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述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彩云追竹 2012-05-31
【版本1】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包括如下六种: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各种消毒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小也有差异。例如表面活性剂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灭菌效果比对革兰氏阴性菌好,龙胆紫对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特别强。

  同一种消毒剂的浓度不同,其消毒效果也不一样。大多数消毒剂在高浓度时起杀菌作用,低浓度时则只有抑菌作用。在一定浓度下,消毒剂对某种细菌的作用时间越长,其效果也越强。若温度升高,则化学物质的活化分子增多,分子运动速度增加使化学反应加速,消毒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缩短。

  (2)微生物的污染程度: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因为微生物彼此重叠,加强了机械保护作用。所以在处理污染严重的物品时,必须加大消毒剂浓度,或延长消毒作用的时间。

  (3)微生物的种类和生活状态:不同的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同,细菌芽胞的抵抗力最强,幼龄菌比老龄菌敏感。

  (4)环境因素:当细菌和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混在一起时,某些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可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在消毒皮肤及器械前应先清洁再消毒。

  (5)温度、湿度、酸碱度:消毒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所以温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湿度对许多气体消毒剂有影响。酸碱度的变化可影响剂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例如,季胺盐类化合物的戊二醛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杀灭微生物效果较好;酚类和次氯酸盐药剂则在酸性条件下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较强。

  (6)化学拮抗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季胺盐类和洗比泰的消毒作用,因此不能将新洁尔灭等消毒剂与肥皂、阴离子洗涤剂合用。次氯酸盐和过氧乙酸会被硫代硫酸钠中和,金属离子的存在对消毒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可降低或增加消毒作用。
 
   
【版本2】选用消毒剂时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及作用时间等
    一般消毒剂应是溶于水的,这样才能进入菌体而产生杀灭细菌的作用。消毒剂的杀菌需一定的浓度,除酒精外,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浓度过低时,甚至能刺激微生物的生长。在规定浓度下,如果无不良影响,通常是温度越高,杀菌所需时间越短。但在常温下,欲达到完全的消毒效果,必须有一个药剂与微生物充分接触的作用时间。
    (二)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质
    环境中的有机物有保护细菌的作用,如体液、痰、脓、排泄物等包围在细菌周围,同时又可以与消毒剂发生反应,从而减弱消毒剂的杀菌效力。因此在消毒皮肤和器械时,必须先洗净再消毒,且尽量选用受有机物影响较小的消毒药物。
    (三)微生物的种类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消毒剂有不同的敏感性。例如0.5%过氧乙酸可杀灭所有微生物,而70%酒精只能杀死致病菌的营养型,对芽胞几乎无作用。因此在进行消毒时,要根据目的选择消毒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