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情的真善美

 羽蛇风神Adia 2012-05-29

爱情的真善美

——评人人网上的一篇分享日志《我真的不知道梁思成和林徽因是不是幸福(书摘)

 

林徽因,被胡适称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似乎喜欢她讨厌她都会很有理由。

但是她的三段爱情却尤其令人感动。

首先是徐志摩对她的爱情。然而我向来是不大喜欢诗人的爱情的,虽然他们的爱情是最美的爱情。因为他们的情感太热烈而放纵。这样的爱情鲜有能真正关系到心灵的,大部分时候,诗人的爱情不是属人的爱情,他们更多寻求的是一种爱情的理念,或者说爱情的本身。

我不怀疑这种爱。这种爱是很美的。但是这种美却不能作为目的来追求,否则的话,要么是沦为自我寂寞的一种慰藉,要么是沦为虚荣和不诚实。而我们现在对爱情的美的理解大多就是浪漫,而对浪漫的理解又不过是简单而又肤浅的浪费,再纯洁点的理解也不过是花前月下。记得梁羽生小说中最感人的一句话是:“我知道你欢喜谷姐姐,我也愿意你们两人有个好结果,只望你将来在鸳鸯枕畔,月下花前,能偶然的想我一下,想起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爱你的人,那,我就、我就会感激你不尽了!”(《云海玉弓缘》)厉胜男渴求的是心灵的伴侣,然而她能想起的最浪漫的事,也是花前月下。不过如果厉胜男要是说希望你能在孤独时想起我一下的话,似乎又不能让读者心痛了,因为毕竟少了共鸣嘛。

正如刚说过的一样,厉胜男最渴求的是心灵的伴侣,因为她一直生活在幽冥和痛苦之中,她感受到的基本全是人性的丑恶,而且是极致的恶。而唯一能爱她唯一会爱她的也只有她自己而已,但是她似乎忘了这点,所以就连自己对自己也只是个陌生人。如果她没遇上金世遗,她永远不会知道原来还有个自己,她也不可能有解脱的那天。但是他们毕竟相遇了。那是怎样的缘分啊!按照席慕容的说法,不知是多少世的多少次回眸啊!

不过柏拉图倒给了另外一个更加好玩的解释。那就是两人的相遇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个人,他们被上帝劈成了两半,但却获得了寻找另一半的本能。所以,按照心理分析的观点,厉胜男是不可能学会怎么爱的,因此也不可能去爱上别人。事实上,她的确不会爱,只是不是不会爱别人,而只是不会爱自己。原因可能只能说是缘分或者本能了。

厉胜男和金世遗在荒岛上生活了最幸福最本真的三年。那三年不仅是厉胜男最幸福的三年,也是金世遗最幸福的三年,虽然金不肯承认而且一心想离开。(所以人真正最自然的想法不是对自己最好的,甚至会对那些自己真正在乎的真正期盼的生活产生恐惧而想逃离。这或许是灵魂的不自觉的良知?)其实如果他们能一直呆在岛上(那其实是他们自己心灵的唯一愿望,而其他愿望,诸如报仇等不过是其社会价值观和个人处境强加给他们的,对此他们是没有意志的自由的,但他们毕竟想融入大众的社会。)他们的生活才会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都从面对社会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中获得了解脱,那时的他们不再是社会博弈中的一颗棋子,不再是弱肉强食的食物链上欲望的载体,而是他们灵魂最真实最质朴的活动。当今之世,果有如此世外桃源乎?然而我却始终愿意相信总会有一个人能跟你在滚滚红尘中营造出这样一个桃源,所以有人说,有你的地方就有天堂。因为有一种爱情本身就是世外桃源,而爱情需要的不就是两颗心而已吗?这样的爱情,不妨称之为真的爱情。但它却似乎总是迟于岁月。

由此我想起施振荣先生说,自己与其夫人之间是否有爱情他都不知道,但他们之间却肯定是非常真的。我想他也不会去想爱情的问题吧!因为爱情,毕竟不是爱情。

有的人喜欢把这样的爱情成为柏拉图式恋爱。但柏拉图的理想爱情却并非如此。对柏拉图来说,灵魂的本能除了欲望外还以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渴求永恒,而永恒的最好实现方式就是道德的完满。所以他认为最好的爱情一定是要使自己的德性更加完满的,这点与孔夫子的“益者三友”的择友标准不谋而合,这样的爱,我称之为善的爱。

不过好像金世遗对谷之华的爱情反而好像有点这种特征了。不过爱情毕竟需要灵魂的参与,而金对谷是否是灵魂缺位的?对此我一直认为,金对谷不过是想借助谷之华的名门正宗来获得社会对自己的认同(而且这里的社会是大众意义上的社会,而不是社会的整体,因为社会的整体不应该包含否定社会中的人的因素)。然而他最不明智的是,德性不是社会给的一种评价,而是灵魂自身的一种品质。(他的这种不明智直接毁了厉胜男,也让自己后半生一直活在悔恨中。武侠中要毁掉一个人一般都是让他爱,现实生活中其实也这样。所以佛教的三毒观念诚不是轻易地断言啊!不过现实生活中因爱而自毁的人一般反而不是因为痴情,而是因为矫情。)所以他最大的悲剧就在于追求外在的声名甚于追求灵魂的完满。而柏拉图自己也说,爱的对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爱的方式。爱的对象尚且不重要,就更别提爱的对象的外在附加属性了。

而我认为德性的完满包含事业的完满。就像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建筑学上的互帮互携一样。这也是他们爱情中最动人的篇章。至于梁思成在与金岳霖的交流中的表现我认为只是君子所为,而无关爱情的。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去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创作时林构思梁作图,就是在这些琐碎而细水长流的日子里,他们的爱情绽放着异样迷人的光彩。

当然“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爱情不仅是很善的,也必定是很真的,这或许也是金岳霖一直坚持退出那场三角恋并毫不客气地批评他的好友徐志摩的重要原因吧。

然而我最感动的还是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那已经超越了所谓的真善美。其原因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金先生“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常见于网络,作者不详)而是因为金先生的爱是一种非常超越的爱。这种超越又不同于追求爱的本身的那种超越,但想要说清楚对我来说又是非常难的,所以暂且罢了吧!然而却还是想把陈宇对金先生的采访后写的一点东西推荐给大家。

爱情的美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果爱情有真善美,你会选择怎样的爱情呢?

虽然实际上,这样生硬地强制将爱情化为三类是很不应该的,但至少也能表明爱的博大和普存吧!然而我还是更喜欢金对林的爱情。在这之前一直以为最浪漫的情话是出自厉胜男之口,但如今才发现,金先生的这句更加浪漫:

“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 也不愿意有这种话!”(《金岳霖忆林徽因》陈宇)

 

 

 

素问 2010929日星期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