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难双至、祸不单行”不是没有道理的

 昵称535749 2012-05-29

徐任冲(xurenchong#gmail.com)的投稿。——非常喜欢这样的分析。

 
“福难双至、祸不单行”不是没有道理的(之一)
 
所谓“物有不足易为祸、事事圆满方是福”。
即是说,所有有做得不够的时候容易出现祸患(设备上可认为是出现了故障);
可是凡事都需要做得周密才有可能变成福(设备上可认为是无故障运行)。
 
要凡事做足了,才能够有一次的“成功”,就是所说的“福难双至”吧!
 
但凡有一项做得不足了,则往往导致故障。而各项事情是互为条件甚至互为因果的,
所以当出现一个故障时,往往也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另一个(些)故障(甚至是更大的故障)。
这就是所说的“祸不单行”吧。
 
→引申
①事情往往在最不希望的情况下发生
生产最繁忙的时候,往往就发生了故障。

  • 设备难以承受高负荷运行
  • 越是繁忙越是不容易得到点检保养
  • 繁忙时,作业员也可能会没有按照规程作业

 
②设备总是接二连三地损坏
往往同一类型或同一生产线的设备总是集中在某一时期发生故障

  • 同一时期投入的设备往往使用期限、保养周期相同,自然易在同一时期发生故障
  • 有多套设备时,其中一个发生故障,另一个增加了负荷,也更容易发生故障
  • 同一种设备的使用者如果相同,不当的方法可能增加故障的机率

 
◆为什么“屋漏偏逢连夜雨”?
有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接连发生,会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人倒霉时连喝水都噎着”。
 
屋可能早就漏了或者已经有的瓦已经不能承受雨水的冲刷了,一遇大雨必然屋漏。
但天晴时不作检修或者是没有办法发现是导致不幸发生的根源。
*由于疏忽引起了问题时,广东话所说的“漏水”或者就是其生动的说法吧。
 
所以以前大户人家会在雨季来临前更换瓦、椽、桁、梁;
并且有“若见三月睛、担水上屋顶”的说法。这是在晴天查漏补缺的好方法。
这就是所说的“未雨绸缪”。
 
→引申
①设备保养要提前预防(有计划地)
②设备点检也应有这种切实可行找出问题的好办法
③设备故障多是没做好保养。
 
◆“门槛专挑痛脚丫”
痛脚好像特别撞到门槛、桌椅,就像它们专挑痛脚一样。
原因大致有以下二点:

  • 其一、平时也会碰到,但不痛的话不容易发觉。
  • 其二、脚受伤了,没有那么灵活,容易碰撞。

 
→引申
①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凡事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桌子是不会撞人的。和摔跤就怪地板不平一样也是没有道理的)
 
②经常会收到某一条生产线的工异也是不足为奇的。
因为发生过小故障,大家会特别紧张。
 
③微不足道的缺陷,与其它条件组合在一起可能发生灾难性的问题。
 
◆扩展阅读
墨菲定律:可能出错的一定出错
*************************************
 
“福难双至、祸不单行”不是没有道理的(之二)
①做错比做好要容易得多
读书时懒得洗袜子。当时还喜欢踢球,踢完球累了球鞋与袜子随处一丢,
次数多了,总会遇到少了一、二只袜子的情况。
所以,当时袜子都是同色同款的。丢了哪一个也不会有影响。

我发现,这个习惯影响了很多人。
很多有类似习惯或思维的人,后来大都成了“随便先生”。

 
同宿舍有一同学有七对袜子,周一至周日都不会重复。
他是个勤快、爱干净的人,从小事也可见他做事严谨、自律。

与他相处让人有点窒息,
但有事情要让他做的话则会让人觉得很放心。

 
不过,今天在这里要讲的不是这个故事。而是关于袜子的一些数学问题
如果你有二对不同的袜子,不小心丢了任意2只,剩下的2只仍能自成一对的概率有多高?
你认为是50%吗?请再思考。

A)同色同款袜子2对,丢失任意2只后对剩下2只的影响是?
→没有影响。剩下的2只还可以自成一对。

B)黑白袜子各1对,丢失任意2只后对剩下2只的影响是?
→成对的概率是1/3、不成对的概率是2/3。

什么?不相信?请试算一下组合。

设黑为B、白为W,则这4只袜子分别为B1、B2、W1、W2,
那么组合为
B1-B2 (同色)
B1-W1
B1-W2
B2-W1
B2-W2
W1-W2 (同色)

从上可见,不同色的概率是2/3!
*或者这样理解:
先丢了任一只,则在剩下的3只袜子中不同色占2只、同色占1只。
第二只丢失时,不同色的概率是2/3。
 
如果袜子的数量、款式、颜色、Size等条件越多,这种出错的概率会更大!
 
基准(要求)变化时,情况也会发生改变. 这里且举"污水定律"作为例子吧.
 
◇污水定律:
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有二杯酒和二杯污水,两两组合,可以得到酒的概率是多高?
只有1/6!没错,确认是连20%都不到。够低的吧?(请自行计算)
 
如果生产出的产品中含有“污水”(我们且称之为错误因子),即使数量很少,
也足以造成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在无法确认数量、对象的前提下,
最好的办法也只是“开箱确认”、“追加双重确认”等有限的手段。
如果涉及巨大的安全隐患,就只能考虑召回、停产了。
 
同样的,如果酒和污水的数量、组合的形式等条件越多,这种出错的概率会更大!
 
◎结论:

  • 做好比做错更难,而且难得多
  • 建设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结出正果

◎在这里有一些“如何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启示:

  • 尽可能采用共通设计
  • 尽可能降低复杂度
  • 将各种要素互相隔离(只须考虑确保任一要素的品质)

 

②建设比破坏难一万倍以上

阅读:《为什么能人总栽在小人手里? 》

李斯的那颗脑袋,连秦始皇都佩服,可偏偏却丢在了赵高的手里。
二人一比较,一个是博学的宰相、一个是没有什么学问的太监。
从学问上来讲,李斯肯定比赵高好,
可为什么偏偏是李斯栽在了赵高的手里,而不是赵高栽在了李斯的手里呢?
所以,如果你认为有能力就能成事,有能力就该被重用,
那么,最好就好好读一读这段典故。

伍子胥和伯嚭,一个是赤胆忠心的大能人,一个是卖主求荣的小花脸,
在这二人中谁对吴王更忠心,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
可最终,为什 么伍子胥被吴王赐了死,而伯嚭却能一直活到吴国灭亡呢?
所以,如果你认为只要有一颗热血沸腾的忠心,
就应该享受到贵宾般的礼遇的话,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项羽和刘邦,无论是论能力,还是论威风,都应该是项羽远远地在刘邦之上。
即使是论人品,项羽也还不至于像刘邦那样地无耻下流。
可不管我怎么替项羽说好话,终归还是改变不了历史的真相。
一个八面威风的霸王,最终却被一个近乎于无赖的小人给收拾了。
这一段典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要创业成功,不能光凭自身的本事,匹夫之勇是不可取的。
所以,假如你认为你的能力比他强,你就该做得比他好,
那也就大错特错了。既然,项羽败给刘邦是应该的,
那么,你一个大学生输给一 个小学生,又有啥不应该呢?

这样的典故,历史上数不胜数。自古以来,历朝历代,
都会有能人栽在小人手里的故事。可为什么总是能人栽在小人的手里,
而不是小人栽在能人的手里呢?那是因为能人们往往都忙于做事业,
而小人们都擅长于害人。可在这天下,毕竟是成事难而坏事容易,
所以,最终往往都反而是小人扳倒能人,而不是能人消灭小人。
此正所谓:“九人种树难,一人拨树易。”九个人齐心合力地种树,
都还不够一个人拨的呢,更何况是以一对一亦或是以一对多了呢?
所以,要想真正创业成功,不但要学会种树,还要同时学会防止别人拨树。
假如你只会种树,而不会防备那些专门喜欢拨他人之树的小人的话,
你的创业也肯定难以成功。而缺少对付小人的能力,
总以为自己高高在上、以至于对小人不屑一顾,
则是那些栽在小人手里的能人们的共同悲哀了!

如何突破上面这种困局呢?欢迎讨论。

◎启示:

  • 建设比破坏难(一万倍都不止吧?)
  • “防止破坏”也是一种建设行为,这种行为也比“破坏”本身要难得多
  • 当破坏的因素太多、破坏力太强时,“防止破坏”甚至比“重新建设”还要困难
  • 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吧?

 
或有人会问:攻城与守城,为什么攻城一方伤亡更大呢?显然是因为攻城更难呀!
 
是的,没错。攻城比守城难。但是,在这里,“攻城”却是“为了取得某一结果”的积极的“建设行为”,
而“守城”则是阻止攻城行为取得希望结果的一种“破坏行为”。
 
*攻城对城市的“破坏”应该与“建设城市”相联系起来看。
至此,结果不是更明显了吗?

也许您还喜欢这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