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安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2012.5

 华夏蛐蛐 2012-05-22
淮安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2012.5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为某时刻昼半球图,图中圆 M 与圆 N 平行。据此回答 1~2 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1、圆 M 可能表示

A.纬线圈        B.经线圈

C.晨昏线        D.等太阳高度线 M

2、经过圆 N 圆心的甲、乙两点

A.经度一定相等   B.纬度一定相等 甲 N

C.地方时一定相等 D.地球自转线速度一定相等

读图 2 完成 3~4 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3.日本东京及其附近平原地区

A .属于半湿润地区 B.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C.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很低 D.河流没有明显的汛期

4.与东京相比,高田冬季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受盛行西风带影响 B.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

C.受冬季风影响 D.受沿岸暖流影响

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 3 所示。读图完成 5~6 题。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

B.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

C.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

D.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

6.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人工“裁弯取直”可以

A.扩大灌溉范围 B.降低河流落差 C.缩短航运里程 D.避免洪涝灾害

图 4 是某大陆沿某纬线植被类型示意图,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完成 7~8 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7.①地的洋流是 

A.寒流,自南向北流         B.寒流,自北向南流

C.暖流,自南向北流         D.暖流,自北向南流

8.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B.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

 C.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

D.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某中学生夏令营到我国南方进行野外考察,区域主要包括图 5 中甲、乙、丙、丁四地。读图回答 9~ 10 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9.同学们到达丁山顶后,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太阳从东南方向冉冉升起 B.山下带来的密封氧气袋鼓了起来

C.GPS 手持机显示的纬度是 42°N D.水杯里的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10.考察结束后,部分夏令营队员在 QQ 群中交流(图 6) ,其中发言最可信的队员是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A.浅唱 smile B.荷芠映冰 C.会吹泡泡的泡 D.花蝴蝶

读图 7(2009 年我国东南沿海有效风能与风电场分布示意图) ,回答 11~12 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11.下面关于有效风能及风电场分布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台湾有效风能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B.风电场大多分布在有效风能丰富区

C.海南岛有效风能远高于台湾 D.沿海地区有效风能少于内陆地区

12.该区域大力发展风能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有效风能 B.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瓦/平方米)

C.缓解本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风电场 D.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图 8 为“我国某地区 1980 年和 2010 年工业结构简图” 。读图完成 13~14 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13.与 1980 年相比,该地区 2010 年

A.矿产资源储量减少 B.新兴工业迅猛发展 C.已无环境污染 D.失业人口明显增加

14.目 前,该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此, 2010 年以来该地区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①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③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④大力开发水电,并禁止煤炭开采;⑤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绿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图 9 为某发达国家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 4 千米范围内城市主要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读 图完成 15~16 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15.图中②表示的功能区最可能是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行政及绿化区

16.功能区①面积的增加说明该市的
A.交通通达度增强 B.总人口减少 C.绿地面积增加 图9 D.地价下降

 图 10 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 17~18 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17.图示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直接 江

A.加剧水土流失 B.造成土壤盐碱化 兴 扎赉诺尔

C.破坏地表植被 D.引起草场退化 海拉尔市

18.为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伊敏河 安

A.提高煤炭产量 B.将涉煤企业外迀 岭 C.加大煤炭的外运能力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 11 为“1993~2003 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 千米高度)空气样中 CO2 含量的 变化观测统计图” 。读图完成 19~20 题。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19. “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 CO2 多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 CO2 少

C.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 CO2 多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 CO2 多

20.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表 1 为“2006 年到 2010 年江苏省三大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状况表” ,读表完成 21-22 题。

表 1(单位:万人)

2010 苏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额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21.关于江苏省人口流动说法,正确的是

A.流动人口总数逐年增多B.苏北人口主要流向苏中 

C.就业、经商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D.苏中、苏北流动人口全部流入苏南
22.江苏省人口流动
A.大大缓解了苏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B.为苏南地区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

C.影响了苏南地区的社会秩序 D.加强全省三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

精准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差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图 12) 。读图完成 23~24 题。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23.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时准确定位

B.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准确的表达和处理田间信息

C.遥感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

D.数字地球在发展精准农业中没有用武之地

24.精准农业的实施,可以

A.改良农产品品 种 B.有效的提高资源利用率

C.改变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 D.充分挖掘农田最大的生产潜力

 图 13 为“2007 年部分国家石油产、消量统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 25~26 题。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25.石油出口量占本国石油产量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 B.俄罗斯 C.墨西哥 D.伊朗

26. 美国石油进口量比中国大得多,其原因主要包括

A.社会经济发达 B.国内能源资源贫乏

C.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D.能源利用率低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 27 题~第 29 题)和选做题 第 30 题) 共计 60 分。

27. 2012 年初, 欧洲西部地区遭遇极寒天气, 极地冷空气沿大西洋东岸侵袭欧洲西部地区。气象专家认为,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以及拉尼娜现象有关。读图 14 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1)北极涛动指的是北极地区的气压变动情况。通常情况下,控制北极地区的气压为    “低”压(填“高”或,图 15 中能反映正常年份北极地区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2)图中 1 月份 0℃等温线在①处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该等温线今后可能向                

(3)简析欧洲西部地区地形对极地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4)简述极寒天气给欧洲带来的主要影响,影响②处等温线分布的主要               (方向)移动。


28.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6 分)

材料 1:云南省物种资源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资源基因库”之称。全国已知的高 、 、 等植物 426 科、2592 属、17000 多种中,云南省分别占全国的 88.4%、68.7%和 62.9%。目前,被国家列为 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 199 种,占全国总数的 59.4%。
材料 2:长三角与成渝经济区有数据比较(表 2)
材料 3:某区域图(图 16)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1)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为和泥石流等,其中泥石流灾害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主要地质灾害有                 

(2)试分析云南省物种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 2 分析,成渝经济区经济与长三角相比有何特点。

(4)简述图中虚线所示地区的开发优势。

 

29.读图 17,回答问题。 (12 分)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1)请将图中字母对应填入下列空格处: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粮食产量下降      牧草产量下降          

(2)该地区可能属于        (干湿区),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自然原因是         

(3)简述图示地区缓解目前荒漠化问题的有效措施。

 

30.本题包括 A、B 两小题。

A. 【海洋地理】

我国“大洋一号” 科学考察船自 2010 年 12 月 8 日于广州起航,2011 年 12 月 11 日圆满 完成第 22 次环球科考任务凯旋青岛。作为一次高度综合性的大洋科学调查, “大洋一号”发现 16 个海底热液区,获历史性突破。据此及图 18 回答问题。 (10 分)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图18
⑴ 海底热液矿床主要位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 “大洋一号”发现海底热液区的海域最可能是       

A. ② B. ③ C. ④ D. ⑥

⑵  该海域污①②⑤三海域比较,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  

⑶ ④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染的主要类型是         ,污染物主要来源于                      

 ⑷ 简述我国进行大洋考察的重要意义。

 

B. 【环境保护】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 (10 分)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图 19

(1) 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属于        (双项选择)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原生环境问题 D.次生环境问题

(2)劣 V 类水质的河流主要出现在安徽、           两省。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两省应坚持原则,以体现开发利用与养护更新并重的指导思想。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三同时” ,即一切建设项目必须做到治理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同时投产。(2 分)

(3)近年来 B 市缺水现象渐趋严重,尤其是夏季,这主要是         型缺水,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措施有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地理参考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二、综合题(60 分)

 27. (12 分)

(1)高(1 分) C(2 分)

(2)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1 分) 盛行风(1 分) 北(1 分)

(3)北部山脉呈南北向分布,中部平原广阔,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南部有多列近东西向山脉,阻挡极地冷空 气进一步南下。 分)(3

(4)极寒天气使欧洲越冬作物遭受冻害、牧草减产;通信和电力供应中断;交通运输受阻;建筑物被摧毁;民众面临食品紧缺甚至冻伤、冻死等。分,任答三点即可) (3

 

28. (16 分)

(1)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西高东低,北高南低(2 分) 地震(滑坡)分)植被破坏(1 分) (1

(2)云南纬度低;地形复杂,山地海拔高,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复杂多样;河川湖泊纵横。分) (4

(3)人均 GDP 较低,经济密度小,国内生产总值小,对外依存度低(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少) ,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小。分,任答四点即可) (4

(4)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扶持;劳动力价格低;土地价格低。分,任 (4 答两点即可)

 

 29. (12 分)

(1)A(1 分) B(1 分) C(1 分)

(2)半干旱地区(1 分) 蒸发加剧,降水减少(2 分)

(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等。分) (6

江苏省淮安市201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