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世界最早的家族图书馆

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摄影/宾语】

建于1923至1925年的秦氏支祠。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二弄,前后三宸,两侧有殿、看台,金碧辉煌。祠堂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摄影/宾语】

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摄影/宾语】

天一阁的创始者——范钦。【摄影/宾语】
实拍:世界最早的家族图书馆
中国的文化人不能不知道天一阁。 这处明代嘉靖年间的藏书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位于宁波市区的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85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范钦既是读书人,又是收藏家。宦游各地时,就开始悉心收集各类典籍,尤重地方志、科举录、政书,诗文集等明朝当代典籍。辞官归里后,又收得甬上故家之万卷楼、静思斋等藏书,存书达到了7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宁波曾有多家藏书楼毁于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修四库全书,向全国各地采访遗书。范钦八世孙范懋柱进呈天一阁藏书638种,为乾隆所重。《四库全书》修成,乾隆特命杭州织造寅著察看天一阁,勘明丈尺,绘图呈览。后为庋藏《四库全书》而建的文渊、文源、文津、文溯、文汇、文宗、文澜七阁,均仿天一阁形制。由此,天一阁名满天下。 天一阁藏书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最多时,收藏的明代地方志达435种,至今尚存271种,是当今全国各大藏书单位收藏明代方志最多的一家。这些地方志记录了当时的天文地理、农政水利、矿产资源、政制贡赋、民情风俗等,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文/图 宾语)
转载请注明——来自宾语的廉政空间(http://blog.sina.com.cn/binyu0498)

天一阁的创始者——范钦。

中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摄影/宾语】

天一阁的经典——“东明草堂”,是范钦最早的藏书处。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故题——“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摄影/宾语】

天一阁的经典——“东明草堂”。【摄影/宾语】

殿试卷。【摄影/宾语】

大清同治十二年金陵书局刻本——南史八十卷。【摄影/宾语】

神龙本《兰亭序》。【摄影/宾语】

乾隆皇帝御笔。【摄影/宾语】

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此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光绪年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1935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摄影/宾语】

这亭子很特别吧?【摄影/宾语】





转载请注明——来自宾语的廉政空间(http://blog.sina.com.cn/binyu0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