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直链淀粉[1]
2012-05-30 | 阅:  转:  |  分享 
  
第22卷第6期

2010年6月

化学进展

PROGRESSINCHEMISTRY

Vol.22No.6

Jun.,2010

收稿:2009年8月,收修改稿:2009年9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676155)资助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Libengang_1980@yahoo.com.cn;ceszhlm@mail.sysu.edu.cn

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



李本刚

1,2

张黎明

2

(1.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南京210037;

2.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摘要直链淀粉在溶液中可形成单螺旋链,并作为一种主体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各种疏水性客

体分子发生包结络合作用。本文对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直链淀粉包

结络合物的种类及制备方法,以及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在面粉食品和新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关键词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制备应用

中图分类号:O636.1;O6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81X(2010)06-1161-08

InclusionComplexationofAmylose

LiBengang

1,2

ZhangLiming

2

(1.CollegeofScience,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

2.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Amylosecanformsinglehelixinsolutions,whichmayactasahostmoleculetocomplexvarious

hydrophobicguestmoleculesbyhydrophobicinteractions.Inthisarticle,theresearchprogressintheinclusion

complexationofamyloseisreviewed.Thecategoryandpreparationofamyloseinclusioncomplexesareintroducedin

detail.Inaddition,theapplicationsoftheinclusioncomplexationofamyloseinflourfoodaswellasthepreparation

ofnewmaterialsaresummarized.

Keywordsamylose;inclusioncomplexes;preparation;application

Contents

1Introduction

2Categoryandpreparationofamyloseinclusion

complexes

2.1Inorganicmaterialsasgustmolecules

2.2Organiccompoundsasgustmolecules

2.3Polymersasgustmolecules

2.4SWNTsasgustmolecules

2.5Solubleamyloseinclusioncomplex

3Applicationsofamyloseinclusioncomplexationin

flourfood

4Applicationsofamyloseinclusioncomplexationin

thepreparationofnewmaterials

4.1Biomaterials

4.2Opticalmaterials

4.3Physicallycross-linkedgels

4.4Self-assemblyfilms

5Conclusionandoutlook

1引言

直链淀粉是一种由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

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形多糖。环糊精又名环

链淀粉,是一类由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

苷键首尾连接而成的大环化合物,常见的α-、β-和

γ-环糊精分别有6、7和8个葡萄糖单元。直链淀粉

·1162·化学进展第22卷

和环糊精具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都能作为一种主

体分子与各种客体分子发生包结络合作用,这与它

们的分子结构有关。

环糊精的分子结构如图1(a)所示

[1]

,整个分子

呈截顶圆锥状腔体结构,内腔表面由C3和C5上的

氢原子和糖苷键上的氧原子构成,故呈疏水性,外侧

因羟基的聚集而呈亲水性。这种“内腔疏水而外侧

亲水”的两亲性结构使得环糊精能够作为一种主体

分子,通过弱的分子间作用力将不同的疏水性客体

分子包结到其空腔内部形成包结络合物,因而受到

了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1,2]



在适当条件下,直链淀粉分子可形成单螺旋链,

其结构如图1(b)所示

[3]

,整个单螺旋链呈圆筒形腔

体结构。与环糊精的结构相似,直链淀粉单螺旋链

的内腔疏水而外侧亲水,因此直链淀粉也能够作为

一种主体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不同的疏水性

客体分子形成包结络合物。在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

中,直链淀粉分子形成了单螺旋链,根据客体分子的

大小不同,每个螺旋可由6、7或8个葡萄糖单元组

成,螺距亦可变化;而客体分子可位于螺旋空腔内

部,也可位于两个螺旋之间

[4—7]



图1环糊精(a)和直链淀粉单螺旋链(b)的结构示意



[1,3]

Fig.1Molecularstructuresofcyclodextrins(a)andsingle

helixformedbyamylose(b)

[1,3]

本文将对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的研究进展进

行综述,着重阐述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的种类及制

备,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的应用两个方面。

2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的种类及制备

2.1无机物作客体分子

可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形成包结络合物的无机

物有碘

[8]

、氢氧化钾

[9]

、溴化钾

[10]

,其中人们比较熟

悉的是直链淀粉与碘形成的蓝色络合物。经X射

线衍射

[11]

、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2]

等实

验手段确定了直链淀粉-碘包结络合物的结构:直链

淀粉分子形成了左螺旋单链,其中每个螺旋由6个

葡萄糖单元组成,其外径为13,螺旋空腔内径为

5,螺距为8;钻入直链淀粉螺旋空腔的不是碘分

子,而是I



3

或多碘离子(究竟以哪种形式存在,与

实验条件有关),碘原子成直线排列在螺旋空腔内,

且I-I原子间距相同,约3.1。为形成蓝色络合物,

直链淀粉链的长度至少是30—40个葡萄糖单元,而

且直链淀粉遇碘变蓝必须有I



存在,I



浓度越大,

显色的灵敏度也越高。崔克宇等

[13]

研究了浓度、温

度、pH值、溶剂等因素对淀粉与碘显色反应的影响。

他们发现溶剂是一个关键因素:水作溶剂时,淀粉遇

碘可以变蓝;在水和某一水溶性有机溶剂组成的混

合溶剂中,只有当水的含量超过某一数值范围时淀

粉遇碘方可变蓝。

2.2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作客体分子

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形成包结络合物的有机小

分子客体分子种类很多,包括二甲亚砜

[14]

、醇

[15]



脂肪酸

[16]

、芳香族化合物

[17]

、表面活性剂

[18]

及染料

分子

[19]

等。有机小分子客体分子与直链淀粉相互

作用可形成结晶态和非晶态两种包结络合物:对不

带电荷的有机客体分子,可形成结晶态或非晶态两

种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这取决于样品制备的热过

程;而对带电荷的有机客体分子,发现仅能形成非晶

态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

[20,21]



结晶态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通常又称为

Vamylose,有关其结构的研究较多,也较深入。在

Vamylose中,直链淀粉分子围绕有机客体分子形成

了螺旋单链,螺旋单链进而六方密堆积形成结晶态

包结络合物

[20]

。迄今为止,文献报道了5种不同形

态的Vamylose,分别为V

h

amylose、V

butanol

、V

isopropanol



V

glycerol

和V

α-naphthol

[4—7]

,其中最常见的是V

h

amylose。

V

h

amylose一般由直链淀粉与线形客体分子如脂肪

酸、直链醇或表面活性剂等相互作用形成。在V

h

amylose中,直链淀粉分子形成了左螺旋单链,其中

每个螺旋由6个葡萄糖单元组成;客体分子横截面

第6期李本刚等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1163·

积较小,螺旋空腔可完全容纳之。正丁醇(或正戊

醇)、异丙醇(或丙酮、具有支链的醇、芳香族化合物

等)、丙三醇分别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则形成另外

三种典型的结晶络合物:V

butanol

、V

isopropanol

和V

glycerol



在这三种结晶络合物中,有学者认为直链淀粉螺旋

链的每个螺旋由7个葡萄糖单元组成,也有学者认

为仍由6个葡萄糖单元组成

[7]

;由于客体分子横截

面积增大,螺旋空腔难以容纳之,一般认为客体分子

位于两个螺旋之间。α-萘酚(或喹啉)与直链淀粉

相互作用,则形成另外一种典型的结晶络合物:

V

α-naphthol

。在V

α-naphthol

中,由于客体分子横截面积更

大,直链淀粉螺旋链的每个螺旋由8个葡萄糖单元

组成;客体分子可位于螺旋空腔内部,也可位于两个

螺旋之间。

非晶态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的结构研究尚不够

深入,一般认为直链淀粉分子也形成了类似

Vamylose中的螺旋单链,但螺旋单链未能进一步有

序排列形成晶体

[21]

。Gunninga等

[22]

研究了碘和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与直链淀粉共同形成的

非晶态包结络合物的结构,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观察到了单分子链,并认为它是直链淀粉螺旋单链。

目前,文献报道的制备直链淀粉-有机化合物包

结络合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在水中制



[20,21]

,一般过程是:先将直链淀粉、有机客体分子

溶于水制得热溶液,然后冷却即可得到包结络合物。

二是在水/二甲亚砜混合溶剂中制备

[23—25]

,一般过

程是:先将直链淀粉溶于二甲亚砜制得热溶液,再将

有机客体分子加入溶解,然后在结晶温度、剧烈搅拌

下加入适量的水,保温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即得

包结络合物。三是用KOH/HCl溶液制备

[23—25]

,一

般过程是:先将直链淀粉、有机客体分子溶于KOH

水溶液中制得热溶液,再在结晶温度、搅拌下滴加

HCl溶液至溶液pH值达4.7,然后保温搅拌一段时

间,即得包结络合物。直链淀粉-有机化合物包结络

合物的结构和性能不但与主/客体分子的结构有关,

而且与包结络合反应的条件如主/客体分子浓度、反

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密切有关

[16]

,其中反应温



[26—28]

的影响十分显著。

2.3有机高分子作客体分子

以聚合物作客体分子,直接与直链淀粉相互作

用形成包结络合物比较困难,有关报道亦较



[29—31]

,主要原因在于

[32]

:形成直链淀粉包结络合

物的推动力是直链淀粉螺旋空腔与客体分子间弱的

疏水相互作用,而直链淀粉没有足够的能力将长链

聚合物客体分子包结到其螺旋空腔当中。

Kida等

[31]

在水/二甲亚砜混合溶剂中将部分甲

基化直链淀粉与聚四氢呋喃或聚(ε-己内酯)相互

作用得到了包结络合物,而在相同条件下直链淀粉

与聚四氢呋喃或聚(ε-己内酯)只能得到极少的包

结络合物。

图2酶促聚合法制备直链淀粉(a)和攀藤聚合法(b)

的原理

[32]

Fig.2Mechanismofthepreparationofamyloseby

enzymaticpolymerization(a)andthevine-twining

polymerization(b)

[32]

日本的Kadokawa等

[32]

开创了一种制备直链淀

粉-聚合物包结络合物的新方法,并称之为攀藤聚合

法(vine-twiningpolymerization)。酶促聚合法是制备

直链淀粉的方法之一,即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麦

芽寡糖为底物,土豆磷酸化酶催化葡糖-1-磷酸酯单

体聚合得到直链淀粉

[33]

,其原理如图2(a)所示。

若在聚合物存在的情况下进行酶促聚合反应,直链

淀粉链将围绕聚合物链增长,结果在直链淀粉链增

长的同时得到了直链淀粉-聚合物包结络合物,这就

是攀藤聚合法,其原理如图2(b)所示。Kadokawa

等利用攀藤聚合法制备了不同种类的直链淀粉-聚

合物包结络合物,其中用作客体分子的聚合物包括

聚醚

[34—36]

、聚酯

[37—39]

、聚(酯-醚)

[38]

、聚碳酸



[40]

、两亲嵌段聚合物

[32]

等。实验结果表明,攀藤

聚合法制备直链淀粉-聚合物包结络合物的关键在

于直链淀粉链的增长和包结络合物的形成必须同时

进行,若先制得直链淀粉再与聚合物相互作用将得

不到包结络合物。攀藤聚合法的另一个关键是聚合

物客体分子必须分散在酶促聚合体系中,否则得不

到包结络合物;针对不同结构的聚合物客体分子

·1164·化学进展第22卷

(溶解性差别很大),可通过控制其分子量大小、选

择适宜的溶剂体系等手段将其分散。在上述几种直

链淀粉-聚合物包结络合物中,直链淀粉分子沿聚合

物链形成了左螺旋链,其中每个螺旋由6个葡萄糖

单元组成,聚合物分子被完全包结在螺旋空腔内。

2.4单壁碳纳米管作客体分子

直链淀粉螺旋链可根据客体分子的大小调节其

内部空腔的大小,而单壁碳纳米管(SWNTs)的直径

小(1nm左右),二者尺寸可相互匹配,所以直链淀

粉螺旋链能够缠绕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形成包结络

合物

[3]

。据我们所知,文献报道的制备直链淀粉-单

壁碳纳米管包结络合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图3直链淀粉-单壁碳纳米管包结络合物的形成过程

示意图

[3]

Fig.3Schematicillustrationoftheformationofamylose-

SWNTsinclusioncomplex

[3]

方法一是先在淀粉水溶液中形成直链淀粉-碘

(或正丁醇)包结络合物,然后加入单壁碳纳米管并

超声分散,结果单壁碳纳米管将直链淀粉螺旋空腔

中的碘(或正丁醇)置换出来,最终形成了直链淀粉-

单壁碳纳米管包结络合物,该过程如图3所示

[3]



在该方法中,直链淀粉事先形成了螺旋链(与碘作

用),然后再与单壁碳纳米管相互作用,存在较大的

位阻;水溶液中支链淀粉的存在,虽然不能溶解单壁

碳纳米管,但有助于直链淀粉-单壁碳纳米管包结络

合物的稳定。该方法还为单臂碳纳米管的分离纯化

提供了一条简便的途径

[3]



方法二是在水

[41]

或水/二甲亚砜混合溶剂

[42,43]

中,超声分散作用下,直接将直链淀粉和单壁碳纳米

管相互作用得到包结络合物。Kim等

[42]

首先将单

壁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水中,然后加入直链淀粉的

二甲亚砜溶液,使二甲亚砜的体积占10%—20%,

再进一步超声分散即可得到直链淀粉-单壁碳纳米

管包结络合物;其中单壁碳纳米管的预分散和在适

当比例的水/二甲亚砜溶剂中的后分散是两个关键

因素。在该方法中,直链淀粉没有事先形成螺旋链,

而是在与单壁碳纳米管相互作用时形成了螺旋链,

位阻较方法一小。

方法三是借鉴前面描述的攀藤聚合法来制备直

链淀粉-单壁碳纳米管包结络合物,即在单壁碳纳米

管存在的情况下进行酶促聚合反应,结果直链淀粉

链绕单壁碳纳米管增长,原位生成了直链淀粉-单壁

碳纳米管包结络合物,其原理如图4所示

[44]



图4攀藤聚合法原位生成直链淀粉-单壁碳纳米管包

结络合物

[44]

Fig.4Insitusynthesisofamylose-SWNTsinclusion

complexthroughvine-twiningpolymerization

[44]

2.5可溶性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

通常,直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均不能

在水中稳定存在,这不但限制了在溶液中研究直链

淀粉的包结络合作用,还制约了可溶性直链淀粉包

结络合物在某些领域潜在的应用

[45,46]

。因此,制备

可溶性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将十分有意义,不仅可

在溶液中研究直链淀粉的包结络合作用,还可扩大

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的应用范围。文献所报道的制

备可溶性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方法一是通过提高直链淀粉的水溶性来制备可

溶性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

[44,46]

。提高直链淀粉水

溶性的一种途径是控制其聚合度。直链淀粉的水溶

性与其聚合度(DP)有关:当DP=80时,水溶性最

差,当DP<50或DP>2000时,水溶性较好

[47]

。杨

立群、张黎明等

[44]

制得了能在水中稳定存在2—3

周的直链淀粉-单壁碳纳米管包结络合物,他们认为

良好的稳定性取决于直链淀粉具有较低的聚合度

(DP=47)。提高直链淀粉水溶性的另一种途径是

对其进行化学改性。Wullf等

[46]

制备了5种直链淀

粉衍生物,重点考察了取代度大小对直链淀粉水溶

性和包结络合作用的影响,发现直链淀粉衍生物的

第6期李本刚等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1165·

水溶性随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只有中等取代度

的直链淀粉衍生物才可与客体分子形成可溶性包结

络合物。

方法二是借助表面活性剂的稳定作用来制备可

溶性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

[21,22,48]

。Gunninga等

[22]

和Polewski等

[48]

报道的可溶性直链淀粉包结络合

物均是由表面活性剂和另外一种客体分子与直链淀

粉共同相互作用形成。Karlberg等

[21]

系统地研究了

单一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直链淀粉所形成包结络合

物的水溶性,发现包结络合物的水溶性与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的浓度有关。当表面活性剂浓度适中时水

溶性和稳定性均最好,当其浓度太低或太高时水溶

性和稳定性均较差,分析认为稳定性来源于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的静电稳定作用。

方法三是在直链淀粉分子链的末端引入聚乙二

醇(PEG)链段形成嵌段聚合物,借助既水溶又油溶

的PEG链的分散稳定作用将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

稳定在水或有机溶剂中。Akiyoshi等

[45]

首先采用酶

促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直链淀粉/聚氧化乙烯嵌段聚

合物,然后将该嵌段聚合物在三氯甲烷中形成反胶

束,再与甲基橙水溶液相互作用,结果甲基橙分子进

入三氯甲烷溶液中形成了稳定的直链淀粉-甲基橙

包结络合物。笔者

[49]

首先通过胺端基直链淀粉和

醛端基聚乙二醇间的偶联反应制得了直链淀粉/聚

乙二醇嵌段聚合物,然后在水/二甲亚砜混合溶剂中

将该嵌段聚合物与客体分子相互作用,再经透析除

去二甲亚砜,过滤除去未被包埋的客体分子后,得到

稳定的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水溶液。我们认为,直

链淀粉链段与客体分子形成了包结络合物(水溶性

差),而亲水性的PEG链段将其分散稳定在水中形

成了纳米级聚集体;圆二色谱结果证明形成了包结

络合物,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结果表明纳米级聚集

体大小比较均匀、稳定性好。

3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在面粉食品中的

应用

面粉中天然存在直链淀粉-脂类包结络合物。

以小麦面粉为例,其主要成分是淀粉(约占70%),

还含有脂类、蛋白质等其他成分;淀粉由直链淀粉和

支链淀粉两部分组成,通常以淀粉颗粒形式存在,在

淀粉颗粒内部直链淀粉与淀粉脂类形成了包结络合



[50]

。这些天然存在的直链淀粉-脂类包结络合物

在面粉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降低淀粉

的黏度、提高冻熔稳定性,还可以减少面包和饼干中

淀粉的回生而起到保鲜作用

[51]



在面粉食品中,还人为地添加食品级乳化剂,这

些乳化剂可以与面粉中的直链淀粉形成包结络合

物。研究认为,直链淀粉-乳化剂包结络合物可起到

两方面的作用:在面粉食品加工过程中延缓淀粉颗

粒的膨胀、降低淀粉的黏度;在淀粉食品成品中减少

淀粉的回生

[52]



为了提高面粉食品的风味,通常需要添加食用

香料,而食用香料能够在食用前长期保留在面粉食

品中十分重要。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可以与添加的食

用香料(尤其是芳香族化合物)相互作用形成稳定

的包结络合物,从而有利于将食用香料保留在面粉

食品中

[53—55]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功能性食品受到人们

青睐,具体做法是向面粉食品中添加具有营养或疾

病防治功效的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

[25]

、染料木黄



[56]

等,使人们能够直接从饮食中摄取功能性物

质。利用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可与添加的功能性物质

形成包结络合物这一特性,不但可将这些水不溶性

物质引入面粉食品中,还可保持这些物质在面粉食

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25,56]



4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在新材料制备中

的应用

利用直链淀粉的包结络合作用,可制备生物材

料、光学材料、物理交联凝胶、自组装薄膜等多种新

材料,下面分别介绍。

4.1生物材料

Lalush等

[24]

将共轭亚油酸与直链淀粉形成包

结络合物,并试图把该包结络合物作为共轭亚油酸

的传输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包结络合物的形成可

有效防止共轭亚油酸的氧化,在模拟胃液中包结络

合物不释放出共轭亚油酸,而在淀粉分解酶的作用

下包结络合物可释放出共轭亚油酸,说明该包结络

合物可作为一种肠靶向药物传输系统。

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碳

纳米管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生物医学领域可用来制

作生物传感器、支架材料及药物载体等;为了提高碳

纳米管的生物相容性,通常用蛋白质、DNA、多糖等

生物大分子对其进行修饰

[57]

。直链淀粉可与单臂

碳纳米管形成包结络合物

[3,41—44]

,利用此性质可实

现对单臂碳纳米管的修饰。Fu等

[43]

制备了直链淀

粉包结的单臂碳纳米管,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1166·化学进展第22卷

4.2光学材料

Kim等

[19,58,59]

将染料分子(DASPC

n

)与直链淀

粉(ca.4500Da)相互作用形成可溶于水的包结络

合物,并把该包结络合物水溶液在玻璃基片上成膜,

研究表明该薄膜具有二次谐波发生

[19,58]

和超可极

化性

[59]

等光学性质,这些光学性质的产生与直链淀

粉的包结络合作用导致的染料分子有序自组装有

关。Kim等

[60,61]

还合成了一系列既具有给电子基

团又具有缺电子基团的分子,并将其包结在直链淀

粉螺旋空腔中,研究了包结络合物的形成对光致电

子转移反应的影响。

Sanji等用直链淀粉作主体分子分别与硅烷低

聚物

[62]

、噻吩低聚物

[63]

形成包结络合物,研究表明

所得超分子组装体系具有手性,从而表现出光学活

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4.3物理交联凝胶

具有亲水性主链和少量疏水性侧基的疏水改性

聚合物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可形成物理交联凝



[64—68]

。具体做法是:将疏水改性聚合物和直链淀

粉在高温(或高pH值)下溶于水,然后冷却到室温

(或调节溶液pH值到中性)即得到物理交联凝胶,

物理交联点由直链淀粉与疏水改性聚合物中的疏水

性侧基(碳链通常较短)通过包结络合作用形成。

该物理交联凝胶具有热可逆性

[64,65]

,这是因为

形成物理交联点的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在加热时可

被解体,冷却后又可重新生成。该物理交联凝胶的

形成与否及其强度还与疏水改性聚合物中疏水性侧

基的结构有关

[67]

,只有当疏水性侧基可与直链淀粉

发生包结络合作用时才可形成凝胶,且包结络合作

用越强凝胶的强度也越大。另外,向该物理交联凝

胶中添加表面活性剂

[66]

或环糊精

[68]

可破坏其物理

交联点。

4.4自组装膜

层层自组装(LbL)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的成

膜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在分子水平上构筑纳米复合

超薄膜。自组装的驱动力最常见的是阴、阳聚电解

质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目前已从静电力延伸至氢键、

电荷转移和疏水作用力等

[69]

。直链淀粉与聚合物

间的包结络合作用也可作为LbL技术的自组装驱

动力。

Kida等

[70]

以部分甲基化直链淀粉作主体分子、

聚四氢呋喃作客体分子,通过主-客体分子间的包结

络合作用来形成自组装多层膜。具体做法是:在室

温下将处理过的石英基片浸入聚四氢呋喃的甲醇/

水(V∶V=2∶1)溶液中15min,然后取出用甲醇/水

(V∶V=2∶1)混合溶剂冲洗基片表面,并在氮气中干

燥;接着在室温下将该基片浸入部分甲基化直链淀

粉的二甲亚砜/水(V∶V=1∶9)溶液中15min,然后取

出用二甲亚砜/水(V∶V=1∶9)混合溶剂冲洗基片表

面,在氮气中干燥后即完成一次组装;重复前面的操

作将得到自组装多层膜,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5

所示。

图5用部分甲基化直链淀粉、聚四氢呋喃客体分子制

备层层自组装膜的过程示意图

[70]

Fig.5SchematicillustrationfortheconstructionofLbL

assemblyfilmsbetweenpartiallymethylatedamyloseanda

guestpolymerontosubstrate

[70]

5总结与展望

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包结

络合物的制备与表征和包结络合作用的应用两个

方面。

在制备与表征方面,直链淀粉-碘包结络合物和

直链淀粉-有机化合物包结络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研

究较为系统和深入,而直链淀粉-聚合物包结络合

物、直链淀粉-单壁碳纳米管包结络合物和可溶性直

链淀粉包结络合物属新型超分子组装体,有关它们

的制备与表征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应用方面,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在面粉食

品中的应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已经

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随着食品工业的现代化,直链

淀粉包结络合作用将在面粉食品中发挥更大作用。

利用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制备各种新材料如

生物材料、光学材料、物理交联凝胶、自组装膜等,是

一个新兴的、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原因有二:一是

直链淀粉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生物降解性和可化学修饰性;二是直链淀粉可与

很多种客体分子发生主-客体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

分子设计可制备功能不同的直链淀粉包结络合物。

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利用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

第6期李本刚等直链淀粉包结络合作用·1167·

制备的新材料将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SongLX,BaiL,XuXM,HeJ,PanSZ.Coordination

ChemistryReviews,2009,253:1276—1284

[2]郭明雨(GuoMY),江明(JiangM).化学进展(Progressin

Chemistry),2007,19:557—566

[3]StarA,SteuermanDW,HeathJR,StoddartJF.Angew.

Chem.Int.Ed.,2002,41:2508—2512

[4]TufvessonF,EliassonAC.CarbohydratePolymers,2000,43:

359—365

[5]NuessliJ,PutauxJL,BailPL,BuléonA.InternationalJournal

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2003,33:227—234

[6]LeBailP,RondeauC,BuléonA.InternationalJournalof

BiologicalMacromolecules,2005,35:1—7

[7]CardosoMB,PutauxJL,NishiyamaY,etal.

Biomacromolecules,2007,8:1319—1326

[8]NimzO,GeβlerK,UsónI,etal.CarbohydrateResearch,

2003,338:977—986

[9]SarkoA,BiloskiA.CarbohydrateResearch,1980,79:11—21

[10]SentiRF,WitnauerLP.J.Polym.Sci.,1952,9:115—132

[11]RundleRE.J.Am.Chem.Soc.,1947,69:1769—1772

[12]YuX,HoutmanC,AtallaRH.CarbohydrateResearch,1996,

292:129—141

[13]崔克宇(CuiKY),吕明(LvM),王仁章(WangRZ)等.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ScienceInformation),2007,(12):

29—31

[14]WinterWT,SarkoA.Biopolymers,1974,13:1461—1482

[15]KimJY,LimST.CarbohydratePolymers,2009,76:110—

116

[16]ZabarS,LesmesU,KatzI,ShimoniE,Bianco-PeledH.Food

Hydrocolloids,2009,23:1918—1925

[17]BiaisB,leBailP,RobertP,PontoireB,BuléonA.

CarbohydratePolymers,2006,66:306—315

[18]LundqvistH,EliassonAC,OlofssonG.CarbohydratePolymers,

2002,49:43—45

[19]KimOK,ChoiLS,ZhangHY,HeXH,ShihYH.J.Am.

Chem.Soc.,1996,118:12220—12221

[20]EgermayerM,PiculellL.J.Phys.Chem.B,2003,107:

14147—14150

[21]KarlbergM,PiculellL,HuangL.CarbohydratePolymers,

2007,70:350—354

[22]GunningaAP,GiardinabTP,FauldsCB,etal.Carbohydrate

Polymers,2003,51:177—182

[23]KarkalasJ,MaS,MorrisonW,PethrickRA.Carbohydr.

Res.,1995,268:233—247

[24]LalushI,BarH,ZakariaI,EichlerS,ShimoniE.

Biomacromolecules,2005,6:121—130

[25]LesmesU,CohenSH,ShenerY,ShimoniE.Food

Hydrocolloids,2009,23:667—675

[26]ChoiLS,KimOK.Macromolecules,1998,31:9406—9408

[27]TufvessonF,WahlgrenM,EliassonAC.Starch-Strke,2003,

55:61—71

[28]TufvessonF,WahlgrenM,EliassonAC.Starch-Strke,2003,

55:138—149

[29]ShogrenRL,GreenRV,WuYV.J.Appl.Polym.Sci.,

1991,42:1701—1709

[30]ShogrenRL.Carbohydr.Polym.,1993,22:93—98

[31]KidaT,MinabeT,AkashiM.Chem.Commun.,2007,

1559—1561

[32]KanekoY,KadokawaJ.TheChemicalRecord,2005,5:36—

46

[33]ZiegastG,PfannemüllerB.CarbohydrateResearch,1987,160:

185—204

[34]KadokawaJ,KanekoY,TagayaH,ChibaK.Chem.

Commun.,2001,449—450

[35]KadokawaJ,KanekoY,NagaseS,TakahashiT,TagayaH.

Chem.Eur.J.,2002,8:3321—3326

[36]KanekoY,BeppuK,KadokawaJ.Biomacromolecules,2007,

8:2983—2985

[37]KadokawaJ,KanekoY,NakayaA,TagayaH.Macromolecules,

2001,34:6536—6538

[38]KadokawaJ,NakayaA,KanekoY,TagayaH.Macromol.

Chem.Phys.,2003,204:1451—1457

[39]KanekoY,SaitoY,NakayaA,KadokawaJ,TagayaH.

Macromolecules,2008,41:5665—5670

[40]KanekoY,BeppuK,KadokawaJ.Macromol.Chem.Phys.,

2008,209:1037—1042

[41]LiiC,StobinskiL,TomasikP,LiaoC.CarbohydratePolymers,

2003,51:93—98

[42]KimOK,JeJ,BaldwinJW,KooiS,PehrssonPE,BuckleyL

J.J.Am.Chem.Soc.,2003,125:4426—4427

[43]FuC,MengL,LuQ,ZhangX,GaoC.Macromol.Rapid

Commun.,2007,28:2180—2184

[44]YangLQ,ZhangB,LiangY,YangB,KongT,ZhangLM.

CarbohydrateResearch,2008,343:2463—2467

[45]AkiyoshiK,MaruichiN,KoharaM,KitamuraS.

Biomacromolecules,2002,3:280—283

[46]WulffG,SteinertA,HllerO.CarbohydrateResearch,1998,

307:19—31

[47]GidleyMJ,BulpinPV.Macromolecules,1989,22:341—346

[48]PolewskiK,NapieralD.CarbohydrateResearch,1999,315:

35—47

[49]李本刚(LiBG),张黎明(ZhangLM).CN101230198,2008

[50]董彬(DongB),豆康宁(DouKN).粮食加工(Grain

Processing),2005,(6):47—49

[51]NimzO,GesslerK,UsónI,SheldrickbGM,SaengeraW.

CarbohydrateResearch,2004,339:1427—1437

[52]GeldersGG,GoesaertH,DelcourJA.J.Agric.FoodChem.,

2006,54:1493—1499

[53]ArvisenetG,BailPL,VoilleyA,CayotN.J.Agric.Food

Chem.,2002,50:7088—7093

[54]JouquandC,DucruetaV,leBailP.FoodChemistry,2006,96:

461—470

·1168·化学进展第22卷

[55]TapanapunnitikulO,ChaiseriS,PetersonDG,ThompsonDB.

J.Agric.FoodChem.,2008,56:220—226

[56]CohenR,OrlovaY,KovalevM,UngarY,ShimoniE.J.

Agric.FoodChem.,2008,56:4212—4218

[57]MengL,FuC,LuQ.ProgressinNaturalScience,2009,19:

801—810

[58]KimOK,ChoiLS,ZhangHY,HeXH,ShihYH.Thin

SolidFilms,1998,327/329:172—175

[59]ClaysK,OlbrechtsG,MuntersT,PersoonsA,KimOK,Choi

LS.ChemicalPhysicsLetters,1998,293:337—342

[60]KimOK,JeJ,MelingerJS.J.Am.Chem.Soc.,2006,128:

4532—4533

[61]PepitoneMF,JerniganGG,MelingerJS,KimOK.Org.

Lett.,2007,9(5):801—804

[62]SanjiT,KatoN,TanakaM.Macromolecules,2006,39:

7508—7512

[63]SanjiT,KatoN,TanakaM.Org.Lett.,2006,8(2):235—

238

[64]GruberJV,KonishPN.Macromolecules,1997,30:5361—

5366

[65]ChronakisIS,EgermayerM,PiculellL.Macromolecules,

2002,35:4113—4122

[66]EgermayerM,NorrmanJ,PiculellL.Langmuir,2003,19:

10036—10043

[67]EgermayerM,KarlbergM,PiculellL.Langmuir,2004,20:

2208—2214

[68]KarlbergM,PiculellL,RagoutS.Langmuir,2006,22:

2241—2248

[69]宣理静(XuanLJ),钱锦文(QianJW),陈幼芳(ChenY

F),张鹏(ZhangP).化学进展(ProgressinChemistry),

2006,18:950—956

[70]KidaT,MinabeT,NakanoS,AkashiM.Langmuir,2008,24:

9227—9229

献花(0)
+1
(本文系wxn20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