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赫(1629~1684)
霍赫1629年生于鹿特丹的泥瓦工的家庭,他是5个孩子中的长子,幼年时的霍赫与一个哈莱姆的风景画家学习绘画。他早年生活坎坷,曾给一亚麻布富商作过仆人。伴随富商四方游走先是去海牙做生意,后又去了莱顿和德尔夫特。在这期间霍赫也顺便走访了一些当时有名的画家,其中就包括德尔夫特的维米尔和莱顿的伦勃朗。1653年霍赫在德尔夫特认识了维米尔妻子凯瑟琳.博尔内斯的堂妹安妮特.博尔内斯,并与她结了婚,1654年在德尔夫特定居,安妮特为他生了七个孩子。
《男人给女人敬酒》(图 158),(1653) 这是霍赫24岁画的一幅早期作品,让人感觉像是画家与安妮特相识后的自画像。画家在结束了多年的漂泊生涯后,终于安定了下来。画面中安妮特的神情里充满了喜悦,霍赫端酒的姿态也非常标准,目光里透着一往情深的样子。这时的霍赫刚刚出道,作品还没有明显的风格。
《官员来访》(图 159)(1654) 这是霍赫新婚后画的一幅具有风俗趣味的作品,让人感到活泼和自然。画面中的官员显然是和维米尔一同来访的朋友,霍赫把维米尔画在了主要的位置上,他举杯对着光线查看酒质,姿态生动;画面中的安妮特神情恬静幽雅。
德尔夫特时期(1655-16601)
他的早期作品大多表现士兵生活和酒店里的场面,创作了一些描绘下层人民的风俗画。1653年受到法布里蒂乌斯和维米尔的熏陶,1655年经维米尔介绍加入了德尔夫特的圣徒卢克画家公会。 随后霍赫受维米尔的影响转向室内风俗画。并和维米尔、梅斯等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德尔夫特小组”。他们注重表现自然光,描绘充满柔和阳光的是室内景象。霍赫所表现的室内景象也具有这一特点,光线由门外或窗外射入,柔和均匀地漫撒在房间里和人物身上。他力求表现生机勃勃的愉快,温暖的气氛,喜欢用亮颜色,画面有偏暖的色调。他笔下的荷兰妇女非常淳朴端庄,他的画风继承了尼德兰传统绘画敦厚、朴实的特点。在安宁舒适的德尔夫特,霍赫创作了许多他的重要作品。
《旅行者归来》(图 160)(1656) 这是霍赫28岁画的一幅转变个人风格的作品,让人感到新奇和自然。标志着画家在通过2年的学习和研究后,明显地确定了个人的审美的取向和题材的选择,这与法布里蒂乌斯和维米尔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画面中室内环境和构图采用了维米尔的构图元素,而从光影的处理中看出了法布里蒂乌斯的伦勃朗元素。画面稳定安静,但可以看到画家正在调整和探索。 《荷兰农舍里修果皮的女人》(图 161)(1657) ![]() ![]() 这是霍赫一系列的探索中的一幅作品,画家进一步确定了他的室内主题。。画面中的构图有了较大的变化,我们知道维米尔是很少用成交透视法的,而霍赫在这幅作品里尝试了这个方法,虽然不是很准确,但他在探索突破维米尔的构图局限。在光的运用上,霍赫也表现出他在尝试维米尔以外的视觉语言。
《玩扑克牌的人》(图 162)(1657-1658) ![]() ![]() 这是霍赫的一幅表现室内人物的肖像画,画面中画家把自己和妻子画了进去,霍赫的长相很帅,当年第一次随麻布商来德尔夫特做生意时,就非常引人注意,当然安妮特也是德尔夫特远近有名的淑女,并且受过很好的教育,她和凯瑟琳一样都有贵族血统,当然在当时的荷兰贵族只是一个名誉并不显赫。 《喝葡萄酒的女人》(图 163)(1659) ![]() ![]() 这是霍赫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的探索后的一幅成功的作品,画家进一步充满自信地将他的视点由室内挪到了室外,让人感到充满了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画家在作品中也证明了他在户外题材上的天赋。并在表现手法上将来自维米尔因素调整到了新的境界。画面中的喝酒女子是霍赫的妻子安妮特,他们已经有了孩子。 《品酒的女人》(图 164)(1658) ![]() ![]() 这是霍赫的又一幅成功的作品,画面让人感到充满阳光和清新的空气的舒适。画家在作品中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品酒的是自己的妻子安妮特,坐在桌子里面的可能是维米尔,地面处理则是维米尔式的具有强烈空间感的方格地砖。
《德尔夫特农舍的院子》(图 165)(1658) ![]() ![]() 这是霍赫室外肖像系列中较为成功的一幅作品,画家又一次将他的视点由室内挪到了室外,画家在表现手法上成就达到了新的境界。妻子安妮特在画面中显得即温柔又贤惠,小女孩抱着小狗面对这个画家,显得非常可爱。画面光线柔和,并似乎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与官员交涉的女人》(图 166)(1658) ![]() ![]() 这是霍赫的又一幅表现室内和人物的肖像画,画面中画家安排了多个人物,进一步拓展了具有戏剧性的主题,到这里我们发现霍赫的性格与维米尔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不断求变的性格,在他没有形成风格的早期,他很快在法布里提厄斯和维米尔的帮助下加强了造型能力的训练和绘画能力的培养,并显示出了惊人的造诣。但他急于求变,不想与他人雷同,这个心理是他的性格特征。
《德尔夫特农舍》(图 167)(1659) ![]() ![]() 霍赫的个性在他的这幅作品中得到了证实:这是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自1653年到1658年,短短的5年,画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院子还是那个院子,妻子女儿,好像一切都没变,但我们看,时隔一年,画家创造了奇迹。画面让人感到充满了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构图精致到了每一件东西都不可以挪动毫厘的程度。画家在一定程度大有突破维米尔的趋势。这幅作品毫无疑问地跻身于十七世纪荷兰绘画的精品之列。
《摇篮旁的母亲》(图 168)(1659) ![]() ![]() 这是霍赫的一幅表现富裕家庭人物的肖像画,画面中的安妮特第二次做了母亲,霍赫继续他的尝试,画面里丰富的质感表现和空间层次构成了多样性的统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画家开始进行了深度光源的探究,画面右侧的二次光源的运用,增加了画面的光源变化,这是霍赫在德尔夫特的创新。
《在德尔夫特法院里的肖像》(图 169)(1658-1660) ![]() ![]() 这是霍赫的一幅商业室外肖像画,画面中画家安排了多个人物,具有群像性质、。这里我们发现霍赫为了全面的表现每一个人故意将视点提高,给人感觉像是俯视效果,这样天空被有意的压缩而地面则显得有些空旷,好在画家意识到了这一点,画了只小狗,弥补了这一缺陷。
阿姆斯特丹早期(1661-1670)
霍赫就是那批1661年离开德尔夫特去了阿姆斯特丹的画家之一,在这之前,霍赫的同年朋友梅斯特来德尔夫特小住,介绍了阿姆斯特丹的情况。在十七世纪阿姆斯特丹是全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是商业化的世界艺术集散地,不但吸引了荷兰各地的有才华的画家来这里发展,就连当时蛮荒之地的美国和加拿大的青年画家也纷纷来到这里。 霍赫就是被吸引来的想要大展宏图的画家之一,到了阿姆斯特丹,他的德尔夫特农舍风格的绘画明显不能被商贾云集的都市资产阶级所喜爱,他必须迅速放弃他在德尔夫特形成的朴实恬静的画风,接受笼罩在阿姆斯特丹上空的浮华享乐的艺术品位,否则就无法身存。32岁的霍赫,不老但也不年轻,带着妻子和孩子开始在阿姆斯特丹生活。 霍赫的性格决定了他是一个不能停顿的人,在德尔夫特他认为,他再画也只能是德尔夫特的霍赫,他想走出去成为荷兰的霍赫,他又一次展示了他的天赋,开始了为更加富裕的城市阶层画他们喜欢的肖像画。自己却在阿姆斯特丹的最恶劣的环境里居住。在这期间,他的的绘画明显受到哥特式风格的影响,画了很多宏伟华丽的室内肖像。
《阿姆斯特丹市政厅的会议室》(图 170)(1661) ![]() ![]() 这是霍赫的一幅商业室内肖像画,让人感到宏伟和堂皇,这也是画家对阿姆斯特丹的最初印象。在德尔夫特农舍完成了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后,让他一夜之间改变画风是不可能的,画面虽然宏伟,但手法还是霍赫自己的:平稳的构图、柔和的光线、富于透视效果的地面和厚重的帐幔,都是霍赫式的手法。这幅肖像为霍赫赢得了画商和上流阶层的重视,1662年霍赫加入了阿姆斯特丹的画家公会。这对初来阿姆斯特丹的霍赫来说非常重要。
《华丽的室内》(图 171)(1663) ![]() ![]() 这是霍赫画的一幅极富装饰性的肖像画作品,让人感到满足和惬意。画家在来到阿姆斯特丹的2年后,明显地确定了一个比较稳定收入水平,并在绘画表现手法上满足了部分客户的审美要求并形成了他的新的绘画风格。但我们从画面中的室内环境里,看出霍赫的骨子里还是德尔夫特式的霍赫,他在他原有的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资产阶级喜欢的繁缛的装饰和浮华光影,以迎合他们的审美趣味。
《修果皮的女人》(图 172)(1663) 霍赫还是霍赫,这是我们对他这幅作品的印象,我们把这幅作品和他1658年在德尔夫特画的一幅叫《喂奶的的女人》(图 173) ![]() ![]() 的作品比较一下,就能看得很清楚:构图基本一样,光线从右边射过来,不同的是:朴素的农舍变成了极富装饰性的室内环境,画家的妻子和孩子换成了贵妇和小姐。霍赫就是这样改变了自己的画,却很难改变自己的人。
《主仆》(图 174)(1665) ![]() ![]() 这是霍赫画的一幅极富装饰性的室内肖像画作品,让人感到悠闲和惬意。画家在来到阿姆斯特丹的3年后,绘画表现手法更加华丽和含蓄,显然他的风格充分满足了城市中产阶级妇女的审美需求。但我们从画面中的室内环境构成元素里,还是能够看出霍赫蕴含的德尔夫特风格。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他的《摇篮旁的母亲》(1659)。
《聚会》(图 175)(1665) ![]() ![]() 这是霍赫画的一幅追逐时尚的室内肖像画作品,让人感到有些浮华和不真实。画家在感到了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品味在发生变化,绘画表现手法更加浮夸和时尚,显然他在不断地为了满足时尚的的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深深地陷入了迷茫。
《农舍》(图 176)(1665) 这是霍赫熟悉的题材,让人为画家感到庆幸和轻松。画家在这这久违了的题材面前,显得既激动又专注,心情像是画面中的阳光,明媚和舒畅。表现手法更加自如和流畅。显然这幅画是他的一次难得的享受。
《养鸟的人》(图 177)(1668) ![]() ![]() 霍赫的确是位天才,这是一幅令人愉快的室内肖像画作品,让人感到满足和惬意。画家曾一度想回归他的艺术风格,在这幅作品中,霍赫试图把他的艺术精华部分和城市趣味相结合,希望找到一条既能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又能迎合市民审美需求的道路,但他的努力,没有得到艺术市场的响应。尽管这幅作品在300年后被公认为是世界名画,但在当时,这幅画的酬金却非常低。
阿姆斯特丹晚期(1670-1684)
霍赫的德尔夫特时期作品,是清新愉快具有现实精神的歌颂淳朴生活的杰作,但他没有走下去,去了他不熟悉的更发达的地区阿姆斯特丹。在那样一个大资产阶级云集的国际大都市,霍赫迷茫了,他在德尔夫特小镇的和平安静淳朴的画风动摇了,他追逐时尚迷失了方向,1670年以后,来自法国的矫饰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微妙地影响了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品位,霍赫的订单减少,很少有大的定件,尽管他非常努力,但他的精神已开始消沉,作品的色彩也更加暗淡,但七个孩子的负担,一直没能让他的经济有所好转。
《喂奶的夫人和仆人》(图 178)(1675) ![]() ![]() 这是霍赫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画的室内肖像画作品,让人感到有点不安和混乱。光线的方向十分模糊,除了地面和天花的木结构以外,几乎所有的部分都有一种令人不安的倾斜和动荡的感觉。显示出画家内心的不安和混乱。
《游戏》(图 179)(1674) ![]() ![]() 这是霍赫45岁时画的一幅作品,让人感到这是一幅大杂烩式的作品,我们看前景的男子、地面、土耳其桌布和狗是德尔夫特式的,桌旁富于动感的女子绘画语言却是来自法国矫饰风格,而几乎是黑色的背景,在霍赫的作品中更为少见。我们不禁要问画家是否出了问题,因为以霍赫的造诣不可能看不出这些不和谐。
《坐在窗前读信的女人》(图 180)(1664-1677) ![]() ![]() 为了生存,霍赫不像维米尔那样很少卖画,他的画除了一部分德尔夫特的作品外几乎都是卖的。这是霍赫画的一幅感人肺腑的室内肖像画作品,他反反复复在上面改了十几年,并一直留在他的身边。这是表现他的妻子安妮特,在窗前读堂姐凯瑟琳的信时的画面。1675年,当他听说维米尔去世的消息后,画家在窗外的风景里画上了那座象征德尔夫特的尖塔。 晚年霍赫所处的时期,正是法国入侵荷兰的前夕,画家一定程度地受到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宫廷艺术的影响,转而描绘在华丽厅堂中的上流社会人物。1675年后他很少在画画,过度饮酒和精神混乱使他的健康进一步恶化。1684年,55岁的霍赫在阿姆斯特丹的精神病院去世。 霍赫是位天才,他的天赋不在维米尔以下,但他的生活的扭曲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扭曲的霍赫,也让我们为他提出了很多假设:假如霍赫不离开德尔夫特、假如他不改变自己的风格,甚至我们会假如法国人不侵略荷兰、假如英国人不封锁荷兰的出海航道。但历史永远会把遗憾留给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