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其实施

 老何家的 2012-05-23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其实施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的关系

()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学科渗透的方法得以实施,但是两课仍有着明显的泾渭之别。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内容不同。学科课程侧重于人类积累的学科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内在逻辑性及其相应的技能培养,它的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主要是感知觉、表象、判断、推理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它是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第二,教学形式不同,学科教育以讲授为主要形式,虽然现在许多课程也有活动式教学,如学生自学、进行动手操作等,但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足,讨论局限于讲授的知识,参与讨论的学生范围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如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辩论等。它是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其目标设计有主题、有活动形式和方法、有设计方案、能控制活动过程,能评价活动结果的活动和游戏;第三,评价的方法不同。学科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以考试为主要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做客观定量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学生平时的表现及心理测验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以学科化倾向的授受式进行教学,学科化倾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忽视学生的内在体验,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德育课的关系

人们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由彼此独立到相互结合的过程,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课程(如品德与生活课)蕴涵了许多塑造学生心理品质的内容,且形式活泼,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人们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重新认识并将其结合的结果。传统德育课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重说教和灌输,忽视了学生道德心理的培养,其实施效果欠佳,在德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道德的内化。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进一步完善了德育课,德育课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支持和补充,但是两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隶属的关系,它们在理论基础、集体目标、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原则、工作方法以及学生观方面都存在区别[1]。根本区别在于德育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旨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形成有利于个性生存发展的心理品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因而,也就有其规范的、科学的要求。目前有关学者探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程属性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心理健康课的基本特征是计划性、目的性、经验性,外显特征有形式的活动性、结构的开放性、训练的系统性、学生的主体性[2];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3]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是教学对象的全体性、教学方法的自主性、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教学目标的发展性。[4]它是依据心育的目标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发展知识传授和自我心理修养教育的一门学科课程。[5]以上这些观点只是部分地、外在地认识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部分特征,仅仅根据这些特征,还不足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它课程区别开来。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其内在的特质,鉴于此,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为宗旨、以体验性、校本化实施为特征、以学生的心理自助、互助为手段的发展性生活课程。其特征具体表现在:

() 发展性

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人本主义人性观为基础富含了一系列发展性的理念: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发展性的问题,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调适好心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二是全体发展的理念,即教学对象的全体性,以集体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三是全面发展的理念,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潜能开发的理念,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发展,都有发展的潜力,因而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本质是立足于学生心理的最近发展区”,以积极的人性观为指导,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出学生新的心理发展基础,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不断达到最佳水平。

() 体验性

体验是根植于学生主体的精神世界,着眼于自我、文化、社会、自然、教育之整体有机统一的人的超越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轴心进行教学的,但是学生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它追求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借助活动这一载体来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只有经历学生主体内在的心理历程并使学生在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才是有价值的课程。否则,就失去了课程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否成功地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心理体验和感悟的程度。因此,教师应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多营造、多创设各种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去探究、琢磨、体会、感受、感悟,从而促进心理的反思和构建,让学生充分地认同、体验和领悟课程,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

() 生活性

与学科课程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这种课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资源,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能力、考试心理教育与辅导;二是与生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自我意识、情绪、人际交往、休闲及性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与辅导;三是与其生涯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能力,了解自我状况和澄清个人价值观、升学和就业、开发自我潜能等方面的辅导。为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使他们健康安全地、积极愉快地生活。

() 自助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课程,它是为培养学生的某种品格或增进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乃至为改变个体意识行为倾向而实施的操作过程,也是一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内在规律来看,这个过程是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的教育过程。换言之,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助人自助”,学生首先是受助者,然后是助人者,终成自助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将他们在他助自助中学到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人生技能,从而实现自助”,进而达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