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管理需要有人来唱红白脸

 昵称535749 2012-05-24

  企业管理需要有人来唱红白脸
 

领导们周旋于公司各部门之间,周旋于商场各公司之间,还要与来自各个方面的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不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应付各种各样的人的办法,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在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回报的。这就要求领导们能够像千面观音一样,具备不同的面孔来对付不同的人。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果抛开其中的讽刺、揶揄的意思不看,也自有其道理。

试问,您若是对鬼也只说人话,它能听得懂吗?领导对于公司内部的成员,可以摆出多种面孔,每种面孔适应不同的场合。就如同京剧的脸谱一样,每种类型的脸谱代表一定的性格。当领导,不能让人一眼望去就知道是什么性格,不然岂不是很容易上当受骗?领导大可以看情况的需要,先选一张合适的脸谱戴在脸上,再向企业员工讲话。

这样,凭着领导当时是哪一种面孔,员工就知道领导在想些什么,要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而实际上,员工所观察出来的,却只是领导希望他们看到的,至于领导真正的深谋远虑,雄才大略则是不轻易让别人知道的。一句话,不能让人摸清底细。

领导可以摆出一张微笑的面孔,点头向大家说:可以,很好,不时地感谢一下员工。也可以说几句,辛苦了,谢谢,谢谢!以使大家工作起来更有劲头,更加高兴。然后,领导也可以再摆出一张严肃的面孔,用来指挥大局,共同奋斗。他(她)可以用一种无可置疑的口气向员工们讲你去那里让他来这里就这么办加一把力马上就要成功了,如此才会指挥有方,工作有条不紊,更有效率。

有时,领导又需要摆出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或者说:不行!重来?。或者说:不能这么做!然后再摆出慈善的面孔,对员工悉心教导,循循善诱,讲:要吸取教训,”“对你的责骂实际上是对你的关心你这样做有不对的地方等等。任何事情,通常都不能用”“二字来下一个过于简单和绝对的结论。正如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一样。

企业管理需要有人来唱红白脸

衡量一件事情做的正确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实践。实践证明:在当时多摆几个面孔是对的,那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而确保所做的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学会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摆什么样的面孔,摆在什么时间,完全要看当时的情况,要做的事情是灵活多变的。

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需要的一种特殊职能。只要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需要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从无形到有形,从经济领域到政治、军事、科技和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与时俱进,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西方管理学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在提倡制度化管理。对于制度化管理理念我没有什么意见,但如果说在中国全面实施制度化管理可能有点不相适应,这与国情、国民素质、国民认知与风俗等有一定的冲突。中国是一个非常注意人情世故的民族,也是一个非常爱讲道理的民族,如果任何事的发生大家都以制度进行论断是非的话,表面大家都能接受,因为制度在那里嘛,但实际心里面可不一定接受,甚至于会出现你有政策,他有对策的局面。这样一来,不但制度形成虚设,无形中就会影响到事后的工作了。

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追求和谐成为管理的美好境界和目标之一。通过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的管理同样是中国古代管理者的价值述求。但这里所说的和谐并不是妥协,什么事都以好商量为指导进行。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这是中国5000年的文化瑰宝,如果在企业管理中万事好商量,没有原则,这个企业肯定发展不了,但如果事事讲原则,论制度,相信也没有多少中国人愿意接受。白脸、红脸,这是中国非常经典的一个为人处事的一个通俗说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常被用到。但谁扮演红脸,谁扮演白脸呢?企业中往往本末倒置。

如何把握好这一个红白脸之间的尺度,阴阳平衡呢?以我们公司培训部为例。培训部一培训老师有一些额外的发票要求报销,到培训部负责人那里被采纳了,到我这儿被砍掉了,变成干部做好人(红脸),我做坏人(白脸),这个影响很大很坏,不好。应该是在培训部负责人那里是讲原则、讲制度的,到我这儿把这些放了,这样才是良好的配合。我是制度的制定者,应该由我来修改制度,这样才对。你做干部的去改动制度,却由我来维护制度,整个管理就颠倒了,这怎么行。所以说有些干部不会做官呢。真正讲原则的应该是中层干部,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讲原则,维护制度的尊严。我们的问题是中层干部不讲原则,没有原则上的坚定性。至于我去讲原则是比较尴尬,因为我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如果由我去讲原则,员工不理解、不相信,以为我很在乎那几十块钱,这是很麻烦的。假如是培训部负责人卡下来,这样就很正常,因为这不是他的钱。这个员工然后到我这来,我说几十块钱就算了吧,批给他,这样就比较好了。这就是良好的配合,就是这个意思。一定是老板做好人,干部做人。    坏人,谁都不想做,谁愿意成过街老鼠啊。很多企业的中层领导就是这样,不愿意,不敢去得罪自己的下属、同事,认为工作还需要他们来配合、完成,因此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也放水,导致事情到了总经理处没有回旋的余地。

企业管理需要有人来唱红白脸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得罪他人不是去伤害他人,而是有理的去明确责任,让各自承担责任。我做集团公司总经理时,我得罪不少人,因为什么?因为我上面是老板,是董事长。如果我做好人,说这事你找老板,找董事长,那还要我做什么总经理。这个做坏人,不是突破原则的做坏人,而是给大家一种感觉,一定是在利益发生冲突时才表现出来。

 

笔者(中国餐饮经营Tips

有的领导坚持只用一副面孔,说什么是就是,否就否。这就将一切事物简单化了。这实际上是标准的形而上学。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每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就是这个道理。也有的领导,面孔千变万化,让人莫名其妙,一会是好,很好,一会是差,很差。弄得公司职员畏首畏尾,什么事情也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各种工作拖拖拉拉,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但归根结底,责任在于领导。该变时不变,不该变时乱变,这样什么事情都不能办好。

总而言之,面孔的摆放,不是一成不变的,又不是毫无根据来回乱变的,领导不能当毫无原则的千面人,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随机应变,使得面孔的摆放恰到好处,不愠不火。

中国古人讲: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就是指合乎实际情况,合乎道理

变是一定要变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生活瞬息万变。想单凭一张面孔就能应付所有的场合,是痴人说梦。领导会清醒冷静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境地,由此选择应出现的面孔。摆出笑容,对属下赞扬和感谢固然很好,自己也落得轻松自在。但是也要看准时机,看准场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