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13輯:女王鬱金等十個品種(98P)

 雨中笠翁 2012-05-31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13輯:女王鬱金等十個品種(98P)
 
圖文資料/網絡   編輯/雨中笠翁
  雨中笠翁编撰雨中笠翁编撰

 

 
植物名稱目錄 
雨中笠翁编撰
 
 
1.女王鬱金
※※※※※※※※※※※※※
2.小葉欖仁樹
※※※※※※※※※※※※※
3.山葵
※※※※※※※※※※※※※
4.三點金草
※※※※※※※※※※※※※
5.大花細辛
※※※※※※※※※※※※※
6.女貞
※※※※※※※※※※※※※
7.小號百慕達草
※※※※※※※※※※※※※
8.山葡萄
※※※※※※※※※※※※※
9.大花犀角
※※※※※※※※※※※※※
10.子彈石櫟
※※※※※※※※※※※※※
 
  
 
植物資料美圖雨中笠翁编撰
 
 
1.女王鬱金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女王鬱金
英文名稱: Queen Curcuma

學名:

Curcuma petiolata Roxb.
科名: 薑科(Zingiberaceae)薑黃屬(Curcuma)
別名:  
原產地 馬來西亞
分佈: 栽培種
用途: 1.園藝觀賞用高雅脫俗,適合庭植或大型盆栽。2.切花用為高級切花花材。
莖: 球根花卉,高雅脫俗,株高 70-120 公分,地下有根莖。

葉:

葉長橢圓形,平行脈羽狀斜出。

花:

春末至秋季開花,穗狀花序,圓柱狀,苞片淡黃綠至紫紅色,苞片內小花金黃,苞片色彩高雅脫俗。
實: 蒴果,橢圓形

特性:

女王鬱金為百合科球根花卉,高雅脫俗,株高 70-120 公分,地下有根莖;葉長橢圓形,平行脈羽狀斜出;春末至秋季開花,穗狀花序,圓柱狀,苞片淡黃綠至紫紅色,苞片內小花金黃,苞片色彩高雅脫俗。適合庭植或大型盆栽,切花為高級花材。
 
 植物圖片
※※※※※※※※※※※※※※※
 
 
 
 
 
 
 
 
 
                               
 
 
  2.小葉欖仁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小葉欖仁樹

英文名稱 Madagascar Almond

學名:

Terminalia mantalyi H. Perrier.
Terminalia boivinii Tul.
Terminalia muellerii Benth.

科別:

使君子科(Combretaceae )欖仁屬(Terminalia)

別名: 細葉欖仁樹、非洲欖仁樹、雨傘樹、錦葉欖仁(白葉栽培種)
原產地: 原產東非、馬達加斯加
分布 在台灣背廣泛種為行道樹庭園樹。
用途: 行道樹,庭園樹。樹材可供建築,果皮含韖質,可作染料。
莖: 枝條特色輪生主幹,層層分明有序向四開展,酷似經過人工修剪整型,極為優雅美觀。幹直挺、細長;側枝輪生;平展,樹型整齊細緻。外型像雨傘疊在一起。
葉: 葉片單葉叢生於小枝先端,小提琴狀倒卵形,先端圓,長約 5 公分,全緣。葉片細密且單薄,幾片小葉簇生在枝端,葉朝上舉。冬季落葉,枝條細密。
花: 花白色,花小而不顯著,呈穗狀花序。花期在秋季。
實: 長約 1.5 公分,類似橄欖,果肉甚薄,黑褐色。植物體耐鹽分,種子可依靠海漂及蝙蝠傳播。

特徵:

落葉喬木,樹高 5~10 公尺。株高多 2~3 層樓高,幹極直挺,細長,側枝輪生,水平開展,層次分明,葉片小,倒卵形,細密且單薄,並叢生枝端,上舉;冬季落葉,但落葉時不先轉為紅色,十分美麗可觀,新春萌芽。栽培土質選擇性不嚴,只要土層肥厚,粘性不強之地均能成長,但以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生育最旺盛。排水,日照力求良好。繁殖法:以播種、嫁接法繁殖。

 
 植物圖片
※※※※※※※※※※※※※※※
 
 
 
 
 
 
 
 
 
 
 
 
 3.山葵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山葵
英文名稱: Tenuous Eutrema
學   名: Eutrema japonica (Miq.) Koidz.
Lunaria japonica Miq.
Wasabia japonica (Miq.) Matsum.
Wasabia tenuis (Miq.) Matsum.
Wasabia tenuis auct. non (Miq.) Matsum.: Liu & Ying
科   名: 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山葵屬(Eutrema)
別   稱: 小山蕍菜、山嵛菜、山蕍菜、芥末、哇沙米
原產地: 生長於日本、冷涼潮濕的溫帶地區
分   布: 山葵自1980年從日本引進栽培,目前以阿里山種植最盛。
用   途: 1.食用:根、莖、葉都可以食用,我們一般所使用的部分是它的根莖部。其根部外觀成綠色長柱狀,表面粗糙,食用時放置於磨泥器上作順時針方向畫圓弧磨成粗顆粒的山葵泥,搭配生魚片或握壽司食用。為了不讓它的香氣太早揮發掉,應該在食用前才研磨。新鮮山葵磨成的山葵泥與我們日常看到牙膏型山葵醬比起來,其實並不辣,但是香氣卻是遠遠勝出許多。2.藥用:性味:莖:辛、寒。效用:莖:促進食慾,殺菌,防腐,鎮痛。治神經病,關節炎,魚鳥肉中毒。
莖: 地下根莖細長節狀,有葉柄脫落痕跡,具有特殊香氣及辣味。
葉: 葉簇生,基生葉叢聚短根莖上,心臟形有長葉柄,無毛至少許被毛,長 8~12 公分,近全緣,側脈先端處波形鋸齒狀,柄長 8~12 公分。
花: 花莖自根莖長出,上長有小葉,花白色,著生於花莖頂端,每年 2~3 月開花。
果實: 長角果膨大,圓柱形,蒴片主脈不明顯,不具分隔或分隔不完全,子葉內曲。
特   性: 山葵為十字花科山葵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根莖細長節狀,有葉柄脫落痕跡,具有特殊香氣及辣味。葉簇生,基生葉叢聚短根莖上,心臟形有長葉柄,無毛至少許被毛,長 8~12 公分,近全緣,側脈先端處波形鋸齒狀,柄長 8~12 公分。花莖自根莖長出,上長有小葉,花白色,著生於花莖頂端,每年 2~3 月開花。長角果膨大,圓柱形,蒴片主脈不明顯,不具分隔或分隔不完全,子葉內曲。地下根莖為生魚片的好佐料,洗淨後以磨薑的方式磨成細末,有殺菌助消化之功效。山葵常見於日本山谷河流旁邊生長,其他品種包括 W. koreana 及 W. tetsuigi;市面上普遍出售的兩種山葵是 W. japonica Duruma 及 W. japonica Mazuma,但山葵還有許多不同品種。
 
 植物圖片
※※※※※※※※※※※※※※※
 
 
 
 
 
 
 
 
 4.三點金草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蠅翼草                                         更多蠅翼草
英文名稱: Threeflower Tickclover
學   名: Desmodium triflorum (L.) DC.
Hedysarum triflorum L.
科   名: 豆科(Fabaceae)山螞蝗屬(Desmodium)
別   稱: 三點金草、蠅翅草、四季春、珠仔草、蝴蠅翅、三耳草、小本土豆藤
原產地: 泛熱帶地區至溫帶各地。
分   布: 台灣全境平野、路旁、園圃、田畔、河堤、草地多見。
用   途: 1.綠肥:全草可作綠肥用。2.蝴蝶食草:蠅翼草是微小灰蝶的食草。3.藥用:全草:苦、澀、涼。效用:全草:行氣止痛,溫經散寒,利濕解毒,消滯殺蟲。治頭痛,咳嗽,腸炎痢疾,黃疸,關節痛,鉤蟲病,疥癢。
小草本,叢生而多分枝,匍匐地面成群,莖細,全株被短白毛。
葉: 葉為三出複葉,互生;小葉膜質,近心臟形或倒卵狀截形,r基心形,先端微凹或截形,上表面無毛,下表面密被白毛;頂生小葉長 0.6~1 公分,寬 0.5~0.8 公分,全緣;葉柄長約 0.5 公分;托葉披針形,長 0.3~0.4 公分。
花單生或 2~3 枚,叢生葉脈,花梗細長,長約 0.7~1 公分;花萼長約 0.2 公分,被毛,5 裂,宿存;花瓣紫紅色,旗瓣腎形,基部漸尖。花期 4~10 月。
果: 果實為莢果,鐮形,2~6 節,被鉤毛,長 0.8~1.5 公分,寬 0.3 公分,背脊端直,腹縫線節處向內凹至寬度的 1/3 至 1/4 處,具鉤毛及網紋,不斷落,不開裂。
特性: 豆科多年生細小草本,叢生而多分枝,匍匐地面成群,莖細,全株被短白毛。葉為三出複葉,互生;小葉膜質,近心臟形或倒卵狀截形,r基心形,先端微凹或截形,上表面無毛,下表面密被白毛;頂生小葉長 0.6~1 公分,寬 0.5~0.8 公分,全緣;葉柄長約 0.5 公分;托葉披針形,長 0.3~0.4 公分。花單生或 2~3 枚,叢生葉脈,花梗細長,長約 0.7~1 公分;花萼長約 0.2 公分,被毛,5 裂,宿存;花瓣紫紅色,旗瓣腎形,基部漸尖。果實為莢果,鐮形,2~6 節,被鉤毛,長 0.8~1.5 公分,寬 0.3 公分,背脊端直,腹縫線節處凹入,具鉤毛及網紋。花期 4~10 月。
 
 植物圖片
※※※※※※※※※※※※※※※
 
 
 
 
 
 
 
 
 
 
 
 
 5.大花細辛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花細辛                                大花細辛0        更多大花細辛

文名稱:

Largeflower Wildginger,Taiton Wildginger(Asarum taitonense Hayata)

學名:

Asarum macranthum Hook. f.
Asarum albomaculatum
 Hayata
Asarum infrapurpureum
 Hayata
Asarum taitonense
 Hayata     
Asarum taitonensis Hayata

別名:

大屯細辛、小花細辛、白斑細辛、馬蹄香、花臉細辛、花葉細辛、翻天印

科名:

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細辛屬(Asarum)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

分布

台灣全境低至中海拔森林中或林緣。

用途:

1.藥用:性味:根:味辛、性溫。效用:全株:有鎮咳、袪痰、解熱、發汗、鎮痛、治感冒、頭痛、咳嗽,支氣管炎,肝病,腎臟病,神經痛,毒蛇咬傷之效。帶根的全草,具散寒袪風、溫肺袪痰、行氣止痛之功效。

莖 :

株高 20~30 公分,根莖短,地下莖光滑。

葉 :

葉叢生根際,葉片長橢圓狀三角形,基部心形或長橢圓形,長 10~15 公分,上表面灰綠色,有白斑並被疏毛,葉背紫色,或僅葉脈處紫色,有或無腺點,葉尖銳尖形,葉基心形,全緣或波狀緣,葉柄被紅褐色斑紋。

花 :

由植株基部萌發單朵深紫色囊狀花,略露出於地表,花萼鐘形,3 裂,花被筒狀倒圓錐形,喉部具暗紫色半圓形附屬物,3 裂,裂片呈三角形向外反卷;花萼筒與萼片之間有透明附屬物,萼片內面密生毛;花柱離生,頂端 2 裂;雄蕊 12 枚,2 輪。

果實:

蒴果肉質,半球形。結果期 4~6 月。
徵: 大花細辛為馬兜鈴科細辛屬多年生草本,地下莖光滑。葉長橢圓狀三角形,上表面灰綠色,有白斑並有疏毛,下表面紫色,或僅葉脈處紫色,有或無腺點。花萼筒與萼片之間有透明附屬物,萼片內面密生毛;花柱離生,頂端 2 裂。大花細辛是馬兜鈴科細辛屬,是有毒的植物,古人有『細辛不過錢』的警語,(一斤十六兩,一兩十錢。1 錢=3.75公克),也就是說細辛的劑量,最好不要超過一錢。細辛過量會導致呼吸痲痺,嚴重者不能呼吸而致死,所以不可不慎。
 
 植物圖片
※※※※※※※※※※※※※※※
 
                               
 
 
 
 
 
 
 6.女貞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女貞                                              更多女貞
英文名稱: Glossy Privet

學名:

Ligustrum lucidum Ait.
科名: 木犀科(Oleaceae)女貞屬(Ligustrum)
別名: 冬青樹、大葉冬青、高杆冬青、女貞樹、大葉女貞、高杆女貞、楨木、萬年枝、蠟樹、蟲樹
原產地: 中國大陸長江以南各省,朝鮮半島,日本。
分佈: 中國大陸華北、華中各省普遍栽植。
用途: 1.綠化植栽用:四季婆娑,枝幹扶疏,枝葉茂密,樹形整齊,是優良的庭蔭樹或行道樹種,常被作為行道樹或庭園觀賞植物。2.其他用途:可植為綠籬或放養白蠟蟲,木材可作細木家具用,以女貞作砧木可以嫁接香源植物丁香、桂花,嫁接色葉植物金葉女貞。3.藥用:果入藥,治肝腎陰虧等症。女貞葉經過 24 小時的浸漬后,可用蒸餾法提取清香的冬青油,它常被添入甜食和牙膏中。冬青油很容易被皮膚吸收,它具有收斂、利尿、興奮等功效,可用來治療肌肉疼痛。
莖: 株高可達 8~10 公尺,枝幹光滑,有明顯的皮孔。

葉:

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革質,長 7~18 公分,寬 2.5~6 公分,葉端漸尖或急尖,常具尾尖,基部漸狹;正面暗綠色,葉脈淡綠色,7~10 條,葉背淡綠色,主脈隆起。

花:

花小,芳香,密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序,長可達 20~25 公分;花梗短;花冠管與花冠裂片幾等長。花期 6~7 月。
果實: 核果長橢圓形,微彎曲,熟時紫藍色,帶有白粉。果期 8~12 月。

特性: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株高可達 8~10 公尺,枝幹光滑,有明顯的皮孔。葉對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革質,長 7~14 公分,寬 3.5~6 公分,葉端漸尖或急尖,常具尾尖,基部漸狹;正面暗綠色,有光澤,葉脈淡綠色,7~10 條,葉背淡綠色,主脈隆起。圓錐花序直立,長可達 20~25 公分;花梗短;花冠管與花冠裂片幾等長。花期 7~8 月,果期 9~10 月。
 
 植物圖片
※※※※※※※※※※※※※※※
 
 
 
 
 
 
 
 7.小號百慕達草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小號百慕達草
英文名稱: Bermuda Grass,Coughgrass

學名:

Cynodon dactylon (L.) Pers.

科名:

禾本科(Poaceae)狗牙根屬(Cynodon)

別名:

狗牙根、絆根草、鐵線草(本地品系之俗稱)、鐵線藤
原產地 原產熱帶非洲,世界各地皆有普及分佈於原野、美國有育成不同用途品系、台灣亦有原生種(恆春狗牙根(屏東百慕達)Cynodon arcuatus J. S.Presl),A58(新竹野生品系),A60、61(霧社野生品系)。
分布: 園藝栽培

用途:

1.園藝庭園觀賞用庭院草坪,運動場、公園、山區路肩路面、高爾夫球場、滑草場、果園等地及初期植生混播植草草種。2.牧草:狗牙根是熱帶地區主要的牧草草種。
莖: 具匍匐莖(在地表蔓延)和根狀莖,株高約 15~25 公分,莖圓柱形,莖節處稍腫大,蔓生莖每節長約 7~10 公分。

葉:

葉長披針形,長約 5~8 公分,大多著生稈基或匍匐莖上,葉鞘具龍骨,葉舌撕裂狀,具短毛;正反面皆綠色,蔓生莖的葉片生於莖節兩側,呈左 1 右 2,右 1 左 2,左 1 右 2,右 1 左 2,依序生長的方式生長,葉片近葉鞘處有芒毛。

花:

總狀花序,花著生,花莖直立,穗狀花序呈 3~6 指狀排列;花序長約3~5公分,雌花呈直立毛刷狀,成熟時微紫紅色,散生;雄花有長柄,長約 1 公分,花藥淡黃色, 2 裂。

實: 種子長橢圓形,紫色或綠色。

特性:

多年生禾草,具匍匐莖(在地表蔓延,此點異於結草屬(韓國草),可據於區別之)和根狀莖,耐蔭性差、中等抗旱、小型品系、暖地早春生長(回青)迅速,花期6~8月。小型品系耐寒性較強,大型品系耐踐踏,耐鹽性濃度可達NaCl 5000ppm (2%)。栽培方式:播種(常用)、扦插、草皮舖植。
 
 植物圖片
※※※※※※※※※※※※※※※
 
 
 
 
 8.山葡萄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山葡萄                                     更多山葡萄

文名稱:

Taiwan Wild Grape,Porcelain Ampelopsis

學名:

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 Trautv. var. hancei (Planch.) Rehder
Ampelopsis heterophylla (Thunb.) Sieb. & Zucc. var. hancei Planch.
 
Ampelopsis sinica (Miq.) W. T. Wang var. hancei (Pl.) W. T. Wang

科名:

葡萄科(Vitaveae)山葡萄屬(Ampelopsis)

別名:

冷飯藤、大本山葡萄、大葡萄、漢氏山葡萄、耳空仔藤、蛇白蘞、假葡萄、野葡萄、畚箕藤、綠葡萄見毒消、粉藤(海南)、蛇葡萄、小葉蛇葡萄(湖南)、糞苷藤

原產地

中國大陸、台灣、韓國、日本
分佈: 台灣全境平野、山區灌叢中。

用途:

1.藥用方面:性味:辛、苦、涼。效用:藤莖:清熱解毒,袪風活絡,止痛止血,散瘀破結,利尿消炎。治風濕關節痛,嘔吐,泄瀉,潰瘍,跌打損傷,瘡瘍腫毒,外傷出血,燒燙傷,腎炎、肝炎。1.山葡萄的根煎汁,可以用來洗滌眼疾及刀傷,另外以根煮雞蛋可以治療耳疾,它那具有毒性的果實則是治療腫毒及惡瘡的良藥。2.果實榨汁,可洗瘡毒。 3.園藝方面:可栽培供觀賞,尤以種成蔭棚最佳。

莖: 木質藤本,枝條粗壯,具皮孔,髓白色,嫩枝被柔毛;具有二叉狀卷鬚。

葉:

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1~6 公分;葉片長 3~12 公分,寬 3~12 公分,紙質,三角狀心形,上部偶為 3~5 淺裂,葉基心形、圓形或近截形,葉尖漸尖或突尖形,葉緣為有小銳尖的粗鋸齒,上面深綠色,光滑,下面稍淡,脈上疏被短柔毛。

花:

花序為聚繖花序,與葉對生;花細小,徑 0.1~0.2 公分,淡綠色;花萼 5 齒裂;花瓣 5 片,鑷合狀排列,長約 0.15 公分,長卵形,早落;花盤直立,全緣;花盤直立,雄蕊 5 枚,短小,與花瓣對生;子房 2 室。春夏開黃綠色小花。

實: 果實為漿果,球形,直徑約 0.4~0.7 公分,最初呈綠白色,其後變淡紫,最終變成碧藍色,表面生斑點,內有種子 1~3 粒。

特性:

多年生蔓性藤本。葉互生,葉片心形或心狀圓形至三角狀卵形,葉緣不缺裂或 3~5 淺裂至深裂,葉背有鏽色絨毛。漿果球形,果實成熟時黑紫色。種子或扦插。光就葉形來看,與一般的食用葡萄相似,但山葡萄的漿果有毒,不可食用。花期 5~8 月。

 
 植物圖片
※※※※※※※※※※※※※※※
 
 
 
 
 
 
 
 
 
 
 
 
 
                               
 
 
 
 
 
 
 
  9.大花犀角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花犀角                                           更多大花犀角
英文名稱: Giganti Carrionflower,Giant Toad Plant,Zulu Giant

學名:

Stapelia gigantea N. E. BR.
Stapelia gigantea
 N. E. Brown
Stapelia grandiflora Mass.(英:Largeflower Carrionflower)

科名:

蘿藦科(Asclepiadaceae)豹皮花屬(Stapelia)

別名:

大花魔星花、大豹皮花、大犀角、帝王魔星花、王魔星、王犀角
原產地: 南非
分佈: 栽培
用途: 1.觀賞用:大花犀角肉質莖挺拔,形如犀牛角,花形奇特,宛如海星,是一種美麗的室內觀賞花卉。常被栽植為盆栽,供賞奇姿異花,或作戶外岩石間隙栽植。可用於妝點書房、客廳的案頭、茶几。
莖: 莖高 20~30 公分,粗 3~4 公分,有毛茸,植株在基部多分枝,呈叢狀向上直立生長,肉質莖灰綠色,四角稜狀,稜邊多扁平,有直立初生的葉片,長 0.2~0.3 公分,其上有細鋸齒狀突起,淡橄欖綠色。

葉:

葉退化成短柔毛針狀,長於稜邊齒狀突起處,長 0.2~0.3 公分。

花:

花 1~3 朵從嫩莖基部長出,花大型,直徑 15~25 公分,偶爾可達 30 公分花柄長 5 公分,厚,有柔毛;萼片披針形,長 0.8~1 公分,先端漸尖,有毛茸;花冠甚大,常見五瓣,呈五角星形,六片花瓣比較少見,在芽時呈五角狀卵形,先端漸尖;中心部份有一合生淺而扁平的盤狀物;背部有毛茸;內面有橫向細皺折,稀疏被覆毛茸,淡黃色而有橫向腥紅色條紋;裂片卵狀披針形,長 10~18 公分,寬 5~7 公分,先端漸尖,擴展或反捲;外副冠裂片長橢圓形,長 0.5~0.6 公分,寬 0.2 公分,先端有 3 枚鋸齒,暗紫褐色;內副冠裂片長橢圓形或近似三角狀長橢圓形,長 0.4~0.6 公分,寬 0.2~0.3 公分,背面有翼,先端鈍或銳尖,不分裂,暗紫褐色;內角長 0.4~0.6 公分,直立,鑿形,較鈍,近似直立狀;會發出腐肉般的臭味,吸引蒼蠅前來幫忙授粉。花期 7~8 月。
實:

果實為蓇葖果,略分岐,長 12.5~18 公分,厚約 2 公分,近似圓柱形,先端鈍而略帶鉤狀,有毛茸。

特性:

莖高 20~30 公分,粗 3~4 公分,植株在基部多分枝,呈叢狀向上直立生長,肉質莖灰綠色,四角稜狀,稜邊有齒狀突起,淡橄欖綠色。葉退化成短柔毛針狀,長於稜邊齒狀突起處。花 1~3 朵從嫩莖基部長出,花大型,直徑 15~25 公分,偶爾可達 30 公分;花瓣常見五瓣,呈五角星形,六片花瓣比較少見;淡黃色,具暗紫紅色橫紋,邊緣密生暗紫紅色細纖毛;會發出腐肉般的臭味,吸引蒼蠅前來幫忙授粉。花期 7~8 月。
繁殖培育: 分株、扦插或播種繁殖。分株通常在早春結合換盆進行;隨時皆可扦插。播種苗生長慢,需 4~5 年開花。生長期要求充足肥水,每 15~20 天施用一次追肥,雞糞或複合化肥均可。性喜溫暖耐寒性稍差生育適溫18~25 ℃。日照須充足但酷暑烈日下應稍加遮陰。耐旱性強但長期乾旱莖會乾縮不充實栽培介質以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為佳。夏季要求遮陽 50%,平時要求盆土見幹見濕,切勿積水,以免爛根。
 
 植物圖片
※※※※※※※※※※※※※※※
 
 
 
 
 
 
 
 
 
 
 10.子彈石櫟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子彈石櫟                                        更多子彈石櫟
英文名稱: Smoothleaf  Tanoak

學名:

Pasania glabra (Thunb.) Oerst.
Pasania glabra (Thunb. ex Murray) Oerst.
Quercus glabra Thunb. ex Murray
科名: 殼斗科 (Fagaceae)柯屬(Pasania)
別名: 石櫟、柯樹、台東石櫟、青錫、栲樹
原產地 台灣、中國大陸及日本
分佈: 生長於桃園、新竹、臺中、南投、高雄、臺東、花蓮、宜蘭等低海拔 300~1,500 公尺山區。
用途: 1.木材可供建築或製作一般器具:柯的材質堅韌,不易撓裂,為一優良的農具,器具用材,有時亦用以造木船。2.食用:果實含有多數澱粉,可供食用。
莖: 常綠喬木,幹徑可達 100 公分,芽具數個葉狀鱗片。

葉:

單葉,互生,革質,側脈 8 對,托葉早落;葉表面平滑,背面被伏臥之褐色細柔毛,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 8~12 公分,寬 3~4 公分,全緣或稀近先端鋸齒緣,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具葉柄。

花:

花單性,雌雄同株;直立穗花花序,雌雄花常同一花序,雌花生於基部。花萼杯狀,4~5 裂;雄花雄蕊 12 枚,較萼長;具退化子房;雌花被一殼斗包被,子房 3 室,花柱 3 裂,圓筒形,頂端柱頭狀。
實: 堅果長卵狀,果殼較薄,不成木質,部分包被於殼斗內。殼斗不規則開裂,蝶狀或淺皿狀,外表被鱗片,鱗片具有絨毛,覆瓦狀排列。

特性:

常綠喬木,幹徑可達 100 公分,芽具數個葉狀鱗片。單葉,互生,革質,側脈 8 對,托葉早落;葉表面平滑,背面被伏臥之褐色細柔毛,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 8~12 公分,寬 3~4 公分,全緣或稀近先端鋸齒緣,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具葉柄。花單性,雌雄同株;直立穗花花序,雌雄花常同一花序,雌花生於基部。花萼杯狀,4~5 裂;雄花雄蕊 12 枚,較萼長;具退化子房;雌花被一殼斗包被,子房 3 室,花柱 3 裂,圓筒形,頂端柱頭狀。堅果長卵狀,果殼較薄,不成木質,部分包被於殼斗內。殼斗不規則開裂,蝶狀或淺皿狀,外表被鱗片,鱗片具有絨毛,覆瓦狀排列。

更多

柯耐乾燥,瘠薄,能生於石礫坡及向陽之近嶺線處。心材紅褐色,堅重,可為建築、器具等,但乾燥性質不良,宜加注意。
 
 植物圖片
※※※※※※※※※※※※※※※
 
 
 
 
 
 
 
 
 
 
 
 
                               
 
  
 
 
雨中笠翁图书馆
 
雨中笠翁编撰 雨中笠翁编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