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咳嗽和咽喉痛

 昵称33648 2012-05-25
 
 
中医治疗咳嗽和咽喉痛

仅供参考

 

    大凡因脏腑功能失调殃及肺部,可通过咳嗽来预兆脏腑病变。古书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但是脏腑所致咳嗽都必须通过肺脏,肺为咳嗽的主脏。肺主气,咳嗽的基本病机是内外邪气干肺,肺气不清,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迫于气道而为咳。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咳嗽都首先要从调理肺经入手,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来治病是治本之道。如:肝火犯肺气火耗伤肺津,炼津为痰。肝火引起的咳嗽通过治疗肺即可好转,因为肝属“木”,肺属“金”,而“金(肺)克木(肝)”是自然之理。又如痰湿犯肺者,多因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为痰浊,上贮于肺,肺气壅塞,上逆为咳。若久病,肺脾两虚,气不化津,则痰浊更易滋生,这就是“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道理。脾胃不调上火引起的咳嗽也必须通过治疗肺来缓解,因为脾属“土”,“土(脾)生金(肺)”,子强可救母是无可厚非的事。再有就是“金(肺)生水(肾)”,肾属水,久病咳嗽不愈,严重的会波及到肾,便会由咳致喘。可“子病母治”先从治肺入手,这就是五行治病之妙所在。还有就是“火(心)克金(肺)”,由心脏问题引起的咳嗽是因为心功能较弱形成“反克”,也就是通常说的“臣强主弱,国将遇祸”,必须将“叛党”铲除方能宁国。因此也是先从“肺经”着手治疗为妥。

    以上所言只是针对咳嗽的表象,先下手治肺,至于一些慢性病引起的咳嗽还必须和其他经络配合治疗。

治疗咳嗽的口诀如下:

咳嗽治疗口诀(1)

 

寅时血液冲肺经,刮痧拔罐病渐轻,

呼吸困难点太渊;鱼际便使咳喘停,

尺泽补肾降肺气;经渠止咳皆安宁,

风寒咳嗽找孔最;咽痛刺血少商灵,

通宣理肺丸助效;化痰止咳浊气净。

 

     注解:“寅时”就是凌晨3点-5点,很多患者在这个时间会咳嗽加重就是因为此时正是肺经活跃的时间,血液流注量较大,肺部的承受压力过强造成的。由于正是睡眠时间不易操作,可在早晨7点—9点之间在肺经上刮痧并寻找痛点拔罐或按摩,将痛点揉至不痛咳嗽即会缓解。为什么要选在早晨七点到九点之间呢?因为此时是大肠经的流注时间,而“肺与大肠相表里”,选择此时是为比较快的接近肺经自己的流注时间(虽然刚过去也可亡羊补牢啊!)。顺便说一下既然做肺经时已是大肠经的流注时间,如果可能干脆就连大肠经一起做了,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有很多肺经的穴位都能够治疗咳嗽,在这里教大家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和步骤以供参考:

 

    1、循经刮痧后先在“云门穴”(锁骨下凹陷处的中点)和“中府穴”(云门穴下一寸)各拔一个小罐,一般都会出痧。因为“中府穴”是肺经的“募穴”,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的脏腑所处部位很近,“募”,有聚集、汇合之意,是脏腑之气汇聚的穴位。因此先打通其源头。“云门穴”的“云”是指云雾;“门”是指门户。意思是人体气血似天气云雾一样,能滋生万物;而其首出之处即称为“云门”(当然最终还是归于“期门穴”)。它有清肺除烦,止咳平喘,通利关节的功效,也主治胸中烦闷、咳嗽、气喘、肩臂痛、上肢不举等症。

    2、“天府穴”(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侧处便是此穴)和“尺泽穴”(肘横纹外侧的窝内)各拔一个小罐,一般也会出痧。“天府穴”有调理肺气,安神定志的功效,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煤气中毒、鼻出血,吐血,肩臂部疼痛和神经系统的疾病。 “尺泽穴”的“尺”解释为脉搏的“尺脉”的“尺”,在诊脉中有“寸(寸脉)、关(关脉)、尺(尺脉)”三脉,而左手的“寸、关、尺”三个点的脉搏代表的是“心、肝、肾”,因此“尺”的含义也是“肾”的意思;“泽”,指沼泽,低洼水聚之处。而“尺泽穴”又是肺经的“合穴”属水,合主“逆气而泻”。因此,这个穴位不但能补肾,还能养肺(水生金),治疗上实下虚之症;功能十分强大。如:咳嗽、气喘、咳血、鼻衄、咽喉肿痛、喑哑、胸胁胀满、心烦、乳痈、肘臂挛痛、肩内侧痛、上肢不遂、手不能伸、胃痛、腹痛、急性吐泻、中暑、口舌干渴、发热、丹毒、小儿惊风、抽搐、小便频急、心痛、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等疾患都是它的治疗范围。  

    3、着重按摩“鱼际穴”(拇指下面的隆起处,用中指点按能凹陷下去的就是此穴)。它是肺经的“荥穴”,“荥主身热”。是退热和定喘的要穴,对于治疗夜间咳嗽、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炎、咽干,咽喉肿痛,失音均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和孔最配合能在哮喘发作初期及时安神定喘。

    4、在肺经上主要寻找“太渊穴”(腕横纹上的“寸脉”处,用食指按压时的凹陷处)、“经渠穴”(仰掌,腕横纹上一寸即一个半横指的位置)、“孔最穴”(“尺泽穴”下面五寸处)、是否疼痛,若疼痛则按摩直至不痛为止,也可在“孔最穴”拔一小罐帮助提高治疗进度,因为“太渊穴”和“经渠穴”离脉搏太近,拔罐会不舒服所以最好按摩即可。“太渊穴”是脉之会穴,也是肺经的原穴;《难经.六十六难》说:“五脏六腑之病者,取其原也”,肺脏的疾病都需要先找它解决,它的功效可想而知了。“经渠穴”是肺经的“经穴”;“经主喘咳寒症”。因此,它不但能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呛咳,属于实证),还能治疗风寒引起的喉痒咳嗽,不可小视。“孔最穴”本是治疗痔疮的要穴,但是它对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嗓子疼痛有特效,同时还治疗哮喘、肘部疼痛等。

    以上介绍的是肺经治疗咳嗽的一些方法,但是有的人治疗肺经以后虽然减轻了却不能痊愈又该怎么办呢?下面咱们再介绍另外一个口诀。

 

咽喉痛治疗口诀(2)

 

咽喉疾病寻肾经,照海便是利咽灵,

喉干饮水若无用;刺激太溪便可行,

复溜大穴治哮喘;失眠口渴然谷精,

支气管炎找大钟;长揉尺泽热证轻,

胃火引起咽喉痛;牛黄解毒是内庭,

肾肺三焦同出手;定喘止咳痛安宁。

 

   “肾,上咽喉辖舌本”。肾经穴位上的很多功效在郑幅中老师的《求医不如求己》书中已经说的很详细很具体了,在此就不用一一介绍了,我只就口诀做一下解释:

    咽喉的疾患可寻找肾经上的痛点穴位,以小腿内侧为主。在小腿内侧抹点橄榄油或润肤霜,采用坐姿从膝盖处的“阴谷穴”(膝盖的后面靠内侧的窝处,在“委中穴”的内侧旁)开始向踝骨内侧的“大钟穴”推按,途径“筑宾(内踝骨上五寸)、复溜(太溪穴直上两寸处)、太溪(内踝骨后的凹陷处)、大钟(太溪穴下一厘米处)”等穴位如果遇上痛点就按摩之,直至不痛(配合肺经需要2-3天的按摩就可痊愈,有慢性病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另外,注意按摩足部内侧的“照海穴”(紧贴内踝骨的下缘处)和“然谷穴”(脚内踝骨斜下方突骨的下缘),看看是否疼痛,痛则按之,直至不痛。如果是因胃火引起的咽喉痛,也可按揉“内庭穴”(在第二和第三脚趾之间的缝隙处),它是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所以因胃火引发的上火咽痛、牙痛它都治,其功效不亚于“牛黄解毒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