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10輯:山黃梔等十個品種(66P)

 雨中笠翁 2012-05-31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10輯:山黃梔等十個品種(66P)
 
圖文資料/網絡   編輯/雨中笠翁
  雨中笠翁编撰雨中笠翁编撰

 

 
植物名稱目錄 
雨中笠翁编撰
 
 
1.山黃梔
※※※※※※※※※※※※※
2.山黃麻
※※※※※※※※※※※※※
3.小葉魚藤生
※※※※※※※※※※※※※
4.大葉榿寄
※※※※※※※※※※※※※
5.大果鐵刀木
※※※※※※※※※※※※※
6.三腳楓
※※※※※※※※※※※※※
7.大枝掛繡球
※※※※※※※※※※※※※
8.大蒜
※※※※※※※※※※※※※
9.小葉黃鱔藤
※※※※※※※※※※※※※
10.山葛
※※※※※※※※※※※※※
 
     
 
植物資料美圖雨中笠翁编撰
 
 
1.山黃梔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黃梔子         山黃梔m
英文名稱: Cape Jasmine、Common Gardenia

學名:

Gardenla jasminoides Ellis
科名: 茜草科( Rubiaceae )黃梔子屬( Gardenia )
別名: 山梔、山梔、山梔子、山枝子、山黃梔、山黃枝、紅梔子、黃梔、黃梔子、黃枝、巵子、支子、枝子、小梔子、野桂花、白蟾花、林蘭、越桃、薝葡
原產地

中國南部、中南半島、日本、台灣

分佈: 全島低海拔平原及闊葉叢林中。
用途: 1. 園藝用:是著名的香花植物。2. 食用:花曬乾可供花茶香料。3.黃色染料:成熟果實可提取槴子黃色素,可作黃色染料,是食品及化粧工業之天然色素。4. 藥用:山黃梔成熟果乾燥後可入藥,有清熱利尿、瀉火除煩、涼血解毒之效。性味:果:苦、寒,有小毒。效用:果實: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利尿,散瘀。治熱病高燒,心煩不眠,實火牙痛,口舌生瘡,鼻衂,吐血,目赤紅腫,瘡傷腫毒,黃疸,痢疾,流腦,腎炎水腫,尿血;外用治外傷出血,扭挫傷;根:清熱涼血,解毒。治風火牙痛,黃疸,吐血,淋症,癰瘡腫痛,根治高熱,痢疾,腎炎水腫,五淋,牙痛,乳腺炎;葉:消腫解毒。葉:治乳癰,頭痛;治跌打損傷;花:花治傷風,肺熱咳嗽,鼻血不止。清肺,涼血,滲濕。治肺熱咳嗽,衂血,鼻衂,傷風;果:治熱病心煩,風熱感冒,黃疸型肝炎,熱毒瘡傷,口舌糜爛,痔瘡,小便赤澀熱痛,燙火傷,扭傷,腫痛,尿血,吐血,衂血。
莖: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 3 公尺,樹皮灰白色。

葉:

葉子幾無柄,對生,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5~15 公分長,3~7 公分寬,先端漸尖,基部銳,兩面光滑無毛;托葉包莖。

花:

花白色,大而顯著,具香味,單一,頂生或少數為腋生,無柄或近似無柄;花萼 5~8 裂,綠色,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 2.5~3.5 公分,先端鈍;花冠鐘形,花冠筒長 2.5~3.5 公分;裂片 5~6 枚,偶而亦有為 7~9 枚者,狹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 2.5~3 公分,寬 0.5~0.75 公分,先端銳尖;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且與其互生;花藥線形,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花柱略伸出,柱頭呈頭狀。
實: 果實為漿果,卵形或橢圓形,徑 1.5~2.5 公分,具 5~8 稜,宿存萼片冠狀;成熟時橘黃色或橘紅色;種子多數,隱藏於肉質的胎座上。

特性: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 3 公尺,葉對生或 3 片輪生,葉形有長、橢圓形、倒披針形,葉質具光澤,葉深綠色,全緣;花為繖型花序,以 3~4 朵腋生或頂生全株,花瓣 6 枚深裂,花香清雅,初開出期呈白色,花謝時漸轉為乳黃色,為中國典型香花植物之一。一般有單瓣花及重瓣花品種,花期在 4~6 月的春末至夏季;果實黃紅色,俗稱山梔子,呈兩端尖瑞的橢圓形,有六條綾線,具肉質,長約 3 公分,是解毒、染劑和外傷之良藥。果實含黃色素稱為藏紅花素(crocin),因作黃色染料而得名「黃梔」,為古老的天然染料及食品的黃色著色劑;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自古即列入藥用及染料之用,其果實、葉、花、根亦可供藥劑。
 
 
 
 
 
 
 
 
 
 
 
 
 
 
 
 
 
 
 
 
 
 
 
 
 
 
 
 
 
 
 
 
植物圖片
※※※※※※※※※※※※※※※
 
 
  
 
                             
 
 
 
  2.山黃麻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山黃麻

英文名稱 India-charcoal Trema

學名:

Trema orientalis (L.) Blume
Celtis orientalis L.

科名:

榆科(Ulmaceae)山黃麻屬(Trema)

別名:

山羊麻、麻布樹、羨仔葉公、山王麻、山油麻、Garahon(泰雅)、Pohada(布農)

原產地

台灣〈產全島低海拔山區及河床〉、印度、華南、馬來西亞 、琉球、日本、澳洲、菲賓、小笠原群島。

分布 臺灣全島海拔 500 公尺以下山麓或崩塌區。
用途

1. 木材可製火柴桿、薪炭木、木屐造紙。2. 園藝水土保持樹種山黃麻可作為水土保持的速生樹 種、綠化植栽、公園樹種、庭園栽植、添景樹等。3. 食料葉子可做水鹿的食料。4.食用其嫩葉、花穗及果實可食用。4.藥用性味:根、葉:澀、平。效用:根:散瘀,消腫,止血。治長胃出血,尿血,各種外傷出血。根的皮、葉子可入藥,可以健脾利水、化瘀生新、清涼、止痛止血。

樹皮平滑,呈灰褐色,小枝有短柔毛

葉互生,卵形,頭尖腳鈍,有細齒,兩面具剛毛

聚繖花序,腋生,花被黃綠色

果實

核果,內果皮堅硬,徑約 0.3 公分,黑熟。

特徵:

山黃麻為自生平地或海拔五百公尺以下最常見的落葉大喬木,為生長快速的陽性先驅樹種,在全台低海拔的山坡崩塌地或干擾地裡,樹形擴張快速,常形成次生林冠層的樹種。小枝有短柔毛。幹皮光滑。葉互生,卵形,頭尖腳鈍,有細齒,兩面具剛毛。花為聚繖花序,腋生,花被黃綠色。核果徑約 0.3 公分,黑熟。

 
 植物圖片
※※※※※※※※※※※※※※※
 
 
 
 
 
 
 
 
 3.小葉魚藤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小葉魚藤
英文名稱: Little-leaf Tree Millettia

學名:

Millettia pulchra Kurz var. microphylla Dunn

科名:

豆科(Fabaceae)老荊藤屬(Millettia)

別名:

小葉木蕗藤、牡丹崖豆藤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產於恆春半島之海岸荒地。
分佈: 恆春半島低山林緣,僅發現在屏東佳洛水一帶。為稀有植物。
用途: 1.可種植於海岸成為防風林帶,亦可做為綠籬 、庭園美化、盆栽等景觀植物可單植、列植、叢植。花朵嬌美,植株含蓄溫雅,值得觀賞。
莖: 高 2~3 公尺,莖直立或斜立,枝條被灰色絨毛。

葉:

葉互生,羽狀複葉,小葉 13~19;頂小葉橢圓狀披針形,長 1~1.5 公分,寬 5~8 公分,無毛,背面疏被毛,先端銳形至圓形。

花:

總狀花序,花瓣蝶形,紫紅色,花萼 5 裂,鐘形。花期 3~5 月。
實: 莢果線形或扁平狀刀形,長 4~8 公分,寬 1~2 公分,果莢成熟時轉暗褐色,開裂。每果內含 1~4 顆種子,種子扁圓形,長約 0.716 公分,寬約 0.616 公分。果期 6~9 月。

特性:

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高 2~3 公尺,莖直立或斜立,枝條被灰色絨毛。葉互生,羽狀複葉,小葉 13~19;頂小葉橢圓狀披針形,長 1~1.5 公分,寬 5~8 公分,無毛,背面疏被毛,先端銳形至圓形。總狀花序,花瓣蝶形,紫紅色,花萼 5 裂,鐘形。莢果線形或扁平狀刀形,長 4~8 公分,寬 1~2 公分,果莢成熟時轉暗褐色,開裂。每果內含 1~4 顆種子,種子扁圓形,長約 0.716 公分,寬約 0.616 公分。花期 3~5 月,果期 6~9 月。
 
 植物圖片
※※※※※※※※※※※※※※※
 
 
 
 
 
 4.大葉榿寄生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葉榿寄生                                                 更多大葉榿寄生
英文名稱: Qwatari Hyphear,Large-leaved Loranthus
學   名: Loranthus delavayi Van Tieghem
Hyphear delavayi (Van Tieghem) Danser
Laranthus owatarii Mutsum. & Hayata
Loranthus delavayi Van Tieghem
Loranthus owatarii Mutsum.
科   名: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鈍果桑寄生屬(Taxillus)
別   名: 桑寄生、大葉榿木、大葉槲寄生、大渡氏楓寄生、椆樹桑寄生
原產地: 中國大陸西南及東南部及臺灣地區。
分布: 台灣全境山地 100~2,000 公尺寄生於殼斗科、樺木科和樟科植物體上。常寄生在臺灣赤楊、赤柯、阿里山千金榆、狹葉櫟、石櫟、楓香及紅楠等樹上,偶生於油杉及梨樹等
用   途: 1.藥用:莖葉治腰痛,血崩,產後諸病。【方例】治腰痛,崩漏:大葉榿寄生煎水服。『甘?藥植誌一。』
莖: 寄生灌木,高可達 1 公尺,有氣生根攀附寄主;具多數分枝,小枝直立或斜上昇,莖圓柱形,褐色而密生明顯的皮目,新枝綠色而無皮目。
葉: 葉對生,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形,長 5~9 公分,寬 2.5~3.5 公分,先端鈍或鈍尖,基部闊楔形,革質或厚紙質,全緣,表面呈黃綠色,背面顏色較淡,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側脈 5~6 對,較明顯;葉柄長 0.5~0.9 公分。
花: 花多數,單性,雌雄異株,黃綠色,開放時徑 0.2~0.3 公分,呈腋生伸長的穗狀花序;花序長 1~4 公分,直立或斜上昇;苞片杓形,長 0.05~0.07 公分;花托杯形,長 0.1 公分;花萼杯狀;花瓣 6 枚;雄花:花蕾棒狀,花瓣匙狀披針形,長 0.4~0.5 公分,先端反捲;雄蕊 6 枚,生長於花瓣中部,花絲細長,長 0.1~0.2 公分,花藥長 0.1~0.15 公分,4 室,具有退化子房。雌花:花蕾柱形,花瓣披針形,長 0.25~0.3 公分,開展,具退化雄蕊,花柱柱狀,長 0.2~0.25 公分,六稜狀,柱頭頭狀。
果實: 果實為漿果,橢圓形或卵狀球形,長 0.4~0.5 公分,寬 0.3~0.4 公分,淡黃色,平滑而帶有光澤。
特徵: 落葉寄生灌木,高 40~80 公分,有氣生根攀附寄主;多分枝,莖圓柱形,褐色而密生明顯的皮目,新枝綠色而無皮目。葉對生,具柄,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 4~7 公分,寬 1.5~2.5 公分,基部漸尖,先端鈍形,全緣或波狀緣,兩面均無毛。花雌雄異株,穗狀花序,常 1~7 枝放射狀簇生成聚繖花序,腋生或着生節上。雄花 2~4 朵 1 簇,幾無柄;苞片三角形;萼狹披針形;花瓣 6 片,線狀披針形,長約 0.25 公分,寬約 0.03 公分,雄蕊 6 枚;雌花萼管截形,具發育不全雄蕊,花絲絲狀;子房上位,柱頭頭狀。漿果球形或廣卵形,長 0.3~0.4 公分,徑 0.2~0.4 公分。盛花期在夏季。果期全年,但秋季最多。
 
 植物圖片
※※※※※※※※※※※※※※※
 
 
 
 
 
 
  5.大果鐵刀木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果鐵刀木                                       更多大果鐵刀木
英文名稱: Pink Shower

學名:

Cassia grandis L. f.
Cassia grandis L.
科名: 豆科(Fabaceae)決明屬(Cassia)
別名: 紅花鐵刀木、紅花臘腸樹
原產地: 熱帶美洲。台灣於 1903 年分別由印尼及夏威夷引進,後又多次引進。
分佈: 台灣各地略有栽培,台中市東區大智公園有栽種。
用途: 1.觀賞用:被種於公園或作為行道樹用。2.藥用:種子:有清熱利溼的功效
莖: 高 10~25 公尺,徑 10~20 公分,樹幹通直,樹枝初有柔毛或光滑無毛。

葉:

羽狀複葉有小葉 8~20 對,小葉長橢圓形,披針形或披針狀舌形,長 3~5.5 公分,寬 1~2 公分,先端圓或鈍,有尖突,基部鈍或略狹,表裡兩面皆有毛茸,小葉柄無或甚短;托葉小形。

花:

花初開時為艷紅色後逐漸變為淡紅色,最後則轉變為橘紅色,數枚呈腋生的總狀花序,花序上密怖有毛茸,長 10~25 公分,花梗長 1~2 公分;花萼紅色,反捲,花瓣長橢圓形或卵圓形,上位花瓣有一黃色的斑塊,完全雄蕊 10 枚,3 枚下位花絲呈S形而較其他花絲為長,但先端不呈厚紡錘形,花葯密佈白色毛茸。
果實: 果莢扁圓筒形,長 30~60 公分,寬 3.5~4 公分,略扁平,粗糙,沿著腹縫線有 2 條粗肋,背縫線厚。

特性:

喬木,高 10~25 公尺,徑 10~20 公分,樹幹通直,樹枝初有柔毛或光滑無毛。羽狀複葉有小葉 8~20 對,小葉長橢圓形,披針形或披針狀舌形,長 3~5.5 公分,寬 1~2 公分,先端圓或鈍,有尖突,基部鈍或略狹,表裡兩面皆有毛茸,小葉柄無或甚短;托葉小形。花初開時為艷紅色後逐漸變為淡紅色,最後則轉變為橘紅色,數枚呈腋生的總狀花序,花序上密怖有毛茸,長 10~25 公分,花梗長 1~2 公分;花萼紅色,反捲,花瓣長橢圓形或卵圓形,上位花瓣有一黃色的斑塊,完全雄蕊 10 枚,3 枚下位花絲呈S形而較其他花絲為長,但先端不呈厚紡錘形,花葯密佈白色毛茸。果莢扁圓筒形,長 30~60 公分,寬 3.5~4 公分,略扁平,粗糙,沿著腹縫線有 2 條粗肋,背縫線厚。
 
 植物圖片
※※※※※※※※※※※※※※※
 
 
 
 
 
 
 
 
 
 
6.三腳楓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三腳楓

文名稱:

Procumbent Indian Mallow

學名:

Urena procumbens L.
Urena sinuata Linn.
Urena lobata Linn.
Urena lobata Linn. ssp.sinuata (Linn.) Borss.
科名: 錦葵科((Malvaceae )野棉花屬(Urena)
別名: 梵天花、三腳破、狗腳亦、野棉花、虱麻頭、小桃花、天花、Puuruutu(排灣)。
原產地 泛熱帶廣泛生長。台灣,生長於平地原野及低海拔山地,最高可達 800 公尺處,路旁或荒廢地上。
分佈: 生於山坡、路旁草叢或灌木叢中,為常見之小灌木。目前台灣中部有少部份栽培供藥用。
用途: 1.藥用:根和全草(葉)入藥。性味:全草:淡、微甘、涼。根:甘、苦、溫。效用:全草:袪風解毒。治風濕痹痛,泄瀉,瘧疾,感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風毒流注,瘡瘍腫毒,瘡瘍,跌打損傷,毒蛇咬傷;根;健脾袪濕,活血化瘀。治風濕,水腫,跌打,癰疽,白帶,肝炎,瘧疾。
莖: 高約 1 公尺。莖直立,密被白色毛茸。

葉:

單葉互生,葉柄長1~2公分;托葉 2,條形,被毛;葉片形狀、大小差異較大,卵狀三角形,卵形至圓形,長 4~7 公分,寬 2~6 公分,先端鈍,基部心形,有時寬楔形或鈍圓,不裂或具 3~5 淺裂,不超過葉的中部。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沿葉緣內面有顏色較淺的斑痕,上面被柔毛,下面有星狀絨毛,掌狀主脈 3~7 條。

花:

夏秋葉腋生花,有花梗;雌雄同株異花,頭狀花序幾無梗,腋生、頂生或聚生,黃綠色;副萼 5;花瓣 5,倒卵狀橢圓形;長約 1 公分,淡紅色,先端鈍圓;雄蕊多數,基部連合成筒;雌蕊柱頭 10 裂。
實: 蒴果球形,直徑近 1 公分,分果有鉤狀刺毛。灰褐色或黃褐色,表面生多數鉤刺及短毛,頂端有 1~2 個鉤狀尖刺,藉附著動物身上散播繁殖,內含 1~2 瘦果。

特性:

亞灌木,高可達 1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小枝匍匐至擴展,有星狀毛茸。葉外形為卵形至圓形,長 2~6 公分,寬 1~4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心形或圓形,紙質或糙紙質,大多數為三裂,但少數亦有五裂者,邊緣有鋸齒,表面綠色,但有時具有深綠色的斑塊,背面為淡綠色,表裏兩面具有粗毛;葉柄長 1~3 公分,細長,有粗毛;托葉尖錐形,長 0.2~0.25 公分,早落。花單生至 2~3 枚叢生,紅色至粉紅色,有時亦有白色,開放時徑 1~1.5 公分;花柄長 0.4~0.6 公分,有星狀毛茸;總苞片五枚,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 0.7~0.8 公分,寬 0.1~0.2 公分,基部合生,散生星狀毛,授粉後向後反捲;花萼較總苞為短或同長,先端五裂,裂片卵形,長 0.4~0.5 公分,先端銳尖,中間縱脈紋上有星狀毛茸;花瓣倒卵形,長 0.9~1.2 公分,寬 0.8~0.9 公分,先端鈍或略凹,雄蕊柱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果實球形,徑 0.6~0.8 公分,有粗毛及鉤毛;心皮(分果) 5 枚,成熟後自中軸分離;種子光滑無毛,黑褐色。本種與同屬近緣植物虱母子(Urend lobata Linn.)兩者在民間常混名並稱虱母子、虱母頭,而混採混用,功用相近(邱年永-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4))。
 
 植物圖片
※※※※※※※※※※※※※※※
 
 
 
                             
 
 
 
 7.大枝掛繡球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枝掛繡球                              更多大枝掛繡球

文名稱:

Entire-leaf Integrifolia

學名:

Hydrangea integrifolia Hayata ex Matsum. & Hayata
Hydrangea integra Hayata
科名: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八仙花屬(Hydrangea )
別名: 全緣葉繡球、全緣葉繡球花、全緣葉八仙花
原產地 分布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菲律賓也有
分佈: 產臺灣 1,500~3,200 公尺中高海拔針闊葉混生林內。
用途: 尚未見開發利用。
莖: 攀緣性大灌木,莖粗長,分枝多,初生小枝常具蛛網狀毛茸,成熟枝條幾乎無毛。

葉:

葉對生,革質,平滑,長 10~25 公分,寬 4~8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漸尖,長橢圓形,全緣或有時不明顯疏淺鈍齒緣,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近無毛;葉柄長 2~3 公分。

花:

花頂生,繖房狀聚繖花序,花序長 6~7 公分,密生茸毛;雌雄同株,花淡乳黃色;花序外圍為萼片特化的不孕性花,有瓣狀萼片 2~4 枚,不等大小;兩性花之花瓣長橢圓形,雄蕊 7~8 枚;子房下位, 2 室。花期在春末夏初。
實: 蒴果半球形,徑約 1 公分。

特性:

大枝掛繡球為常綠攀緣性大灌木,常攀緣著生於喬木樹幹上,和各種八仙花、水亞木、藤繡球,都屬於虎耳草科八仙花屬植物。大型頂生的繖房花序、花瓣狀的萼片是它們共同且引人注目的特徵。在花季未開展之前,只看到一個圓球狀的大總苞掛在枝頭,大枝掛繡球因而得名。它生長在中高海拔針闊葉混生林內,屬於攀緣性、耐陰的灌木,常攀附在大樹幹上,尤其是在台灣鐵杉樹幹上最常看到。本種花序在未展開前,為總苞片所包被,形成一圓球狀,所以被稱為大枝掛繡球。
 
 植物圖片
※※※※※※※※※※※※※※※
 
 
 
 
 
 
 
 
 
 
 
 8
.大蒜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蒜                                                       更多大蒜
英文名稱: Giant Garlic,Sand Leek,Spanish Garlic,Wild Rocambole

學名:

Allium scorodoprasum L. var. viviparum Regel.
Allium sativum L.

科名:

百合科(Liliaceae)蔥屬(Allium)

別名:

葫、胡蒜、麝香草、蒜、蒜仔蒜苔(蒜芎)蒜薹(蒜芎)蒜頭、大豆蒜、珠芽小蒜、胎生小蒜、大蒜花青蒜
原產地 亞洲中西部,栽培歷史已逾兩千年,在漢朝由張騫自西域引進中國。
分佈: 台灣各地均有分布。雲林、彰化、臺南等縣栽培最多。農民常會在秋季的田埂種植大蒜,待來年春季等大蒜老熟後,挖取蒜頭曬乾作為家庭調味品用。
用途: 1. 食用大蒜是日常飲食生活中,重要的蔬菜及調味品;幼苗稱蒜苗,花苞稱蒜苔,植株稱青蒜,鱗莖稱蒜頭,都可供食用,尤其青蒜和蒜頭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2. 藥用:性味:全草:辛。效用:鱗莖:健胃,整腸,袪痰,消腫,利尿,驅蟲,滅菌。治腸內寄生蟲,細菌疾患,霍亂,傷寒,痢疾,流行性感冒,消化不良,便瀉水腫,肺結核,百日咳,癌症等;外用治輪癬,皮膚絲狀菌病,化膿性傷口。
莖: 鱗莖球形或圓錐形,徑 3~6 公分,由 6~10 個肉質瓣狀小鱗莖緊密排列組成,外包灰白色或淡紫紅色乾膜質鱗皮。

葉:

葉數片,基生,實心,扁平,線狀披針形,灰綠色,長達 50 公分,寬 2~2.5 公分,基部鞘狀。

花:

花莖直立,較葉長,高 55~100 公分,圓柱狀,苞片 1~3 枚,膜質,淺綠色;繖形花序頂生;花小,多數稠密,花間常雜有淡紅色珠芽,直徑 0.4~0.5 公分;花梗細長;花被片 6,粉紅色,橢圓狀披針形;雄蕊 6,白色,花絲基部擴大,合生,內輪花絲兩側有絲狀伸長齒;子房上位,淡綠白色,長圓狀卵形;雌蕊 1,3 心皮,3 室。
實: 果實為蒴果,1 室開裂;種子黑色。

特性:

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特異蒜臭氣。台灣一般在 8~9 月以麟莖下種,隔年清明節前(3~4 月)採收。市場品則為不開花的品系為大宗。各地均有栽培。幼株(青蒜)當調味蔬菜,成熟麟莖則純粹當調香料。
 
 植物圖片
※※※※※※※※※※※※※※※
 
 
 
 
9.小葉黃鱔藤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小葉黃鱔藤                                更多小葉黃鱔藤

文名稱:

Lineate Supplejack

學名:

Berchemia lineata (L.) DC.
Rhamnus lineata L.

科名:

鼠李科(Rhamnaceae)黃鱔藤屬(Berchemia)

別名:

鐵包金、烏尼奶、烏里乃、黑龍根(臺灣),老鼠耳、老鼠乳、鼠乳頭、老鼠烏、鼠末、烏金藤、黃鱔藤、老鼠屎(廣東),鐵包金、狗腳刺、小桃花『采藥錄』、勾兒茶、米粒藤
原產地 中國南部福建、海南島、廣東、廣西等地,日本、錫金、越南、巴基斯坦,喜馬拉亞山及琉球。
分布 台灣生長於台北、新竹、苗栗、屏東、台東,海岸礁岩、山坡至山麓,沿海地帶尤多。

用途:

1.蝴蝶寄主食物:光果翼核木是台灣三線蝶幼蟲的食草。2.藥用:性味:嫩莖、葉、根:微苦、澀、平。效用:嫩莖、葉:治疔瘡;根:固腎益,化瘀止血,袪溼消腫,鎮咳止痛。治風毒流注,肺癆,消渴,胃痛,子癰,遺精,風溼關節痛,腰膝酸痛,跌打損傷,瘰癧,癮疹,癰疽腫毒,風火牙痛。

莖:

灌木,莖伸長,匍匐或近似匍匐狀,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淡紅色或近似淡紅色。

葉:

葉互生,兩列狀排列,倒卵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長 0.9~1.5 公分,寬 0.5~0.9 公分,先端鈍或圓,基部鈍或楔形,革質或近似革質,全緣,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裡兩面皆無毛茸;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5~7 枚;葉柄長 0.1~0.2 公分,有毛茸。
花: 花多數,較小,白色,呈頂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或叢生;花序長 2~4 公分,有毛茸;花梗長 0.4~0.6 公分,細長;花萼 5 裂,裂片線形,直立且鑷合狀;花瓣披針形,長 0.25~0.3 公分;雄蕊 5 枚,與花瓣對生,子房 2 室;花柱與花瓣同長。花期夏、秋間。
實: 果實為核果,長橢圓形,果皮肉質,長 0.7~0.9 公分,成熟時呈暗紫紅色。果期秋季。

特性:

低矮匍匐性灌木,莖伸長,匍匐或近似匍匐狀,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淡紅色或近似淡紅色。葉互生,兩列狀排列,倒卵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長 0.9~1.5 公分,寬 0.5~0.9 公分,先端鈍或圓,基部鈍或楔形,革質或近似革質,全緣,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裡兩面皆無毛茸;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5~7 枚;葉柄長 0.1~0.2 公分,有毛茸。花多數,較小,白色,呈頂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或叢生;花序長 2~4 公分,有毛茸;花梗長 0.4~0.6 公分,細長;花萼 5 裂,裂片線形,直立且鑷合狀;花瓣披針形,長 0.25~0.3 公分;雄蕊 5 枚,與花瓣對生,子房 2 室;花柱與花瓣同長。果實為核果,長橢圓形,果皮肉質,長 0.7~0.9 公分,成熟時呈暗紫紅色。
 
植物圖片
※※※※※※※※※※※※※※※
 
 
 
 
 
 10.山葛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山葛                                    更多山葛
英文名稱: Taiwan Kudzubean

學名:

Pueraria montana (Lour.) Merr.
Dolichos montana
 Lour.
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var. montana (Lour.) van der
 Maesen
Pueraria lobata var. montana (Lour.) van der
 Maesen
Ficus pedunculosa Miq. var. mearnsii (Merr.) Corn.
科名: 豆科(Fabaceae)葛藤屬(Pueraria)
別名: 山肉豆、葛、臺灣葛藤、乾葛、葛藤、越南葛藤、山割藥、割藤(台灣)、Kausu(泰雅)、Abauzyan(排灣)
原產地: 中國大陸、越南、琉球
分佈: 台灣全島山麓至中低海拔 500~1,500 公尺間的林緣、路旁、荒地、草生地上。為崩塌地先驅植物,沿海堤防上亦常見大量生長,對其他植物具侵略性,能自成群落生長。 
用途: 1.食用山葛的地下塊根肥厚粗大,可提取澱粉食用或釀酒,可以製造「葛粉」,是感冒藥「葛根湯」的原料;嫩莖葉可作飼料。2.莖皮纖維可紡織。3.藥用:性味:根:辛、苦、平。效用:根:清熱,透疹,生津止渴。治麻疹不透,吐血,消渴,口腔破潰;葉、藤莖、種子、花:解熱,鎮痛。
莖: 莖疏生黃褐色長硬毛或近無毛,老藤莖近圓形或稍扁形,藤圓柱形,長達 10 公尺以上。根粗壯,不成塊狀,纖維質多,肉質少。

葉:

葉互生,總柄長 5~12 公分,基部具托葉 2 枚,三出複葉。頂生小葉柄較長,小葉菱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10~18 公分,寬 6~12 公分,先端漸尖,全緣,基部具小托葉 2 枚,線形。兩側小葉具短柄,葉片歪斜,偏卵形。

花:

總狀花序而排列成圓錐花序,總花梗 10~60 公分,腋生,花多數密生。苞片 2 枚,長橢圓狀披針形。小苞片卵形,早落性;花萼短鐘形,萼片 5 枚,大小不等,長橢圓狀披針形。蝶形花冠,粉紅色、淡紫色至紫色,長 1.3~1.6 公分。旗瓣近圓形,長 1~1.2 公分 ,寬 1~1.2 公分,先端凹陷,基部具兩耳垂,中央具心形黃色斑。翼瓣狹橢圓形,長約 1.3 公分,寬 2~3.5 公分,基部一邊具爪狀。龍骨瓣偏卵形,長約 1.2 公分,寬 2~3.5 公分,一側
具爪狀。兩體雄蕊 10(9+1),不等長,先端彎曲。子房線形,先端彎曲,密生絨毛,柱頭圓形。
果實: 莢果線狀長橢圓形,扁平,長 2~5 公分,寬 0. 3~0.6 公分,密被褐色剛毛;有種子 3~7 個,深褐色,扁橢圓形,長約 0.2 公分。

特性:

山葛為纏繞性藤本。莖疏生黃色長硬毛。葉互生,具長柄,三出複葉,頂小葉闊卵形,長10~18 公分,寬 6~12 公分, 先端漸尖,基部圓形,上面有疏黃色長硬毛,葉背有銀白色光澤的絹質柔毛,側生小葉略小而偏斜; 托葉披針形,基部於著生處下延為盾形。花紫色,密集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腋生; 萼鐘狀,萼齒 5,披針形,最下一個萼齒較長,均有黃色硬毛;花冠長約 1.2 公分,翼瓣長於龍骨瓣。莢果線狀長橢圓形,扁平,長 2~5 公分,寬 0.3~0.6 公分,密被褐色剛毛;有種子 3~7 個,深褐色,扁橢圓形,長約 0.2 公分。
 
 植物圖片
※※※※※※※※※※※※※※※
  
 
 
 
 
 
 
 
 
 
 
                             
 
 
  
 
雨中笠翁图书馆
 
雨中笠翁编撰 雨中笠翁编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