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无私创伟业
——记汐子镇和硕金村关工委执行主任时芳 时芳,现年77岁,在教育工作岗位上退休近二十年。虽然退休离岗,但党员的本色没有褪,爱岗敬业的精神没有变。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尽职尽责,哪里工作艰苦就到哪里去。2003年担任汐子镇和硕金村关工委执行主任后,仍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处理公与私、名与利、党与群、苦与乐的关系,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关爱服务于青少年的工作中来,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和“四有”青少年做出了贡献。他是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得力助手,是全村广大青少年的良师益友,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时老”。 说服家人,腾出西跨院。上任伊始,一没有办公地点,二没有活动室,面对诸多困难,时芳说:“我是党员,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我也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首先和老伴商量,把西边院子清扫干净,倒出三间房子当办公室,并建立校外辅导站。老伴听了极力反对:“我老了,需要一个清静,你办辅导站、活动室,来些人闹轰轰的,没有安静的时候,再说,啥人都来,你就丢东西吧。再说现在孩子都挺娇的,狗开了咬着怎么办呀?这个事不依你,不行!”时芳不依不饶,耐心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三番五次提出此事。后来老伴看到老头话也不爱说,成了思想包袱时,又有了同情感,说:“就是我同意,儿子、媳妇也不会同意。”看到老伴有了转变,时老马上给儿子媳妇打电话,儿子外出,儿媳妇说:“用的话,一个月给多少钱?”时老一听,生气地说:“办活动室不是外租,谁给钱呀,年轻轻的就知道往钱眼里钻。”媳妇说:“你就是好心眼,我说不办,你生气,那就只好同意你办吧。”时芳说服了全家人,立即着手在自家西跨院大展身手。 各方努力,创建育才园。在老伴的配合下,把三间房里的东西清理干净,又进行了粉刷。他又马不停蹄的到学校借桌凳,取暖用具和图书等,校长一听时老要办校外辅导站,能够解决学生假期学习活动场所,非常高兴,大力支持,满足了时老的需要,这样更增加了他办好辅导站的决心,他把准备到县医院检查身体治病的700多元钱拿出来到县城书店买了200本有关农业种植、养殖、修理、加工方面的书,气的老伴去了姑娘家。时老趁老伴不在家借机卖掉了影响环境卫生的四只大母鹅,老伴回来找不到鹅子问哪去了,时主任说:“鹅子闹了传染病,不卖就要死了。”气的老伴哭笑不得。在镇关工委的积极运作下,镇政府又帮助筹集一些书,这样,时芳个人家庭辅导活动站正式建成了,在小院门上方嵌成“育才园”,石墙壁上写有“培育‘四有’新人,建设和谐农村”的标语,室内摆放两排学生桌凳,安放了书架和图书。室内墙壁上悬挂着名人名言。设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园地、教子有方光荣榜、“五老”奉献爱心大事记、孝敬老人的榜样、科技致富带头人、八荣八耻图片展等六个专栏。现在,这个辅导站共藏书近万册,每天三五成群的青少年来此活动,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辛勤耕耘,关爱青少年。时主任热情的服务,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全村的青少年。学生下午放学后,就争先恐后的往辅导站跑,翻阅图书,查找资料,集体做作业,写作文,做日记,每天晚上很晚才回家。双休日,节假日,中小学生抢着到辅导站看书,屋里坐不下,院子里的小树林里,小墙上也经常坐满了人。到了冬天,时主任就老早自费备好了煤,天天把小屋烧的暖融融的,仅冬季取暖一项就得投入近2000元。为发挥辅导站作用,时老坚持全天候服务,把辅导站办成四点半学校,每天下午放学后,接纳学生来站活动,总计接纳青少年6670多人次。几年来,时老坚持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把辅导站办成德育大课堂,先后开展了荣辱观、“上进、诚信、文明”、唱响“五好”、中华魂读书和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等15次主题教育活动,表彰奖励78名孩子,评出“三好、四不、五做”学生125人。 甘于奉献,做道德楷模。和硕金村路年久失修,不好走,尤其下过雨后,行路更难,时芳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召集全村“五老”商量带头修路,取得共识后,十几名“五老”就套自家毛驴车拉石头、沙子,其中有4名70多岁的老人干的更欢。77岁的时坤虽然体弱多病,也和别的老人一样干,时老看到修路老人累的不得了,就到附近找了个挖掘机,说明情况后,机手被“五老”的精神所感动,少要钱,每车20元,拉了12车沙子近50方,加上毛驴车拉的石头、沙子近70方,每天干到夜间10多点钟。村民们出门看到路面上堆满了小山似的沙石,都感到惊奇,“五老”们的慈善行动感动了村民,都主动过来修路。经过两天的时间垫修,终于把路修好了,群众说,打入高级社50余年,也没这样修过,垫的细,修的实在。学生上下学走路来都念老爷爷们的好处。时老把辅导站办成关爱帮教弱势群体的好阵地,帮教转化两名刑释青少年,带头勤劳致富。几年来,组织“五老”筹款12.5万元,其中时老个人筹款2.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5名,培养青年科技带头人17人。2010年9月6日下午,正值秋收的大忙季节,那天时芳去村诊所准备输液,看见本村村民40多岁的张绍刚也在诊所,当时满身是血,地上还流了一堆,原来是他拉玉米秸时被玉米秸扎坏了鼻子,血流不止,由于伤势严重,当时村大夫没有办法止血,张生命危在旦夕,时芳立即打车,扶着张绍刚去了汐子中心卫生院,及时止血,保住了张的性命,当他的家人来到时,已经处理完毕。时芳把自己准备输液的200元钱为没有带钱的张垫付上治好了病,时芳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花点钱也值得。” 时芳作关心下一代工作事迹早在2007年6月22日,《赤峰日报》就登了光荣榜,市、县电视台多次播出。2010年《中国火炬》第三期刊登了《与时间赛跑的老人》,记载了他的事迹,他连续几年被县关工委评为优秀执行主任。面对荣誉,他说:“我没做什么,照先进的同志差多了,我在有生之年还要给孩子们做几件好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暴国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