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体检结果的药物
□樊仁秀
尿常规——维生素C影响尿糖
尿常规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也常是提供病理过程的重要线索。
一些人长期服用维生素C制剂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可能导致尿糖偏低。所以,建议在体检尿常规前2~3天暂停服用维生素C。另外在体检前1天,最好也不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此外,咖啡因、可待因、消炎痛(吲哚美辛)等也能使胆总管开口处的括约肌痉挛,从而导致血、尿中的淀粉酶含量明显升高。
肝功能检查——感冒药让转氨酶升高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
服用许多药物都有可能影响肝功能结果。例如,受检者服用了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消炎痛,或者含扑热息痛的新康泰克、白加黑等感冒药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从而被误判为肝脏出了问题。
喹诺酮这类抗生素也有可能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喹诺酮一般用于抗菌类药物,例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药物中都含有此类抗生素。
另外,激素类药物能诱导肝酶合成增加,使转氨酶、转肽酶及总胆固醇升高。
甘油三酯——肝素使甘油三酯降低
甘油三酯高的危害最直接体现在动脉粥样硬化上。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是容易造成“血稠”,即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血液黏稠,在血管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即我们平时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肝素广泛应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治疗及体外抗凝。因此,在体检前使用过肝素,会引起甘油三酯降低,影响结果。
电解质——利尿药影响多
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都可能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某些医源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本身又可使全身各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利尿药中的双氢克尿塞、利尿酸、速尿(呋塞米)等,可以使血钾低、血尿酸增高、血糖增高。而安体舒通又可使血钠降低、血氯降低、血钾增高。这些药物都有可能影响电解质检查结果。
视力检查——抗菌类药物干扰大
很多抗菌类药物,如青霉素、氯霉素、磺胺类等,可能引起暂时性近视、复视、眼球运动障碍、视乳头水肿等,影响视力检查结果。由于氯霉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不常用于临床。
单位体检通常选择常规项目,如果因服药使体检结果稍有异常,不必过分担心,停药后重新检查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做特殊项目的检查,受检者一定要把病史、所服药物提前告诉专科医生,由他们决定是否停药。如果不宜停药,医生会结合受检者用药情况分析体检结果。老病号绝不能擅自停药,高血压患者体检前应该先服用降压药,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可以把药带到医院,先空腹抽血再吃药并检查其他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