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的美味佳肴:水竹笋——中国竹笋网

 雨霧山庄 2012-05-28
童年的美味佳肴:水竹笋
新闻来源:中国竹笋网

      童年的往事离我已经遥远,但那拔竹笋、剥竹笋的梦一直伴着我,那种美味佳肴的味道一直伴着我,那种兴奋快乐一直伴着我,直到现在每年清明去给祖父、祖母扫墓时,在竹篷窠前总要驻足停留,有时还情不自禁地钻进去拔几根。

      昨晚又梦见同儿时的伙伴去拔竹笋,拔了满满一大篮,提都提不动,跑回去叫母亲。一跑脚碰到一块石头,摔了一跤,醒了。这一醒,我的睡意全无,于是不知不觉地回忆起童年往事……

      我父亲是原新安煤矿的工人,为了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在我一周岁时就随母亲去了煤矿。那时孩子的户口都随母亲,母亲是农村户口,我自然也是农村户口。农村户口在矿山是分不到房子的,于是只好到邻矿的村庄黄泥岗一位农户的房屋边搭建了两间茅舍。茅舍方圆有许多小山,山上长满了灌木和小水竹,蓊蓊郁郁。这种小水竹很细,粗的只有大拇指那么粗,细的像筷子那么细。别看它细,长出的竹笋的味道却列竹笋之冠。小水竹的竹枝弯搭在一起,挨挨挤挤,密密层层。一阵雷雨过后,竹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如痴如醉!难怪杜甫先生在《咏竹》中吟出“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从上小学开始,我就去拔竹笋。每年清明前后,水竹笋就悄悄地从土里探出脑袋,像小草一样不惹人注意。清明前气温低,水竹笋长得慢,今天半寸长,明天一寸长,后天两寸长,这时把水竹笋拔来是没有多少笋肉的,于是我和伙伴们数星星似的盼着它长大。随着气温转暖,特别是一阵雷雨过后,水竹笋就发疯似的飙长,像青青的新毛笔样轻盈地竖立,笋尖闪着嫩绿的光泽。这时,我们每天放学后就挎着竹篮去拔笋。我猫着腰钻进竹篷窠,像老鹰寻猎物一样在竹篷窠里四下寻觅。不一会儿,发现这里一根,那里两根。头发被竹枝扯得蓬乱;衣服被荆棘挂破;手脚被划出一道道口子,血一点点渗出,全然不顾,仍然去寻,去拔。有时没有找到伙伴,一个人战战惊惊还要去;有时上山碰到四脚蛇,吓得魂飞魄散,等镇静下来还要去;有时刚下过一阵大雨,竹篷窠上满是水,此时去定会成落汤鸡,母亲要骂,躲着母亲还要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想拔到更多的竹笋。于是,跟着大人到来龙山(封禁山)上去拔,甚至带着馒头到十几里外去拔。水竹笋有时东长一根、西长一根,有时五六根、七八根甚至十几根长在一起,大人们称这种笋叫“鸡母笋”,找到这种笋是最快活的。黄泥笋最有趣,一根五六寸长的笋,拔起来却有一尺多长,这种笋最嫩味也最美!拔竹笋是我童年最喜爱的事,每当和人聊起都倍感亲切,倍感兴奋,倍感快乐!

      水竹笋拔回家,剥笋又是另外一件有趣的事。如果竹笋的外壳一层一层去剥,一大篮竹笋不知要剥到何年何月。母亲教我:“把笋尖轻轻揉散,然后将笋壳一分为二往下拔,越往下笋壳越积越厚,这时你用食指绕住笋壳将它绕下来,先绕左边再绕右边,一根笋就剥得干干净净。”在笋肉刚刚显露出来时,你会觉得它犹如“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姑娘。我们有时将笋壳一圈一圈地剥下,套在指尖,看谁的指尖长。我们还用笋壳叠做小伞,看谁的小伞做得多,看谁的小伞做得大,看谁的小伞做得好。我们还把笋下端老的部分,取下做口哨,看谁的口哨吹得响。

      我把水竹笋剥好交给母亲,就到了母亲露手艺的时候。母亲把笋洗净,切碎或切成寸段,把锅烧热,爆炒,再放油炒腌菜、炒咸鱼咸肉或炒油炸的泥鳅都美味超常。有时母亲用它做“灯盏粿”或“下耕粿”的馅,那味道更是其味无穷。难怪杜甫吟诵“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的诗句!陆游《食江西笋》后发出“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感叹!有时母亲把洗净的笋不切,放在开水里焯一下,取出放点盐、腌菜水、辣椒等煮着吃,我们称这种笋为“熬笋”,是吃粥的好菜。如果拔的笋太多一下吃不了,母亲还把它晒干备用。

      如今,水竹笋不仅是寻常百姓家的菜肴,而且登上了大雅之堂。水竹笋香菇炒肉、水竹笋鲫鱼煲、水竹笋老鸭煲都是上等好菜。究其原因,水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还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中医书上日: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