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檄树

 梅花山里尽朝晖 2012-05-26

檄树

编辑本段百科名片

  檄树又名海巴戟、海巴戟天、诺丽果(NONI的汉译),是茜草科巴戟天属的一种植物。
  中文名:檄树
  学 名:Morinda citrifolia Linn

编辑本段简介

檄树

檄树(3张)
  檄树又名海巴戟、海巴戟天、诺丽果(NONI的汉译),是茜草科巴戟天属的一种植物。原产于东南亚(一说发源于南太平洋岛屿)经由人类的引种种植,广泛的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岛屿,最远可达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大溪地岛。

檄树的特征

  植株为常绿小乔木,小枝四棱形,全株光滑,可以生长至九米以上,可以全年开花与结果。
  叶片大,单叶,椭圆形,两端尖锐,暗绿色,叶面光亮。
  头状花序单出腋生;萼杯状,边缘截形;花小,白色,筒状,长约一.五公分,四或三裂,通常为五瓣或者六瓣;喉部有毛;小蕊着生于冠筒。
  果实为复合果,卵形,浆质,约4-7厘米大。果实刚开始时为绿色,后转变为黄色,成熟时几乎变为白色,果实内有很多种子,果实中空可以浮在水面上,利用海潮传播种子。
  树皮可作红色染料,根部作黄色染料。

生长环境

  檄树的适应力很强,可以生长在许多不同的环境里,在阴蔽的森林里,或是日照强的开阔岩地、沙质海岸都可以生长良好。檄树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耐盐性高,可以忍受含盐度高的土壤,耐旱力强,也可以生长在干旱的环境或次生土地区,在土壤肥沃的火山周边地区,或是贫瘠的海岸熔岩地与光秃的石灰岩地等,都可以生长。所以,在太平洋周边岛屿的海边可看到自然生长的檄树群落。

科学分类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龙胆目(Gentianales)
  科: 茜草科(Rubiaceae)
  属: 巴戟天属(Morinda)
  种: 檄树(M. citrifolia)

檄树的花和果实

  檄树的花为白色,五瓣。一年四季都会开花。
  檄树的果实由开花到成熟约需90天,由多花聚生而成,成熟的果子呈多角形,里面含有许多粒红棕色的果核,果核中含有许多带有气囊的种子。而果肉的颜色会由黄绿色逐渐变成白色,果皮则为胶质半透明绿色。 成熟的果实具有强烈的臭味,因此又被称为“奶酪果”或是“呕吐果。
  新鲜或煮过的果实在某些太平洋岛屿也被当地人拿来当做主食食用。东南亚与澳大利亚原住民会以鲜果沾盐生食或是将果实加入咖哩内一起煮食。种子也可以食用,在食用前要先用火烤过。织叶蚁特别喜欢在檄树上筑巢,织叶蚁会利用檄树的叶子做巢,而这些蚂蚁也会保护檄树,会驱除一些对檄树有害的昆虫。檄树果实的味道也会吸引果蝠前来食用,而果蝠会帮助散播檄树的种子。

编辑本段檄树果实的营养成分

  许多广告宣称檄树的果实(即诺丽果[1])具有130种营养成份,但根据夏威夷大学热带农业学院分析,其含有高比例糖类(71%)及膳食纤维(36%),即100g的诺丽果肉可提供每日所需的55%糖类、100%纤维、12%蛋白质,脂肪含量少(1.2%)。
  植物化学素(phytochemical):一直被认为是诺丽果具有疗效的成份,医学文献上有关诺丽果植物化学素的研究仅120篇左右(始于1950年代),其中就有105篇于2000年后发表,显示其为一新兴研究领域。 诺丽果在民俗疗法中传说具有神奇的效果(在中国、萨摩亚群岛、日本、大溪地拿叶、花、果、皮、根等来退烧、治眼疾和皮肤病、牙龈疾病、便秘、胃痛、呼吸困难;在马来西亚用热过的果实敷在胸口治疗咳嗽、恶心;在中南半岛一带用来治疗气喘、背痛和血便;另外有人把未成熟果实和盐混合敷在骨折处治疗;在夏威夷用熟果来引出疖中的脓,用生果来治疗经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