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在尼山论坛开幕式现场对话许嘉璐 凤凰网文化讯 5月21日,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圣源书院开幕,凤凰网现场对话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许嘉璐称不同信仰的道德追求大体相同,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善,一个是爱。他同时指出每当民族、社会或国家,在十字路口彷徨不知走向何方的时候就要回归传统。 对话实录: 凤凰网: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和而不同和谐世界:信仰、道德、尊重、友爱”,能不能诠释一下主题背后的意义? 许嘉璐:论坛要向全中国、全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几十个国家的学者一起向全世界发出呼吁,也就是主题的八个字,信仰、道德、尊重和友爱。这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全世界70亿人,人人都应该有信仰,信仰是多元的,是多样性的,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无论自己信仰什么,对他人与自己不同的信仰都应该尊重。 只有尊重了,我们才能够体会到不同的信仰当中都有一种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如果把不同信仰的道德追求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他们大体是相同的,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善,一个是爱。 承认不同信仰的可贵,承认道德大体相同,自然互相的尊重就会加强。在尊重的基础上,自然就生成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友爱,而爱普遍于全世界,世界必然走向和谐和和平,这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凤凰网:怎样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的一些问题结合起来,发展新国学,你怎么看这一发展方向? 许嘉璐:纵观人类文明史,在不同文明身上都发生过一个很相近的现象,每当民族、社会或国家,在十字路口彷徨不知走向何方的时候就要回归传统,借鉴古人的思考,因为他们的思考是基于历史和时代的智慧凝聚而成,很多都带有普世性。中国也一样,中国在走向富强的过程中遇到物质与精神的矛盾,所以人们也自然回归历史,代表中国文化的就是孔夫子的思想。 因此,我们需要重温和弘扬孔夫子的思想,但是孔子毕竟是2500多年前的人,他生活的时代与今天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不是照搬,不是克隆,不是完全恢复,而是取其核心,比如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任何时代、民族都应如此的,带有普世性。 今天要结合今天的时代,如何体现这些理念,进行创新,可能还要加上今人智慧所创造的一些东西,这样中国新文化就会茁壮成长起来。(周东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