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兰的风俗画 (一)

 色彩123 2012-05-24

风俗画是最能体现荷兰绘画传统的绘画题材之一,在荷兰文化发展的长河里,当荷兰原有的民主主义基础一经与加尔文教的世俗化倾向相遇便一拍即合。形成了全体国民文化的务实精神和实用主义的氛围,在这个强大的民主力量的推动下,无论是哪一个阶层都会很自然地接受本土文化的样式和内容,并排斥其他非本土形成的外来风格。因为这些来自周边封建体系的文化职能是服务于他所属的上层建筑,而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脱离了它所处的环境,则无法生存。在荷兰适应民主共和的意识形态只能是代表广大民众的世俗文化形态,这种鼓励人性发展抑制神性操控;鼓励世俗生活乐趣摒弃政教严酷压抑的社会环境,是荷兰十七世纪风俗画发展到顶峰的首要因素,其代表人物就是奥斯塔德和杨.斯丁。 

 

奥斯塔德 (1610-1685)

 荷兰风俗画家。16101210日生于哈勒姆,168552日卒于同地。他是一位织布工的长子,奥斯塔德在26岁参加了哈莱姆的民事卫队,28岁结婚,两年后妻子病逝后再婚,56岁时再成为了鳏夫。他在1662当选了哈勒姆圣卢卡斯画家行业协会的主席。

 

奥斯塔德早期可能曾从哈尔斯习画。在作品的取材方面比较接近布鲁盖尔。不过,奥斯塔德的画不像布鲁盖尔的画那样深沉和悲怆,而洋溢着一种农民般粗鲁而朴素的幽默感,他的油画份量厚重而单纯,有一种源于勃鲁盖尔绘画传统的艺术魅力。奥斯塔德善于描绘酒店、烟馆以及农舍中的情景,非常接近底层民众的生活。20岁时画的《乡下音乐会》被认为是他最早的作品的代表。

 

奥斯塔德的早期作品 (1630-1645)

 

《乡下音乐会》(图 197(1630)

这是奥斯塔德20岁画的一幅充满乡间趣味的作品,让人感到新奇和自然。画家在完成了6年的学徒生涯后,明显地确定了个人的审美的取向和题材的选择,并在表现手法上明确了来自三个方面因素的借鉴,这三个因素不断混合不断修正的过程,形成了他的绘画的总体风格。画面中烛光映衬下的室内环境里,喧闹着叮叮当当的节奏、小提琴的弦律、竖笛的悠扬和农夫们明显不在调上的醉唱。光影随着人影的晃动,一会缩短一会拉长,充满了和着音乐,随着节拍的紧凑的癫狂。

 

拔牙》(图 1981630

这是同一年的一幅充满戏剧情节的作品,让人感到阵阵的刺激和悬念。画家在享受了乡下音乐后,开始注意了乡间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丰富了审美的内涵和题材的范围,并在表现手法上的多样性因素进一步混合进一步实验,并加强了他绘画中的环境的变化。画面中左侧斜射下来的光束将前景与室内环境自然地隔开,紧张的人们烘托出位于画面中心地的主题,恐惧中患者的叫喊、围观者的祈祷、旁观长者的的镇静和医生的紧张,让这个看似平常的场面充满了悬念。

 

《酒店狂欢》(图 1991635

这是奥斯塔德26岁画的一幅充满乡间悬念的作品,让人感到紧张和不安。画家这时已经参加了民事卫队,画面中的红衣男子被认为是画家本人。明显地是派来防止酒后闹事的卫队成员。画面中的醉汉们显然很快就会失控,年长的妇女试图控释局面,而卫队民兵却稳坐其中,好像在欣赏醉汉们的醉态。这个冷静的旁观者与画面中的热烈气疯行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烘托了一种不安的气氛。画面中昏暗的光线使得室内环境里多了一种不可预知的神秘感。

 

《酒馆里的喜剧》(图 2001635

这是一幅娱乐性质的作品,让人感到阵阵的轻松和期待。画家这时已经不但丰富着自己的主题和内容,而且更加注重环境气氛和人物心里的描写,画面中的“喜剧演员”被认为是《拔牙》里的旁观长者。他在奥斯塔德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过。画面中的人们显然已经被表演者搞得笑到喘不过气来,而表演者却将表情的分寸拿捏到出神入化的程度,继续他的表演,这种具有恐怖力量的幽默,实在是表现出了这位民间喜剧大师的功力。画家准确的领会了伦勃朗式的聚光效果的妙用,他让画面周围的所有细节统统消失在背景当中,而集中力量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中心的热烈气氛里,让观众成为了捧腹大笑中的一分子。

 

《四个酒店客》(图 2011635

这是一幅画在粗麻布上的作品,让人感到强烈的肌理效果。画家这时不但在主题和内容进行大量地尝试,而且更加注重绘画语言的表达。画面中的厚重的笔触是他从伦勃朗那里学来的近似低浮雕的肌理堆积法,这种方法使得物体的亮面质感更加具有可塑性。画家让由左边射进来的光线直接参加了形体的塑造,使形体被暖暖地阳光包围着,昏昏欲睡。

 

《谷仓前的醉唱》(图 2021635

这是一幅与《乡下音乐会》题材相近的作品,画家之所以重复这一主题,是想总结一下自己的摸索过程。我们前面指出,奥斯塔德的风格形成有三个因素:第一个性格所致,他和他的老师哈尔斯一样具有明显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体察世俗生活的乐趣。第二他有类似勃鲁盖尔的捕捉和归纳现实生活形象的概括能力,在形象语言的表达上几乎不出左右。第三他正确理解了伦勃朗对光的认识和用“深沉创造光明”含义。他在反复对他选定和支撑他的这三个因素,在他作品中的比例加以分配和取舍,以求达到最佳境界。这无疑是一个艰苦的探索。

 

奥斯塔德的中期作品 (1645-1660)

 

奥斯塔德中期创作很注意利用光线的明暗效果来渲染画面气氛,奥斯塔德在他表现荷兰农民嬉戏和激情时,加入了更多的哈尔斯的乐观精神的因素在里边,两人的内在气质很接近,在奥斯塔德的创作初期。作品中洋溢着朴实和憨厚乐观的气质,在朴实的外形下蕴含着泥土中释放的真实和诗意,在绘画手法上奥斯塔德对光的运用是伦勃朗式的聚光效果。他将画面周边的空间处理成具有空气感的厚重的偏冷的棕褐色,而画面视点附近的中心部分则采用比较暖的明暗对比强烈的棕黄色调,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主题,这种效果与勃鲁盖尔的画面效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在塑造形象的视觉语言上他学到了勃鲁盖尔的元素的核心部分:即将所有所见的形状,归纳到概括了的浑圆形态的原则。但奥斯塔德的浑圆却被伦勃朗式的光线干扰了形体边缘的轮廓,形体在画面中显得扑朔迷离。这使得奥斯塔德的画面和勃鲁盖尔相比不够沉稳的关键。

由此可见在奥斯塔德的作品中这三种因素构成了它的整体风格,但同时这三种元素又在他的作品中此消彼长构成了奥斯塔德的创作中期的面貌。

 

 

《乡村音乐家》(图 2031645

这是奥斯塔德35岁画的一幅几近完美的作品,让人感到温馨和成熟。画家这一时期的作品普遍有一种类似伦勃朗的《木匠的家庭》的味道。作品的审美趣味更加提升。这一微妙的转变让我们看清了奥斯塔德在这一时期做了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所谓加法就是在他的作品中荷兰传统绘画的和勃鲁盖尔的元素增加了;而伦勃朗的强烈的聚光式的效果减弱了。这一变化使得原来有些生硬的感觉消失了,而以更加和谐的画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

 

《快乐的乡下人》(图 2041648

这是奥斯塔德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的探索后的又一幅成功的作品,画家进一步充满自信地将他的视点由室内挪到了室外,让人感到充满了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画家在作品中也证明了他在户外题材上的天赋。并在表现手法上将来自三个方面因素调整到了新的境界。画面中阳光从左侧透过树木映衬下来,勾画出形体明确的轮廓和丰富的层次。喧闹的人群在夕阳下喝酒、邀舞、拉琴和歌唱。预示着又将有一个快乐酣畅的夜晚。

 

《流浪艺人》(图 2051648

 这是奥斯塔德画的颇像他老师哈尔斯趣味的作品,让人感到委婉和一丝凄凉。哈尔斯现在已年逾70,晚景凄凉。奥斯塔德现在作为哈勒姆画家行会的会长经常看望老师,并与市政厅联系设法接济老画家。这幅画明显地是对人世的沧桑和时间的无情的感怀。画家借画面中流浪艺人尽情的演唱,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伤。了解哈尔斯遭遇的人不但没有从画面中的气氛中得到享受,反而给自己留下了一丝悲凉。

 

农舍一家》(图 2061650

这是一幅充满亲情和友情的作品,让人感到温暖和充实。画家表现的是荷兰农村普通的一家。高高的内室,巨大的壁炉,被泥炭熏黑的墙壁,和围坐在一起烧着泥潭取暖的全家老少。这是北欧慢慢冬季农家的典型面貌。这一时期画家继续坚持不断的调整画面的整体气氛,在光的运用上更加细腻成熟并富于变化,画面中背光切出的墙面轮廓挺拔有力,地面的光线却处理的相对松软柔和,进而加强了材质间的质感的对比,这幅画画的很薄,充分利用了画布的表面纹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吸烟者》(图 2071655

这是奥斯塔德难得的一幅肖像画作品,让人感到这时的画家多了些深沉和凝重。画家在构图上明显受哈尔斯的影响,将人物拉得很近,色彩也运用了哈尔斯式的强烈的补色处理,上半部留下的巨大空间看来毫无道理,但却增加了画面中人物的压抑感,凭这一点,有的学者猜测,奥斯塔德的这张肖像画的是他的老师哈尔斯,这种猜测虽然大胆但却不是毫无根据。1655年,哈尔斯74岁,据他走完人生还有11年,他这时还没有去济贫院,住在自己在哈勒姆的小房子里。画面中的老人虽然看上去没那么老,但那酒杯的样子和脸上的表情,还是有些符合当时哈尔斯的情况的。

 

《海鲜市场》(图 2081659

这是奥斯塔德的一幅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作品,让人有身临其境的奇妙感觉。画家在描绘静物方面的才能,我们甚至能辨认出鱼的种类:鱼贩手里拿的是怀了孕的产自北海海域冰岛、挪威一代的三文鱼;放在一旁的是比斯开湾的鲈鱼;而板子最边上摆成一排的是产自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偏口鱼。从鱼的种类来看,荷兰的渔业生产的范围已遍及整个大西洋沿岸。

 

《农民的舞蹈》(图 2091660

这是奥斯塔德40岁的庆祝,是一幅充满乡间欢乐气氛的史诗性的作品,让人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欢快。画家还是把画面安排在了他喜欢的酒馆的环境中。在奥斯塔德的作品中表现欢乐的主题远远超过了其它情绪的表达,这使他更走近了勃鲁盖尔。他开始使用大胆而明快的色彩,准确而生动的轮廓来表达他清晰而深刻的情感。

 

奥斯塔德的盛期作品 (1661-1670)

 

1660年后,奥斯塔德进入了他的创作的盛期,画风变得更加轻松明快,色彩更为透明,构图也不像以前那样拥挤,形体的塑造也更加结实,轮廓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在一些最优秀的油画如《乡村小提琴家》(1673),响亮的色调表达了清新的空气感,而厚涂的颜料层则焕发出釉彩般的光泽。就其油画技巧来说,他在同代荷兰风俗画家中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作品表达了对荷兰下层人民及其生活的亲切感受。

 

《炼金术师》(图 2101661

这是奥斯塔德一幅真实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的作品,让人感到好像真的来到了一个终日忙碌的炼金师的家。画面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件物品好像都会说话一样诉说着主人对它的期待。中景里的孩子在吃东西,远处的妻子在做针线,而画中的主人公却是满头汗水地忙碌,炼金师的有节奏的开合着鼓风机的动作和远处静静的妻子形成了鲜明的动静对比。

 

《农舍内景》(图 2111661

这是一幅与《农舍一家》相类似的充满家庭味道的作品,让人感到不同的是这幅作品在色彩上更加温暖明亮;在形象上更加明朗和真实;在空间层次的过度上更加自然平稳。表现出了画家的艺术风格和手法已相当成熟。

伦勃朗是一位坚持写生的伟大的艺术家,他的近百幅自画像即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但是史料里我们无法找到风俗画家们是否坚持写生的依据。具奥斯塔德的多产的速度和某些铅笔淡彩的创作草图来看,他的创作方法很有可能是将精确地素描写生稿、经过组合后、形成创作草图、再把草图翻到画布上,再“随类赋彩”。听起来好像不大可能,但也许这就是奥斯塔德的创作方法。

 

《画室里的画家》(图 2121663

这是奥斯塔德的一幅充满玄机的作品,让人不禁想要走进去探个究竟。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大画室的主人就是奥斯塔德。先看看近景:有画架、石膏像、颜料调和剂等等画家画室有的几乎样样俱全。而画家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模特,而是一张放在画架上的草图,最有意思的是右边角落里放着一个由可活动的关节连接起来的人体模型,这说明了我们对奥斯塔德的创作方法的猜测是有根据的。

画面再次展现了这一时期画家的空间层次的微妙过度,从前景到远处的版画工作台每一层空间推移的都是妙不可言。

 

奥斯塔德的晚期作品 (1671-1685)

 

晚年的奥斯塔德只做了大量的版画和插图,他在对他最感亲切的环境里,享受着描述其中每一个细节的快乐: 小酒馆场面、美丽的村庄、热闹的海鲜市场、和农家住所。在他看来这里发生的事情是那么真实和透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那样地朴实和紧密:拔牙的医生和病人,是那样的各尽所能;酒友之间又是那样的尽情尽量。人们之间的利益用公平来衡量,户与户之间的融洽用狂欢来延长。这就是荷兰风俗的美感所在。

 

《乡村小提琴家》(图 2131673

这是奥斯塔德标志性的一幅充满人文关爱和自由气氛的作品,让人深深地被美好乡村而感动。画家在长达50多年的探索后,终于走到了辉煌,总结他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学习艺术、确立目标、和不断探索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奥斯塔德的经验中我们首先看到他对自己的定位取向的判断,和三个方面因素的借鉴,这三个因素不断混合不断修正的过程,形成了他近60年的探求终于形成了与勃鲁盖尔不相上下的艺术造诣。

 

《酒店内景》(图 2141680

这是奥斯塔德70岁画的一幅对自己艺术的总结性的作品。奥斯塔德继承了尼德兰古老文明的民族传统,用民本主义思想,以一个画家的眼光,关怀了荷兰农民的生活和情感。他深厚的民间审美取向,是由深深植根于荷兰民族土壤中的,民主意识和世俗倾向所决定的,是荷兰宽松的政治结构和宽容的加尔文宗的宗教理念所决定的。同时在强烈的审美取向的驱使下,画家直面农民的生活。把他们质朴美好的形象永远地镌刻了下来。

 

有的评论家武断地认为奥斯塔德对农民生活中的美丑不加筛选,有丑化生活的倾向。恕不知,在荷兰的美学领域里,斯宾诺莎早就对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下了定义。他认为:美丑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的,人类对愤怒的表达和对喜悦的流露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特定的客观因素作用于主观意识的反应,本质上说只是不同的情形,而不存在不同的属性。斯宾诺莎指出:界定美是件很荒唐的事情,因为这种界定是主观对客观的判断,既然是主观作用于与客观,即通俗地说就是:“我说美它就美”的这个“我”即主观又依据什么呢?所以美是客观存在的,美是在主观因素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客观存在。奥斯塔德接受了具有荷兰特色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他将农民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地展现出来,还原生活的同时,自己的主观因素退到了后台。从美学角度讲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美学倾向和十七世纪荷兰画家的艺术实践,为今天的文学、戏剧、电影特别是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68575岁的奥斯塔德在哈莱姆,结束了他对艺术的追求,他一生创作了800多幅油画,50幅版画。为人类社会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们只选了他的部分作品,有些作品我们真是不愿割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