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云岚通讯员 黄献光 刘碧云 文/摄 《福州日报》2010年11月25日
绣球菌别名“绣球菇”。味道佳美,香味浓郁,独具风格,有强身健体、防癌抗癌的特殊功能,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有疗效。因自然生长的绣球菌极为稀少,所以在日本有“梦幻之菇”之称,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珍稀菌类。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获悉,该所人工栽培绣球菌取得突破,今年底或明年初有望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 据了解,绣球菌野生资源储藏量稀少,人工栽培难度大。我国仅在黑龙江、吉林、西藏、云南、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分布有绣球菌。我国科研人员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绣球菌人工栽培的研究,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于2004年起在该领域展开科研,他们从日本引进4个菌株,2005年人工栽培出首批绣球菌,在国内率先突破绣球菌人工栽培瓶颈取得成功。 昨日,在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菌种试验房内,记者看到了长得极像白木耳的绣球菌,它们洁白的花团状外形类似绣球(如下图)。目前在我国只有在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才能见到它人工繁殖的身影。绣球菌身价昂贵,在国际市场每公斤干品价值20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