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剪纸最早实物遗存现身 20110726

 10同心圆10 2012-05-29

扬州剪纸最早实物遗存现身

填补了扬州剪纸史料研究空白
日期:2011-07-26 作者:屠明娟 来源:新民晚报
                     

 
 
    剪纸大师包钧的作品《设色虫草册页》孤本,近日在镇江博物馆现世。扬州文化学者、非遗专家管世俊对此大为惊奇,称这一作品的出现,填补了扬州剪纸史料研究的空白。
    
清代就已成孤本
    
    “镇江博物馆保存的《设色虫草册页》共12册页,保存非常完整,与历史记载非常吻合,是迄今为止扬州剪纸最早的实物遗存。”扬州文化学者、非遗专家管世俊家对这一发现一直非常激动。
    
    据管世俊介绍,史料记载,扬州历代民间剪纸艺人众多,其中史书记载且有代表性的有两家∶一是包家,一是张家。包家起源于明代文臣包壮行,张家起源于清代张万国,包钧为包壮行的后人,是比剪纸大师张永寿更早的剪纸艺人。
    
    “清代诗人陈文述在《画林新咏》中作诗称赞包钧:‘剪画聪明胜剪花,飞翔花鸟泳萍鱼。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并说明,包钧剪纸,仅见清蒋光煦藏剪画设色册十二页,可惜包家此剪纸自此断代,未能传承下来。”管世俊说,这说明早在清代,这个作品就已经是孤本了。
    
保存完整实属不易
    
    近日,扬州大洋影音负责人高崇武正在为中国剪纸博物馆制作关于扬州剪纸的电视艺术片,对于材料中关于剪纸大师包钧作品“已经失传,未见实物遗存”的记载,他感到非常可惜。
    
    为了使片子的佐证资料更加翔实、丰富,具有多次申遗片制作经历的高崇武尝试从网上着手寻找图文资料,“没想到网上有图文显示,‘包钧作品存世极少,目前仅知镇江市博物馆藏有数件。’”
    
    获悉这一线索,高崇武非常兴奋,立即请中国剪纸博物馆馆长王京联系镇江博物馆,以期找到一些遗存。
    
    7月21日上午,经过反复确认,高崇武随王京、管世俊一行前往镇江实地探访,在镇江博物馆的档案室找到了这套《设色虫草册页》。
    
    “查找目录发现,这是1965年由一位镇江藏友捐出的个人藏品。”管世俊介绍,从实物上的收藏印章可以看出,该作品辛亥年间还曾被一位丹徒县人士收藏,“可以说几经转手,还能保存这么完整实属不易。”
    
题字印章也剪出来
    
    从高崇武拍摄的影像资料上可以看到,《设色虫草册页》的剪画作品活灵活现,如同水墨画。“包钧的作品远看像水墨画,近看才能看出薄薄的一层纸,是剪纸和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管世俊赞叹,“我们还发现,这本册页连题字和印章都是剪出来的。”
    
    “我从现场的一个册页上看到一点隐隐的墨迹,本以为是云彩。仔细核对后发现,那是与它对开的册页印上去的,两者非常吻合。”管世俊据此推断,包钧创作时,可能是先剪纸,然后贴在宣纸上,再用绘画中点彩的手法进行着色,合上后才有这个墨迹,“这就与史料记载吻合,包钧具有高超的绘画技能和扎实的剪纸技艺,同时还是书画和印章的高手。”
    
填补剪纸史料空白
    
    据管世俊介绍,扬州剪纸的发展共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民间装饰,多用于剪窗花等装饰用途;第二阶段是包氏将剪纸艺术与灯彩、刺绣结合起来;第三阶段是包钧创作了剪画,将剪纸与绘画结合起来,这是剪纸艺术的高峰;第四阶段,张氏把剪纸与民众结合得更为密切,为居民提供鞋底等花样;第五阶段,张永寿将剪纸发展成了高雅的艺术。
    
    “这五个阶段,每迈出一步都很不容易,可惜的是包钧的剪画技艺已经失传,《设色虫草册页》是扬州剪纸发展到高峰状态的唯一见证。”管世俊曾参加剪纸的申遗工作,他兴奋地说:“日本外宾曾称赞张永寿的作品为观止之作,包钧的这个唯一留世的作品更让人叹为观止。”
    
    而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镇江博物馆起初认为这只是画本,一直把这部作品当作绘画作品进行馆藏,根据年代等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管世俊介绍,“听到我们的介绍,他们也认为这是一部了不起的遗存。相信这一发现可以让这部剪画册页的价值有所提升。”
    
    扬州剪纸史料记载,包钧作品的艺术价值分别是将剪纸与绘画艺术完美结合和至今已失传成绝唱,“以前我们只能从古人的笔记和诗词里了解这个作品的大概,今天我们看到实物大为惊叹,它填补了扬州剪纸史研究的空白。”管世俊说。  屠明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