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頭禪的形成

 foonkok 2012-05-22
口頭禪的形成


 不 只是佛教徒,一般人在日常中也經常會把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放在嘴邊,例如「差不多吧」、「隨便」、「據說」、「算了吧」、「並不會」等。「口頭禪,可 以算是一個人的強烈標誌。」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許文耀笑說就像小說家創造小說人物,會先為他設計口頭禪,但是如果要從口頭禪去探究一個人的個性,許文耀 認為沒有那麼簡單,「因為一個人會說出什麼樣的口頭禪,與他當時想要說什麼話,說話的態度、表達的目的及對象有關。」他說。事實上,口頭禪這名詞來自佛教 禪宗,主要是在九到十世紀這段期間,禪宗從注重身心行為的實證,轉變成一種學術思想,到最後佛弟子成天把現成的語錄、公案掛在口頭上,停留於一知半解而產 生的弊病。流傳至今,佛教徒常會把很多佛教名相,當成個人的習慣用語,形成「口頭禪」現象。


著有《語言與人生》的早川 (S.I.Hayakawa)博士,曾在其著作指出語言做為人類文明的特徵,是因為語言「促成廣泛的同種互助」,這也是人類生存的根本要素。同樣的,佛教 徒用佛教語言、名相,一開始的初發心基本上也都是善意,想要助人。當看到他人的無助,佛教徒可能會跟對方說「放下」、「這是因果,還了就好」,從分享的角 度來說,口頭禪也不是一件壞事。


流於嘴巴說說的口頭禪


雖是如此,口頭禪對學佛的人確實也產生一種說教、空泛 的現象。就像一千多年前,佛教徒老是把佛陀智慧、祖師的語錄掛在口頭上,當作助談的點綴,現代佛教徒也是會把「人生無常」、「一切都是因緣」、「一切都是 空」掛在嘴邊。這些話聽久了常給人帶來消極、被動的印象,如果一切都是空、因緣,是不是什麼事都不用做了呢?


「這是把語言當成名相 了。」法鼓山僧伽大學副院長果光法師表示,「他們口頭說空,說因緣無常,要放下,但講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真能體會?在行為上是否真能放下?」對修行者而言 要心口一致,但很多時候卻說出「口是心非」的口頭禪,說多了就可能會讓人誤會,以為修行都只是在打高空。
的確,佛教徒相信世間的變化確實是因緣無 常,但很多人口頭上說「因緣無常」,對因緣、無常的意義、層次,多半不甚明瞭。「這沒有經過時間累積,徹心徹性地親證之後,很難去體會。」法師強調這裡頭 沒有簡單的方法,只有努力修行,才能真正的了解,也只有真正的了解,才懂得放下。


陳義過高的口頭禪


除了心口 不一,聽話的那一方聽不懂說話的人在說什麼?也是口頭禪常見的問題。口頭禪會成立,一定有一個聽者和一個說者,因此語言傳播所產生的誤會,也必定會發生。 很多口頭禪並非真的有問題,會產生問題是說話人與聽話人的心。像佛教徒喜歡講功德、發心、發願,喜歡要人來做功德、種福田;但對非佛教徒而言,功德、福田 看不到、摸不到,太過無形而難以體會;另一方面功德、福田講多了之後,也會讓人產生疑惑,是不是又陷入一種執著,執著在表面的功德利益?


「我們使用語言,一定是從自己平常熟悉的習慣性用語著手。」許文耀認為如果說話的一方其判斷事情的角度與標準,是從「我」的經驗出發,因此,即使是出自於善意,想要與人分享,也會不小心忽略對方的感受。


「很 多時候你聽到一句很受用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但未必在你的真實人生進行檢驗,就馬上與人分享,別人更無法從這句話上得到利益。」許文耀笑說,講話不要陳義 過高,不要說讓人聽不懂的話,說了話沒有達到說話的效果,最後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真的相信福報、功德,那我們在分享的同時,也要 讓對方感受得到這份法喜,讓他在生活中也能親身體驗。

◎文:張錦德 摘自「人生雜誌」33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