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命令,多问问题

 刚柔互用 2012-05-31

不要命令,多问问题

价值中国作者:杨柳君

    管理也好,领导也好,与我们的工作乃至生活息息相关。不是只有工作中才用得上管理或领导技能,要把一个小家庭经营好,夫妻和谐、孩子幸福成长,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和领导技能。

    工作、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喜欢“控制”的人,喜欢“命令”的人,这样的人自己辛苦,与他拍档的人也辛苦。工作中,一个喜欢“控制”与“命令”的管理者,很难激发下属的创造力,他也一定留不住真正优秀的、有独立意志的下属;生活中,一个喜欢“控制”与“命令”的太太,惦记着查先生的手机通话记录、网络聊天记录,哪天晚上若先生没回家吃饭,便一个又一个电话追过去,这份“爱”该让他的先生多么压抑。

    去年不是出了个“微博私奔门”吗?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就是无法仍受女方的“控制”,据说不论男主人公出差到哪里,他的太太都很有可能出其不意的突然出现在他附近,甚至半夜敲他住宿的酒店的房门。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女主人公这种做法是什么样的心理,单从事情本身来说,女主人如此的“控制”真的会将幸福留在身边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她能抓住的东西少的可怜。

    从行为方式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有领导力的上司或者伴侣,当你希望对方怎么做时,用命令还是其他的方式更有效呢?

    在工作中,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以何种方式要看我们所处公司的文化,和员工的职业化程度。

    如果我们所在的是一家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的大型制造企业,员工自律能力不强,更多的依赖他律。面对这样的下属,作为上司的我们如果真的每件事情都广泛听取意见,一对一沟通,最大化的尊重每个人的感受,那管理成本不是高的离谱吗?作为管理者的你,会发现每天做不了什么事,你还会发现你的苦口婆心带给员工的改变很小,或者说很不稳定,他们很快就会回到最初的状态,你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沟通中,发现自己是吃力不讨好,这其实是处于“人治”的阶段,管理者(老板)会非常辛苦。对于这种大型制造企业,标准化的工作作业手册,完善的管理制度可能更为重要,用流程、用制度保证每一道工序不论由谁来做,品质都能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底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有幸走进了国内某大型知名合资企业,发现他们企业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员工工作积极性不算太高,上司面对下属更多采取的是命令的方式,批评指责多,在我们的不记名问卷中,员工纷纷抱怨过于严苛的流程和制度,让他们感觉自己像个机器人,再加上某些上司简单粗暴的命令式的工作方式,令他们每天上班有些压抑,因为对工资报酬比较满意,便继续做着。这些一线员工的直线上司,那些基层的管理者均是从一线员工提拔上来的,他们本身的职业素养尚待提高,又缺乏必要的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在担任管理岗位后,在面对自己的下属时,很容易失去耐心,难免简单粗暴,强制性的命令多过有商有量。

    访谈中,一些管理者告诉我们,在他们这样的企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感觉每个人对这家企业而言,都不重要。他们觉得企业员工整体创造力不足,或者说企业并不鼓励你作为个人的创造性,你只需要老老实实的按步就班就好,熬个数年,你就会多了升迁的机会了。无庸置疑,他们说的这种情况的确是明显的大企业病,很正常,如果我们选择待在这样的大型国企,我们每个人要做的首先是主动适应企业,如果有什么地方觉得还不够满意的,这也是你职业的代价。
    换一家公司,如果我们所在的是一家员工职业素质普遍较高的,文化创意型的公司,员工有自己的价值观,自律能力普遍较强,作为上司的我们,如果动不动就命令,只会扼杀员工的创造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对于这类知识型员工,我们更要修炼自己的领导技能,尊重他们,引导他们激发内心的工作动力。

    我们知道,无礼的命令会导致长久的怨恨——即使这个命令是用来改正很明显的错误。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不论是在哪种类型的企业,尊重下属、尊重一个人的尊严都是最起码的。

    在卡内基的书中,他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向对方提出要求时采用问问题的方式,就会让我们的沟通很轻松,而且还可以常常激发被问者的创造能力。

    所以如果你是上司,多问问题吧?在你问问题,对方回答的过程中,达成双方意见一致;如果你是妻子(丈夫),多向对方问问题吧,以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双方进入一致性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