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①

 蔡灸哥 2012-05-29
原文

  【 XJ】 我不能不感叹《黄帝内经》的博大精深。本篇,是精读以来我耗时最多的一篇,因为,它已经不再是医学知识,而涉及了大量的天文学。有时,为了一个字,我仅查阅资料就用掉一小时,仍然无法释然,有时,对查到的答案,还要去伪存真。因此,下面这些精读内容,应该是目前互联网上能找到的较精确和完整的部分,请广大网友体谅俺的辛苦。

 

精读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①

 

  黄帝问焉: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黄帝问焉:余闻以六六之节......

 

  【原文黄帝问焉: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点评此段均为天文纪法部分,有些算法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①黄帝问焉: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六六之节:制也。上古以干支纪年,干支相循满周天六十日为一甲子周日,即为一节。六六之数,则合一年之数也。(下面有详解)
  一岁:一年;
  九九制会:(下面有详解)

  不知其所谓也?:不知这种所说的(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什么意思

  ②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光明之意;,语气词;,同乎一样,都是语气词;,提问;,就。

  ③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当动词,较正、规范之意;天之度,天体运行之规律;气之数,气候变化的规律;
 
  ⑤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当动词,控制、规范之意;


  ⑥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纪:动词,记载;化生,指万物的生化;


  ⑦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分纪,分区;,纪律、秩序;,周期,环周;道理,道路,规律;

  ⑧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
太阳运行的轨迹为黄道,基本上每年周28宿;月亮的轨迹则相应地称为白道,由于黄白夹角很“小”,所以基本上可以看做日月在28宿的范围内运行。那么这时有一个速度比的问题,经过我国古人的观察,太阳在天幕上移动一度时(“大致”是一日),月亮移动了十三度多。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日月“绝对”运行周期比值的问题了,而根据现代天文学的观测并计算出来的数值也差不多,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一下相关的资料。中国古代数学的发达,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从上到下对于历算的重视,其基础则来源于对天文的观察,所以至今世界上只有中国的农历是最客观、最具科学价值的历法。
  有奇焉:有余。

 

  ⑨积气余而盈闰矣
  积气,
累积,气,指日子,下同;余,多余,多出来的部分;盈润,盈,多余之日;润,设置闰月。

 

  ⑩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圭表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圭表

日晷

 

  日晷(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圭表这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是直立的竿子(天安门、北大都有个特殊的表,叫华表);:是平卧而标有刻度并与表相连的部分,二者垂直,便组成了简单而实用的天文仪器。表立在圭的南端,才会有日影投到圭上面,所以说“立端于始”。表的上端有一景符向外弯曲,景符中间有一圆孔。正中午时,太阳的影子经过圆孔射到圭面上。观察日影的长短周期变化,就可以测知太阳的行程,校正时令节气。


  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说明太阳离我们最远,那天就是冬至节;日影最短的那一天,便是夏至。在冬至、夏至两边中间的日子,就应该是春分和秋分,这两天的日影长度是相等的。这样,根据圭表上日影长度的测量与推算,就是确定24节气最简便而且可靠的方法。

 

 

  【整段翻译】黄帝问道:我听说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而人又有三百六十五穴,与天地相应,这些说法,已听到很久了,但不知是什么道理?

  

  岐伯答: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就请让我讲讲吧。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分区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为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

 

  【原文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点评本段阐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帝曰:余已闻天度矣
  已闻:已经了解

  ②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气数:相对应于天度而言的气候变化
  何以合之:指气数以什么来与天度对应

  ③天以六六为节: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12节气+12中气=24节气。所谓六六为节,即是6+6=12,为一节气。

  ④地以九九制会:前文说的是天,本句说的则是地。6+6=12,则9+9=18。那这18与节气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相关的解释。大家看得懂看不懂没关系,至少,这种解释还是合理的。

  奇门遁甲阴阳18局与二十四节气关系:奇门遁甲将十天干作为将帅、奇兵、六支军队分别在九宫内正转、到转进行演练,形成18种格局。按十天干每一干代表一个时辰,则六十甲子(六十个时辰)正好演练完一种阵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一天24个小时即十二个时辰,60 ÷ 12 = 5 这样就是5天演练完一局,奇门遁甲称这5天为一元。一个节气有15天,15 ÷ 5 = 3。也就是说一个节气正好演练完3个局,奇门遁甲把第一个5天叫做上元,第二个5天叫做中元,第三个5天叫做下元。一个节气有上、中、下三种格局,一年有24个节气,24 *3 = 72即一年有72个格局,也就是说一年共使用阴阳遁局72局。注: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以五日为一候,全年七十二候。

  ⑤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
  日,
指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天干,十天,为一天干;
  日六:6个天干,为60天
  竟,完毕。
  周甲,循环一甲,即六十日,6*10=60.
  
  ⑥甲六覆而终岁

  甲六,六甲也。三百六十日。
  ,覆盖,指6个甲六完了,一年也就终结了。6*6=360日


  ⑦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此句话,曾出现于生气通天论篇中http://www./doc_3310-2.aspx
  ,语气词;
  自古,自古以来;
  通天者,懂得与自然界相沟通的人;
  生之本,生存之本;
  本于,根本在于。

  ⑧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九州
,中国的别称;
  九窍,双眼+双耳+双鼻+一嘴这七窍,再加上前后二阴;

 

  ⑨故其生五,其气三(详见:http://www./doc_3310-2.aspx
  故其生五,故其,所以它;生五,化生五行,木火土金水
  其气三,指阴阳各三气,即三阴三阳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这里出现的三,是指人体被分成了三部分,即胸以上至头为,肚脐以下为,而中间一段为,即我们常说的天地人,或者是上中下三焦。而每一部分,又被分成了三部分,也就是开关枢,因而,3*3=9

 

  11、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
  
中医是形神统一地研究人的生命运动,所以五脏既有形脏,又有神脏

  形脏,是有形的脏,有具体的形态结构,形脏的功能,都能落实到有形的脏上。

  神脏,是无形的脏,没有具体的形态结构,神脏的功能不能落实到有形的脏上。

  西医只研究形脏,不研究神藏,所以中医形脏的功能,都能与西医理论相吻合,而神脏的功能都与西医理论无法吻合。比如,心肝脾肺肾五脏,其神脏功能为:主神明即谓心藏神主宣发肃降,主治节,即谓肺藏魄主运化升清,主统血即为脾藏意主疏泄即为肝藏魂藏精,主纳气即为肾藏志

  形脏功能是解剖学上能直接看到的:如心脏泵血,肾脏产尿。而脾,在解剖学上没有多少意义的。中医的脾不是西医的脾。西医的脾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淋巴器官;中医的脾则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生化,主升清,主统血。这些功能都无法归结到某个有形的脏腑里,故脾只有神脏,无形脏

  中医里所谓的“脏”(其实准确说法应该是“藏”)有一部分,是可以对应于解剖学上的脏器的。比如说心,它有形脏,那就是心脏的泵血功能,它也有神脏,那就是它的“主神明”的功能。也就是说,心肝肺肾,各有四形脏、四神脏,那就是八脏,脾只有神脏,无形脏,八脏加一,这就是所谓九脏

 

  【整段翻译】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天度,还想知道气数是怎样与天度配合的?   

  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六次而一年终了,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而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地的九州,人的九窍,都与天气相通,天衍生五行,而阴阳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三气合而成天,三气合而成地,三气合而成人,三三而合成九气,在地分为九野,在人体分为九脏,形脏四,神脏五,合成九脏,以应天气。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

 

  【原文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点评】此段继续阐述五云六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①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
  六六九九之会
:指天度与气数相配合的关系

  ②夫子言积气盈阔(与前文“积气余而盈闰矣”一句相同
  气,
此气非彼‘气’也。此气为时日。后文曰‘三候谓之气’,即十五日为一气也;
  盈阔:盈,充盈;,宽阔,广阔,在这里泛指润月的问题。

  ③愿闻何谓气
  气:
在这里就是指时日。

  ④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发蒙,
启发蒙昧
  解惑,解疑答惑
  焉,语气词


  ⑤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候:
指五天
  气:3*5=15天
  时:即季节,6*15=90天,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为一年

  而各从其主治焉,指每个季节都有主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管理;,语气词
  

  ⑥五运相袭而皆治之
  五运,
即春主木,夏主火,长夏主土,秋主金,冬主水,对应的木、火、土、金、水
  相袭,相承袭
  皆治之,均可以管理它,换言之,各个季节,均有主气来管理和主导这期间的节气。

  ⑦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
  时、气,
即上文中‘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
  立,确定。

  布,设置。时立气布,也就是说,一年中节令确立之意
  如环无端,像圆环一样,没有尽端
  候亦同法,即五日为候;亦同法,也是这样的计算方法

  ⑧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年之所加:指当年所加临的主客气是什么;

  气之盛衰:这种主客气的盛衰是什么情况;

  虚实之所起:由此引起人体的虚实的起因变化;

  不可以为工矣;工,指医生;

 

  【整段翻译】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六六九九配合的道理,先生说气的盈余积累成为闰月,我想听您讲一下是什么气?请您来启发我的蒙昧,解释我的疑惑!   

  岐伯说:这是上帝秘而不宣的理论,先师传授给我的。   

  黄帝说:就请全部讲给我听。   

  岐伯说:五日称为候,三候称为气,六气称为时,四时称为岁,一年四时,各随其五行的主气来进行管理。木、火、土、金、水五行随时间的变化而递相承袭,各有当旺之时,到一年终结时,再从头开始循环。一年分力四时,四时分布节气,逐步推移,如环无端,节气中再分候,也是这样的推移下去。所以说,不知当年客气加临、主客气的盛衰、引起人体虚实的起因变化等情况,就不能做个好医生。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

 

  【原文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点评】本段主要阐述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主气太过和不及对人健康的影响。

  ①其太过不及如何:什么叫太过和不及,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人体的体温正常的是36.5度,如果低于这个温度较多,比如36度,这个就叫不及,而高于37度,就叫太过。这里说的太过和不及是指季节的更替。比如到了立春这个季节,天气还很冷,这就叫不及,反之,如果天太热了,就叫太过。


  ②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五气,指木火土金水,对应的春夏长夏秋冬;
  所胜,指当季的主气,比如春主木气,夏主火气;
  盛虚,此当季的主气或盛大或虚弱;
  此其常也,这是常态


  ③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平气,既不过,也无不及。


  ④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奈何,如何办;
  在经有也,指在经书上有记载;


  ⑤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所谓,这就是所说的;
  得五行时之胜,打个比如,春天主木,主肝,这个时候,是养肝的季节,如果掌握好这个“胜”,治疗肝病来,就会事半功倍;

  各以气命其脏,同前句意思,命其脏,就是指当季的主气,会影响当季对应的脏器,比如,春季,木气会影响肝脏。


  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比如,到了春季,如果提前过热了,就属于跨季节了,就是太过了。


  ⑦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比如,北京,春季白天的气温是15-18度,而现在连续出现25-28度的天气,这就是太过了,那这15-18度就是,这个薄无法形成春天的主气,也就是不胜,而(25-28度)则成了主气(胜也)。


  ⑧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
  命曰,被称之为;
  气淫不分,是指主气;,是指外气,气淫不分,就是指外气侵占了主气的位置,用一句成语,就相当于鸠占鹊巢;
  邪僻内生,邪,外邪,比如六淫;僻,偏僻;这话可以理解怪病丛生

  工不能禁,工,医生;禁,控制

 

  ⑨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再以春天为例,本来春天已经到了,但是天气依然寒冷,这就叫至而不至,也被称之为不及;

 

  ⑩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
  则所胜妄行,指侵占了本该当季的主气的外气会无所牵制的肆意妄行
  所生受病,
所不胜薄之也,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如下图)。以火例之,比如到了夏天,本该主火,但时至而火气未至,火气行不及也,火本克金,不及,则金无制而妄行矣。火本生土,火气不及,则所生亦不及,故土病矣。水本克火,火气不及则水益乘其虚而犯之矣。
  气迫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气候失常,不能应时而至,成为致病因素;

 

src="http://image52.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2912/24447769_4.jpg"

五行相生相克图

 

  11、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此句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医生,就是要根据季节和时令的变化来应对。

 

  12、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谨候其时,要谨慎地等候时令的变化
  气可与期,气候的到来是可以预期的
  失时反候,如果搞错了时令或违反了时令与气候相合的关系
  五治不分,五治,五行当令控制其时,以致于分不出五行之气当旺的时间
  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前面已经解释过了。

 

  【整段翻译】黄帝说:五行的推移,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它的太过与不及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五行之气更迭主时,互有胜克,从而有盛衰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现象。   

  黄帝说:平气是怎样的呢?岐伯说:这是没有太过和不及。   

  黄帝说:太过和不及的情况怎样呢?岐伯说:这些情况在经书中已有记载。   

  黄帝说:什么叫做所胜?   

  岐伯说: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这就是时令根据五行规律而互相胜负的情况。同时,时令又依其五行之气的属性来分别影响各脏。   

  黄帝说:怎样知道它们之间的相胜情况呢?   

  岐伯说:首先要推求气候到来的时间,一般从立春开始向下推算。如果时令未到而气候先期来过,称为太过,某气太过就会侵侮其所不胜之气,欺凌其所胜之气,这就叫做气淫;时令以到而气候未到,称为不及,某气不及,则其所胜之气因缺乏制约而妄行,其所生之气因缺乏资助而困弱,其所不胜则更会加以侵迫,这就叫做气迫。所谓求其至,就是要根据时令推求气候到来的早晚,要谨慎地等候时令的变化,气候的到来是可以预期的。如果搞错了时令或违反了时令与气候相合的关系,以致于分不出五行之气当旺的时间,那么,当邪气内扰,病及于人的时候,好的医生也不能控制了。 
总结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本篇文章,看似字数不多,但因涉及了很多天文学、五行学的知识,因此,在解读过程中,相当的费力,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即使查遍了互联网,有些问题仍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因此,我们只好慢慢悟吧。也许这次悟不出来,几年后,就悟出来了。从而也证明,中医没有标准答案可言,只有悟的对与不对,或者说,悟的适不适时。

 

  我们都知道,西医根基是解剖学,研究的是死人,因而它会有标准答案,毕竟死人长的物件都是一样的;而中医的根基是经络学,研究的是活人,因为死人身上是没有经络的。活着的人,除了有物件还有思想和精神活动,因而中医研究只会有大方向,但不会有标准答案。中医的五行理论,更是无法让西方人理解的,季节的交替变化,哪个季节对应了哪个脏器的强弱,主气和客气之分,都是致病的原因。当然,像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伤用,喜伤伤这类的情志致病,西医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以说,中医研究的是自然界的大宇宙和人体的小宇宙之间的协调关系。

 

  《黄帝内经》流传几千年了,解读的版本也多种多样,但仍无法彻底的读懂,就是因为它没有标准答案。不是它不想有标准答案,而是它研究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因而只能根据其理论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