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踏石有痕 2012-05-23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万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行楷之妙,跨绝一代。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天马赋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1555~1636) 行書鶺鴒頌

款識: 唐明皇鶺鴒頌,余侍東宮講讀時曾從內庫一見真跡。其英偉之概不減太宗,而遒勁不無少遜。余近於新都汪景淳得摹已刻入鴻堂帖中,蓀復臨成副本,稍具優孟衣冠。至于形似未賞此也。董其昌。鈐印: 董其昌印(白) 太史氏(白)鑒藏印: 萬幾餘暇(朱) 吳永之印(白) 觀復審定真蹟(朱)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草书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手札三通 册页 (九开)

题识:一、五月中,曾于沂州丞族侄人来附小启一通,想已徼览久矣。吴门张君父子,每相见,感年丈高谊……弟作牡丹诗有云:莫向芳丛数姚魏,年来蝶梦不曾过。兄以此想弟之倔强,比惜时何如耶?直指何熊祥受壬辰君之招,故欲困弟以不荐顾,弟岂此少困者,定有不朝天子而以直指累累之语为重耶。真可一笑。林居无可告语,聊为年兄及之,弟之相知,又失一吴金豀,所谓君子道消者也,何时相见,抵掌积阔。弟名正具,左冲。
二、今年异署,及秋尚多病,湖山之胜,遂不可冀。念之念之。古篆自何苏之后,久虚无人,海上奚子初独得三昧,惟仁丈为雅道主盟,敢进之左右,幸游扬其声价,非仅奚君之感也。不一。九月八日弟其昌顿首。左冲。钤印:昌
三、顷得杨若水公祖书,知己入都矣,徽宅之缺,获得新命,亦可相闻也。渠又有书致。令兄,乃海上沈丈所携者,即令呈丈发之。此兄当侯,令兄有旧言也,其昌兄蹲守。钤印:董其昌印
签条:思翁手札拾锦,老葭。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書孟浩然詩

識文: 武陵川路狹,前棹入花林。莫測幽源裏,仙家信幾深。水廻雲嶂合,雲度綠谿陰。坐聽閑猿嘯,彌清塵外心。
款識: 董其昌。鈐印: 董玄宰(白)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书法 立轴                                           董其昌 行草七言诗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七言诗册 册页本 (二十二开)

签条:董文敏公真迹。瑞研堂藏
钤印:[梦楼]
款识:1.为爱逍遥第一篇,时时闲步赏风烟。
2.看花临水心无事,何业成事二十年,溪中士女出笆篱。
3.溪上鸳鸯避画旗,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伎采茶时。
4.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
5.春色族人狂,莫道官闲身老大,既无年少逐春心。
6.凭君先上江头看,柳色于今深未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
7.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虽有柴门长不关,片云高木共身闲,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欲移。
9.居更上山,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寺城标,不知。
10.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家在双峰兰若边。
11.一声秋磬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中峰人未眠。
12.风卷长空乱雪晴,江烟消尽柳条轻,前数片无人扫,又得。
13.书窗一夜明,只去都门十里强,竹阴流水绕同廊,满。
14.城车马皆知有,每唤同游尽道忙,望山寻山二里余,竹。
15.林斜到地仙居,秋光何处堪消日,玄晏先生满架书。
16.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来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
17.庭换白鹅,知掩山扉三十秋,鱼须翠弃床头,诗兴。
18.到来无一事,五言今日为君休,曾经沧海难为水。
19.除却巫山不是云,自入花丛懒回顾,半因学道半因君。
20.秋天一夜净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向征人问消息,居延。
21.城外又移军,夜深闲到戟门边,却绕行廊有独眠,明月。
22.满庭池水绿,桐花垂在碧帘前。其昌。
钤印:[玄赏斋] [知制诰日讲官] [董其昌印]
册尾题跋:忆文治在滇南时与寿雪太世叔……嘉庆元年冬十月世侄王文治记。
钤印:[王氏禹卿] [梦楼]
收藏印:[共栽桃李寿山河] [憨斋鉴藏]
[周氏德□鉴藏]
按:此件原为王文治(1731-1802)旧物,后为周怀民所得。据王氏于此册后跋可知,王文治官云南临安知府,曾向“寿雪”借家藏董册归行赏玩,忽然失去,三十年后以此册见偿。“寿雪”或为张若澄(1728-1802),安徽桐城人,乾隆十年进士。王文治书学董其昌,专取风神,故于董书有痴癖者。跋语中谓此册“浑古淡宕,为华亭上乘书”,信为知者之言。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书法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陋窒铭 立轴

 款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其昌。
钤印:[董氏玄宰] [玄赏斋]
收藏印:[内府图书之印] [东郭草堂] [神品]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王维诗 扇面
 
款识: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其昌书。
钤印:[董其昌]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1555~1636)书法手卷
 
款识:(文略)。董其昌书。
钤印:知制诰日讲官(白)?董其昌印(白)?玄赏斋(白)
包首签条:香光墨妙。浚斋五兄属,耆龄题。
隔界签条:董文敏墨迹。龙泓外史丁敬题籤。
鉴藏印:韵初审定(朱)
说明:龙泓外史丁敬题籤。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草池上篇 四屏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草书七言诗 立轴
 
释文:韶容归娶主恩私,不比孟门百转时。顾影彩鸾窥宝镜,衔书青鸟下瑶池。侍儿烛引燃藜火,宰相衣传补衮丝。珍重如椽朝史笔,缘窗曾否画双眉。董其昌。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不自弃文》 手卷

释文:不自弃文。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耻且不为世之所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略)。
备注:陈半丁旧藏並题引首。
董其昌这卷行书“一转一束皆有主宰”,轻松自如而又法存笔端,真正是游刃有余,潇洒出尘。董其昌曾评:“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对赵书评价是否客观姑且不论,但一个“秀”字却道出了董其昌的艺术风格及其审美特征。
观此手卷,萧散简远而又秀逸虚灵,取法晋唐,用笔内涵丰富,在笔的运用中完成点画的各种形态,气贯韵满,虚实结合,由此生动变化而曲尽其妙。书法结体上讲究精微、紧密而有势。在章法上则讲究疏密相间,以字距大、行距大形成疏朗的调子,将结体的美与行间的空白产生有与无的对比,因而造成萧散简远的意趣,韵致内涵。此书作展示了董其昌秀逸虚灵的书法风貌。
此卷由陈半丁题引首。陈半丁旧藏、文革时曾归于北京故宫收藏。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书法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书法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七言绝句诗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1621年作 行书古贤格言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1625年作 草书七言诗 手卷
录文:
△一篇旧字天台赋,六幅新传太华图。占尽人间清绝事,紫藤香起竹根炉。
△夜分饮散酒家炉,归路迢迢月满湖。小竖窃言翁未醉,入门犹记震菖蒲。
△浪迹人间数十年,年年散緑醉江天。岳阳楼上留三月,聊与潇湘结酒缘。
说明:台湾著名收藏家,王蔼云先生收藏。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人日侍宴诗”册页 册页(十一对开选十)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丛札十二页 册页
此册收录董香光三种书法,首为信扎,笔法纯出自然,为香光晚年笔,行笔流畅,行气联缀,风格秀逸。明人尺牍,纸质皆麦黄,幅窄或仅容三四行而已,此册似之。继为行书律诗,当为中年之笔,有米芾,李北海风致,中锋遒劲,章法疏朗。第三种为行楷书,虽云仿黄山谷,实则苍质天真,平淡古朴,实得颜鲁公古法。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草书五言诗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庚戌(1610年)作 节临《天台》 《鹦鹉》二赋 册页(四开八页)
说明:1.此册明拓本现藏上海博物馆,编号为53(1),名称为“《玉烟堂董帖》第一卷《天台赋》”。
此册旧拓本之一现藏上海图书馆古籍部碑帖整理研究室。
2.附清代拓本一册。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七言诗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临王羲之帖 手卷
后纸史树青跋:董其昌临王右军帖长卷,绫本,光素完好如新。右军书法最早《兰亭序》及《十七帖》,其次则见于北宋淳化三年之淳化法帖,即《淳化阁帖》,及大观三年之太清楼帖,人称《大观帖》,皆善本法帖也。此卷所临盖董氏所藏宋拓《淳化阁帖》数段,笔墨婉转,神似游龙。自题称“偶阅右军帖,临数种。时有不可解者,稍为改定。”故知淳化、大观右军文字尚未尽解,通读为难也。清王良常澍《淳化帖考》,释字释文,多有新意。读右军帖者可无滞碍矣。此卷应以董氏改定本视之,所改疑文亦一家之言。在书法史研究上可称孤品,亦艺林之宝墨也。庚辰(2000年)中秋,史树青跋于竹影书屋。 钤印:史树青印
杨仁恺题引首:董其昌临羲之帖。岁次庚辰冬,八十六叟溪仁恺题。 钤印:杨仁恺玺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七言诗 扇面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五言诗 扇面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书法 立轴
释文:洞云一斤汉江帆,玉破鲈鱼霜破柑。好作新诗寄桑黏,垂虹秋色满东南。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草书《早朝诗》 卷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七言诗 立轴
释文: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 并著蓬舟无畏风。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香山诗翰 册页(八开选四)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草书诗 立轴
释文:故园渺何处,归思日悠岁;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董其昌。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书法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天启三年(1624年)作 书法 册页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草书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书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行草 立轴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 草书 立轴

(李梨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收藏)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3) - 李梨 - 李梨
       董其昌走上书法艺术的道路,出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起因是在考试时书法不好,遂发愤用功自成名家。这在他的《画禅室随笔》有所记述,其中还自述学书经过:他在十七岁时参加会考,松江知府衷贞吉在批阅考卷时,本可因董其昌的文才而将他名列第一 ,但嫌其考卷上字写得太差,遂将第一改为第二,同时将字写得较好些的董其昌堂侄董源正拔为第一。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董其昌,自此钻研书法。董其昌回忆说:“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 (真卿)《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世南),以为唐书不如魏晋,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繇)《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 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征仲(征明)、祝希哲(允明)置之眼角。”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董其昌几乎学习研究了以前绝大部分名家,从钟王到颜、柳,从怀素到杨凝式、米芾,直至元代的赵孟頫。
  董其昌精收藏,曾珍藏董源4幅山水《潇湘图》、《溪山行旅图》——(作者:北宋范宽)、《龙宿郊民图》、《夏山图》,并以“四源堂”名斋,后其“四源堂”中四幅名画多为河南袁枢(袁可立子)递藏,使其成为晚明收藏董、巨作品的集大成者。还有精选李思训《蜀江图》、《秋江待渡图》,董源《征商图》、《云山图》、《秋山行旅图》,巨然《山水图》,范宽《雪山图》、《辋川山居图》,李成《着色山图》,郭忠恕《辋川山居图》,江贯道《江居图》,赵大年《夏山图》,赵子昂《洞庭二图》、《高山流水图》,王蒙《秋山图》,《宋人册页》等18幅。从中可以看出,董其昌的收藏足以令其傲视当代。
  他的字、画以及书画鉴赏,在明末和清代名声极大。善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和黄公望。其画风笔意安闲温和、清新秀丽。他提倡用摹古代替创作。又以禅宗的南北派比附绘画,称“南北宗”。他是尚南贬北,抬高文人画的地位,打击压制和他相抗稀奇的“浙派”。其山水作品,用笔柔和,秀媚有余,魄力不足,缺乏气势,且多辗转摹仿,如《峒关蒲雪图》、《溪山平远图》等,皆为摹古之作。
  董其昌没有留下一部书论专著,但他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张,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 董其昌有句名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三个概念划定晋、唐、宋 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这些看法对人们理解和学习古典书法,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董其昌一生勤于书画,又享高寿,所以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诗》、《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