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悟空为什么会变成六耳猴?

 深山木槿 2012-05-25

大话西游与人生 林电锋

孙悟空为什么会变成六耳猴?

 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章节,当属孙大圣大战六耳猴的故事。在取经路途刚过一半的时候,作者安排了这个情节,可见其独具匠心。当一个人做一件时间较长、难度较大的事情时,会出现一个“疲惫期”,既有身体上的疲惫,也有心理上的疲惫。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有可能会跟孙大圣一样,遇到了一个“六耳猴”与自己对抗。六耳猴究竟是谁呢?

 

取经团队缘何遇到三十个毛贼

 

唐僧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寻亲报冤”第四难之前的,与取经过程无关。取经期间大约有七十七难。到了四十四难“琵琶洞受苦”,减去四难刚好四十难。也就是说,三十九难的时候,取经过程正好一半。琵琶洞受苦,刚好过了一半。

这个时候,不仅是唐僧还是孙大圣,取经团队迎来了“疲惫期”。

非常碰巧,又碰到了似曾相识的一伙毛贼。不知大家可曾记得,唐僧与孙大圣两人刚刚迈上漫长的取经路时,遇到了六个毛贼,分别叫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正好对应人身上的六大毛病。孙大圣一见到他们就笑了,你们六个毛贼,怎么认不得我这个主人翁啊。”一语道破禅机,六个贼人,无非是唐僧、大圣的心魔而已。

心魔必须消除,因此都被棒杀。只是唐僧还是凡夫俗子,不识得其中玄机,一怒之下,将孙大圣开除公职。

这一次,他们一行摆脱了毒敌山蝎子精的纠缠,来到一座山,忽然听到一阵锣声,一下子跑出“三十多人”,一个个枪刀棍棒,大声叫着,和尚!那里走!

列位看官,吴承恩老爷每出台一个数字,都有其深刻含义。为什么这次遇到三十多个贼人呢?上次遇到的才六个?

答案是,这三十多个贼人,依然是“六贼”出来抢劫,只不过这一次全部出来了。吴承恩老爷出了个谜语,要我们猜多少人?准确来说,我猜是三十人。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六贼,取经团队“4+1”,刚好五个,五六三十人。

由于每个人,包括白龙马的六贼都跑出来了,所以,当孙大圣一口气将他们消灭后,取经团队马上出现“不和谐”的状态。

因为,消除六贼,必须自己来消除,孙大圣有点“捞过界”。因此,“那长老只得怀嗔上马”,“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

矛盾升级的结果,唐长老高扬领导权威大旗,再次将老孙开出公职。

 

六耳猴究竟是谁

 

孙大圣好没有面子,辛辛苦苦服务领导,干了一百件事情,九十九件办好,就一件办砸,所有的成绩一扫而光,还给师弟这些同事们,留下了不良的形象。你看,当老唐痛下杀手的时候,老猪、老沙站着不开声,恨不得他赶快走人。如果我是孙大圣,也是赶快溜之大吉,无脸见江东父老的。

该走的走了,取经的事业还要继续。当然,吃饭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又是因为吃饭问题,惹出了麻烦。

老猪新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讨饭半天回不来,急着唐长老催着沙僧去督查。

沙僧走后,孙大圣又出现了。他恭恭敬敬的奉上一杯清水,跪着请师父喝。唐师父非常绝情,宁可饿死渴死,也不吃这个猴子的东西。惹得猴子生气了,一棒将他撂倒,并将那些行李通通拿走了。原来,这个家伙名叫“六耳猕猴”。

又是一场笔墨官司。结果呢,官司打到观音菩萨处,千手千眼拥有无限法力的观音菩萨,也遇到了难题,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连真假猴子都认不出来,这个千手千眼恐怕名不副实了。

不过,佛法无边,最终,真的就是真的,假的也真不了。六耳猴被消灭,孙大圣恢复了本来的面目,消除了心魔,重新返回取经团队,走了一个轮回。

那么,这个六耳猴是何方神圣呢?

答案就是孙大圣,准确地说,是大圣的心魔。心魔必须消除,因此,孙大圣自己将他消灭了。

这里有些证据。第五十八回的回目,“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它告诉我们,这是大圣产生二心的结果。

如来佛祖也是这样说的,他对众菩萨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孙大圣怎么有六个耳朵

 

因为没有成佛,所以就有黑白两颗心。虽然孙大圣的白心跑到珞珈山诉苦,但是他的黑心邪心依然魂系取经团队。可见,他是多么忠诚啊。

当师父口渴了、肚子饿了,他的心灵马上感应,跑过来献水;一心想到灵山拜佛求经,师父不让去,自己组织一个新团队。虽然,这个做法充满了邪气。

邪气是什么?师父不喝水,马上发脾气,将师父干倒。师父不让去取经,就弄一个假冒的团队。不珍惜友谊,尤其是同事朋友,看到沙和尚来,一下子给颜色看。取经的目的太功利,为的是到东土扬名。对待下属毫无怜恤之心,一只猴子被打死,将他剥皮下锅当下酒菜,等等。典型一个妖猴的形象。

有人会问,如果说六耳猴是孙大圣的黑心,那么,怎么有六个耳朵呢?

妙就妙在这里了。

刚才已经说了,六耳猴是孙大圣的黑心幻化而成的。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如果不专注的话,叫做“三心二意”。心也罢,意也罢,说到底都是心。

有了两个“意”,六个耳朵的猴子,不就是相当于有“三只猴子”吗?三只猴子有六个耳朵,三只猴子有多少个心?

还不是三个心啊!合起来,就是“三心二意”。因为取经团队中,每个人都出现了三心二意,所以,就给邪魔带来了机会。其实,三心二意是佛家的专用语,法相宗讲的心一意、识叫三心,我们说的八识称之为三心。二意末那是意根、第六是意识,八识里面这二种叫二意。三心二意都是有为法,不是真的。

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这个时候,六耳猴出现了,成就了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章节和故事。

 

专注是做事的重要法则

 

在本回目的上一回,吴承恩老爷命名为“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把即将出现的危机点破了。因为,孙大圣只有“神狂”,才会诛灭“妖魔”;唐长老只有“道昧”,才会放了“心猿”。

一来一回,一收一纵,谁都有责任,各打五十大板。只不过,我们平时比较注重主流,有时候也忽视了非主流的因素。其实,有时候支流、暗流也非常可怕。这些支流、暗流,包括猪八戒和沙和尚,当然也少不了白龙马。这些仁兄,也是“神狂”和“道昧”,才会一起放了“心猿”。按照规章制度,同样各打五十大板,以示公平。

神狂和道昧非常可怕,因为它们会带来邪魔,就会干出一些颠三倒四的事情,以至于严重危害取经事业。这个事业,与我们个人的生活、工作目标何异啊?

因此,我认为,消除邪魔,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关键在于做事要专注。只有专注,才不会三心二意。不三心二意,才能保证内部和顺,外部和谐。这样力量就不会互相抵消,形成最大的正效应。

如此的话,六耳猴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