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青春期”能够给你一个无憾的幸福的人生

 邂园 2012-05-26

摘要: 精神青春期能够给你一个无憾的幸福的人生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个人最关键的时期是他的青少年阶段。现代人生哲学认为,人生最终失败的根源在于我们在青少年阶段缺乏或没有一个类似于生理青春期的精神青春期。如果我们能够在青少年阶段有一个精神青春期,那么,可以说几乎


 

“精神青春期”能够给你一个无憾的幸福的人生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个人最关键的时期是他的青少年阶段。现代人生哲学认为,人生最终失败的根源在于我们在青少年阶段缺乏或没有一个类似于生理青春期的“精神青春期”。如果我们能够在青少年阶段有一个“精神青春期”,那么,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拥有一个无憾的幸福的人生。

一、“精神青春期”概念

就像没有生理青春期的个体缺乏生育能力一样,没有“精神青春期”的个体,缺乏的是精神生产能力——创造性——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能力。现实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拥有自然赋予人的大同小异的生理青春期即生育能力,但,却很少有人拥有“精神青春期”即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能力。这是因为,前者是先天的不受人控制的,后者是后天的取决于个人的精神觉醒和努力。现代人生哲学(《人的宣言——人,要认识你自己》,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现代人生哲学》超星学术视频,2012年出品)诞生之前,由于我们没有一个关于“精神青春期”的概念,故在现实中,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应该拥有一个类似于生理青春期的“精神青春期”阶段,而缺乏对于“精神青春期”的意识,就直接导致了现实实践中个体人生“精神青春期”现象的匮乏。——从现实中普遍大众的精神文化或文明创造性的匮乏可见这是一种经验事实。

只有生理青春期的人生,充其量是在自然赋予的可能性空间之内完成了人生,这种人生无异于动物的人生;不仅有自然赋予的生理青春期,且有后天的“精神青春期”的人生,才能超越人的生物性层面而进入属人的精神层面。一旦个体进入了“精神青春期”,则将爆发出不可遏制的精神文明创造力,从而保障他在未来有足够的精神能量冲击下一个人生的关节点——幸福无比的“精神更年期”(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为社会和人类做出“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而那些不能进入“精神青春期”的个体,是根本无缘“精神更年期”的。故,没有“精神青春期”,是人生所有失败和不幸的根源,这样的人生无疑是有缺憾的和不幸的,是“夭折”的悲剧的人生。

二、“精神青春期”匮乏的根源

“精神青春期”之于个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一点也不差于甚至更重于生理青春期对于个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可以毫不夸张达说,“精神青春期”(和“精神更年期”)概念的创造,对于人类个体来说,具有开天辟地的价值和意义。

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经验上说,人的精神的觉醒是晚于生理的觉醒的,换言之,真正意义上的性意识的觉醒不可能在个体未进入生理青春期之前达到(人得先品尝“禁果”的滋味后才懂得“智慧果”的味道)。现实中——现代社会,由于人类整体上迷失了本性,个体不仅没有“精神青春期”,就连自然赋予的生理青春期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变异。如,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知道的个体进入生理青春期的大致时间点是女子14(7的倍数)岁,男子16(8的倍数)岁(详见《黄帝内经》第一章关于“天癸”的理论),而今,却早已面目全非了——每每见诸媒体的10岁左右怀孕堕胎少女的报道就是证明。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各国地区人种差异确认的个体生理青春期的年龄大致在10-20岁之间,我国有青春期教育工作者的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进入生理青春期的时间自改革开放以来,每10年提前1岁。这就是说,30多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生理青春期普遍提前了3岁,也就是普遍在11-13岁左右进入生理青春期。一种生物的寿命是与其生理青春期成正比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因此可以说,生理青春期的大大提前,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违反,更是对我们人类个体的一个灾难。这种违反自然的现象从整体上颠覆了保持了几千年的中国人的素朴的生理规律,这就是发展、进步、现代化的“代价”。现代社会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个体的自然生理规律发动攻击:物质层面的激素的滥用,精神层面的色情泛滥。——真不敢想象,或许会在某一天有媒体报道,某某幼儿园的小女孩怀孕了!

生理青春期的提早到来,会促使个体性意识的提前觉醒,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精神青春期”也会同时到来。就像生理青春期的到来需要有一个性激素的增长积累过程一样,如果缺少了一个“精神激素”的增长和积累过程,“精神青春期”是不可能到来的。我们前面指出过,“精神青春期”一般不可能早于生理青春期的。而今,个体的生理青春期又大大地提前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对个体来说翻天覆地的生理变化,会让小小年纪的少年人猝不及防,惊慌失措,疲于应付;特别是,生理青春期的到来所带来的生理上不可言喻的巨量快感,往往容易把青少年引向道德意义上“堕落”的深渊——追求淫欲。如此一来,个体的精神注意力、精力就会大大分散和消耗。换言之,“精神激素”的增长和积累就难免泡汤了。这是其一。

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当下的小学教育方式和内容的不科学,难以让个体增长和积累起足够导致“精神青春期”突破的“精神激素”。也可以说,现实中的青少年,普遍是“精神阳痿”患者。当然,当下的小学教育方式和内容的不科学,又是由我们当下急功近利的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目标决定的。

三、亡羊补牢:还孩子们一个“精神青春期”

对于现实中个体普遍缺失“精神青春期”这一悲哀的事实,我们现实中的每个成年人都需要作出深刻的反思,我们需要明确地意识到,我们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为了我们成年人的悲剧不再在我们的孩子身上重演,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做点什么呢?——把“精神青春期”还给孩子们吧!

第一,从饮食方面尽可能地让孩子们远离激素添加剂食品;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远离色情环境和产品。——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了。

第二,设计并创造科学的小学教育方式和内容,远离急功近利的升学教育,让孩子们得到足够的足以导致其在生理青春期到来不久(最好是同步,但可能性几乎为零)就可以进入“精神青春期”的精神能量或“精神激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极为匮乏。我将带领我的现代人生哲学团队(除了几个研究生外,可谓子虚乌有)作出系统的科学研究。具体研究成果我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朝闻道,夕死可矣”!

2012,5,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