌、花、草有机配置,构成复层绿化,使植物在生态群落上有更完善的生态功能!植物选择上力求花期交错、四季常绿、富有季相变化。?

(三)、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1.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方法?

绿化规划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1)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侧重落叶类夏季可遮荫,冬季可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间距5~8米,在有架空线地段,应选择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树种。(2)分车带,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3)中心环岛,地处道路交叉点,目的是疏导交通,要求绿化高度在0.7米以下,为使司机和行人能准确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变形设计。(4)林荫带,以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为前提,参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进行乔、灌、草、花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可布置少量的园林设施,如园路、花架、花坛、园桌、园凳、宣传栏等。?

参考文献:?

1.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杨涛.公路网规划.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

3.贾建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

4.成涛.城市环境艺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包宗华.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建设.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年.

6.徐慰慈.城市交通规划论.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

7.刘滨谊等.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误区与对策.城市规划.2002(2).

8.鲁敏等.绿化树种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2).

1、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

3、经济属性

4、法律属性

献花(0)
+1
(本文系文山书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