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箭毒蛙

 成为亨特 2012-05-27

箭毒蛙

箭毒蛙是全球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其中毒性最强的物种体内的毒素完全可以杀死2万多只老鼠,它们的体型很小,最小的仅1.5厘米,个别种类也可达到6厘米。箭毒蛙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智利等热带雨林中,通身鲜明多彩,四肢布满鳞纹。其中以柠檬黄最为耀眼和突出。举目四望,它似乎在炫耀自己的美丽,又像警告来犯的敌人。除了人类外,箭毒蛙几乎再没有别的敌人。

 
  亦称毒标枪蛙(poisondartfrog)或毒箭蛙(poisonarrowfrog)。枝毒蛙属(Dendrobates)的箭毒蛙JosephT.Collins,MuseumofNaturalHistory,UniversityofKansas 美洲热带地区色彩鲜艳的毒蛙,其皮肤分泌物有些被南美洲部落用来涂抹在矛或箭的尖端。
 
  箭毒蛙体型小,通常长仅1~5公分(0.5~2寸),但非常显眼,颜色为黑与艳红、黄、橙、粉红、绿、蓝的结合。栖居地面或靠近地面,全部属于毒蛙科(Dendrobatidae),但并非所有170种都有毒。箭毒蛙具有某些最强的毒素。这种两生类身体各处散布的毒腺会产生一些影响神经系统的生物碱。最毒的种类是哥伦比亚艳黄色的Phyllobatesterribilis(叶毒蛙属),仅仅接触就能伤人。毒素能被未破的皮肤吸收,导致严重的过敏。
  箭毒蛙(poison dart frog, poison arrow frog)毫无疑问是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蛙类,这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属于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动物之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们拥有非常鲜艳的警戒色,是中最漂亮的成员。箭毒蛙科的成员并非全部有毒和色彩鲜艳,有毒的成员彼此之间的毒性也有差异,其中毒性大的种类一只所具有的毒素就足以杀死两万只老鼠。箭毒蛙多数体型很小,最小的仅1.5厘米,但也有少数成员可以达到6厘米。
  许多箭毒蛙的表皮颜色鲜亮,多半带有红色、黄色或黑色的斑纹。这些颜色在动物界常被用作一种动物向其他动物发出的警告:它们是不宜吃的。这些颜色使箭毒蛙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它们不需要躲避敌人,因为攻击者不敢接近它们。最致命的毒素来自于南美的哥伦比亚产的科可蛙,只需0.0003克就足以毒死一个人。
 
分布范围
  箭毒蛙科有6~8属130~170种,分布于拉丁美洲从尼加拉瓜巴西东南部和玻利维亚一带。箭毒蛙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智利等热带雨林中。
 
 
 箭毒蛙有特殊的育幼行为。雌雄的交配常发生在栖生于倒木上的凤梨科植物附近,这不是箭毒蛙欣赏花的美丽,而是因为这些植物轮生的叶片构造出一个小“池塘”,为蛙卵提供了发育的场所。雌雄交配,雌蛙将卵产在积水处,卵一旦发育成蝌蚪,雌蛙便将蝌蚪从地面分别背到树上不同的有适量积水的凤梨科植物的“池塘”中,(因为蝌蚪是肉食性的,两个蝌蚪在一起会自相残杀)并排下未受精的卵做为蝌蚪的食物。
 
 
毒性毒理
 
 人们作了一系列复杂的研究之后才知道,这种蛙物质属于一种甾体类毒素,能够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其主要作用形式是:当箭毒用于轴突内部或外部,都可以引起轴突不可逆的去极化,降低电位作用幅度,阻碍动物体内的离子交换,使神经细胞膜成为神经脉冲的不良导体,这样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就不能正常到达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而且无有效应急措施。不过,箭毒蛙的毒液只能通过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手指划破,毒液至多只能引起手指皮疹,而不会致人死命。聪明的印第安人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捕捉箭毒蛙时,总是用树叶把手包卷起来以避免中毒。
  印第安人很早以前,就利用箭毒蛙的毒汁去涂抹它们的箭头和标枪。他们用锋利的针把蛙刺死,然后放在火上烘,当蛙被烘热时,毒汁就从腺体中渗析出来。这时他们就拿箭在蛙体上来回摩擦,毒箭就制成。用一只箭毒蛙的毒汁,可以涂抹五十支镖、箭,用这样的毒箭去射野兽,可以使猎物立即死亡。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文明人”闯入箭毒蛙的世界并将它们作为宠物带到城市里。悲惨的是箭毒蛙极其脆弱,对食物及生活环境的温、湿度亦要求严格,因此,它们一旦被带出雨林,就意味着末日的来临。箭毒蛙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威胁!
 
 
  箭毒蛙家族中兰宝石箭毒蛙具有非常高的毒性,它们绚丽的体色使潜在的掠食者远远避开。它们足部没有蹼边不能在水中游动,因此不会出现在水生环境中。
  草莓箭毒蛙的毒素比其他箭毒蛙物种要小一些,但是草莓箭毒蛙的毒素会使伤口肿胀并有燃烧炙热的感觉。黄金箭毒蛙则是箭毒蛙家族中毒性较强的一种,一只黄金箭毒蛙的毒素足以杀死十个成年人。
  最毒的种类是哥伦比亚艳黄色的Phyllobatesterribilis(叶毒蛙属),仅仅接触就能伤人。毒素能被未破的皮肤吸收,导致严重的过敏。当地人民并不杀死这种蛙来提炼毒素,而只是把吹箭枪的矛头刮过蛙背,然后放走它。
 
 
保护级别
 
  目前,在已知的5743种两栖动物中已经有三分之一,包括花箭毒蛙都被列入了世界保育联合会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中。由于人类破坏、真菌疾病、气候变化、栖息地的消失以及污染等原因,蛙、蟾蜍以及火蜥蜴等两栖动物的数量正在迅速下降。
  据《科学》报道,目前世界保育联合会正计划组建一个两栖动物保护联盟。该小组将通过国际研究、保育以及立法来组织全球性两栖动物数量下降危机 。
  1.花箭毒蛙由于身上长有鲜艳的花纹而得名,是箭毒蛙科中最大的种类,能够长到2英寸(5.08厘米)长。这种蛙身上所显现出来的各种颜色和花纹是在南美东北部高地色彩班驳的生活环境中而形成的。
  2.由于缺乏色素沉着,玻璃蛙的内脏、骨骼以及肌肉透过皮肤清晰可见。目前,大约有138种玻璃蛙生活在中央雨林以及南美地区。
  玻璃蛙的成体生活在树上,有些种类会将卵产在溪流之上的叶片上。当卵孵化出来后,蝌蚪们就会掉入下面的水中,直到在水中长出了四肢后,再跳回树上。
  如玻璃蛙一类的两栖动物被看着是指示物种--它们的数量多少反映出整个环境状况的好坏。现在,由于采伐和农田开垦破坏了它们的雨林栖息地,已经有许多玻璃蛙品种被列入了世界保育联合会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3.斑背毒蛙这种醒目红色或橙色皮肤的对潜在的捕食者而言是个危险的信号。这种蛙生活在南美亚马逊河盆地南部雨林地面的落叶堆上。
  现在,采伐、火灾和非法宠物交易都威胁着这种蛙的数量。《科学》上周公布的一项政策报告称,从1980年至今,两栖动物物种的灭绝数量已经从9种上升到了122种。
  4.绿色箭毒蛙原产于美洲中部和南部,后在1932年为控制蚊子的数量而被引入了夏威夷的瓦胡岛。这种蛙将卵产在森林地面的落叶上。当卵孵化出来之后,雄蛙会将蝌蚪带入水中。
  由于栖息地的流失以及非法宠物交易,使得这种蛙种也登上了世界保育联合会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主要食物

  箭毒蛙的食物以残翅果蝇,蚂蚁和蟋蟀为主,所以食物的准备并不困难,箭毒蛙的毒性主要来自它们的天然食物,主要是蜘蛛类,蜘蛛的毒性会被箭毒蛙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毒液,所以最好不要饲养野生的个体,毒性很强。虽然不会致人于死,但是潜在的危险性还是很高。不过在饲养六个月以后也会逐渐失去毒性。而人工繁殖的个体就不会有毒性,至少不会影响人体。特别要注意的是切勿把野生个体与人工繁殖个体混养,因为野生个体的毒性会导致人工个体中毒致死。目前无法区别野生或人工个体。但一简单的指标就是野生个体多半是成体而人工个体多半是幼体。
 
 

环境布置

  只要环境布置恰当,箭毒蛙都是不难饲养及繁殖的蛙类,其中又以钴蓝箭毒蛙,染色箭毒蛙和迷彩箭毒蛙最适合做为初学者饲养的对象。还有黄带箭毒蛙也是平易近人的品种。因为这些种箭毒蛙都是色彩华丽,体型较大,适应力强,生性活泼,当然也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种类。在美国有五成的箭毒蛙迷都是养这几个种类。但是钴蓝箭毒蛙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它没有任何色彩变异的个体,是个很单纯的种类。其他箭毒蛙大部份都有许多不同的体色变异。箭毒蛙都是日行性地栖型动物,但是具有树栖的倾向,因为它们的蝌蚪多半都是在植物叶片间或是树洞中的小水洼中长大成蛙的,所以树木对它们来说是觅食与躲避敌害的地方。
  饲养箭毒蛙的环境以潮湿的环境为主,缸壁最好贴上吸水的材料如树皮,棕梠纤维或蛇木片 等,上面再种上凤梨科植物,地面上布置小水洼和落叶或棕梠纤维,并种上植物,湿度保持80-100%,最好装设自动喷雾器,早晚喷雾一次,温度保持24-30度间,夜间可以降低3度左右以产生温差,由于箭毒蛙也常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丘地带,所以不适合高于30度的高温,在台湾夏天必须注意通风与降温。值得注意的是箭毒蛙并不适于群养,如果多只成体同养在狭小的空间中,雌蛙会互相打斗致死,特别是有雄蛙在场时。初学者最好单独饲养或成对饲养。如果是幼蛙就比较没有这种问题。由于箭毒蛙的脚趾上有吸盘,所以很善于攀爬,虽不至于爬上玻璃表面,但是粗糙表面都可以轻易爬上去,所以饲养缸必须加盖以防止脱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