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亳州一女子5年花费上百万元收养近50个孤儿

 大漠胡杨968 2012-05-25

安徽亳州一女子5年花费上百万元收养近50个孤儿


刘英正在逗收养的孤儿玩耍。 李锦文 摄

  河南永城到我省亳州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五年前,一个叫刘英的亳州女子在永城开了一所孤儿院。她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却有四五十个孩子喊她妈妈;她是精明的生意人,如今却在做着很多人所不理解的“傻事”。

  五年里,她把这些孤儿当成了自己亲生孩子,她花费上百万负责这些孩子的吃喝拉撒,供他们上学、送他们去参军。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刘英“妈妈”。面对外界的质疑、亲友的不解,刘英说她会坚持把孤儿院办下去。

  女子5年收养近50个孤儿

  刘英年轻时当过纺织工人,下岗后也曾外出打工,有了一些积蓄以后在亳州市区开了一家厨师培训学校。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加上经营得当,学校的效益也非常不错。

  2007年1月,刘英在广州飞机场候机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在乞讨。刘英就问孩子是哪里人、爸爸妈妈干什么的。孩子告诉她,不知道家是哪里的,没有爸爸妈妈。

  刘英给孩子买了饼干、牛奶,孩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这么小的孩子咋能生活下去啊?”

  经过深思熟虑,刘英决定自己投资办一个孤儿院,收留社会上的孤儿,送他们上学,把他们养大成人。2007年5月,她在丈夫的老家永城开了一所孤儿院,当年就收下了17名孤儿。

  “现在还有13个孩子,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个。”刘英介绍,开办五年来,孤儿院收养的孩子差不多已经有50个,现在收养的孩子最大的已经上高中,最小的才9个月。这些孩子多数来自河南永城、安徽亳州等周边地区,有的父母双亡,有的是因为先天缺陷,生来没多久就被父母遗弃。

  看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很欣慰

  孩子们刚搬进来没几天,一个小男孩找到了刘英,怯生生地要跟刘英说个事,“我没有家了,能不能喊你妈妈?”刘英的眼泪当时就流出来了,她告诉这个孩子,不仅他可以叫,所有的孩子都能这样叫。从此,不论多大的孩子,来到孤儿院以后都是喊刘英“妈妈”。

  “要不是妈妈,我现在可能就不能上学了。”今年正在读初二的刘佳静,5岁时父母离世,不久相依为命的奶奶也撒手人寰。2007年,佳静被送到了孤儿院,从此孤儿院就成了她的家。

  “有些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郭跃去当兵了,刘祥也工作了。”说起从孤儿院里走出去的孩子,刘英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从孤儿院走出去的孩子,还会经常与她联系,这让刘英备感欣慰。

  “为了孩子的快乐,为了孩子快乐的成长,让孩子有个幸福温暖的家。”这是曾经写在孤儿院院子里的一句话。

  给孩子交学费、买衣服、做饭、看病各种花销,刘英粗略算了一下,五年来她已经花费了上百万元。看着这么多的孤儿不用再为吃穿发愁,刘英打心眼里高兴。

  愧对家人,她会坚持下去

  “你做这些事情到底是图个什么?”这是几年来,刘英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很多人都说我收养了这些孩子,然后拿这些孩子卖钱。”有些人会认为刘英不计报酬收养孤儿是别有用心的。刘英现在都懒得去解释,“能为孩子和社会做点事情,我心里快活。”

  比别人误解更让刘英难受的是看着孩子离去时的无助。2010年11月,刘英悉心抚养了3个月的刘家园在花费20余万元医疗费用后,最终被心脏病夺去年幼的生命。刘英伤心至极,大病一场。

  如今58岁的刘英孤身一人在永城操办孤儿院,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在老家亳州,她最多每周回家团圆一次。

  对于自己的亲人,她感到愧疚,在父亲离开人世的时候,她还在精心照料病中的孤儿,“孙子都八岁了,我都没照顾他几天,我不是合格的奶奶。”

  不断的投入,加上培训学校最近两年的效益也在下滑,刘英的经济压力逐渐增大。

  家人也开始对这种“无底洞”式的投入有意见,儿子心疼年近六旬的母亲,老伴也在劝她早点放手,可倔强的刘英要坚持下去,“不会撇下那么多孩子不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