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电视剧《心术》悟医道,学看病

 静雅如风 2012-05-28

看电视剧《心术》悟医道,学看病 该日志已被收录

分享
 

看电视剧《心术》悟医道,学看病

我从小在部队医院的大院里长大,耳濡目染,对医务工作者们很熟识。《心术》正好是描写现代医院里的情况,故本人由衷关注。

《心术》通过医生视角,揭示该职业与周遭的关系及外界不知的潜规则,比如医院内层层领导、病人、病患家属、媒体、医药代表、医闹代表交互的矛盾关系。当今医患紧张,被归为彼此缺乏信任,建立起码的信任必先从了解开始。本剧作者六六,因母亲生病住院,泡在医院里一年多,亲眼亲身经历,通过该剧,客观地打开了现实医务者的生存现状一扇天窗,让百姓直观医生。作者还希望,病患及家属多了解医务人员,理解他们的苦衷和辛劳,病患家属能协助他们做好安抚。病人去医院,不是花钱消费,而是相互信任,生命依托。

看每一集都有感触,总想起自己的医生母亲,拿五十年代的医生与现在的相比,中老年人都很怀念过去的大夫。我总结老一辈医生的特点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精湛表现为,在没有任何内视检查的条件下,可以准确判断疾病。高尚在于,做医生全心全意,只讲无私奉献,操守医德(话题太长啦)。而现在的医生,跟我们一样,生活在处处污染的社会里,医德、责任、诱惑、潜规则等N几座大山,已经无法再造就出过去的那种好医生了!

言归正传,医院既有潜规则,百姓该如何规避,找到合适的医生,把病医好呀?

对看病话题,时有想法,缘由接触一些病患,发现不少人对看病稀里糊涂,医云已云,误诊误治,病本不大,越治越乱,大有人在。

欲写个经典的病案,但考虑疾病也属隐私,便作罢。其实看看周边误诊的,误治的,我想,人人都能说出几个真实的案例吧。

所以,我们看病要知道起码两点,才能保证个基本不耽误己病。

第一点:有多大病找多大的医生

展开解释:小病找主治医生,大慢病再找专家。

现在西医看病惯用排除法,即凡涉及病灶的内外先粗查一遍,然后对怀疑处重点细查,以最终确诊。大家都说,医院乱检查收费,《心术》清楚地告知,不做检查,一旦误诊,病人出事,医生点背,可能结束职业生涯。故医生既好当又不好当,好当的是,有大量的辅助检查支持诊断;不好当的是,对疾病的判断和把握能力越来越差,形成职业信心不足,再加上精神和物质层面的缺失(霍思邈提出两把刀的观点很棒!),恶性循环。一般一场大病下来,病患及家属反思过程,都会深有体会啊。

现代西医看病,《心术》清楚告知已经很流程化:问诊——化验血尿**——检查B超拍片**——治疗下药**——痊愈,念个好,送个锦旗;出意外或事故,吃官司加医闹。

流程告诉病患:现在看病化验检查已经是必须的了!

如今人过度爱惜身体,有点不适,胡思乱想,到医院挂个专家号。如果初病门诊,算日子等专家号,第一次见面,还要化验检查等结果,才能再约专家号看,耽误的是自己的时间。

还有的病患小病不大,直接挂专家号,非常不妥。看病是排除法,疾病发展也有台阶,小病就用小药治,大病再去找专家。笔者一位朋友,得个小病,直接挂名牌专家号,结果疾病越治越复杂,吃药住院手术一通折腾,结果造成生活质量严重低下。

有时我也琢磨,专家为何不先用点小药去除症状,再考虑手术呢?思来结论:如果我是专家,一定以为,疾病的前几个台阶,按常规都已经用过药了,病患找到专家看,可见常规方法黔驴技穷。故专家对一个小小的简单疾病下手,出招都是大、狠、恶的法子啦。倒霉的肯定是病人,把小病治大,治麻烦了。

故笔者推荐看病简单而有效的两个方法:

1)简单疾病,直接挂主治医生号即可,主治有十年经验,可相信。

2)如果症状偏多,先挂普通号,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所有的化验和检查,拿到结果,去看医院挂号室前的大牌子,找一位适合自己的副主任级别挂号,带着结果看专家,有备而来为好。若第一次看,就不易得到针对性强的治疗办法(反之,就是试用药缓解症状,当小白鼠啦)。

3)还有一类病人,生小病,但自己琢磨很大,疑虑心重,家属应该去查查医院的光荣榜,找一位榜上有名的主治医生,一般能上榜的,大都脾气态度好,医患关系比较和谐,找这样医生,家属可多说说心理疑虑,医生会顺势解释,只要打消病人困恼,病即刻去了一半(这就是心诚则灵哟)!

至于治疗方案,吃神马药,最简单便宜有效,此处潜水太深,无法详尽,只能凭个人的运气和造化啦。但有一点可以明示,你相信了这位医生,吃他的药往往就有效;若半信半疑,估计还得去医院。这就是因缘,气场吧,贵在相信二字,也是对己病能痊愈的心念。所以,态度决定健康,符合天道!

第二点:选择手术过程之要点

《心术》写的神经外科的事情,其特点,只管大脑内部,与其它科室相关性少,相对独立。剧中揭示手术医生的心理,生活状态及情绪,无疑都可能影响到病患的治疗质量,尤其强调选择手术,把握可做,可不做的标准,已经不是书本上的符合手术指征(即手术适应症),而是掺进许多医生的思维因素。比如:今天医生的心情,家属的表现,病人的状态等等,《心术》活灵活现地举例,重笔描述,可以说,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普及课。我常把剧中的情景和我老妈潜移默化我如何选择手术成功,一起结合,总结一些方法,规避选择手术潜规则,也许对减少病患本身的伤害有所帮助。

1)一个医生决定手术,不能盲从

若一个大医院的医生说要手术治疗,病人家属要理智谨慎。《心术》说了,医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心情郁闷。当我们不能确定医生心理状态的好坏时,就要多方听证。比如,可以把这个医生的结果收起来,再继续挂另一专家号,我们的任务听清楚,去比较。还要到更大的医院,继续找专家,听其论证选择手术可做可不做的理由。最后找医院的朋友深入了解内情和一切相关事宜。开刀也是打仗,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因为器官今生一次,拿掉就无法挽回。

2)选择何人下刀,也有技巧

五六十年代,我父辈们手术,都是一人一台,从画线到缝皮,大的手术才配备助手。所以,谁的刀功好,术后恢复快,就公认了,在医生群里,可以很快找到刀法好的大夫。

而现在单兵已改为团队作战,看过猪肉分割的流水线吗,把肉挂上钩,滑轮走动,到一个点,分割一块。现在手术也一样,极大的流程化。主任带一个团队,主刀主任只负责剥离,取出,控制手中突发意外。而画线开口缝皮等都是助手们做。所以,术后恢复出现情况,也是团队的杰作,有时很难分清责任。

手术也分大小,我推荐:小手术找主治医生,大手术找副主任医生。前提是,要到下面摸摸底,找个事故意外少的最好(像霍思邈那种有灵性的医生最好啦~~~~)。

小手术一般专家们不屑做,如果托关系找,也不合适,不常干的手一定生啊。所以,主治很合适,他们是一个医院手术流水生产线的主力军。当然若进一步要求,选个身体匀称,人显干练,眼光炯炯的更好啊(身体匀称说明经络通畅;干练说明人利索,手下轻快,出血少;眼光说明人的神气很足啊,比如霍思邈呀)

中型手术一般要选择副主任的团队了,里面技巧是副主任的年龄。同样副主任,年龄跨度很大。手术是个很辛苦的,很细致,很专注的工作。如五十多头发花白,手劲就差了;四十多的副主任,体能很好,技术也趋娴熟,与老的比,就是个见得多少及处理意外的能力。《心术》霍思邈就算个年轻的团队。

大型手术,肯定选择正主任做,但如是《心术》里刘主任团队,配合上第二副手霍思邈,便是理想的最佳组合。但好多大医院的主任已经是老牌了,年老眼花已经是微创手术的最大障碍,所以,有人不懂,一定花钱点大牌老牌是不明智的。

3)家属签字要谨慎

很多家属比较明白,签字前会反复询问,此时医生很耐心讲解,目的是签字!有些原则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选择落在纸上。比如:一个病患手术切除乳腺肌瘤,等手术后醒来发现,一侧乳房已经切掉。这些如果术前双方约定好,打开后,按原计划,或必须与家属协商,就不至于发生终身后悔之事。对病人最惨的是切错了,就像购房合同,一定要写清楼层号呀。

4)中型手术最好选择当日第一台

我这辈子在301做过几次小手术,最后两次老妈都亲临手术室,总想把手术排在第一台,并千叮万嘱我,如何配合医生。我曾问,干吗第一台啊,老妈说,医生睡了一夜觉,早上是一天最好的状态。看《心术》手术,一天几台连轴转,等最后一台出来,医生是筋疲力尽。谁赶上最后一台,肯定不如早起的好吧。

几年前我做半月板微创手术,中午12点半了,突然提前一天被通知上台。刘主任刚完一台,说顺手给我做了。我当时发懵,亲属一个不在,只好硬着头皮上台。我赶紧搭话,主任木有午饭,饿吗?他说饿是小事,你的手术是大事。我当时劝说,主任你们都去吃饭吧,要不咱改日,我落忍啊。主任笑笑说,我们都习惯了,没事放心吧(他好像察觉了我的困惑,呵呵~~~)。

看到《心术》排手术,我再想,如果再赶上手术,我可以选择手术时间吗?思来想去,只有签到手术协议里,要上第一台,他们若能答应,我们也能安点心吧。呵呵~~~~~~

可是每天总有几台,如果是最后一台,我想我只得搞个动静,假装拒绝了,能拖就拖吧。呵呵~~~~~

5)若能激发医生的好状态,才算好病人

《心术》反复强调医生也是人,他也有亢奋时、晦暗时,他身体累了,可以睡觉休息,但他心不爽了,失恋了,烦恼了,焦虑了,病患就很有点担忧。所以,术前与医生很好的交流,是个硬指标。它无法测量,但可以显示,这个医生对你有好感,那个医生对你一般般。在病房一旦确定主刀,就不在更换,跟主刀搞好关系是门学问。我个人体会,由衷地发自内心地对他们尊敬和爱戴(是真实的,不是假装的哟),理解他们的职业苦衷。我们可以换位思考,我们人人都有工作,谁工作不出个大小差错,我就是丢三落四,线条粗犷。儿时我老妈总说我一句话,要是让你手术,每次都得把东西落在肚子里。有时我还追问,刀子剪子纱布落下怎么办?医生就别当了!后来航天部医院录取我当护士,和当工人,同时选择,我医生的老妈没有坚持前者。话题扯回,如果我当医生肯定玩完,故对医生由衷地敬佩不已。人吗,最好的感觉受到尊敬和宠爱!我就尽量多说好听的,以鼓励赞扬为主,感动医生的心嘛!有人就觉得我花钱了,你就得治好,整天嘀咕一定乱收我费了?多用材料收回扣了?带着这样的情绪,面对医生,出口何来尊重?一定话不好听,肯定影响医生的情绪。告诉大家,医生不是神仙哎,上台后便能放下一切,专心施治,难为啊。

所以,我们只能好好滴激发医生的慈爱善良的活性,为自己的手术顺利摆平道路。医生对你的感觉好,选择用药时,也一定会手下留情的!

6)出院查好对账单

对超市购物有心的人,出来都查看小票。据说常有人查到问题,比如里面标注惊爆单价是**,有时计算机里单价根本没有改。这次《心术》里没有反应这类问题,但的的确确存在,我点到为止~~~~

我没想到,三个小时,洋洋洒洒三千多字就脱稿了,只能说自己这方面感触颇多,《心术》即时提醒的好。我们尽量不做病人,不做病人家属,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一点点其中的玄机,希望没有到时可以用上吧。

感恩六六的好作品,在医院卧薪尝胆两年的辛苦!

感谢所有演员二度创作,你们各个精彩!

感谢吴秀波演绎的霍思邈医生,他就是我内心认可身心合一的好医生 手势-棒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