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妃列传:明太祖朱元璋马皇后

 鸟语花香香 2012-05-23
 
马皇后
        明太祖朱元璋马皇后(1332—1382年),是郭子兴老友马三的小女儿。马三原是宿州闵子乡信丰里的富户,“以赀豪里中”(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他性格刚强,“见有为不义者,视之若仇雠”(宋端仪:《立斋闲录》),又喜结交宾客,“善施而贫”。后来马三因杀人避仇,带着小女儿逃到定远投奔郭子兴,二人结为刎颈之交。郭子兴揭竿起义时,马三回宿州策划起兵响应,不料回去不久就死了。郭子兴悲痛之余便将其小女儿收为义女。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之后,英勇善战,深受器重。郭子兴遂将这个“善承人意”、“知书精女红”(《胜朝彤史拾遗记》)的义女许配给朱元璋。

       马氏自嫁给朱元璋为妻,就同他患难与共。郭子兴一度受人挑拨,猜忌、贬斥朱元璋,马氏拿出自己的积蓄献给郭子兴的夫人,求其向郭子兴调停说情。朱元璋出征遇到灾荒缺粮,她常贮存一些干粮腌肉,让朱元璋随时充饥,“而己不宿饱”。朱元璋行军作战的文书、军令和随手写下的札记、备忘录,都交给她保管,她整理得井井有条,朱元璋需要查询,她“即于囊中出而进之,未尝脱误”(《明太祖实录》)。朱元璋率部渡江后,与陈友谅、张士诚接邻,战事频繁,马氏“暇即率诸校妻缝纫衣裲”,分给将士。她还常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并告诫朱元璋:“定天下在得人心”,“用兵焉能不杀人,但不嗜人,则杀亦罕也”(《胜朝彤史拾遗记》)

朱元璋像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封马夫人为皇后,并把她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说:“家有良妻,犹国之良相”。她回答说:“陛下既不忘妾于贫贱,愿无忘群臣百姓于艰难。且妾安敢比长孙皇后,但愿陛下以尧舜为法耳!”马皇后“既正位中宫,益自勤励。督宫妾,治女工,夙兴夜寐,无时豫怠”。一次,她召集女史,问汉唐以来哪些皇后最贤,哪朝家法最正?女史们说赵宋王朝的皇后大多贤惠,家法最正。她就命女史集其家法贤行,念给自己听。有人认为宋朝为政过于仁厚,马皇后说:“过于仁厚,不犹愈于刻薄乎?吾子孙苟能以仁厚为本,至于三代不难矣。”

       马皇后从不出面干预政事,但仍处处留心朱元璋治政的得失,采取“随事几谏”(《明太祖实录》)的方式,进行婉转的劝谏。她常劝朱元璋要“亲贤务学”。有一次,朱元璋至太学祭孔归来,她问太学生共有多少,答说几千名,又问是否都有家眷,答说大多数有。马皇后便说道:“善理天下者,以贤才为本。今人才众多,深足为喜。但生员廪食于太学,而妻子无所仰给,彼宁无累于心乎?”朱元璋于是下令设立红板仓,贮存粮食,“月赐粮给其家以为常”。明朝给陪读的太学生家眷发放月粮,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马皇后还关心民间疾苦,遇到灾荒,就率宫人蔬食,遇到年成不好,则设麦饭野羹。朱元璋知道她的用意,告知已经下令赈灾。马皇后又建议说:“赈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朱元璋认为她说的有道理,后来便在各地设立预备仓,“选耆民运钞籴米,以备赈济”。

朱元璋各种画像

       朱元璋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用法庭、监狱、特务和酷刑震慑臣僚和儒士,诛除异己。马皇后对此很是不满,屡加劝谏:“陛下于人才固能各随其短长而用之,然犹宜赦小过以全其人。”据《明史·马皇后传》记载,朱元璋在前殿因朝政发火震怒回宫后,马皇后经常加以规劝,“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侍讲学士宋濂致仕还乡后,因孙子宋慎卷进胡惟庸案受牵连,被逮到京师判处死刑。马皇后想起宋濂教太子读书的功劳,向朱元璋求情,遭到拒绝。到吃饭时,马皇后闷闷不乐,不饮酒,不吃肉,朱元璋问其中缘故。她回答说:妾哀痛宋学士之刑,想代儿子为老师服“心丧”。朱元璋很不高兴,扔下筷子就走。但第二天还是下令赦免了宋濂,改判谪戍茂州。有时宫女对朱元璋侍侯不周,遭到他的责骂,马皇后也佯装大怒,令将宫女交付宫正司议罪。朱元璋不明其故,她解释说:“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朱元璋的养子李文忠守严州时,杨宪上书诬劾,朱元璋想召回给予处罚,马皇后认为:严州是与敌交界的重地,将帅不宜轻易调动,而且李文忠一向忠实可靠,杨宪的话,怎能轻易相信呢?太祖向来敬重信赖马皇后,并派人去严州调查,果然不实,文忠乃得免罪。春坊庶子李希贤,授诸王经训,用毛笔管击伤王额,太祖大怒,马皇后劝解道:“譬如使人刺锦,只可任他剪裁,不应为子责师。”太祖乃罢。此外,隐护功臣,事多失传,就在宫里也不尽详。

明朝铜炉

       值得注意的是,马皇后不仅自己不直接干预朝政,而且不私亲族,不让娘家人做官,以免外戚干政。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派人找到马皇后的亲族,打算赐予官职。但马皇后却制止说:“国家官爵当与贤能之士,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且闻前世外戚之家多骄淫奢纵,不守法度,有致覆败者。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赐予,使得保守足矣。”(《明太祖实录》)朱元璋只好作罢,仅赐予丰厚的爵禄,而不使任职预政。有明一朝得以避免后妃干政、外戚专权的祸乱,马皇后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不可忽视。

       皇子朱植最幼,性格放荡不羁,长大后被封到开封做周王。马皇后对他极不放心,周王临行时,便派江贵妃随往监督,还把自己身上的纰衣脱下来交给江贵妃,并赐木杖一杆嘱咐:“周王有过错,就令他纰衣杖责。如敢违抗,驰报朝廷。”从此一见着慈母的纰衣,周王便生出敬畏之情,不敢胡作非为。以严为爱是马氏对待子女的原则。对宁国公主、安庆公主等人,马氏要求她们勤劳俭朴,不能无功受禄。对待朱元璋的义子宋文正、李文忠等,她细心照顾视为己出。每逢岁灾辄率宫中之人节衣淡食。太祖谓已发仓赈恤,不必怀忧,后谓赈恤不如预备,朱元璋甚以为然。

明朝张鸣岐手炉

       还有,有人报告参军郭景祥之子不孝,尝持槊犯景祥,太祖欲将他正法,马后得知后劝元璋道:“妾闻景祥只有一子,独子易骄,但未必尽如人言,须查明属实,方可加刑。否则杀了一人,遽绝人后,转似有伤仁惠了。”于是朱元璋派人调查,果然冤枉。朱元璋叹道:“若非后言,险些儿将郭家宗祀,把他斩断呢。”

       富贵之后,马皇后仍然保持过去那种俭朴的生活作风。朱元璋每御膳,她“皆躬自省视”。自己平时不喜奢丽,衣裳破旧了,缝补洗净再穿。左右有人说:皇后享天下至贵至富,何必这样吝啬?她回答说:“盖奢侈之心易萌,崇高之位难处,不可忘者勤俭,不可恃者富贵也。勤俭之心一移,祸福之应响至。每念及此,自不敢有忽易之心耳。”(《明太祖实录》她听说元世祖皇后察必曾率宫女收集旧弓弦洗净煮熟,织成衾绸,缝制衣服穿用,也让宫女效法,织成衾绸赐给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她还用裁剩下的零碎布帛、有疙瘩疵点的粗丝制成衣裳,赐给诸王、后妃,让她们懂得民间蚕桑之艰难。皇子们有时在衣服、器用上互相攀比,她谆谆开导说:“唐尧、虞舜茅茨土阶,夏禹、文王恶衣卑室。汝父俭朴,尤恶奢丽,日夜忧勤以治天下。汝辈无功,锦衣玉食,犹欲以服御相加,何志气不同如是乎?惟当亲师取友,讲论圣贤之学,开明心志,自无此气习也。”

明朝凤鸣岐山熏炉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患了重病。朱元璋寝食不安,群臣“请祷祀山川,遍求名医”。当时她年仅51岁,身体原本硬朗,如能找到高明的医生,对症下药,或许能治好病。但她担心一旦服药无效,残忍的朱元璋会迁怒诛杀医生,因此不肯就医而死。《明史》的作者称赞马皇后说:“从太祖备极艰难,赞成大业,母仪天下,慈德昭彰”,当为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