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郎毓秀的书房(名人书斋)

 棋中王 2012-05-25

  毓成芳质放华光,秀水明山玉振扬。

  花绽满园桃李艳,腔圆字正绕高梁。

  自古江南,钟灵毓秀,江山多娇,人才辈出。我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郎毓秀就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的灵心慧性、玉振金声的声乐大家,她培育的一代又一代乐坛英才,如满园桃李红遍天下。

  5月12日,记者有机会来到四川成都,便拜望这位闻名海内外的女歌唱家。

  四川音乐学院内“竹园”2层,房间敞亮。郎毓秀先生得知记者前来,已在房中端坐。面带微笑,气定神闲。原来这一天是周六,歌唱家在四川、重庆的子女都来看望老人家。房中一大束百合花饱含了孩子们的孝敬之心,临南窗的一架钢琴浸透了老人对艺术追求的心血。钢琴上散放着几本《外国歌剧选曲集》,还有一份硕士论文:《钢琴伴奏在美声声乐表演中的艺术指导作用》。原来,郎先生现在还带着4个研究生。

  “现在的孩子们不容易,都是独生子女,应该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努力成材。中国是音乐大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层出不穷,我热爱音乐、热爱音乐表演、热爱音乐教育,愿把音乐教育事业完成好。”郎先生用搀杂着上海口音、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娓娓而谈,充满着对音乐事业的一往情深。

  记者得知,老人有9个孩子,5男4女。3个在国外,2个在外地,身边有4个。每到周末,孩子们时而分别来,时而同时来。老人乐乐,一家融融。小孙女今年26岁也学美声,刚从国外留学回来,到四川音乐学院任教,继承老人衣钵,老人更是欣慰。

  临走,郎先生送了记者一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大师·郎毓秀》,并题词留念。衷心祝郎先生健康长寿,桃李满园。

  

  郎毓秀  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与周小燕、喻宜萱、黄友葵被声乐界誉为“中国四大女高音”。 

  1918年11月4日生于上海一个艺术之家。父亲郎静山是世界闻名的摄影大师,酷爱音乐。受父亲影响,自幼学习钢琴、喜欢唱歌,富有天赋。1934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同时从事电影录音和演唱活动。1937年赴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主修声乐。1941年毕业回国,在上海、天津、北平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1944年任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声乐教授。1946年赴美国进修声乐,1948年回国。先后在成都华西大学音乐系、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授,1957年任四川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兼声乐系主任。

  擅长演唱西洋歌剧和艺术歌曲,对中国民族传统唱法有深入研究。代表曲目有《玫瑰三愿》、《绣荷包》、《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外国歌曲《春之声》、《阿里路亚》等。曾翻译《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伊丽莎白舒曼的教学》等,编译《西洋艺术歌曲二十首》。

  现为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和福建音乐学院音乐系的名誉系主任,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四届常务理事、理事,中国音协四川分会副主席。曾任多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本报记者  潘衍习摄影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