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地气”方有“底气”

 laoxue6 2012-05-25

接“地气”方有“底气”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很多人都不陌生,其中的“厚德载物”更是作为北大的校训被一代代北大学子所铭记。大地厚德,包容一切以载万物。因此,当我们脚踩大地之上时,我们才感到如此的踏实。我们脚下的大地给予我们希望和力量,它那充满生机的气息让我们相信我能,我可以。
而离开大地的人,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纵使一时光鲜,必将迅速衰亡。我们应时刻牢记根本,接地气。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事业的长盛不衰。接地气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更具有重要的价值,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为人民服务是始终不变的宗旨,人民就是我们的大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就是我们的大地。我们要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永葆政治本色,巩固执政基础就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人民公仆,甘为孺子牛,接地气。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有的放矢,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党的工作才有方向,党员工作才有目标,政策落实才有保证,工作开展才有效果,我们的行动才有底气。
接地气,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要到工作的一线去,要到基层去,扎扎实实地搞调查研究。每个党员干部要从自身的工作出发,从自己的业务出发,主动自觉地将中央和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展工作要细心、耐心,对工作对象、工作目标、工作步骤、工作重点要心中有数,有真正的实数,从实践中得来的底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具有可行性和可能性,我们才有底气说我们的工作将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工作将为人民带来好处。
接地气,需要密切联系群众,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主力,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党的工作开展均是以群众为核心的。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所以我们工作的开展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我们工作的准则,坚持以民为师,利民为宗。只有把群众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工作才不会是空中楼阁。唯有如此,我们的工作才有底气,我们的方针政策才会收到群众的拥护,我们的事业之树才会长青。
接地气,还需要我们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和差错。接地气,是一个收集信息、开展工作的过程,更是一个反馈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拾遗补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也是一种底气,它彰显着我们的恒心和毅力、勇气和智慧。我们不怕失败,我们永不言败。
置身大地,我们就有力量和希望。接地气,我们方有底气。只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坚持实践第一、群众第一,我们就有充足的“地气”和“底气”,我们必将从胜利走向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