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时印象:童趣嬉戏兰州名苑——五泉山

 x7878 2012-05-23

童趣嬉戏兰州名苑——五泉山

    兰州中山林西南,是著名的五泉山的西龙口。从这儿再向东行,南折,就是五泉山的正门了。

儿时的二哥是我们的孩子王,每逢假节日,则大都统率西北盐务局的孩子们,浩浩荡荡地越过铁路,开上离家近在咫尺的五泉山。这个皋兰山北麓的著名山峰,是古代园林和佛刹道观融为一体的园林名胜。海拔1600余米,以山有 “甘露”、“掬月”、“模子”、“惠”、“蒙”五眼泉水而得名。蒙惠两泉在山林东西两侧,俗称东西二龙口,清流泻地,瀑布悬空,秀色天成。相传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出祁连,迎降匈奴冒顿单于。大军星夜兼程,路过兰山下时,士卒饥渴万分,不得水饮。年轻的将军虔诚地祭告上苍,而后举鞭敲击山岩,鞭落,山岩喷溅,有水泉奔涌而出。将军兴至,沿山鞭击五处山岩,得泉五眼,解了三军之急。而五泉之名,由是也誉满西陲。

    拾级而上,进得牌坊式的山门,一堵照壁,隔开游客视线。游园山路由此可分为西、中、东三路。曲径通幽,蜿蜒曲折,山林葳蕤,楼台亭阁、长栈虹桥、清泉飞瀑,掩映在林泉之中。倚山取势,移步换景,布局各异,自成一统,各有其独到之处。绕过照壁,仰望五泉山中峰高处,古建筑群巍峨屹立,高低错落,别有气象。由此沿中间蹬道直上,走过盈盈池水,依次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它们各自依山取势,负势竞上,嵯峨层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那时的五泉山并没有建成公园。青苍苍的树木掩映着几近废弃的古寺,雕梁画栋油漆斑驳,似乎摇摇欲坠。曲曲弯弯的山径上长满了杂草,堆积着落叶。偌大的园林,只有一个崇庆寺的老和尚,把他那单调的木鱼声,晨昏回荡在枯寂的山林。山上没有游人和香客,只有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孩子,时不时闯进山门,扰乱了这片佛国净土的安宁。我们沿山麓西侧卵石铺就的小道攀援而上,转过一个小弯,左侧就是名为“翠幽新圃”的别致园林,圃内有梅花洞,洞内有一汪清池,几丈回廊,一座凌波轩,一座八角亭。日光下澈,池中飞檐红柱的倒影,和青幽山色相映,景致优美迷人。循西长廊而上,有一形似一轮初上新月的小亭,名叫“半月亭”,穿过半月亭到达企桥,五泉之一的“惠泉”就紧依在企桥边,桥下山泉汇成清流,晶莹滴翠,盛夏的暑气,会在这里荡涤一新,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有入仙境之感。惠泉圆形,四周绿树掩映,芳草环绕,小池中清澈见底,水味甘甜,夏日,我们常掬此水消渴。看流泉从池中溢出下泄,渗入山林,消失在片片绿荫里。

    离开惠泉,踏着一道道青石阶回旋而上,就到了久负盛名的“嘛尼寺”。这里古槐浓郁,寺院清幽,一排悬楼横压寺门,东为瞰霞楼,西为延月楼,楼下前方有依依径、仄仄门、重重院、叠叠园、曲曲亭,小巧玲珑,曲折有致。五泉山胜时,这里为香客休憩优游佳境,兰州人喜茶,夏季此地也布满茶座,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出了嘛尼寺,攀援石阶,悠悠上行。只见一面削壁上有涓涓清瀑直泻壁下一汪清潭中,这便是西龙口。这里距甘露泉很近。“甘露泉”是五泉中最高的一眼泉,地处文昌宫西边,陡峭的削壁下,孤亭覆盖,其泉自壁间渗出,源流纤细,不绝如缕。无论阴晴晦雨,碧水若线,其形不改,量不盈亏。试饮之,涓流犹如甘露。因合“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之意而得泉名。

    出甘露泉,沿石阶东行,道教文曲星驻跸的文昌宫就在眼前。宫东侧有一垣花墙,其花瓶状小门的门楣上,大书着三个淡灰的隶书字体——掬月泉。进得门中,有一眼深井被石栏围护,扶栏下视,井中水波潋滟着天光,这是井,还是山泉,我们曾经疑惑过。母亲告诉我们,那不是人工开凿的水井,只不过是深坎里的一眼山泉。人们为取用方便,把它用砖石箍了起来,制成一井,即利观赏,也保持了洁净。所以,说它是泉,不若说是井泉。水面距地面有半丈深。每逢月夜,月影直投泉心,如掬月盘中,“掬月”雅名由此而来。登五泉山西、中、东三条石径皆经此汇于文昌宫前。从这个意义讲,它是五泉山园林的重心所在。

    从文昌宫右翼山道上山,迤俪婉转而行,千佛阁临崖高悬,危楼几重,佛龛,石碑迤逦排列,从这里俯视金城山水,山河画卷,尽在眼帘之中。千佛阁尽头,出阁东门,沿栈道前行,攀援贴壁扶梯而下,一道山泉自石壁上漫下,如悬泉垂挂,清流泻向壁下,汇成一股溪水,淙淙顺山麓流去,这就是作为东龙口的蒙泉了。

    我们这群捣蛋的小儿,常常聚众结伙,在嘛尼寺、太昊宫、万源阁横冲直闯,偶尔拣起地上的瓦砾,追打那林中的小鸟。有时候我们会分成交战的双方,在二哥指挥下,挥舞着树枝做的刀剑,呼啸着搏击在一起,把个寂静的山林弄得雉奔、兔遁、鸟兽不宁。更有过甚者,攀上佛座,骑上佛背,妆模作样,学佛打禅。惹得东麓崇庆寺里的老和尚肝火万丈,叫骂着执棍打了出来。于是,一群孩子作鸟兽散,“唿啦”,一声,逃离寺院,由东面画廊直奔下山。身后只剩下那老僧沉重的喘息与跺脚声。那情景与杜甫诗:“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当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颇为相近。

    如果不是惹事,从崇庆寺逃下山去,从容的时候,可以从蒙泉西行,到摸子泉去。那是山崦处一座两丈余深的石洞,踏着碎石瓦片摸进去,里面有一眼泉水,据说,妇女在黑古隆冬的水泉中摸来摸去,摸得石子,即和“弄玉之喜”,可喜得贵子;摸得瓦片,暗合“弄瓦之喜”,可得千斤,怀春少妇,每每于此求子,颇多灵验,由是得名“摸子”。而 “惠”、“蒙”二泉实以霍公惠泽桑梓,后世感恩蒙德之意而命名

    跑过东麓山坡的时候,驻足换气,在东长廊上向西望去,前面高耸、陡峭的青云梯下有一个四角钟亭雄立山腰。亭内悬挂一个高约3米,口宽2米,计重10000斤的泰和钟,系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由待鉴镐监视铸造。此钟造型雄伟,声音洪亮,所铸铭文,清晰可辨,为“仙闻则喜,鬼闻则凶,击破地狱,救苦无穷”十六个字。泰和钟原悬于普照寺(旧址)钟鼓楼,为兰州最早的金石文物之一。1939年日寇空袭,轰炸兰州,普照寺毁于战火,时人遂移置该钟于五泉山崇庆寺。它具有文物,战乱历史纪念的双重意义。但也常被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小坏蛋胡乱敲击,弄得嗡嗡乱响,使整个五泉山都不得安宁。

    出入宫观佛刹,追逐打闹,并不是我的所爱,大多时候,我是搭伙伙,凑热闹,饭饱生余事。天性好奇,爱探询究竟的我,对佛宇道观的建筑,塑像,历史,传奇故事充满了好奇,每回回来,总要追着母亲的屁股,问这问那,穷根究底。母亲肚子里墨水并不浅,大凡名胜古迹,遗闻逸事,都能道出个子鼠寅卯来。于是,释迦菩提树下闭关悟空,悟得上上之道;老子一气化三清,八仙过海的故事,在半明白,半糊涂的我的脑海里,便留下了印象。为了寻疑解难,我就翻起了画册,凭借母亲与大姐教的两个瓜籽籽,努力辨析着,试图明白自己原本就不明白的世界,和与他有关的神仙,佛道,英雄,及大人们的事。由懵懂的乳臭小儿向着启蒙的阶段过渡。

    五泉山是我练习爬树的好去处。进进出出的日月里,反复上下使我爬树的本领日臻成熟。我不脱鞋袜,双腿绞盘在笔直的树杆上攀援上升,可攀至数丈高的杨树,松柏树顶。当树下的孩子们仰视过久,头晕目眩时,我却悠然自得地坐在树顶,独自品尝那履险的风味。王安石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在五泉山高高的树顶,俯视山下那一衣带水的河川,那鳞次栉比的民居与两岸锦绣的田畴,看那市井稠密处车水马龙的民俗图画,你会觉得这城市,这人间多么美好,它不是故乡却胜似故乡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