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癌症患者要注重食疗?

 尚纯纯 2012-05-25

为什么癌症患者要注重食疗?  

 


     中医历来讲究食疗,早在西周时期的医师制度,就分成“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食医列首位,主管饮食养生防病和食疗治病,疾医是内科医师,疡医是外科大夫。可见,食医食治的地位很高。

     历代名医对食疗的重要性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就说过“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年轻时身体非常不好,后来学医,活到101岁。他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气以资气血。”提出“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临床治则。被称作“医圣”的张仲景,堪称食疗治病的典范。他强调:凡饮食滋味,以养其生,防治其病。并创制了许多延用至今的食疗名方,如甘麦大枣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猪肤汤等。正确运用,常有佳效。所有这些,都清楚表明了中医学的一贯主张,应先以比较温和的方法(如食疗等)治病,如果用食疗治疗不好,然后再考虑命药。这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疗法的敬畏,即使生了病有时也能借助食疗使之消解或治愈的。

    癌症虽然看起来可怕,但这种可怕不是癌症本身,毕竟对整体而言,癌细胞只是身体一个部门上的一小块,若大的一个整体怎么可能管不住它,管不住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心病难医,因为心控制着血液给谁,如果它优先给了癌细胞,这样的癌症会快速发展,无药可治,如果我们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心病,那么癌症就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病,可防可治。有解剖学的实验可以证明,死亡的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体内绝大多数都有癌块,可它们长期和癌细胞和平共处,至死也没有感觉到癌细胞的威胁,甚至连自己身体内有癌块都不知道,这说明癌症并不可怕,另外,在所有癌症患者中,有不少不治而愈的,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有效地控制了心病,以前血液优先供应癌细胞,而此时则是血液优先供应给了衰弱的组织器官,当然癌症就可以不治而愈。

    为什么食疗最好?原因就在于癌症它本质上是一种慢性病,而对待慢性病的最好方法就是食疗。采取食疗的方法,不仅能够增加身体的抗癌能力,而且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癌症的发展。不要以为食物没有药性,食物其实和中药一样,都是有药性的,不过中药一般有五六分药性,而食物只有二三分药性,是药三分毒,食物不仅副作用小,而且长期食用,还可以起到中药的作用。

    在所有食物中,最重要的食疗方法就是控制心病,如经常吃一些肝脏类食物,或一些治心的保健品,如心尔清胶囊。另外,还可以针对患者的体质有针对性地吃一些食品,如脾胃虚弱的人吃一些大枣,小米,血压高的人多吃一些玉米,肠癌的口才多吃一些荞麦。等等。

    总之,癌症难治的根本就在于体质,它使每一个人先天具有了一种偏性,如性格就是由体质引起的,正是这种偏性的存在,使不良的精神状态经常出现,从而使癌症难以控制,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关键是方法,如果方法得当。癌症完全是可以有效治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