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话食说之—饕餮陕西

 香花供养 2012-05-24
 

 

陕西的旅游资源闻名天下,兵马俑、秦帝陵、大雁塔、法门寺、乾陵墓……中外游客大多已可如数家珍,来去的熟门熟道。

而陕西的饮食与名胜古迹一样源远流长,品种之繁多,不是三两本专著就能了得的,仅面食品种一项,就有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户县摆汤面、蓝田饸饹面、韩城大刀面、耀州窝窝面、澄城手撕面、大荔炉齿面、华县洋芋面、陕北羊肉面、西府干拌面……近百种之多,名副其实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随着旅游文化的日渐盛行,饮食,已经成为旅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旅游资源一样举足轻重。

【羊肉泡】

大凡天下之客,来陕旅游者,莫不是有备而来,行程安排的紧紧凑凑,然落地第一要务,馔食者往往为最。其间,略知陕味者悻悻然闻香而去,不晓者打探第一名吃为何物?信乎?无论名人雅士,亦或市井小民,凡陕地人者,必举荐羊肉泡乃秦地之第一美馔。

据史料相传,大宋帝赵匡胤称帝之前,曾一度受困于长安,其间终日饥肠辘辘,昏昏噩噩。某一日,看不出帝相的匡胤兄路遇一店铺,被喷香的肉味迷惑的五迷六眼,立足而定,谄媚流连。其掌柜怜悯心恸,遂给予一口老碗,让其将随身而揣之馍掰碎,浇以肉汤煨之煮之。匡胤兄闻香已急,端老碗圪蹴(蹲——北方人语)于门前,晒着不要银两的太阳,狼吞虎咽如风扫残云,一刻以蔽之碗底朝天,三两饱嗝之后,此兄竖拇指感恩店家,此味乃天下最好之美食。

后,匡胤帝黄袍加身,从此无人敢再以兄弟相称。是日,陛下造访长安,思绪万千,那一碗泡馍,不啻为上帝的恩赐,倘若无它,今昔何在?遂与文武大臣找寻那家店铺。如是多年,气味仍旧,味甘鲜美,唇齿留香;不同在于,昔日圪蹴于门前,今朝加肉又加汤,一个字,爽。陕西牛羊肉泡馍由此成名,是为长安流传近千年之著名馔食。

羊肉泡烹饪考究,取优质牛羊肉大块洗净,加葱、姜、八角、茴香、桂皮、花椒等十余味佐料,大锅文火熬煮,待肉烂汤浓,取肉沥干,汤汁备用。所谓馍,非馒头也,乃不发酵之烧饼耳,由吃客将饼掰碎于碗中,交与大厨再次加工。碗内配放熟肉、葱末、白菜丝、料酒、粉丝、盐、味精等调料,以原汤煮之,味香浓郁,仅闻其味,便可口舌生津,陶醉的稀塌糊涂。

作为常吃得主,你一看便知,“老板,水围城,多冒一会儿(本地土话意——多煮一会儿)”。所谓水围城,仿若护城河,老碗中央馍肉摞尖,老碗周边漂浮一圈油汪汪的羊肉汤。吃则更有讲究,先喝围城之汤水,润喉养胃,后以筷箸以碗边慢慢刮之、蚕食之,而万不可满碗乱搅,引人耻笑。馔食此味,应佐以辣酱、糖蒜,其风味方获尽显。何谓文化?继承就是文化,墨守陈规亦是文化的一种深刻表现。

以笔者拙见,今之羊肉泡与匡胤帝时有无不同,似是不可考,但与2、30年前相比,那差的绝不是五六十个百分点。

从形而言,昔日品味羊肉泡是个慢活,三两朋友前往,讨一口老碗,端一碟糖蒜,大小两个吃货,竟从未引发人的惊奇。曾几何时,掰馍之势有二:圪蹴于条凳之上,无人责你粗鄙;端坐于条凳之上,亦无人赞你斯文。聊着、掰着,掰着,聊着。说是馍掰,不妨言掐馍更为准确,馍掐的要与黄豆粒大小方见真功,三两片馍馍,没个一时三刻,定会让人笑话。如今掰馍,机器代之,疙疙瘩瘩,有棱有角,煮之不烂,咀之无味。大凡师法自然之事,太快不得,取巧不及,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倘如做人,本本分分,方可抵拙。

从味而论,往昔的羊肉泡,料重味醇,肥而不腻,肉烂汤浓,老少咸宜。曾经,饱餐一顿羊肉泡,必感双唇厚重,羊脂滑腻,三天无肉而欢,回味无穷,而今能有几家可吃出此味?肉柴汤寡,食不甘昧,虽大街小巷,招牌淋漓,然欣欣而往,悻悻而去,汗耳。值得庆幸的是,当下相对正宗的羊肉泡馍馆,也就算中华老字号“老孙家”和“同盛祥”还能顾客盈门。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葫芦头

江南小街上热卖的鸡血鸭肠汤,价廉爽口,然招牌却写得落俗直白,缺少文化底蕴。同是用动物肠子飨客,陕西人就儒雅许多,将猪大肠冠名葫芦头,难为外地食客十猜九不中。在陕西,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八百里平原上葫芦头泡馍几乎步步为营,喜食这口的馋人们绝少找不到店家的。

上世纪80年代前,肉蛋烟酒粮油糖,一切都凭票和份点供应,实在是哭闹的孩儿——缺吃。吾父本事不小,隔三差五从西郊的屠宰场拎回两串猪大肠改善生活。洗大肠的活儿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奇怪,我天生闻得惯腐败之味,在父亲的点拨下,把个油了吧唧滑不留丢的猪大肠翻弄的和脱袜子一样顺溜。先水洗一遍,再用包谷面掺碱面揉搓去油污,再水洗,再用食醋浸泡撸洗,泛白的小手指顷刻就被侵蚀的分不清是指是肠了。最要命的是下锅烹煮,飘散于楼前楼后的臊臭味,显豁俺家又有荤腥下肚了。

与羊肉泡馍所需之半发面烧饼有所不同,用于葫芦头泡馍之烧饼需全发面,入口即食的那种,又因其无需翻煮,饼掰的也就随意快捷,大大小小的是块儿就行。此间盛馍用老碗是一定的,先垫入细粉丝,滚滚高汤浇之,再折汤回锅,反复数次,待乳白色汤汁沁润下的白饼呈肿胀状,随后码放半分宽斜切之肠圈数枚,撒蒜苗粒一撮,淋辣椒油适量,再次浇入高汤,以浸没白饼九成为宜。此刻,勾涎欲滴的一老碗关中葫芦头便成了,其味腥臊臊、香熏熏、略带些许的挑逗。需提醒的是,饕餮此味关中美食,需搭配卷心泡菜佐食,此风已成格局,缺之会被旁人掩面窃笑的。

上述之葫芦头,材质易觅,唾手可得,其肠不分公母,大肠小肠一锅煮,此乃一般意义上的大众便餐罢了。然而精品葫芦头则非一般人能随意馔食的,因其质料之稀少,实难入厨飨天下。何谓精品?据考证,乃猪之肛门内两寸左右之括约肌耳。

【肉夹馍】

肉夹馍,陕西名吃之一。外省人时常犯疑,肉如何得以夹馍之?说来有趣,笔者落户陕西数十载,对此问题曾也栖栖遑遑,难于应答。后查询之,虽难定论,然逻辑顺遂,也算两种说道。一言:“肉夹馍”乃古汉语之倒装句,其意为“肉夹于馍中”。又言:肉夹馍曾经真名“馍夹肉”,然老陕方言“馍”与“没”音同,店家端出“肉夹馍”嚎啕,“馍(没)夹肉”谁滴?误会常生,故将错就错,自成习俗,反称其为肉夹馍。

进得陕西,肉夹馍遍地开花,可谓百步一摊,千步一店。摊摊店店,皆称老店。然知其就里者,非老樊家而不食。置于西安城,老樊家腊汁肉已成肉夹馍之代名词,究其历史与樊家肉汤一般悠久。近百年来,樊家老汤,炭火不绝,代代相传,肉肉相溶,怎一个奇字了得。

腊汁肉起源于战国,时称“寒肉”(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秦灭韩后,此肉做工流于长安。由于文火煨烹,加之配伍20余味调料,其色红润,爽滑不腻,糯烂醇香,久贮不变。以腊汁肉剁碎状,夹于烫手之白饼,此乃便称肉夹馍。民间赞誉云:肥而不腻,瘦而无渣,不嚼自烂,余香不散。

陕西最深为何物?文化是也,吃喝拉撒睡,皆可以文化。咬文嚼字一番,忽设想,此一中式汉堡肉夹馍,或可如是解释——客官问店家,“肉夹(没)馍?”古今秦音馍与没,发音亦有“吗?”字意。店家闻之,自然吆喝,“夹咧”……

【哨子面】

川渝事麻辣,陕西主酸辣。小小一口火锅,几许人插箸其间,折腾的里外翻滚。然与陕西的岐山“酣水面”相比,其规模俨然小巫见大巫。两口海锅埋于灶台,一口下面,一口哨子,热腾腾可同时供数十人进餐。何谓酣水?即口涎也,旺户人家弃汤而独吃面;贫户人家大骂挨刀的奢侈,遂折汤回锅,复复端出,因众口涎相溶而得名,雅称岐山哨子面。

岐山哨子面,汤宽而面少,酸辣桀骜,口味霸道。内行吃面看架势,托一老碗,四成汤,三成醋,两成哨子,一成面,一筷头插到底,顺时针绕三圈,随着“嚯”的一声哨响,碗内面儿一网打尽。

关中人喜食面,特别钟爱岐山面。现如今,吃面不用到岐山,在八百里秦川的旮旯拐角,随处都能吃得到正宗的岐山面。问题是如何感悟正宗?哨子乃岐山面正宗之母:肉切成丁,肥瘦两分,掷肥肉于炒锅内煸出五成油,入瘦肉滑至泛白,投辣椒、姜丝和白糖,以一斤肉半斤醋的配伍,文火炖煮半点钟。切记,最为重要的是岐山醋,它是岐山面的正宗之父,换了任何醋都会失了嫡传。若辨真伪,只要看吃客第一口吸溜时打不打喷嚏,打了,无疑正宗,不打,必然赝货。

哨子面的汤底菜,品种繁杂,但炮制成丁状胡萝卜、豆腐、豆角、土豆、 韭菜、木耳和黄花则不可或缺,鸡蛋摊出金黄色煎饼状,犁呈菱形片。一老碗哨子面置于眼前,红黄绿白黑尽收眼底,血汪汪的辣子油一口吹不出波纹。据说最为费时费力的要属擀面,擀了揉,揉了擀,反反复复,硬硬咣咣,其色光滑通透,其形可甩出丝绸般的声响,入口咀嚼,筋道如饴。

岐山位居关中西北,两千余年前周公施展才华之地。今有不少文人竭力将姬旦与哨子面相扯,颇具扯淡的意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周原大地上,岐山哨子面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待客主食,传已千年而不衰。

【旗花面】

据民间传说,明孝宗年间,正宫娘娘妙春得一怪病,茶饭不思,形容枯槁,无数太医望闻问切,均不知何病,孝宗朱祐樘急切,昭告天下,谋求良方。有一孝子名张味,与八十老母相依为命,母年迈,体弱多病,口无粒齿。孝子遂精心烹调一味旗花面,面少汤宽(多),面软汤尖(热),味酸汤清,以鸡丝、黄花、木耳、蛋花、笋丝、葱花、海带作辅料,克食消滞,母食之,颐养天年。张味将此面进奉皇宫,娘娘嗅之,口舌生津,一筷一碗,接二连三,久病自愈。祐樘目睹,喜不自胜,不仅重赏了张味,更把旗花面列入宫廷食谱。

旗花面乃陕西武功之特色面食,后逐渐流传于关中各地,教民稼穑之农业始祖后稷即为武功人。然游走关中各地,旗花面可谓食之不少,武功为面片,杨凌为面条,何谓正宗,想必已无大碍。重要的是,旗花面以汤为贵,其汤以白条鸡、猪骨棒为原料,长煮不懈,熬出准则:“汪、尖、清、软、稀、细、工”。汪乃油汪,汤面泛黄;尖乃汤热,别于温吞;清乃汤亮,清纯见底;软乃面糯,老少咸宜;稀乃汤宽,汤多面少;细乃工精,工艺考究;工乃表象,造型上好。所谓旗花,即筷挑像旗帜,碗中菜如花。

关中民间,旗花面既是家常便饭,亦是逢年过节待客之必备主食。如今,家常旗花面汤不再宽,面不再稀,与哨子面已无大的区别,且辅料菜品随意投放。然正宗旗花面,仍保存着只吃面,不喝汤的习俗,看着油汪汪的汤水被倒掉,只有作孽二字可以概括。杨凌有一王家旗花面,每每正午,碗筷交响,人头攒动,不亦乐乎。店小二托盘在手,一次十碗;店闺女一旁辄汤收碗,摞于肘边。一般人十碗八碗,乃感半饱;喜食者,二十余碗不在少数;据该店记录,有海量者,三十六碗下肚,亦感意犹未尽。一块半一碗,五六十元吃顿面,惟旗花面奢侈天下。

【疙瘩面】

陕西三原县素有小吃名城之美誉,据西安市仅40公里之遥。清光绪年间,三原城内有一“悦来馆”小食店,以面食为主,起先生意平平,后来如火如荼,其功理当归于店小二李善思,绰号“帽盖李”。其人精明善思,颇喜创新,借三原盛产小麦之优势,投商贾饕餮之喜好,独创出一味面食,招徕食客如蝇,终日里股肩交错无处落地,“帽盖李”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此面以筷箸盘绕成锥形,细如龙须,团如蓓蕾,取型为名“疙瘩面”。其面做工精细,面筋滑糯,辅以鲜醇热臊子,干吃味甘绵香,汤吃爽滑不滞。以筷挑面,洋洋洒洒,从头至尾仅一根而以。面游汤中摆两摆,随滋溜声入口,可见面如钓丝爬满肉粒,如蚁攀杆,如猴上树。尤以溽暑夏日,食几团疙瘩面,啜一碗臊子汤,生津止渴,脍炙人口。

如今三原县城有“老黄家”继承衣钵,发扬光大,千层油饼、窝窝面、泡泡油糕、疙瘩面、珍珠饺子、笼笼肉,金钱油饼、蒸杂烩……远近食客趋之若鹜,纷至沓来。其中以泡泡油糕最奇特,此一品表皮乳白,薄如蝉翼,据传该美味渊源可上溯大唐名点“见风消”,仅其型态就耐人思忖多日而不得解。

有秘制方法泄漏民间:取清水入锅烧沸,加猪油共煎熬,后入精粉徐徐搅拌,以微火搓成烫面团,出锅荫晾,再加凉水复复怀揉。以砂糖、玫瑰、黄桂、桃仁、青红丝配伍成馅,捏面团为碟状包裹馅料,拍压成饼入锅煎炸。少顷片刻,糕面遂探头探脑浮出油面,晶莹剔透,白如霜雪,其娇弱之态有见风消陨之势,令人不忍下口。其口感含之即化,童叟咸宜,食之三四绝无油腻之感。早在1990 年,泡泡油糕就获颁国家商业部优质食品“金鼎奖”。如往三原,力荐馔此二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