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对被劫持的女副县长为何少有同情?

 青菁 2012-05-26
 
人们对被劫持的女副县长为何少有同情?
 
 
 
 

[转载]人们对被劫持的女副县长为何少有同情?

    中国人一向同情弱者和受害者。

 
    可事情到了浙江省云和县常务副县长李一波这里就不一样了,这个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子被上访人员用刀劫持了9个小时,最后被特警解救。一经报道,网上几乎一边倒地站在了劫持者一边,而对李一波却少有同情。

 
    是人们偏执“仇官”?

 
    从已有报道中我们可以理出这样一个脉络:当地前几年旧城改造,在上访户张小伟家门口“原拆原建”了一个公共厕所,张晓伟认为风水不好,影响采光于是多次去镇里反映问题,其间因为辱骂县领导被拘留数日(至于其究竟为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2011年7月17日刑满释放并没有给出具体原因,人们应该有怀疑的理由)。劫持女副县长的动机是疑犯觉得自己被拘留是错误的,要求拆除建于自家门前的公厕。

 
    难怪如此!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公权的蛮横所导致。试想,这个公厕如果建在县长家的门口她该如何?会心平气和?因为多次反映无果,气急了骂几句领导就要被拘留,这是哪家的王法?

 
    工作不扎实不细致简单粗暴损害了群众利益,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不闻不问置之不理,从而引起群众的不满,群众稍有怨言就毫不留情的运用公权来对付。于是小事儿弄大了,好事儿办砸了,却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捂着盖着打压着,美其名曰“维稳”,直到事情闹大了,捂不住盖不住,最后不可收拾。

 
    如果盖公厕前征求一下张晓伟的意见,考虑一下他的感受;如果张晓伟的诉求得到重视;如果县领导宽宏大量一点,如果.....

 
    在焦裕禄那里会出这事吗?在孔繁森那里会有吗?没有公务人员作风漂浮、责任心缺失、依法行政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这样的事会出吗?

 
    报道说“案发前已息访”。靠什么息的访,拘留吗?

 
    此事件说明,群众的一些合法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漠视群众利益是导致党群干群警民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了仇官、仇警、仇富心理的重要原因。因而部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心不足、信任不够。女副县长的所遭所遇证明了这一点。怎么让干群关系,警民关系成为鱼水关系而不是油水,确实值得去思考和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