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虫学家亲身体验发现十大蜇咬最疼痛昆虫

 痴绝先生 2012-05-25
白脸大黄蜂:蜇咬指数2.0
白脸大黄蜂:蜇咬指数2.0

红收蚁:蜇咬指数3.0
红收蚁:蜇咬指数3.0

胡蜂:蜇咬指数3.0
胡蜂:蜇咬指数3.0

黄夹蜂:蜇咬指数2.0
黄夹蜂:蜇咬指数2.0

  【搜狐科学消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多数人都曾被蜜蜂蜇伤过,但庆幸的是多数人都能避开沙漠蛛蜂或者火蚁的致命蜇咬。

  贾斯汀-施密特在一生研究昆虫习性中,曾遭受以上昆虫的三次蜇咬,以及147种不同的恐怖、炽热的蜇咬伤痛。在多次野外研究工作中,这位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昆虫学家置身于活昆虫堆中,他并不喜欢将自己套在袋子中,很快他便陷入昆虫的群体蜇咬之中。

火蚁:蜇咬指数1.2
火蚁:蜇咬指数1.2

集蜂:蜇咬指数1.0
集蜂:蜇咬指数1.0

蜜蜂:蜇咬指数2.0
蜜蜂:蜇咬指数2.0

  他依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编写了一个“施密特昆虫蜇咬疼痛指数”,列表中有78种昆虫,将疼痛指数分为0-4级。施密特对每种昆虫蜇咬进行了非科学性,但形象生动的描述,例如:黄甲蜂的蜇咬会感到炽热和烟熏,这种烟熏感觉犹如舌头熄灭一支燃烧的雪茄。

  昆虫学家梅耶-贝伦鲍姆对施密特的昆虫蜇咬指数描述称,对于0-4级疼痛指数,0级是指被昆虫蜇咬但未穿透人体皮肤;2级是指通常的蜜蜂蜇咬;4级是指强烈的蜇咬疼痛。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能够承受世界上各种蜇咬疼痛,那么施密特的两项其他发现可能改变人们的观点。施密特称,较为疼痛的蜇咬将更具有侵略性,此外,一些昆虫能够更进一步进行伤害,部分昆虫在蜇咬中会释放信息素,告诉其它昆虫一起加入蜇咬队伍,从而使被蜇咬者承受更大的伤害。

鸣音合欢树蚁:蜇咬指数1.8
鸣音合欢树蚁:蜇咬指数1.8

沙漠蛛蜂:蜇咬指数4.0
沙漠蛛蜂:蜇咬指数4.0

子弹蚁:蜇咬指数4+
子弹蚁:蜇咬指数4+

  如果人们未被蜇刺去除,施密特的研究报告详细讲解了这些蜇刺如何影响人体,首先,人体酶物质变软,使细胞膜打开,不可避免地会使一些神经细胞遭受损害,它们将出现电信号紊乱。昆虫蜇咬释放的其它一些化学物质会限制血液流动,使导致疼痛的毒素无法消散,聚集在一个区域。

  我们多数人一生中都很少被途经的黄蜂或者具有侵略性蜜蜂蜇咬,但想一想施密特,他为了科学研究心甘情愿地承受着各种昆虫蜇咬。(卡麦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