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文也是有方法的

 MouseHappy 2012-05-31

写作文也是有方法的

濮阳市子路小学武凤霞

在语文听说读写书五种基本能力的训练中,以“写”的能力训练难度最大。因为,写作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观察生活、抒发情感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对很多同学来说,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第一怕。语文成绩不好,主要是作文不好。几乎所有不喜欢语文的孩子都是因为不喜欢作文。但是,考试、升学并不因为我们的不喜欢而取消作文,相反,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分值越占越大。过去一个百分试卷,作文占30分,现在,很多地方的百分试卷中,作文占40分,中学150分的试卷,作文占60分。中小学作文分值所占比例几乎一样,都是试卷分数的2/5。记得曾在网上看到过一则消息,说某地某学校的语文考试取消了阅读和基础知识部分,仅考一篇作文。无论消息的真实性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作文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语文成绩的好坏。所以,为了学业我们需要写好作文。但作文又不仅仅是考试的的需要,掌握作文方法、写一首漂亮的好文章也是未来工作生活的需要。家长和同学们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很多家长为孩子买来了各种各样的作文选,不惜花费许多钱财为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作文训练班。这样一路看下来、读下来、学下来、写下来,按说,孩子的作文水平该有很大提高才对,但结果除写好了老师指导的几篇作文以外,其他的文章依然写不好,提起作文依然头疼。这是怎么回事呢?从刚才的提问中可以看出,大家很期待解开心中的这个结,以便能够对症下药。

首先,我们来分析分析在投入了很多精力以后作文依然写不好的原因。

我认为,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

原因之一:把读作文选当做快速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

很多家长总以为读作文选是提高作文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作文选中的作文很多是学习中要写的题材,再加上是孩子同龄人的作文,所以,当孩子对着作文题找不到素材的时候,作文选可以打开孩子的思路。家长们的想法是好的,殊不知,对孩子来说,范文在手恰恰阻碍了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范文在手孩子们就有了思维的惰性,仿写比创作容易得多,尤其是在写作文过程中会忍不住从范文中拿来相关的段落为己所用更是容易。还有的聪明孩子,在借鉴作文选上的段落时,怕写的太好被老师发现,或者让同学们不相信,就故意把原文中一些优美的词句删除掉,留下其中一部分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如此,所“做”文章即使得了高分,也不证明学生有了和这一分数相匹配的作文能力。况且,这样写完一篇文章以后脑子中依然是空空的,下一次见了相同题材的文章依然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从来不摘抄作文选中的段落,为什么作文水平依然不能提高呢?江苏一位老师对这种现象说过一段很是精辟的话,他是这样说的:

作文选上的作文是小学生写的,在老师的眼里是优秀,是满分作文,你读它,学习它,学七成只有70分,学八成只有80分。要想使孩子真正具有优秀的作文能力,一定要读真正的书,作家的书,流传已久的书。作家的书在老师的眼里是200分的。孩子读这种书,学五成也是100分。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试想,很有悟性的孩子认真学习才能学个七、八成,如果我们的孩子悟性一般,我们能学几成呢?六成?还是五成?如果我们的孩子追求的是速成——摘抄其中某些语段或章节,为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那么,别说七成了,连四成也学不到。

所以,家长们切记:要想通过读书提高作文能力,必须要多读经典的书,学习作家的语言表述方式和构思。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大家风范”,才能有孩子自己的个性,而个性的才是优秀的,才是有价值的。当然,这种做法不会立时见效,是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等待的。但这个等待我认为有价值,因为,这是从根子上解决写好作文的问题。说到这里,家长们和同学们或许要问:那些书是经典的书呢?经典的书很多:比如绘本,几乎本本都经典。还有儿童世界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绿野仙踪》《青鸟》《海底两万里》《环球八十天》《小王子》《毛毛》《夏洛的网》等等。到书店看看,这些世界名著都在打折区,因为他们不是流行书。也正因为他们不流行,所以能走到今天必定是经典。有的家长说,喜欢让孩子们读世界级的经典名著,——《红楼梦》《悲惨世界》《茶花女》《西游记》《水浒传》等等。这些书当然是好的,但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量力而行。不能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求厚重,这样也起不到很大作用。我个人认为,孩子读书是有一个梯级的:儿歌——童话——其他儿童文学——成人经典。儿童阶段是善于幻想的阶段,这个阶段最需要经典的儿童文学的润泽,把他们的心灵浸泡在优美的、富于幻想的文字中,过了这个阶段,就再也找不回童年阅读童书的感觉了。

原因之二:忽略了背诵与写作没有关系。

家长们都知道,所谓的作文就是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所谓的作文能力强就是能把一件事、一个事物、一种情感用合适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那么,准确、生动的文字从何而来?孩子们自己是不具备造词能力的,只能是把作家的语言装进自己的头脑中,用规范的书面语来替换自己的口头语。但是,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是能够自己跑到一个人的大脑中去的,那么,把规范、准确、优美的文字装进自己头脑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背诵!而且,这是唯一的方法。语言装得多了,词汇就丰富了,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够用合适的词语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描述所要描述的事物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词语经过新的排列组合就变成了孩子们自己的语言了。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让孩子们多背诵,背诵可以说是提高孩子作文能力的最快捷的途径。

当然,说背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法宝,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帮助孩子们积累语言,还能够积累语言表达的技巧。写作文不是只要大脑中有词汇就能写好的,写文章就如盖高楼,一词一句相当于砖砖瓦瓦,要把他们累积起来,如果没有一定的顺序,缺乏相当的技巧也是不行的。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文章写得漂亮,常常遗憾同样的一件事自己写来却了无生趣。其实,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就是表述的方法和词语运用能力的不同。所以,词语积累只有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写文章时我们才能随意组合;也只有积累了很多表达方法以后,写文章时才能根据需要信手拈来,或者创造出自己特色的表达。因为,量的增加能够促成质的提升。

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让孩子一要多背诵儿童诗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优美、精炼、富有灵性,多背诵可以使孩子们的语言简洁灵动; 二要背诵优美篇章和经典句段,用规范的书面语替换孩子的口头语;三要多背诵古典诗词,不仅涵养气质,作文中如果能信手拈来,就会让文章大为增色。如此积累的多,孩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组合,表达出甚至准确表达出自己要说的事和要抒发的情感了。

原因之三:缺少素材的积累。

很多时候,一说写作文,同学们不仅是缺少词汇,更是不知道写什么事,经常看到有同学在作文课上冥思苦想一节课,还迟迟动不了笔,问问原因,不同的同学几乎都有着同样的答案——没有想起来写什么。即使写自己最熟悉的妈妈,有的同学也要冥思苦想,甚至不同笔下的不同妈妈做的是同样的事情。我相信,孩子们在家写作文的时候一定也是这样,我们家长也一定常常为此苦恼。据我所知,每当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着急,埋怨孩子猪脑子,怎么天天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好的坏的、成功的失败的、无聊的有趣的、自己亲自参与的听别人说的等等大大小小的事就一件也记不得呢?甚至在自己做了提醒的时候还茫然不知,即使想起来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了,也说不清楚事件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于是,只好笼统地把事情交代一下完事。其实,我们不能这样埋怨孩子们,因为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孩子们根本就没有去注意,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当回事,更别说去有意识记忆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细节了。没有这些积累,如何在需要的时候拿来为作文素材呢?所以,加强平时对人对事的观察,做一个有心人是写好作文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什么是有心人呢?就是能够把身边的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不是把事情当作一个热闹看,而是当作素材积累下来。

我对家长的建议是:为孩子准备一个积累本,这个本不是交给老师看的,也不用要求孩子把字写得多么工整漂亮,只要把看到的听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或简单或详细地记录下来,不用刻意追求遣词造句的规范,仅仅是作为一种备忘积累下来。这样,当遇到这一范围内的作文时,我们只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现事情详细经过或者只是在原来记录的基础上润色一下,就可以成为是一篇个性鲜明的好文章了。

原因之四:作文练习次数少,质量不能保证。

日常孩子们的作文练习有两大类:一类是跟着教材走的的正规的作文,这类作文一般都在单元结束的时候,由编者提出一个统一的要求,教师进行详细指导的作文。另一类就是日记。

教师和学生都很在意第一类作文,一般一篇也不会少,有几个单元,就写几篇作文,基本上每个学期八篇,这八篇是老师严格要求的文章,基本上是要求人人过关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过关,老师会采用写了改,改了写的做法,有的时候要反复数遍。但是,学生的作文能力绝不是这八篇文章就能够练出来的,因为,一个学期一般有20个周,平均两个多周写一篇文章,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的老师把日记当做作文来练。即使这样,每周也最多2-3篇,很多学生对日记的重视程度很不够,应付敷衍的占相当大的数量。再加上老师的批改鼓励不能及时跟上,依靠日记写作进行作文练习几乎也是形式。但是写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写文章是一个技术活,必须要多写才能掌握其中的敲门。

那么怎么能让孩子们愿意写作呢?这就要我们家长费点心思。我建议大家为孩子们建一个博客,把他们写的文章发到网上来,联系几个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大家互相串串门,鼓励鼓励,孩子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当他写出习惯的时候,写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也想让孩子多写两篇文章,但是写什么呢?其实,可写的内容很多,给大家一点建议:

1.模仿经典

我们经常读书,读文章,很多世界级经典的诗、文、书都短小精悍又极富童真童趣,很适合模仿。比如,金子美龄有一首诗,叫《我、小鸟和铃铛》,诗是这样的:

我伸开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翔;/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晃身体,/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回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会唱好多好多的歌儿。

   铃铛、小鸟、还有我,/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我们五年级的一位同学读完这首诗以后,就仿照着写了一首《我、爸爸和妈妈》,诗是这样写的:

我有一位爸爸,/ 我有一位妈妈,/ 爸爸很健壮,/妈妈很能干,/ 别忘啦,还有聪明的我。

我没有爸爸那么健壮,/爸爸没有我这么聪明,/我没有妈妈那么能干,/妈妈没有我这么漂亮。

 爸爸、妈妈还有我,/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点,抓住爸爸妈妈和小作者自己的不同优点放在一起比较,让每一个人都有了自信。

不仅诗可以仿写,现在流行的图画书也非常适合仿写。很多老师还专门开辟了用图画书为载体教学生写作的课程,有一位同学读完《逃家小兔》这个绘本故事,就和同学一起创作了一本自己的《逃家小兔》,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只小兔,他很想离家出走。有一天,它对妈妈说:“我要逃走了!”妈妈说:“你要是逃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啊!”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变成一片树叶,躲在大树上,让你找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一片树叶躲在大树上,”妈妈说,“我就变成大地,让大树长在我身上,时刻都能看见你。”

“如果你变成大地,”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到云彩里,让你找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小鸟,”妈妈说,“我就要变成蓝天,让你永远在我的怀抱里飞翔。”

“如果你变成蓝天,”小兔说,“我就变成水滴藏在小溪里。”

“如果你变成水滴,”妈妈说,“我就变成大海,让你自己流向我心里。”

“如果你变成大海,”小兔说,“我就变成一个小孩,跑到离大海很远的家里藏起来。”

“那我正好就是你的妈妈,我会张开双臂抱住你的。”

“天啊,我怎么也跑不出你的怀抱,”小兔说,“我还是乖乖的呆在家里,做你的小宝贝吧。”

它就这么做了。

“来跟红萝卜吧!”妈妈说。

虽然这些仿写都和我们教材的作文无关,但这又有什么呢?语文书要求训练的作文本就只是我们写作练习的一小部分内容,不应该也不是全部。只要能让我们的孩子学习作家的表达方法,只要他们有东西可写,愿意写,能写好,就是有价值的练习。

2.分类写片断。

平时的作文练习中,我不建议同学们每次不一定要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因为,这样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还不见得有什么好效果。可以列一个作文训练计划,根据计划写片段。分阶段练习“开头”“结尾”“细节”“对话”等等内容。建议大家在开始每一个内容的训练时,都要先阅读别人的文章,找出各种风格各种形式的片段,仔细阅读,发现特点以后,再分别练习。有这么多方法在头脑中留存,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如此,你想写不好作文都难。

原因之五:写好了就是完成任务了,不认真修改

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写作文都是一遍成功,直接写到日记作文本上,这固然和时间紧,没有时间打草稿有关系,也和同学们不愿意打草稿有关系。这样一遍成功的作文仅仅适合少数作文能力强的孩子,对大多数普通的学生来说,写完以后的认真修改必不可少。一句古语说得好,“好文不厌百回改”。意思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是,同学们呢,往往最忽略的就是修改,文章一遍成功,上交到老师手中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说文章写得怎么样,用词是不是准确,有没有更好的表述方法,有没有自己的个性等等则全然不顾。其实,文章也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它,它就怎么对待你。你不为文章负责,文章也就不为你负责。写作能力是在一次次自我的严格要求中提升的。

我的建议是让你的孩子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出声朗读几遍。不要小看朗读,在朗读中,不通顺的句子,错别字,以及写得不清楚不到位的地方,在朗读中都能被孩子自己发现,从而把文章修改得接近孩子作文的最高水平。还可以和同学互相修改。这样,孩子的文章就会越写越好,自然,写作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了。

原因之六:没有掌握一定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作文是一个技术活,写作文是有一定技巧的。但孩子们在读书作文的时候不善于思考发现和积累,以至于什么样的题目该选什么样的材料心中都不清晰,不同题材的文章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用什么方法描写生动具体心中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所以,文章写出来就显得没有味道,不能打动读者。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要教给孩子们审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审题的能力。二要让孩子多积累一些表达方式,比如,开头的方法、结尾的方法、细节描写具体的方法等等。如此积累的多了,布局谋篇的能力也就强了,再加上头脑中词汇的丰富积累,写好作文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家长朋友们,我们在指导孩子作文时存在的误区基本上就是以上六个。我帮大家分析清楚了,平时在指导孩子学作文写作文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了。就能够在一个大的空间里去看孩子写作文这件事情了。建构起大的空间观念以后,请大家跟着我再回到一个小的空间来,探究一下每一类文章具体的写作诀窍。这也是我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

 

如何写好一篇具体的文章。

仅仅积累了语言不知道如何用,写不好文章;仅仅会构思文章的思路,也不能够保证能把文章写好。因为,具体到一类文章、一篇文章,有很多限制。孩子们的作文必须要听从于这些限制,也就是说要符合写作的要求。否则,就是跑题作文。比如,让你写一篇文章介绍一种事物,如介绍你家的电视机,而你却写了一件围绕电视机发生在你家里的一件事;让你写一件发生在班级里的事,你却把班里的同学老师做了特色介绍;让你写一篇游记,你歌颂的是某一个人;让你写一个演讲稿,你却写了一片书评等等,这样的文章即使文字优美,即使构思巧妙,即使视角独特,也不能够说是一篇好作文。所以说,写好一篇作文,一般要经历这样几步曲:

第一步,读清题目要求。弄明白要写的是哪一类体裁。

第二步,回忆该体裁的写作要求。

第三步,围绕要求选材。

第四步,写作。

第五步,修改。

但是不同文章,又有自己不同的要求,小学课本中的写作体裁主要是记叙文,今天我主要来讲讲记叙文的写法。

一、记叙文的定义。

什么是记叙文呢?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法的一种文章体裁。记叙文是中小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一种作文体裁。

二、记叙文的种类。

记叙文大体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想象记叙文、哲理记叙文等几类。

其中,小学阶段经常见到的是写人记事、写景和想象三类。如何写好这几类文章呢?下面,我分别来谈。

第一类:写人叙事记叙文的写法

这一类文章是小学生作文的重头戏,是每一个学生写作的必修课,但也同时是学生最不容易写好的体裁。此类作文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跑题、选材不新颖,写作不具体。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杜绝这些问题的产生,让孩子们写好作文呢?

第一步:审题

这是指导学生学写作文的重要步骤。如何审呢?

2.拿到一篇文章题目以后,要找题眼。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的关键词,它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所要突出的核心所在,是文章写作的重点。我们来分析几个题目,看看他们的题眼是什么。

《我真佩服我的同桌》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佩服”,写他好笑好玩不行,说他做错的事情不行,你的选材必须围绕“佩服”,所选的事例必须能反映出让你佩服的做法或者思想品质。

《慢性子的爸爸》这个题目的题眼不用说就是“慢性子”。

《这件事让我真难忘》这个题目的题眼就是难忘。

找到题眼以后围绕题眼进行选材,就能够保证我们的作文不跑题。如果不跑题,即使文章写的不十分生动,也能拿到二类作文的分数。

但有的时候没有题眼,也就是说在文章的题目中我们看不到作者要求我们表达的核心,怎么办?这时候我们选材的空间就要大一些,无论是痛苦还是幸福、无论是快乐还是郁闷、无论是美好还是丑陋,只要我们围绕一个方面去写,突出一个中心就可以。

2.读懂题目中的中心词

根据主题选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要能读懂题目要求我们选材的中心词。知道中心词所指向的事件范围。比如说:我们学生经常见到的又往往写不好的几个题目:《记一见难忘的事》《发生在xx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有趣的事》《这件事真新鲜》,很明显,这几篇文章都是写事的作文,但是,落脚点又不一样,要突出的题眼分别是“难忘”“新鲜”“有意义”“有趣”。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几个词:

难忘:难以忘怀。哪些事情是难以忘怀的呢?范围非常宽,有趣的、让自己的心灵的到教育的、愧疚的、尴尬的、不光彩的、有价值的等等,所有这属于都是难忘的范畴。

有趣的:这里的“趣”指的是“好玩”“有意思”,能引人发笑的事。但是不是只要能引人发笑就行了呢?比如,一个同学记录的是一个人在讲低级笑话,引得人大笑不止。这是有趣的事,但是能写么?很显然一般情况下不能。所以,这里的“趣”,不是一般意义的趣,而应该是高雅的、有意义的趣,这就是“趣”中要包含着积极上进的思想。我们经常说到一个词:“趣味”这里的“味”就是所包含其中的思想。既要好玩又不低级,这样的趣事才是我们所要选择的。

有意义的:所谓的有意义,就是对人对己对社会有帮助有贡献的事。自己在学习上攻克了一道难题,学会了做饭,参加了一项活动,学会了一种技能,帮助他人做了一件好事,到社会上参加了一项利国利民的活动,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有意义的事。哪怕自己无意中做了一件错事,但是能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得到生活的启迪,这样的事情也可以说是有意义的。

新鲜的:按字典的解释,“(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即为“新鲜”。这个层面的理解应该是很有时代特色的。例如,九十年代中期,出租车还很少见,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打的》,写自己第一次做出租车的所见所闻所感,很新鲜;同一次作文,另一个同学写的是《打包》,写自己和家人到饭店吃饭,把没有吃完的东西打包带回家的事,也很新鲜。但是,同样是这样两件事如果放在今天的背景下就不算什么新鲜事了。那么现在的新鲜事是什么呢?很多啊,比如说“大学生毕业回到农村当村官”“六十多岁的人了到北大学习”等等,只要我们细心留意,新鲜事也有很多。

搞清楚了这些词的意思,我们再选材的时候就不会跑题了。

3.关注题目中的限制词。

但是,有的题目没有题眼,但却对事情发生的时间或者地点进行了限制,或者对要求学生写的事件的数量进行了限制,这就要求孩子们不要忽略那些看似不重要的词语。

例如:《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写什么事不管,写发生在哪些人之间的事也不管。但是限定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写成学校发生的事情就是跑题。

《学校趣闻》,这个题目就要求你所写的趣事必须是发生在学校里的,发生在家里和社会上就算跑题。

《暑假里的一件事》就限定了时间,你写寒假过年的事情,无论多么生动也不符合要求。

《我和爸爸》就不能写成我和妈妈。

《校园秋景》,一定要是校园的景色,还必须是秋天的。

这些题目都还好审辨,有的时候没有题目,用几句话提出写作要求。这就需要孩子们仔细读要求,根据他们提示拟出自己的题目。再来写。

比如这个要求:

暑假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你可能游览了风景名胜,可能参加了有意义的活动,也可能帮助父母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你是不是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呢?先说一说,再写一写,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篇作文只是做了两点限制:一是暑假里,一是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其他的至于写景写人,写家里学校还是社会都由自己定了。这里面最容易忽略的是最后一句话“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虽然感受和体会可以蕴含在字里行间,但很多老师喜欢在文章的结尾处见到,这就是最后点明中心。如果忽略了,将会是你的文章丢失一大半的价值。也许就因为这一两句话,本该是一类的文章被贬为二类或者三类。

针对这个要求我们可以拟出那些题目呢?

《暑假里游xx

《暑假里的一件趣事》

《暑假里我帮爸爸妈妈xxx

《暑假里的一件有意义的活动》

等等。当然,题目中也不一定要出现“暑假”的字样,可以用事件的名字直接做题目。例如:《辩论》《我学爷爷放羊》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文章题目中没有出现“暑假里”的字样,但是在文章中必须要交代这件事情、这次旅游是发生在暑假里的,也就是时间要交代清楚。

4.分辨出文章是让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虽然,写人离不开写事,事件必须是人做出来的。但是两类作文的要求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要细心区分。

1)从题目上区别的方法

写人的文章题目一般这样表述:

《我的同桌》《固执的门卫师父》《爱读书的妈妈》《卖油条的奶奶》《爷爷》《妹妹》

这一类的题目有的时候直接写称呼或者名字,有的时候要把他的特点写出来,“的”的后面跟着人的名字或者称呼。这一类的题目都是写人的。

而类似《拔河》《爷爷的童年》《考试》《一件有趣的事》等文章就是写事的。

2)为什么要区别清楚人和事呢?

因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不同,最后的落脚点也不同。写人的文章一般要凸显的是人物的某种精神或者品质,而写事的文章着力于从这件事情中得到的经验或者教训、启发或者感受。一般情况下,反应主题的东西是要在结尾段落中要点明的。

我们来看几个结尾,这是学生习作,我们来判断一下这篇文章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例一:

啊,擦皮鞋的小女孩,你的精神永远感染着我,我永远忘不了你。愿你的妈妈早日康复,愿你早日返回校园。

例二:

呼啦圈真是一个奇妙的健身器,它带给了我们全家无尽的乐趣。

例三:

这场拔河比赛让我懂得了:在拔河比赛中,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大小,还取决于人们的技巧。拔河不能仅靠力胜,还要靠智取。

例四:

秦伯伯就是这样一个人,天生一副热心肠!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这几个结尾段谁是写人的文章的结尾,谁是写事的文章结尾。当然,也不是写人写事的文章都必须这样结尾,有的是把感受或者赞扬融合到了文章之中,结尾随着事情的结束就结束了,但是相比较而言,这样结尾的文章在中小学学生的习作中还是比较少的。

第二步:选材。

一篇文章是不是成功,和所选的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材料选好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么,该如何选材呢?

首先,所选材料要能支撑所要表达的中心。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就应去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比如说,我们要表现妈妈买衣服挑剔,就要选择能表现妈妈挑剔相应的材料,所有的描写都应该是为了表现妈妈挑剔服务的。

这里有一个同学的习作,大家看看,是不是能表现妈妈买衣服挑剔的特点:

挑剔的妈妈

我的妈妈每到星期日就去逛商场,还一定要拉着我和爸爸。所以,星期日就成了我和爸爸最头疼的日子。

妈妈买衣服最挑剔,买一件衣服往往能花上好几个小时。不是问:“宝贝,这件好不好?”就是问:“这件怎么样?穿起来显不显胖?”唉!老妈真烦!

最可怜的就是老爸了,要一直在旁边站着,一听见老妈问:“老公,这件好不好看?”便答:“好!”谁知道老爸到底看清楚没有。

这不,老妈又拿出一件绿色的问我:“宝贝,……”“好!好!”我不耐烦地说。“我还没说完,你怎么就回答了?”妈妈有些不高兴。

又过了一会,她又拿出一件红色的问爸爸:“这件好不好?”“好!”爸爸立刻回答。可老妈还不死心,又拿出一件花的问我:“这件呢?”妈妈就这样反复地问,最后终于挑了一件花的。

唉!陪妈妈买衣服真受罪!

这篇文章不长,但是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妈妈的挑剔。

其次,所选择的材料不能矛盾。

有的文章要我们用两三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某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材料上要格外注意,所选的材料虽然不是一个角度,但必须要表达同一个特点。即使如《记我的同桌二、三事》这样的没有点明表达主题的文章,我们可以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人物的几个特点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自己所选的材料出现矛盾。表现贪玩,就不要再写勤奋;表现无私,就不要再写自私。当然,个别时候也有的是有意写相对的两个特点的。但也有时间、事件、对象等方面的差异,一个方面是为另一个方面作衬托的。例如,人物过去自私现在无私,对人宽容责己严格,自己生活俭省帮助别人大方等。这也是可以的。

三、所选材料要有新意。

不要小看有新意,这恰恰是老师判断作文类别的很重要的依据。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新颖的材料呢?很多人提起新颖头就疼,感觉孩子们每天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同学,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无非就是谁和谁一起做了一件好事,谁和谁因为一杆铅笔、一次值日闹了一点别扭等等,他们的家庭学校、读书作业的单一的生活,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更丰富的阅历,所以,选材的陈旧和雷同也就在所难免,要求他们选材新颖实在是勉为其难。其实,怀有这种想法的人首先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材料中的人!对选材新颖,我个人的理解是: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材料就是新颖的材料。

什么叫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的事情,就是也独特个性的事情。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唯一的,能真实的展现自己真实经历的材料就是新颖的。即使同样是向同桌借一块橡皮,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动作、语气一定不一样,借之前和借之后的想法与感受不一样。这些个不一样又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得出不同的感悟。这就是新颖。

只是家长和孩子们要注意的是: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行为像某个例文中的某个行为高尚的人靠拢,那样,写出来的不是自己。没有个性的文章即使人物在文章中表现的再高尚也不能被看做是一篇好文章。

很多时候,只要不是世界观有了太大的偏颇,只要能反映出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一般是不以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境界来定分的,因为,作文不是品德。

这同时也说明有新意的材料往往是真实的。真实是作文的命脉。

 

三、材料选择好了,如何布局谋篇?让作文引人入胜呢?

首先要写好开头。好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引发别人读下去的欲望。写人记事写活动的文章开头的方式有很多:

方法一:开门见山式开头。

特点:这类开头的特点是直截了当进入要讲的事情。

那年,我刚满十岁。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钓鱼的启示》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

方法二:点明中心式开头

特点:这类开头的特点是在文章一开始就直接点明了中心。

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让我难以忘怀。

我的同桌陈明是一个聪明、活泼、乐于助人的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方法三:描述法开头

特点:描述法开头的特点是对要叙述的事件、事物、人先进行描述,然后在走进其中。

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雕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在货物返回故乡。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接下去描写的是张骞派使者出使西域的一个场面)

《丝绸之路》

我的老师姓张,张老师长得十分漂亮,淡黄色的卷发,皮肤很白净,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却看不到一条皱纹。张老师的声音很好听,听她说话,总像是在听莺歌燕语。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婷婷,该上学了,你怎么还不出来?”又是爸爸的大嗓门。

“这就来了!”我赶紧答应一声,拿起书包就往外冲,我知道,我只要再晚几秒钟,爸爸的叫喊声会让全院子的人都知道我又在家里磨蹭。

唉,我这个爸爸哟!

方法四:问题式开头

特点:在文章开头先提出问题,引起人的注意。

我的妈妈很爱我,可是有的时候我一点也不喜欢她,你知道为什么吗?

同学们都在上课,校园里到处是朗朗的读书声。咦?三年五班怎么这么热闹?笑声一阵紧过一阵,他们在做什么呢?难道没有老师,同学们玩疯了?

方法五:倒叙开头

特点:倒叙开头的特点是要记述一件以往发生的事,但是却从今天写起来。

每当我打开纸盒,看到收藏在里面的碎瓷片,就想起妈妈那次发脾气时的可怕情景来。

一走进戚城公园,看到那美丽的郁金香,我就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老师带我们来这里摄影的快乐场面来。

方法六:介绍背景式开头

特点:这类开头的特点是在开头介绍事情发生的背景。

三月二十九日,是我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今年也不例外。这不,几个星期以前我们就开始了准备,今天艺术节终于要开幕了。

不同的文章,我们选择不同的开头。当学生头脑中积累了很多开头的方法形式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就能够信手拈来了,也就不会因为总使用一个开头而感到单调乏味的了。

其次,写好结尾

结尾和开头一样,也十分重要。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尾的方法也有很多。

例一:自然结尾法

特点是:随着事情的进展,自然而然就结尾了。

在《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作者讲述的是“六七十年代,我想看书,但是父亲却要我拔草喂马换钱,摆书摊的残疾叔叔为了让我既得了钱,又能看书,就谎说自己家有马,一次次买作者手中的马草,最后,作者亲自走进院子,看到的是一堆枯黄的草”文章最后这样结尾:

方法一: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

“对不起,”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看书吧。”

我点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很多没有说完的话,作者心中的一腔感激,就这样任由读者去体会了。

方法二:点明中心式结尾

特点:在文章的最后点明事情带给我们的启发,或者说清人物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在结尾处揭示中心,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结尾就是:

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现在一想起来当时的幼稚与傻气,还觉得好笑。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童年趣事,才使我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方法三:首尾呼应式结尾

特点:文章开头点明人物特点,结尾处再呼应一下,进行强化。

《爱逛街的妈妈》

开头:我的妈妈特别爱逛街,一连几个小时也从不觉得累,别人都说她是“逛神”。

结尾:看,这就是我的妈妈,特能逛吧!我想,妈妈不仅仅是可以称“神”,而且还可以称为“仙”。

结尾的方法也有很多,但是,在这里仅仅举这样几种,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能够自己发现新的结尾方法。

第三,如何把事件写得具体详细,清楚明白。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一般包含着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一般情况下,一篇完整的文章都要体现出这六个要素,否则我们的文章就说不明白。六要素之中如何把事件写具体又是重中之重。如何才能写具体呢?

 1.注意事件发生的顺序。

要把一件事情交代明白,必须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来写,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有的人认为这还不简单么?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简单,有顺序的记述首先是建立在很好的观察的基础上的,还与学生对时间的了解程度有关系。

比如,打扫教室卫生这件事,记述的时候就要按照上凳子、扫地、下凳子、拉齐桌椅这样的顺序来写。如果先扫地再上凳子就不行了,事件的顺序就乱了。

 2.写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注意抓住细节,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文章就写具体了。

举例:一个学生在写自己在教室中拣到五角钱这件事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教室里冷冷清清的,外面不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这是同学们游戏的声音。我挺了挺身子,想走出去。突然之间,我看到了那五角钱,于是又不有自主地坐了下来。向四周望了望,只有三五个人趴在地上拍纸片,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我。我看看那五角钱,心里不住地想:如果这是我的该多好啊,我可以买三大张拍片。想着想着,我就禁不起诱惑了。我还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用直打颤得手将那五角钱迅速拾起来,塞进了衣兜,边塞便装着如无其事的样子四处张望,确信的确没有人知道我做了什么,才哼着歌走出教室。

这一段描写具体生动,作者主要是抓住自己的动作和心理两方面来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面。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心理活动只能写自己的,不能提别人思想。孩子们的作文中总出现替别人思考的现象,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再看一个同学们经常写的活动的例子——《拔河比赛》

“嘟——”随着一声短促的哨声,比赛开始了。

“三一班加油!”

“三五班加油!”

双方啦啦堆都在使劲为自己的班级加油。你看三一班的那个小胖子,脸都喊得通红,恨不得自己冲上去祝队员们一臂之力。别管他们喊得多响,丝毫不能分散队员们的注意力。你看双方队员都把脸绷得紧紧的,咬着嘴唇,眼睛盯着前方,胳膊夹着又粗又长的拔河绳,两手一前一后抓着,身体向后倾斜着,使劲把绳子往自己这一边拔……

如此,语言、动作、神态相结合,把热闹的拔河场面真实的呈现在大家面前。

3.把一件事分解成一个个阶段观察。

很多同学知道写具体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但是写的时候丢三拉四,要么忘记了环节,要么忽略了人物的某种表现。为什么呢?我认为,是观察和记忆在和同学们捉迷藏。事情不可能像景物一样静止下来让你随便观察,它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事情过去了有的同学就忘记了。所以,写不具体也就很正常了。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让正在发生的事情定格。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在室内进行的小型活动。为了便于同学们观察,不要让一个活动连续进行完,在活动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的时候,叫停。让正在发生的事情定格,帮助学生回忆刚才活动中大家的表现,并把刚才发生还十分“新鲜”的事情记下来。比如说,老师领着学生进行画鼻子比赛,就可以在几个地方定格:1)宣布举行画鼻子比赛时,同学们一定欢呼雀跃,好!定格,观察自己和别人;(2)画鼻子的过程。无论谁上台画鼻子,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观看同学的情绪是根据上台画鼻子人的表现起伏的。这其中一定有把鼻子画得离头万里,也一定有画的端正漂亮的;在这样的典型时候就定格。(3)比赛结束后,把镜头定格在全体同学的议论和余兴未尽上。这样,在断断续续的活动中,学生就写出了一个个片段,然后把这些片段连起来就是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了。需要注意的是,连缀成文的时候要注意详略,不要写得面面俱到。

2)把已经发生的事情分解。

很多事情是发生以后才被我们拿来作为作文素材的,这个时候回忆起事情的经过和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就十分关键。那么,如何能更加完整的再现当时的情况呢?我的经验是不要囫囵吞枣的回忆事情的大概,要把事情分解成一个个阶段,逐一回忆,重点部分详细回忆。比如说在家里打扫卫生这件事情,在写的时候如果你仅仅回忆“看到家中脏了,就想要打扫卫生。先拿起笤帚把每一间房子的地都扫了一遍,然后,又拖了一遍,最后看着干净的地面很高兴。”这么个事情大概是写不好作文的。怎么办?可以把这件事分成这样几个环节回忆

1.起意打扫卫生。在这个过程中一要回忆地如何脏,二要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看着这么脏的地面自己心中想什么。

2.然后回忆如何扫地。这一环节一要回忆自己是怎么扫地的,有没有边扫地边做的其他事情(例如,看着电视啊,哼着歌……)二要回忆扫地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尘土没有扫净啊,地上的头发要么飞得远,要么向后倒……)三要回忆扫地中和扫完地以后自己的表现和心情。

3.回忆如何拖地。这一环节的回忆可以从放水,涮拖把开始,到拖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己的心情和解决的方法。

4.回忆卫生打扫完以后自己的心情、行为。

这样,一件也许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在分阶段的回忆中就清晰呈现在了我们心中。回忆是个有趣的过程,最大的趣处就是曾经做过的事情犹如电影一样在自己眼前播放,而自己就好像是一名观众。观看“电影”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己详细观察的过程。有了这样详细的观察和自己当时劳动是亲身体验,作文一定能写得具体生动。

4.如果文中人物有对话,就把对话分行写,这样叙述清晰条例。

写人记事的文章经常要写到人物的对话,孩子们总是把几个人的语言在一个自然段中写完,这样写出来很不清晰,如果对话的回合多了,不仅读者搞不清哪一句谁说的了,连作者自己也会糊涂。那么怎么写才能让对话清楚明白呢?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分行写。一个人说的话一个自然段,这样就清晰明了啦。

举例:

我把镜头对准了妈妈。“一、二、三……”妈妈笑眯眯的看和镜头。“咔——”闪光灯一闪,我把妈妈的姿势定格在相机里。“妈妈,这儿有一根白发……”我小心把这根白发拔了下来。“老了——”妈妈幽幽叹息一声。“不!妈妈永远不会老!妈妈永远年轻!”我撒娇地晃着身子,摇着妈妈的胳膊。“傻丫头……”妈妈笑着刮我一个鼻子。

这是一对母女的对话,母女深情在文字中荡漾,很美。下面我把这段对话分开行,我们再看看效果。

我把镜头对准了妈妈。

“一、二、三……”妈妈笑眯眯的看和镜头。

“咔——”闪光灯一闪,我把妈妈的姿势定格在相机里。

“妈妈,这儿有一根白发……”我小心把这根白发拔了下来。

“老了——”妈妈幽幽叹息一声。

“不!妈妈永远不会老!妈妈永远年轻!”我撒娇地晃着身子,摇着妈妈的胳膊。“

傻丫头……”妈妈笑着刮我一个鼻子。

这一比较就很明显地发现,分行写对话能够让文章清晰明了。

5.不要把一件事情用一个长长的段落写完,这样,让阅读者感觉思维疲劳,读不下去,要把一件大事分割成小的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分段来写。

举例:                                                                                                   

我从一篇习作中随意找到一段话,把这段话分成这样四个自然段:

表叔过生日,我们到他家里去吃饭。在表叔家里,我东瞧瞧,西看看,一点也不老实。突然,我这个调皮小子搜索到一个目标。

那是一盆与众不同的花!

这盆花不仅叶子绿的可爱,而且接了几个更可爱的红果果……(接下来是对果子和自己心理活动的描述。)

分开段以后,让读者更清楚地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尤其“那是一盆与众不同的花”这一关键句得到了强调,集中起读者所有的注意力继续向下阅读。

6.如果可能就在文章中加进自己的议论,也就是对这件事、这个人的看法。

 

第二类,写景状物记叙文的写法

这一类记叙文包括状物和写景两类。状物类的文章要我们具体写某一个事物(植物、动物)的大小、形状、特性等,写景游记类重在描述游览过程中看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比如,两类文体同学们都不陌生。像老舍的《猫》、丰子恺的《白鹅》都属于状物文章,而《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典型的游记。 

这一类文章虽然不会像写人记事的文章会出现跑题的现象,但是要想写好也的确不容易。

我们依然从几个方面来探索一下写好的方法。

首先,开头的方法。

除了可以运用写人记事类文章的一些开头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一下方法开头:

方法一:引用古诗开头法

特点:由对这一事物、景物描写的古诗入手,引出要介绍的事物或者要描写的景色。

例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每当我读起刘禹锡的这首《浪淘沙》,我就想起黄河那壮丽雄伟的身姿。

方法二:由故事开头

特点:借和要介绍的事物、景色有关的故事、传说引入文章。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一开始就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例文:相传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最喜欢吃荔枝,每到荔枝成熟的季节,总是派人快马加鞭运往长安。那么,这荔枝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水果,让杨贵妃如此宠爱的?

方法三:开门见山开头

特点:直接点明要介绍的事物或者景色是什么。

例文:中心广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下面就请跟着我去参观一下这个优美的公园。

方法四:问题开头

特点:开头针对要介绍的事物提出问题,诱发人们的欣赏或者探求欲望。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例文:都说九寨沟很美,但是到底美到什么程度呢?怀着探究以下的欲望,我走进了九寨。

其次,结尾的方法。

除了可以运用写人记事文章的部分结尾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一下方法结尾:

方法一:语意未尽式结尾

特点:参观游览已经结束,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对此情此景的热烈向往。

例文:汽车开动了,我从车窗外向雄伟的泰山挥手再见,汽车带走了我,却带不走我对泰山美好的怀念,总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的。

方法二:抒情诗结尾

特点:在结尾处抒发自己对景色的热爱之情。这是写景状物文章最常用的一种结尾。

例文:面对着这满山盛开的花朵,我真想大声说:我爱你,我美丽的家乡!

方法三:反问式结尾

特点:把自己浓浓的情感用反问的形式呈现,强化表达效果。

例文:面对着这雄伟的山,这秀丽的水,别说是我一个爱美的人那一个看到的人能不喜欢呢?

三、如何把主体部分写的具体生动呢?

首先,观察描写要有顺序。

状物类的文章一般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和描写。

写景游记一类的文章写作顺序主要有并列式和地点转移式两种顺序。

并列式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把所看到的景物依次写出来,特点是景物描写顺序可以调换位置,且不影响表达效果。一般用于介绍一个事物或者定点观察一处景物。

比如这一篇文章:

               凤山公园的早晨

星期日的早晨,我和爷爷到凤山公园晨练。

  来到凤山公园,白茫茫的晨雾在流动,在减退。小树醒了,沾着露珠;野花醒了,它与露珠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小鸟醒了,唱起甜甜的歌。空气格外新鲜,微风徐徐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在一片绿树丛中,人们正在做着各自喜爱的活动,舞剑的一群阿姨红衣红裤,配着剑柄上垂下来的金黄的流苏,美得耀眼。练太极拳的老人,个个一身运动衣,红光满面,显得格外精神。几位打羽毛球的大哥哥大姐姐,蹦来跳去,战斗十分激烈……                        

太阳伸出了头,给整个公园穿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早晨的凤山公园真美!

地点转移式的描写是自己走到哪里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写。景物随着地点转换。这一类文章一般用于游记。

                 游石林

我和妈妈乘车到著名的石林风景区去游览。

石林入口处的石峰正面刻着石林两个字。笔画方俊,于平正中见险绝,更是衬托了石林的险峰奇妙。

我们随着人流边走边看,来到一个峭壁下面。向下一看,一条狭窄的山道上,人们排着队侧着身子走进道内,原来这就是极狭通人!轮到我们了,我壮起胆子,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挤了进去……

石林最有名的一座山峰叫阿诗玛,她像一位亭亭玉立的撒尼姑娘,背着精巧的背篓。漂亮的民族头饰中透出秀丽的面庞,就连翘首遥望亲人的表情都惟妙惟肖,让人联想到她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在返回的道路上,我又看到许多石头,有的像报晓的公鸡,有的像展翅的雄鹰,还有的像开屏的孔雀……石峰旁还长着绿油油的小草和一些说不出名字的树、竹。小草、野花、翠竹、绿树和群石、群峰相衬,真是一幅迷人的大自然美景图。

 

其次,观察描写要具体。

1.掌握观察的方法

观察的方法也有很多,对于同一个事物,可以有一下几种观察方法:

1)定点观察法。

从一个固定的观察点,将所看到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观察。

2)多点观察法

从高低、远近、前后、左右等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事物进行观察。

对于一处景物除上述两种观察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一下方法观察。

3)移步换景法

随着观察着位置的移动,观察点发生变化,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景物。

4)时间推移法。

依照时间的变化,对同一处景物进行不同的观察,感受不同季节同一景物的不同变化。

 

2.掌握观察的诀窍。

1)让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等多种器官参与其中。

其中眼睛看事物的颜色、大小和形状,鼻子闻气味,嘴巴尝味道,耳朵听声音,用手的触摸感知物体表面平滑或粗糙、圆润或锐利等。当然,闻和尝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在确知事物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的时候才做。为了很好的很全面的观察,有的老师还建议来一点小小的不会影响全局的破坏,以使观察更具体更详细。我很赞成这种观点。比如,你观察一盆花,就可以扯下一片叶子或着一片花瓣,撕开、揉碎去感知。当然,这破坏是要看对象的,如果为了观察把一个电视机、电冰箱给拆零散了就不行了。

举例:(杜鹃花)

比如说,我身边有一盆杜鹃花,我们先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去观察。

整体:观察什么?花盆,花的整体姿态。

这是一盆小花,虽然小,长得还算茂盛。(整体看花)种在白色的瓷盆中,瓷盆很精致,上下两条蓝色的花边,中间一枝杜鹃,,很淡雅。(花盆)

部分:具体观察这棵花。可以分叶子和花。

叶子:

我们先用眼睛看:

叶子是墨绿色的,不大,最大的也没有冬青没有长成的叶子大。叶子上有清晰的叶脉,正面是绿色的,背面是淡黄色的,也许是正面接受更多的阳光的缘故吧,表面还有一层白色的密密的软软的刺。

用手摸:

摸一摸,涩涩的。

破坏一下:

摘一片杜鹃的叶子揉一揉,感觉叶子有点干,水分很少,不像其他的叶子一揉就会流出很多绿色的汁液,直到一个完整的叶片揉成碎的了,也没有看到汁液流出来。

用鼻子闻:

闻一闻,手上倒是有了一点淡淡的青草气息。

把刚才的观察组合起来,就得到这样两段话:

这是一盆小花,虽然小,长得还算茂盛。种在白色的瓷盆中,瓷盆很精致,上下两条蓝色的花边,中间一枝杜鹃,,很淡雅。

叶子是墨绿色的,不大,最大的也没有冬青没有长成的叶子大。叶子上有清晰的叶脉,正面是绿色的,背面是淡黄色的,也许是正面接受更多的阳光的缘故吧,表面还有一层白色的密密的软软的刺。摸一摸,涩涩的。摘一片杜鹃的叶子揉一揉,感觉叶子有点干,水分很少,不像其他的叶子一揉就会流出很多绿色的汁液,直到一个完整的叶片揉成碎的了,也没有看到汁液流出来。闻一闻,手上倒是有了一点淡淡的青草气息。

这样,杜鹃花的叶子就写得具体生动了。观察杜鹃的花,也可以按这种方法进行。如此,这篇文章怎么还能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呢?

2)学会分解观察事物。

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一处景物,都是有多个部分组成的。比如一只小鸡是由脑袋、身体、腿、脚、尾巴几个部分组成的;一棵大树是由树干、树枝、叶子组成的;随便一处景物就是由几种不同的事物组合而成的。所以,要想把所要描写的物写具体,必须要对此物做以分解描述。

举例:《火烧云》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彤彤的,一会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办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大龙虾》

大龙虾全身披着红红黑相间的盔甲,就像古代大将军穿的战袍。那尖尖的上长着一对黑得发亮、绿豆般大的眼睛。还有八条细如火柴棒的肚子上有一层薄而透明的护心甲。尾巴有五片,展开来像一把小扇子。最厉害的是它那一对大钳子,要是你惹了他,他就会用那又粗又有劲儿的大钳子夹你。

很多颜色在天空中交错,没有这些分解是不可能写具体的。后面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作者也是采用的分解法。

3.观察描写要粗细结合,动静相伴。

好的观察作文都是有详有略的,如果对所有描写的事物都做详细描写,就会让文章拉杂,主次不分;如果都写得简略,又会使文章干瘪无味。这就要求孩子们在写作中确定一个或两个重点观察对象,对它做详细的描述,其余的则抓住其中一个方面的特点概括介绍就可以了。

同时要注意的是,对事物的观察尽量做到动静结合。比如:有风时,无风时;睡觉时,活动时;安静时,鸣叫时等等,这样可以使所描写的事物全方位呈现自己的姿态,让读者对其了解的更全面更详细。

例文:《渔村的早晨》

渔村的早晨是恬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泛着微薄的水面更显得那样安详、沉静。海面上渔船星星点点,尤其是那些大铁船身着蓝装,在阳光的照耀下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辉。

渔村的早晨也是繁忙的。码头上,渔民伯伯们正在补织渔网,他们动作麻利,边织边谈笑风生。渔村的孩子们正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渔村的早晨更是热闹的。在那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不少店铺都已早早开放了。……

例文:《菜园春景》

再往前走几步,我们看到了猪婆菜。猪婆菜的叶子绿中带黄,叶片大大的,像猪八戒的耳朵。(静)微风一吹,叶子随风舞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动)好像在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欢迎我们到来一样。(联想)

4.写作以前,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些与本次所描写景物相关的词语,以备写作过程中使用。

写作文的时候,学生有的时候观察得很详细也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传神。为什么?因为缺乏能够准确描述事物状态的词汇。关于此类的积累途径,全面已经讲过。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让孩子写好一篇文章,家长可以在作文前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些和能够表现事物特点或者与描写事物相关的词汇。

例如:

如果要写雨就可以准备这些词语:

细如牛毛  淅淅沥沥  春雨如油  飘飘洒洒  细雨如丝  斜风细雨 

阴雨绵绵  雷雨交加  滂沱大雨  倾盆大雨  雨过天晴  雨声沙沙

细雨飘洒  风雨飘摇  山雨欲来  风雨同舟 阴雨绵绵  细雨如烟

时雨春风 春雨阵阵   春雨潇潇  风雨交加 细雨如丝  雷雨交加

还可以准备一些描写雨的诗词: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写雨的句子或者经典片段,让学生学习模仿,并在学习运用中内化为自己的。

如此,顺序搞清楚了,知道开头结尾以及中间部分怎么写了,又知道如何写具体,还有这么多词语等着我们使用,如何还能写不好作文呢?

 

第三类,想象记叙文的写法

在这里,我把童话、想象作文等一并归入想象记叙文的范畴。童话和想象作文是小学阶段习作练习的另一重要文体。

一、关于童话

1.定义: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

童话与一般的记叙文的区别是,平时所写记人写事的文章都来自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要求孩子们尽力去还原生活所写事情的真实性是评判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但是,童话就不是了,通话中所出现的“人物”不一定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不具备童话中的思维或能力。童话中所讲述的事情,在现实中也不可能发生的。一切都是在想象和幻想中塑造的。

2.童话写作要注意的事项:

   虽然是想象作文,但是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想,随心所欲的写。童话写作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首先,要订出有意义的主题。孩子们在写作的手一定要先想好自己要表达一种怎样的价值观,打算给读者以什么启发和教育,这是童话的魂,有了魂以后,也就有了价值。

接着,选择进入童话的人物。世界万物都能进入到童话的世界里,都能像人一样思维、劳动、开口说话,所以童话人物可选择的范围很宽。写作以前确定人物是为了让故事中人物有一定的稳定性,预防出现童话人物有始无终的现象出现,也为了避免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许许多多人物纷至沓来,使故事无休止的向前发展,以至于到最后作者忘记了自己的写作初衷。

然后,构思故事情节。所要反映的主题准备在怎么样的故事中呈现呢?前因后果如何安排呢?所选择的人物在童话中的分别承担什么角色呢?这都需要孩子们统筹安排。

最后,写作。前期工作做好以后,写作的要求就和前面所讲的写人记事记叙文的要求一致了。需要说明的是,童话写作中要注意故事情节的离奇生动,并且要有意识在故事中穿插进生动有趣的对话,让童话故事在对话中发展。

例文:《忧伤音符草》

音乐家灰布熊在草地上弹吉他,掉下了一大串忧伤音符。不久,这些音符便在泥土中生根发芽,长成一大片五颜六色的忧伤音符草。

小羊咩咩从这路过,看到了这些漂亮的小草,心想:这么新鲜的小草,味道一定也很好!她大口大口地吃起草来。吃完草后,咩咩好像想起了什么忧伤的事,就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唱着忧伤的歌。小羊咩咩这才明白,自己吃的不是普通的草,而是传说中的忧伤草。小羊咩咩想:既然我变成了伤心羊,我不能让其他小动物也吃到这些草,也变得伤心。于是,咩咩羊就天天守在这一片草地边。

一天,兔乖乖来找食,看见这些草,就想饱餐一顿,咩咩赶紧拦住她:“别吃,小兔,这是伤心草,吃了你会变的伤心的!”小兔听了,心想:咩咩真自私,她想独吞这片草,真是坏透了!我以后再也不理她了。小兔生气地走了。

不到一个月,忧伤音符草开花了,这些美丽的花引来了小蜜蜂。咩咩赶紧制止:“小蜜蜂,别采这些花,这是忧伤音符草,它会让你变得很伤心。”小蜜蜂也觉得咩咩太自私了,也生气的飞走了。

就这样,小羊咩咩失去了很多朋友。

几个月过去了,灰布熊又来到森林中,小羊咩咩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他,灰布熊这才想起自己几个月前,在这里弹琴时掉了一串忧伤音符。他急忙把这件事告诉了森林中的动物,大家恍然大悟,急忙向小羊咩咩道歉,大家把咩咩围在中间,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这一篇童话的主题是什么呢?很明显,只要真的是为朋友好,总有一天大家都会理解的。也可以说是:真的朋友是不怕误解的,只要为你好,宁愿自己承受痛苦。

参与的人物也很简单,就四个——灰布熊,小羊咩咩,小兔、小蜜蜂。剩下的都被省略了,这样就让故事简洁生动。

二、普通的想象作文。

什么是想象作文?所谓想象作文,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借助想象的翅膀,超越生活实际构思出从未见过的或者根本不曾出现过的生活图景,并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写想象作文的注意事项。

一、想象作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要在现实的基础上想象,不能让想象成为无根之木。

诸如“二十年后的家乡”“三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等等这一类的想像作文,不同于童话和神话,无论如何奇特,都不能脱离现实的制约,不能出现鸟说话、猪劳动、小兔种白菜这样的环节,必须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想象。

2.想象要超现实,要勾画出现实不曾出现过的生活图景。

反映现实生活的作文不是想象作文。虽然现实没有达到,但是凭当下的科技不远的将来能达到的,(比如,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用可视电话通话,每一个家庭拥有一架小型飞机等)这一类的想象作文也不是好的想象作文。好的想象作文中的生活图景是可望而难以企及的,有其合理性,又有其幻想性。

二、作文中的想象技巧

很多老师布置想象作文一般不进行指导,认为想象么,天马行空,随便想、随便写就行,其实,想象也是有方法的,都需要基于现实的基础。想象的方法很多。比如:

1.由现在联想到过去

把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对接,让现在的事物或人物出现在古代的生活中,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让今天的故事在过去的环境里表演,让的东西起来。比如说,自己坐着飞机回到了宋朝,和包公一起聊天,向他介绍飞机的用途,介绍现在很多新乡的事物;让王熙凤到国宾馆吃一顿晚餐;康熙喜欢微服私访,那就把康熙皇帝请到今天,让他坐火车、坐飞机下一次江南……等等,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例文:

《假如刘备诸葛亮有手机》

今天我读了《陆逊火烧连营》,讲的是刘备为了给义弟报仇,起兵东吴。节节胜利后,为了取水方便,扎营在树林深处,结果被东吴都督陆逊用火攻,大伤元气。

读完你这个故事后,在惋惜之余,我想到,刘备身边不是还有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吗?如果,刘备和诸葛亮能有部手机,那结果又会怎样呢?也许事情会这样发展:

又是一场胜利以后,蜀军40多个营寨一片欢腾。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在加上在旷野扎营,取水很不不方便,刘备为了犒赏三军,便下令蜀军移到树林深处扎营。准备移影时,诸葛亮用手机打来电话:“喂,主公,罚吴情况怎样?”

“我军节节胜利,现在烈日炎炎,我准备移到树林深处扎营。”刘备说了自己的想法。

“千万别移动营盘!”手机那头传来诸葛亮急切的声音。

“为什么?”

“陆逊迟迟不攻,一定是因为它料到盛夏天气炎热,您会在林中扎寨,如果这样,他只要用火攻,就必胜无疑!”

听了诸葛亮的话,刘备吓出一头冷汗,赶紧传令:“原地扎营,不得移动!”

就在这时,陆逊正在抓紧布置他的火攻计划,但却迟迟等不到刘备树林中扎营。他长叹一声,只得作罢。

如果诸葛亮刘备有手机,那历史就要重写了!

2.由现在联想到未来

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比如,月亮和地球成了一家,住在月亮,工作在地球,几分钟就能走个来回;在未来的世界里,世界没有了国家,都是一个大村庄,来往方便,任意通行,等等。通过想象描述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向往。

例文:《租妈妈》

妈妈有的时候的确很烦人,但是又不能换掉。时间终于到了2020年,大家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库尔博士开了个“租妈妈公司”。这可真是太好了!我和妈妈商量好,去公司租一个妈妈。

这儿的妈妈可能多啊!为了推销自己,她们争相向我介绍着自己:

“乖孩子,选我吧,我会天天给你钱花的。”

“选我吧,给我当孩子最自由,你想做什么做什么,我一定不管你!”

……

我平时最烦的就是被妈妈管着,于是就把亲妈妈留在公司,租了一个什么也不管的妈妈回家了。

一到家,妈妈就忙着找人打麻将去了。这下我可自由了,做什么事都随心所欲,跑到自己的房间,把妈妈平时不准我玩的东西都拿出来玩了个天昏地暗。正玩得高兴,肚子饿得咕咕叫,我便嚷道:“妈妈,快做饭,我饿了!”

“我正忙着呢,你自己煮方便面吧!”新妈妈一边玩麻将,头也不回地说。唉!我怎么就忘记了呢,这是一个什么也不管的妈妈呀!我胡乱出了点东西,脸没洗、脚没洗,就睡觉了。第二天一睁眼睛,八点了!上课早迟到了!平时都是妈妈叫我起床,这下……没妈妈管着也不好!我可不想变成一个坏孩子!于是赶紧到公司租了一个管得严的妈妈。

“这个字怎么能错?抄20遍!”

“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再做5页《尖子生题库》中的题,然后再写一篇作文。”

“不准看电视!不准吃零食!不准……不准……”

严妈妈几乎把我当作了机器人。一点快乐也没有,

无奈又回到了出租公司。这一次换了一个每天给我钱花的妈妈,这下可好了,我把周围的小饭店吃了一个遍,体重直线上升,一些坏孩子找到了我,带我上网、打游戏……有了钱,我学会了很多坏习惯,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没办法,我赶紧把这个妈妈也送回去了。

换来换去,我怎么都觉得还是自己原来的妈妈好!看来,我得赶紧把妈妈接回家啊!

3.有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

这是联想类的作文。这类作文的特点是由甲事物联想到乙事物。其中甲事物是基础,在文章中需要先介绍的,在介绍完这个事物的特点以后,联想到另一类事物。这两类事物之间是有很明显的相似点的。比如“粉笔”,我们就可以先描写粉笔的特点及它的用处,然后由粉笔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想到老师以及其他默默无闻的人。这样写,就使得“粉笔”这种不起眼的东西变得值得敬佩,这也是借物抒情、借物喻理。

这一类题目一般用家事物的名称命名。比如说:《粉笔》《雪松》……

4.把现实和童话对接

童话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文学作品,阅读童话,常常让人沉浸其中,读到醉时,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幻想成其中的某个人物。尤其很多孩子特羡慕童话中人物神奇的功力,总希望自己也能千变万化。那就可以在作文中过把瘾。比如,我们可以让自己走进西游记,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取经;可以走进丑小鸭,当一回爱护小鸭的小姑娘;可以走进美人鱼,帮她挽留住那不知内情的王子……孩子们一颗良善之心,就在着温柔的童话中悄然苏醒。

例文:只听“嗖”的一声,眼前一道白光,我已经站在花果山水帘洞前了。突然,四周到处都是敲锣打鼓声,原来是孙悟空带着他的三千猴儿出来迎接我了。悟空虽然是齐天大圣,但是对我非常客气,伸出满是毛的“猴手”使劲和我握了握,又来了一个拥抱礼,还顺便在我的面颊上亲了一下。哈哈,被大圣如此厚爱真开心!猴子们簇拥着我,又唱又跳。被猴子们抬进水帘洞,我们荡秋千,吃鲜果,玩的那个开心啊……

5.假设想象

不一定和现实世界对接,直接进行假设想象。这样的文章也不少,比如:《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假如我有一只聚宝盆》、《假如我是一片叶子》等等,在一连串的假设中呈现个人的理想和精神情操。

 

 

 

结束语:

家长朋友们,同学们,作文的方法还有很多,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希望拥有一个“点事点物皆能成文”的金手指,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拥有这个金手指,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融合其他作文教学专家的智慧,把小学阶段各类作文的特点和写法做了汇总,制成了一个简洁清晰的作文结构图,相信对同学们写好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良好的作文方法。很愿意为大家提供帮助。谢谢你们!

濮阳市子路小学武凤霞

在语文听说读写书五种基本能力的训练中,以“写”的能力训练难度最大。因为,写作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观察生活、抒发情感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对很多同学来说,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第一怕。语文成绩不好,主要是作文不好。几乎所有不喜欢语文的孩子都是因为不喜欢作文。但是,考试、升学并不因为我们的不喜欢而取消作文,相反,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分值越占越大。过去一个百分试卷,作文占30分,现在,很多地方的百分试卷中,作文占40分,中学150分的试卷,作文占60分。中小学作文分值所占比例几乎一样,都是试卷分数的2/5。记得曾在网上看到过一则消息,说某地某学校的语文考试取消了阅读和基础知识部分,仅考一篇作文。无论消息的真实性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作文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语文成绩的好坏。所以,为了学业我们需要写好作文。但作文又不仅仅是考试的的需要,掌握作文方法、写一首漂亮的好文章也是未来工作生活的需要。家长和同学们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很多家长为孩子买来了各种各样的作文选,不惜花费许多钱财为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作文训练班。这样一路看下来、读下来、学下来、写下来,按说,孩子的作文水平该有很大提高才对,但结果除写好了老师指导的几篇作文以外,其他的文章依然写不好,提起作文依然头疼。这是怎么回事呢?从刚才的提问中可以看出,大家很期待解开心中的这个结,以便能够对症下药。

首先,我们来分析分析在投入了很多精力以后作文依然写不好的原因。

我认为,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

原因之一:把读作文选当做快速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

很多家长总以为读作文选是提高作文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作文选中的作文很多是学习中要写的题材,再加上是孩子同龄人的作文,所以,当孩子对着作文题找不到素材的时候,作文选可以打开孩子的思路。家长们的想法是好的,殊不知,对孩子来说,范文在手恰恰阻碍了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范文在手孩子们就有了思维的惰性,仿写比创作容易得多,尤其是在写作文过程中会忍不住从范文中拿来相关的段落为己所用更是容易。还有的聪明孩子,在借鉴作文选上的段落时,怕写的太好被老师发现,或者让同学们不相信,就故意把原文中一些优美的词句删除掉,留下其中一部分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如此,所“做”文章即使得了高分,也不证明学生有了和这一分数相匹配的作文能力。况且,这样写完一篇文章以后脑子中依然是空空的,下一次见了相同题材的文章依然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从来不摘抄作文选中的段落,为什么作文水平依然不能提高呢?江苏一位老师对这种现象说过一段很是精辟的话,他是这样说的:

作文选上的作文是小学生写的,在老师的眼里是优秀,是满分作文,你读它,学习它,学七成只有70分,学八成只有80分。要想使孩子真正具有优秀的作文能力,一定要读真正的书,作家的书,流传已久的书。作家的书在老师的眼里是200分的。孩子读这种书,学五成也是100分。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试想,很有悟性的孩子认真学习才能学个七、八成,如果我们的孩子悟性一般,我们能学几成呢?六成?还是五成?如果我们的孩子追求的是速成——摘抄其中某些语段或章节,为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那么,别说七成了,连四成也学不到。

所以,家长们切记:要想通过读书提高作文能力,必须要多读经典的书,学习作家的语言表述方式和构思。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大家风范”,才能有孩子自己的个性,而个性的才是优秀的,才是有价值的。当然,这种做法不会立时见效,是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等待的。但这个等待我认为有价值,因为,这是从根子上解决写好作文的问题。说到这里,家长们和同学们或许要问:那些书是经典的书呢?经典的书很多:比如绘本,几乎本本都经典。还有儿童世界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绿野仙踪》《青鸟》《海底两万里》《环球八十天》《小王子》《毛毛》《夏洛的网》等等。到书店看看,这些世界名著都在打折区,因为他们不是流行书。也正因为他们不流行,所以能走到今天必定是经典。有的家长说,喜欢让孩子们读世界级的经典名著,——《红楼梦》《悲惨世界》《茶花女》《西游记》《水浒传》等等。这些书当然是好的,但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量力而行。不能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求厚重,这样也起不到很大作用。我个人认为,孩子读书是有一个梯级的:儿歌——童话——其他儿童文学——成人经典。儿童阶段是善于幻想的阶段,这个阶段最需要经典的儿童文学的润泽,把他们的心灵浸泡在优美的、富于幻想的文字中,过了这个阶段,就再也找不回童年阅读童书的感觉了。

原因之二:忽略了背诵与写作没有关系。

家长们都知道,所谓的作文就是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所谓的作文能力强就是能把一件事、一个事物、一种情感用合适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那么,准确、生动的文字从何而来?孩子们自己是不具备造词能力的,只能是把作家的语言装进自己的头脑中,用规范的书面语来替换自己的口头语。但是,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是能够自己跑到一个人的大脑中去的,那么,把规范、准确、优美的文字装进自己头脑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背诵!而且,这是唯一的方法。语言装得多了,词汇就丰富了,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够用合适的词语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描述所要描述的事物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词语经过新的排列组合就变成了孩子们自己的语言了。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让孩子们多背诵,背诵可以说是提高孩子作文能力的最快捷的途径。

当然,说背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法宝,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帮助孩子们积累语言,还能够积累语言表达的技巧。写作文不是只要大脑中有词汇就能写好的,写文章就如盖高楼,一词一句相当于砖砖瓦瓦,要把他们累积起来,如果没有一定的顺序,缺乏相当的技巧也是不行的。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文章写得漂亮,常常遗憾同样的一件事自己写来却了无生趣。其实,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就是表述的方法和词语运用能力的不同。所以,词语积累只有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写文章时我们才能随意组合;也只有积累了很多表达方法以后,写文章时才能根据需要信手拈来,或者创造出自己特色的表达。因为,量的增加能够促成质的提升。

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让孩子一要多背诵儿童诗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优美、精炼、富有灵性,多背诵可以使孩子们的语言简洁灵动; 二要背诵优美篇章和经典句段,用规范的书面语替换孩子的口头语;三要多背诵古典诗词,不仅涵养气质,作文中如果能信手拈来,就会让文章大为增色。如此积累的多,孩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组合,表达出甚至准确表达出自己要说的事和要抒发的情感了。

原因之三:缺少素材的积累。

很多时候,一说写作文,同学们不仅是缺少词汇,更是不知道写什么事,经常看到有同学在作文课上冥思苦想一节课,还迟迟动不了笔,问问原因,不同的同学几乎都有着同样的答案——没有想起来写什么。即使写自己最熟悉的妈妈,有的同学也要冥思苦想,甚至不同笔下的不同妈妈做的是同样的事情。我相信,孩子们在家写作文的时候一定也是这样,我们家长也一定常常为此苦恼。据我所知,每当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着急,埋怨孩子猪脑子,怎么天天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好的坏的、成功的失败的、无聊的有趣的、自己亲自参与的听别人说的等等大大小小的事就一件也记不得呢?甚至在自己做了提醒的时候还茫然不知,即使想起来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了,也说不清楚事件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于是,只好笼统地把事情交代一下完事。其实,我们不能这样埋怨孩子们,因为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孩子们根本就没有去注意,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当回事,更别说去有意识记忆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细节了。没有这些积累,如何在需要的时候拿来为作文素材呢?所以,加强平时对人对事的观察,做一个有心人是写好作文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什么是有心人呢?就是能够把身边的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不是把事情当作一个热闹看,而是当作素材积累下来。

我对家长的建议是:为孩子准备一个积累本,这个本不是交给老师看的,也不用要求孩子把字写得多么工整漂亮,只要把看到的听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或简单或详细地记录下来,不用刻意追求遣词造句的规范,仅仅是作为一种备忘积累下来。这样,当遇到这一范围内的作文时,我们只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现事情详细经过或者只是在原来记录的基础上润色一下,就可以成为是一篇个性鲜明的好文章了。

原因之四:作文练习次数少,质量不能保证。

日常孩子们的作文练习有两大类:一类是跟着教材走的的正规的作文,这类作文一般都在单元结束的时候,由编者提出一个统一的要求,教师进行详细指导的作文。另一类就是日记。

教师和学生都很在意第一类作文,一般一篇也不会少,有几个单元,就写几篇作文,基本上每个学期八篇,这八篇是老师严格要求的文章,基本上是要求人人过关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过关,老师会采用写了改,改了写的做法,有的时候要反复数遍。但是,学生的作文能力绝不是这八篇文章就能够练出来的,因为,一个学期一般有20个周,平均两个多周写一篇文章,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的老师把日记当做作文来练。即使这样,每周也最多2-3篇,很多学生对日记的重视程度很不够,应付敷衍的占相当大的数量。再加上老师的批改鼓励不能及时跟上,依靠日记写作进行作文练习几乎也是形式。但是写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写文章是一个技术活,必须要多写才能掌握其中的敲门。

那么怎么能让孩子们愿意写作呢?这就要我们家长费点心思。我建议大家为孩子们建一个博客,把他们写的文章发到网上来,联系几个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大家互相串串门,鼓励鼓励,孩子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当他写出习惯的时候,写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也想让孩子多写两篇文章,但是写什么呢?其实,可写的内容很多,给大家一点建议:

1.模仿经典

我们经常读书,读文章,很多世界级经典的诗、文、书都短小精悍又极富童真童趣,很适合模仿。比如,金子美龄有一首诗,叫《我、小鸟和铃铛》,诗是这样的:

我伸开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翔;/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晃身体,/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回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会唱好多好多的歌儿。

   铃铛、小鸟、还有我,/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我们五年级的一位同学读完这首诗以后,就仿照着写了一首《我、爸爸和妈妈》,诗是这样写的:

我有一位爸爸,/ 我有一位妈妈,/ 爸爸很健壮,/妈妈很能干,/ 别忘啦,还有聪明的我。

我没有爸爸那么健壮,/爸爸没有我这么聪明,/我没有妈妈那么能干,/妈妈没有我这么漂亮。

 爸爸、妈妈还有我,/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点,抓住爸爸妈妈和小作者自己的不同优点放在一起比较,让每一个人都有了自信。

不仅诗可以仿写,现在流行的图画书也非常适合仿写。很多老师还专门开辟了用图画书为载体教学生写作的课程,有一位同学读完《逃家小兔》这个绘本故事,就和同学一起创作了一本自己的《逃家小兔》,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只小兔,他很想离家出走。有一天,它对妈妈说:“我要逃走了!”妈妈说:“你要是逃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啊!”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变成一片树叶,躲在大树上,让你找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一片树叶躲在大树上,”妈妈说,“我就变成大地,让大树长在我身上,时刻都能看见你。”

“如果你变成大地,”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到云彩里,让你找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小鸟,”妈妈说,“我就要变成蓝天,让你永远在我的怀抱里飞翔。”

“如果你变成蓝天,”小兔说,“我就变成水滴藏在小溪里。”

“如果你变成水滴,”妈妈说,“我就变成大海,让你自己流向我心里。”

“如果你变成大海,”小兔说,“我就变成一个小孩,跑到离大海很远的家里藏起来。”

“那我正好就是你的妈妈,我会张开双臂抱住你的。”

“天啊,我怎么也跑不出你的怀抱,”小兔说,“我还是乖乖的呆在家里,做你的小宝贝吧。”

它就这么做了。

“来跟红萝卜吧!”妈妈说。

虽然这些仿写都和我们教材的作文无关,但这又有什么呢?语文书要求训练的作文本就只是我们写作练习的一小部分内容,不应该也不是全部。只要能让我们的孩子学习作家的表达方法,只要他们有东西可写,愿意写,能写好,就是有价值的练习。

2.分类写片断。

平时的作文练习中,我不建议同学们每次不一定要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因为,这样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还不见得有什么好效果。可以列一个作文训练计划,根据计划写片段。分阶段练习“开头”“结尾”“细节”“对话”等等内容。建议大家在开始每一个内容的训练时,都要先阅读别人的文章,找出各种风格各种形式的片段,仔细阅读,发现特点以后,再分别练习。有这么多方法在头脑中留存,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如此,你想写不好作文都难。

原因之五:写好了就是完成任务了,不认真修改

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写作文都是一遍成功,直接写到日记作文本上,这固然和时间紧,没有时间打草稿有关系,也和同学们不愿意打草稿有关系。这样一遍成功的作文仅仅适合少数作文能力强的孩子,对大多数普通的学生来说,写完以后的认真修改必不可少。一句古语说得好,“好文不厌百回改”。意思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是,同学们呢,往往最忽略的就是修改,文章一遍成功,上交到老师手中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说文章写得怎么样,用词是不是准确,有没有更好的表述方法,有没有自己的个性等等则全然不顾。其实,文章也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它,它就怎么对待你。你不为文章负责,文章也就不为你负责。写作能力是在一次次自我的严格要求中提升的。

我的建议是让你的孩子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出声朗读几遍。不要小看朗读,在朗读中,不通顺的句子,错别字,以及写得不清楚不到位的地方,在朗读中都能被孩子自己发现,从而把文章修改得接近孩子作文的最高水平。还可以和同学互相修改。这样,孩子的文章就会越写越好,自然,写作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了。

原因之六:没有掌握一定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作文是一个技术活,写作文是有一定技巧的。但孩子们在读书作文的时候不善于思考发现和积累,以至于什么样的题目该选什么样的材料心中都不清晰,不同题材的文章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用什么方法描写生动具体心中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所以,文章写出来就显得没有味道,不能打动读者。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要教给孩子们审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审题的能力。二要让孩子多积累一些表达方式,比如,开头的方法、结尾的方法、细节描写具体的方法等等。如此积累的多了,布局谋篇的能力也就强了,再加上头脑中词汇的丰富积累,写好作文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家长朋友们,我们在指导孩子作文时存在的误区基本上就是以上六个。我帮大家分析清楚了,平时在指导孩子学作文写作文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了。就能够在一个大的空间里去看孩子写作文这件事情了。建构起大的空间观念以后,请大家跟着我再回到一个小的空间来,探究一下每一类文章具体的写作诀窍。这也是我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

 

如何写好一篇具体的文章。

仅仅积累了语言不知道如何用,写不好文章;仅仅会构思文章的思路,也不能够保证能把文章写好。因为,具体到一类文章、一篇文章,有很多限制。孩子们的作文必须要听从于这些限制,也就是说要符合写作的要求。否则,就是跑题作文。比如,让你写一篇文章介绍一种事物,如介绍你家的电视机,而你却写了一件围绕电视机发生在你家里的一件事;让你写一件发生在班级里的事,你却把班里的同学老师做了特色介绍;让你写一篇游记,你歌颂的是某一个人;让你写一个演讲稿,你却写了一片书评等等,这样的文章即使文字优美,即使构思巧妙,即使视角独特,也不能够说是一篇好作文。所以说,写好一篇作文,一般要经历这样几步曲:

第一步,读清题目要求。弄明白要写的是哪一类体裁。

第二步,回忆该体裁的写作要求。

第三步,围绕要求选材。

第四步,写作。

第五步,修改。

但是不同文章,又有自己不同的要求,小学课本中的写作体裁主要是记叙文,今天我主要来讲讲记叙文的写法。

一、记叙文的定义。

什么是记叙文呢?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法的一种文章体裁。记叙文是中小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一种作文体裁。

二、记叙文的种类。

记叙文大体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想象记叙文、哲理记叙文等几类。

其中,小学阶段经常见到的是写人记事、写景和想象三类。如何写好这几类文章呢?下面,我分别来谈。

第一类:写人叙事记叙文的写法

这一类文章是小学生作文的重头戏,是每一个学生写作的必修课,但也同时是学生最不容易写好的体裁。此类作文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跑题、选材不新颖,写作不具体。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杜绝这些问题的产生,让孩子们写好作文呢?

第一步:审题

这是指导学生学写作文的重要步骤。如何审呢?

2.拿到一篇文章题目以后,要找题眼。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的关键词,它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所要突出的核心所在,是文章写作的重点。我们来分析几个题目,看看他们的题眼是什么。

《我真佩服我的同桌》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佩服”,写他好笑好玩不行,说他做错的事情不行,你的选材必须围绕“佩服”,所选的事例必须能反映出让你佩服的做法或者思想品质。

《慢性子的爸爸》这个题目的题眼不用说就是“慢性子”。

《这件事让我真难忘》这个题目的题眼就是难忘。

找到题眼以后围绕题眼进行选材,就能够保证我们的作文不跑题。如果不跑题,即使文章写的不十分生动,也能拿到二类作文的分数。

但有的时候没有题眼,也就是说在文章的题目中我们看不到作者要求我们表达的核心,怎么办?这时候我们选材的空间就要大一些,无论是痛苦还是幸福、无论是快乐还是郁闷、无论是美好还是丑陋,只要我们围绕一个方面去写,突出一个中心就可以。

2.读懂题目中的中心词

根据主题选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要能读懂题目要求我们选材的中心词。知道中心词所指向的事件范围。比如说:我们学生经常见到的又往往写不好的几个题目:《记一见难忘的事》《发生在xx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有趣的事》《这件事真新鲜》,很明显,这几篇文章都是写事的作文,但是,落脚点又不一样,要突出的题眼分别是“难忘”“新鲜”“有意义”“有趣”。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几个词:

难忘:难以忘怀。哪些事情是难以忘怀的呢?范围非常宽,有趣的、让自己的心灵的到教育的、愧疚的、尴尬的、不光彩的、有价值的等等,所有这属于都是难忘的范畴。

有趣的:这里的“趣”指的是“好玩”“有意思”,能引人发笑的事。但是不是只要能引人发笑就行了呢?比如,一个同学记录的是一个人在讲低级笑话,引得人大笑不止。这是有趣的事,但是能写么?很显然一般情况下不能。所以,这里的“趣”,不是一般意义的趣,而应该是高雅的、有意义的趣,这就是“趣”中要包含着积极上进的思想。我们经常说到一个词:“趣味”这里的“味”就是所包含其中的思想。既要好玩又不低级,这样的趣事才是我们所要选择的。

有意义的:所谓的有意义,就是对人对己对社会有帮助有贡献的事。自己在学习上攻克了一道难题,学会了做饭,参加了一项活动,学会了一种技能,帮助他人做了一件好事,到社会上参加了一项利国利民的活动,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有意义的事。哪怕自己无意中做了一件错事,但是能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得到生活的启迪,这样的事情也可以说是有意义的。

新鲜的:按字典的解释,“(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即为“新鲜”。这个层面的理解应该是很有时代特色的。例如,九十年代中期,出租车还很少见,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打的》,写自己第一次做出租车的所见所闻所感,很新鲜;同一次作文,另一个同学写的是《打包》,写自己和家人到饭店吃饭,把没有吃完的东西打包带回家的事,也很新鲜。但是,同样是这样两件事如果放在今天的背景下就不算什么新鲜事了。那么现在的新鲜事是什么呢?很多啊,比如说“大学生毕业回到农村当村官”“六十多岁的人了到北大学习”等等,只要我们细心留意,新鲜事也有很多。

搞清楚了这些词的意思,我们再选材的时候就不会跑题了。

3.关注题目中的限制词。

但是,有的题目没有题眼,但却对事情发生的时间或者地点进行了限制,或者对要求学生写的事件的数量进行了限制,这就要求孩子们不要忽略那些看似不重要的词语。

例如:《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写什么事不管,写发生在哪些人之间的事也不管。但是限定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写成学校发生的事情就是跑题。

《学校趣闻》,这个题目就要求你所写的趣事必须是发生在学校里的,发生在家里和社会上就算跑题。

《暑假里的一件事》就限定了时间,你写寒假过年的事情,无论多么生动也不符合要求。

《我和爸爸》就不能写成我和妈妈。

《校园秋景》,一定要是校园的景色,还必须是秋天的。

这些题目都还好审辨,有的时候没有题目,用几句话提出写作要求。这就需要孩子们仔细读要求,根据他们提示拟出自己的题目。再来写。

比如这个要求:

暑假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你可能游览了风景名胜,可能参加了有意义的活动,也可能帮助父母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你是不是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呢?先说一说,再写一写,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篇作文只是做了两点限制:一是暑假里,一是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其他的至于写景写人,写家里学校还是社会都由自己定了。这里面最容易忽略的是最后一句话“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虽然感受和体会可以蕴含在字里行间,但很多老师喜欢在文章的结尾处见到,这就是最后点明中心。如果忽略了,将会是你的文章丢失一大半的价值。也许就因为这一两句话,本该是一类的文章被贬为二类或者三类。

针对这个要求我们可以拟出那些题目呢?

《暑假里游xx

《暑假里的一件趣事》

《暑假里我帮爸爸妈妈xxx

《暑假里的一件有意义的活动》

等等。当然,题目中也不一定要出现“暑假”的字样,可以用事件的名字直接做题目。例如:《辩论》《我学爷爷放羊》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文章题目中没有出现“暑假里”的字样,但是在文章中必须要交代这件事情、这次旅游是发生在暑假里的,也就是时间要交代清楚。

4.分辨出文章是让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虽然,写人离不开写事,事件必须是人做出来的。但是两类作文的要求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要细心区分。

1)从题目上区别的方法

写人的文章题目一般这样表述:

《我的同桌》《固执的门卫师父》《爱读书的妈妈》《卖油条的奶奶》《爷爷》《妹妹》

这一类的题目有的时候直接写称呼或者名字,有的时候要把他的特点写出来,“的”的后面跟着人的名字或者称呼。这一类的题目都是写人的。

而类似《拔河》《爷爷的童年》《考试》《一件有趣的事》等文章就是写事的。

2)为什么要区别清楚人和事呢?

因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不同,最后的落脚点也不同。写人的文章一般要凸显的是人物的某种精神或者品质,而写事的文章着力于从这件事情中得到的经验或者教训、启发或者感受。一般情况下,反应主题的东西是要在结尾段落中要点明的。

我们来看几个结尾,这是学生习作,我们来判断一下这篇文章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例一:

啊,擦皮鞋的小女孩,你的精神永远感染着我,我永远忘不了你。愿你的妈妈早日康复,愿你早日返回校园。

例二:

呼啦圈真是一个奇妙的健身器,它带给了我们全家无尽的乐趣。

例三:

这场拔河比赛让我懂得了:在拔河比赛中,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大小,还取决于人们的技巧。拔河不能仅靠力胜,还要靠智取。

例四:

秦伯伯就是这样一个人,天生一副热心肠!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这几个结尾段谁是写人的文章的结尾,谁是写事的文章结尾。当然,也不是写人写事的文章都必须这样结尾,有的是把感受或者赞扬融合到了文章之中,结尾随着事情的结束就结束了,但是相比较而言,这样结尾的文章在中小学学生的习作中还是比较少的。

第二步:选材。

一篇文章是不是成功,和所选的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材料选好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么,该如何选材呢?

首先,所选材料要能支撑所要表达的中心。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就应去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比如说,我们要表现妈妈买衣服挑剔,就要选择能表现妈妈挑剔相应的材料,所有的描写都应该是为了表现妈妈挑剔服务的。

这里有一个同学的习作,大家看看,是不是能表现妈妈买衣服挑剔的特点:

挑剔的妈妈

我的妈妈每到星期日就去逛商场,还一定要拉着我和爸爸。所以,星期日就成了我和爸爸最头疼的日子。

妈妈买衣服最挑剔,买一件衣服往往能花上好几个小时。不是问:“宝贝,这件好不好?”就是问:“这件怎么样?穿起来显不显胖?”唉!老妈真烦!

最可怜的就是老爸了,要一直在旁边站着,一听见老妈问:“老公,这件好不好看?”便答:“好!”谁知道老爸到底看清楚没有。

这不,老妈又拿出一件绿色的问我:“宝贝,……”“好!好!”我不耐烦地说。“我还没说完,你怎么就回答了?”妈妈有些不高兴。

又过了一会,她又拿出一件红色的问爸爸:“这件好不好?”“好!”爸爸立刻回答。可老妈还不死心,又拿出一件花的问我:“这件呢?”妈妈就这样反复地问,最后终于挑了一件花的。

唉!陪妈妈买衣服真受罪!

这篇文章不长,但是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妈妈的挑剔。

其次,所选择的材料不能矛盾。

有的文章要我们用两三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某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材料上要格外注意,所选的材料虽然不是一个角度,但必须要表达同一个特点。即使如《记我的同桌二、三事》这样的没有点明表达主题的文章,我们可以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人物的几个特点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自己所选的材料出现矛盾。表现贪玩,就不要再写勤奋;表现无私,就不要再写自私。当然,个别时候也有的是有意写相对的两个特点的。但也有时间、事件、对象等方面的差异,一个方面是为另一个方面作衬托的。例如,人物过去自私现在无私,对人宽容责己严格,自己生活俭省帮助别人大方等。这也是可以的。

三、所选材料要有新意。

不要小看有新意,这恰恰是老师判断作文类别的很重要的依据。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新颖的材料呢?很多人提起新颖头就疼,感觉孩子们每天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同学,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无非就是谁和谁一起做了一件好事,谁和谁因为一杆铅笔、一次值日闹了一点别扭等等,他们的家庭学校、读书作业的单一的生活,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更丰富的阅历,所以,选材的陈旧和雷同也就在所难免,要求他们选材新颖实在是勉为其难。其实,怀有这种想法的人首先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材料中的人!对选材新颖,我个人的理解是: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材料就是新颖的材料。

什么叫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的事情,就是也独特个性的事情。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唯一的,能真实的展现自己真实经历的材料就是新颖的。即使同样是向同桌借一块橡皮,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动作、语气一定不一样,借之前和借之后的想法与感受不一样。这些个不一样又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得出不同的感悟。这就是新颖。

只是家长和孩子们要注意的是: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行为像某个例文中的某个行为高尚的人靠拢,那样,写出来的不是自己。没有个性的文章即使人物在文章中表现的再高尚也不能被看做是一篇好文章。

很多时候,只要不是世界观有了太大的偏颇,只要能反映出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一般是不以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境界来定分的,因为,作文不是品德。

这同时也说明有新意的材料往往是真实的。真实是作文的命脉。

 

三、材料选择好了,如何布局谋篇?让作文引人入胜呢?

首先要写好开头。好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引发别人读下去的欲望。写人记事写活动的文章开头的方式有很多:

方法一:开门见山式开头。

特点:这类开头的特点是直截了当进入要讲的事情。

那年,我刚满十岁。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钓鱼的启示》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

方法二:点明中心式开头

特点:这类开头的特点是在文章一开始就直接点明了中心。

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让我难以忘怀。

我的同桌陈明是一个聪明、活泼、乐于助人的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方法三:描述法开头

特点:描述法开头的特点是对要叙述的事件、事物、人先进行描述,然后在走进其中。

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雕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在货物返回故乡。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接下去描写的是张骞派使者出使西域的一个场面)

《丝绸之路》

我的老师姓张,张老师长得十分漂亮,淡黄色的卷发,皮肤很白净,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却看不到一条皱纹。张老师的声音很好听,听她说话,总像是在听莺歌燕语。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婷婷,该上学了,你怎么还不出来?”又是爸爸的大嗓门。

“这就来了!”我赶紧答应一声,拿起书包就往外冲,我知道,我只要再晚几秒钟,爸爸的叫喊声会让全院子的人都知道我又在家里磨蹭。

唉,我这个爸爸哟!

方法四:问题式开头

特点:在文章开头先提出问题,引起人的注意。

我的妈妈很爱我,可是有的时候我一点也不喜欢她,你知道为什么吗?

同学们都在上课,校园里到处是朗朗的读书声。咦?三年五班怎么这么热闹?笑声一阵紧过一阵,他们在做什么呢?难道没有老师,同学们玩疯了?

方法五:倒叙开头

特点:倒叙开头的特点是要记述一件以往发生的事,但是却从今天写起来。

每当我打开纸盒,看到收藏在里面的碎瓷片,就想起妈妈那次发脾气时的可怕情景来。

一走进戚城公园,看到那美丽的郁金香,我就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老师带我们来这里摄影的快乐场面来。

方法六:介绍背景式开头

特点:这类开头的特点是在开头介绍事情发生的背景。

三月二十九日,是我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今年也不例外。这不,几个星期以前我们就开始了准备,今天艺术节终于要开幕了。

不同的文章,我们选择不同的开头。当学生头脑中积累了很多开头的方法形式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就能够信手拈来了,也就不会因为总使用一个开头而感到单调乏味的了。

其次,写好结尾

结尾和开头一样,也十分重要。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尾的方法也有很多。

例一:自然结尾法

特点是:随着事情的进展,自然而然就结尾了。

在《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作者讲述的是“六七十年代,我想看书,但是父亲却要我拔草喂马换钱,摆书摊的残疾叔叔为了让我既得了钱,又能看书,就谎说自己家有马,一次次买作者手中的马草,最后,作者亲自走进院子,看到的是一堆枯黄的草”文章最后这样结尾:

方法一: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

“对不起,”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看书吧。”

我点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很多没有说完的话,作者心中的一腔感激,就这样任由读者去体会了。

方法二:点明中心式结尾

特点:在文章的最后点明事情带给我们的启发,或者说清人物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在结尾处揭示中心,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结尾就是:

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现在一想起来当时的幼稚与傻气,还觉得好笑。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童年趣事,才使我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方法三:首尾呼应式结尾

特点:文章开头点明人物特点,结尾处再呼应一下,进行强化。

《爱逛街的妈妈》

开头:我的妈妈特别爱逛街,一连几个小时也从不觉得累,别人都说她是“逛神”。

结尾:看,这就是我的妈妈,特能逛吧!我想,妈妈不仅仅是可以称“神”,而且还可以称为“仙”。

结尾的方法也有很多,但是,在这里仅仅举这样几种,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能够自己发现新的结尾方法。

第三,如何把事件写得具体详细,清楚明白。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一般包含着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一般情况下,一篇完整的文章都要体现出这六个要素,否则我们的文章就说不明白。六要素之中如何把事件写具体又是重中之重。如何才能写具体呢?

 1.注意事件发生的顺序。

要把一件事情交代明白,必须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来写,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有的人认为这还不简单么?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简单,有顺序的记述首先是建立在很好的观察的基础上的,还与学生对时间的了解程度有关系。

比如,打扫教室卫生这件事,记述的时候就要按照上凳子、扫地、下凳子、拉齐桌椅这样的顺序来写。如果先扫地再上凳子就不行了,事件的顺序就乱了。

 2.写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注意抓住细节,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文章就写具体了。

举例:一个学生在写自己在教室中拣到五角钱这件事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教室里冷冷清清的,外面不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这是同学们游戏的声音。我挺了挺身子,想走出去。突然之间,我看到了那五角钱,于是又不有自主地坐了下来。向四周望了望,只有三五个人趴在地上拍纸片,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我。我看看那五角钱,心里不住地想:如果这是我的该多好啊,我可以买三大张拍片。想着想着,我就禁不起诱惑了。我还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用直打颤得手将那五角钱迅速拾起来,塞进了衣兜,边塞便装着如无其事的样子四处张望,确信的确没有人知道我做了什么,才哼着歌走出教室。

这一段描写具体生动,作者主要是抓住自己的动作和心理两方面来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面。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心理活动只能写自己的,不能提别人思想。孩子们的作文中总出现替别人思考的现象,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再看一个同学们经常写的活动的例子——《拔河比赛》

“嘟——”随着一声短促的哨声,比赛开始了。

“三一班加油!”

“三五班加油!”

双方啦啦堆都在使劲为自己的班级加油。你看三一班的那个小胖子,脸都喊得通红,恨不得自己冲上去祝队员们一臂之力。别管他们喊得多响,丝毫不能分散队员们的注意力。你看双方队员都把脸绷得紧紧的,咬着嘴唇,眼睛盯着前方,胳膊夹着又粗又长的拔河绳,两手一前一后抓着,身体向后倾斜着,使劲把绳子往自己这一边拔……

如此,语言、动作、神态相结合,把热闹的拔河场面真实的呈现在大家面前。

3.把一件事分解成一个个阶段观察。

很多同学知道写具体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但是写的时候丢三拉四,要么忘记了环节,要么忽略了人物的某种表现。为什么呢?我认为,是观察和记忆在和同学们捉迷藏。事情不可能像景物一样静止下来让你随便观察,它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事情过去了有的同学就忘记了。所以,写不具体也就很正常了。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让正在发生的事情定格。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在室内进行的小型活动。为了便于同学们观察,不要让一个活动连续进行完,在活动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的时候,叫停。让正在发生的事情定格,帮助学生回忆刚才活动中大家的表现,并把刚才发生还十分“新鲜”的事情记下来。比如说,老师领着学生进行画鼻子比赛,就可以在几个地方定格:1)宣布举行画鼻子比赛时,同学们一定欢呼雀跃,好!定格,观察自己和别人;(2)画鼻子的过程。无论谁上台画鼻子,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观看同学的情绪是根据上台画鼻子人的表现起伏的。这其中一定有把鼻子画得离头万里,也一定有画的端正漂亮的;在这样的典型时候就定格。(3)比赛结束后,把镜头定格在全体同学的议论和余兴未尽上。这样,在断断续续的活动中,学生就写出了一个个片段,然后把这些片段连起来就是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了。需要注意的是,连缀成文的时候要注意详略,不要写得面面俱到。

2)把已经发生的事情分解。

很多事情是发生以后才被我们拿来作为作文素材的,这个时候回忆起事情的经过和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就十分关键。那么,如何能更加完整的再现当时的情况呢?我的经验是不要囫囵吞枣的回忆事情的大概,要把事情分解成一个个阶段,逐一回忆,重点部分详细回忆。比如说在家里打扫卫生这件事情,在写的时候如果你仅仅回忆“看到家中脏了,就想要打扫卫生。先拿起笤帚把每一间房子的地都扫了一遍,然后,又拖了一遍,最后看着干净的地面很高兴。”这么个事情大概是写不好作文的。怎么办?可以把这件事分成这样几个环节回忆

1.起意打扫卫生。在这个过程中一要回忆地如何脏,二要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看着这么脏的地面自己心中想什么。

2.然后回忆如何扫地。这一环节一要回忆自己是怎么扫地的,有没有边扫地边做的其他事情(例如,看着电视啊,哼着歌……)二要回忆扫地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尘土没有扫净啊,地上的头发要么飞得远,要么向后倒……)三要回忆扫地中和扫完地以后自己的表现和心情。

3.回忆如何拖地。这一环节的回忆可以从放水,涮拖把开始,到拖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己的心情和解决的方法。

4.回忆卫生打扫完以后自己的心情、行为。

这样,一件也许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在分阶段的回忆中就清晰呈现在了我们心中。回忆是个有趣的过程,最大的趣处就是曾经做过的事情犹如电影一样在自己眼前播放,而自己就好像是一名观众。观看“电影”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己详细观察的过程。有了这样详细的观察和自己当时劳动是亲身体验,作文一定能写得具体生动。

4.如果文中人物有对话,就把对话分行写,这样叙述清晰条例。

写人记事的文章经常要写到人物的对话,孩子们总是把几个人的语言在一个自然段中写完,这样写出来很不清晰,如果对话的回合多了,不仅读者搞不清哪一句谁说的了,连作者自己也会糊涂。那么怎么写才能让对话清楚明白呢?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分行写。一个人说的话一个自然段,这样就清晰明了啦。

举例:

我把镜头对准了妈妈。“一、二、三……”妈妈笑眯眯的看和镜头。“咔——”闪光灯一闪,我把妈妈的姿势定格在相机里。“妈妈,这儿有一根白发……”我小心把这根白发拔了下来。“老了——”妈妈幽幽叹息一声。“不!妈妈永远不会老!妈妈永远年轻!”我撒娇地晃着身子,摇着妈妈的胳膊。“傻丫头……”妈妈笑着刮我一个鼻子。

这是一对母女的对话,母女深情在文字中荡漾,很美。下面我把这段对话分开行,我们再看看效果。

我把镜头对准了妈妈。

“一、二、三……”妈妈笑眯眯的看和镜头。

“咔——”闪光灯一闪,我把妈妈的姿势定格在相机里。

“妈妈,这儿有一根白发……”我小心把这根白发拔了下来。

“老了——”妈妈幽幽叹息一声。

“不!妈妈永远不会老!妈妈永远年轻!”我撒娇地晃着身子,摇着妈妈的胳膊。“

傻丫头……”妈妈笑着刮我一个鼻子。

这一比较就很明显地发现,分行写对话能够让文章清晰明了。

5.不要把一件事情用一个长长的段落写完,这样,让阅读者感觉思维疲劳,读不下去,要把一件大事分割成小的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分段来写。

举例:                                                                                                   

我从一篇习作中随意找到一段话,把这段话分成这样四个自然段:

表叔过生日,我们到他家里去吃饭。在表叔家里,我东瞧瞧,西看看,一点也不老实。突然,我这个调皮小子搜索到一个目标。

那是一盆与众不同的花!

这盆花不仅叶子绿的可爱,而且接了几个更可爱的红果果……(接下来是对果子和自己心理活动的描述。)

分开段以后,让读者更清楚地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尤其“那是一盆与众不同的花”这一关键句得到了强调,集中起读者所有的注意力继续向下阅读。

6.如果可能就在文章中加进自己的议论,也就是对这件事、这个人的看法。

 

第二类,写景状物记叙文的写法

这一类记叙文包括状物和写景两类。状物类的文章要我们具体写某一个事物(植物、动物)的大小、形状、特性等,写景游记类重在描述游览过程中看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比如,两类文体同学们都不陌生。像老舍的《猫》、丰子恺的《白鹅》都属于状物文章,而《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典型的游记。 

这一类文章虽然不会像写人记事的文章会出现跑题的现象,但是要想写好也的确不容易。

我们依然从几个方面来探索一下写好的方法。

首先,开头的方法。

除了可以运用写人记事类文章的一些开头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一下方法开头:

方法一:引用古诗开头法

特点:由对这一事物、景物描写的古诗入手,引出要介绍的事物或者要描写的景色。

例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每当我读起刘禹锡的这首《浪淘沙》,我就想起黄河那壮丽雄伟的身姿。

方法二:由故事开头

特点:借和要介绍的事物、景色有关的故事、传说引入文章。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一开始就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例文:相传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最喜欢吃荔枝,每到荔枝成熟的季节,总是派人快马加鞭运往长安。那么,这荔枝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水果,让杨贵妃如此宠爱的?

方法三:开门见山开头

特点:直接点明要介绍的事物或者景色是什么。

例文:中心广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下面就请跟着我去参观一下这个优美的公园。

方法四:问题开头

特点:开头针对要介绍的事物提出问题,诱发人们的欣赏或者探求欲望。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例文:都说九寨沟很美,但是到底美到什么程度呢?怀着探究以下的欲望,我走进了九寨。

其次,结尾的方法。

除了可以运用写人记事文章的部分结尾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一下方法结尾:

方法一:语意未尽式结尾

特点:参观游览已经结束,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对此情此景的热烈向往。

例文:汽车开动了,我从车窗外向雄伟的泰山挥手再见,汽车带走了我,却带不走我对泰山美好的怀念,总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的。

方法二:抒情诗结尾

特点:在结尾处抒发自己对景色的热爱之情。这是写景状物文章最常用的一种结尾。

例文:面对着这满山盛开的花朵,我真想大声说:我爱你,我美丽的家乡!

方法三:反问式结尾

特点:把自己浓浓的情感用反问的形式呈现,强化表达效果。

例文:面对着这雄伟的山,这秀丽的水,别说是我一个爱美的人那一个看到的人能不喜欢呢?

三、如何把主体部分写的具体生动呢?

首先,观察描写要有顺序。

状物类的文章一般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和描写。

写景游记一类的文章写作顺序主要有并列式和地点转移式两种顺序。

并列式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把所看到的景物依次写出来,特点是景物描写顺序可以调换位置,且不影响表达效果。一般用于介绍一个事物或者定点观察一处景物。

比如这一篇文章:

               凤山公园的早晨

星期日的早晨,我和爷爷到凤山公园晨练。

  来到凤山公园,白茫茫的晨雾在流动,在减退。小树醒了,沾着露珠;野花醒了,它与露珠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小鸟醒了,唱起甜甜的歌。空气格外新鲜,微风徐徐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在一片绿树丛中,人们正在做着各自喜爱的活动,舞剑的一群阿姨红衣红裤,配着剑柄上垂下来的金黄的流苏,美得耀眼。练太极拳的老人,个个一身运动衣,红光满面,显得格外精神。几位打羽毛球的大哥哥大姐姐,蹦来跳去,战斗十分激烈……                        

太阳伸出了头,给整个公园穿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早晨的凤山公园真美!

地点转移式的描写是自己走到哪里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写。景物随着地点转换。这一类文章一般用于游记。

                 游石林

我和妈妈乘车到著名的石林风景区去游览。

石林入口处的石峰正面刻着石林两个字。笔画方俊,于平正中见险绝,更是衬托了石林的险峰奇妙。

我们随着人流边走边看,来到一个峭壁下面。向下一看,一条狭窄的山道上,人们排着队侧着身子走进道内,原来这就是极狭通人!轮到我们了,我壮起胆子,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挤了进去……

石林最有名的一座山峰叫阿诗玛,她像一位亭亭玉立的撒尼姑娘,背着精巧的背篓。漂亮的民族头饰中透出秀丽的面庞,就连翘首遥望亲人的表情都惟妙惟肖,让人联想到她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在返回的道路上,我又看到许多石头,有的像报晓的公鸡,有的像展翅的雄鹰,还有的像开屏的孔雀……石峰旁还长着绿油油的小草和一些说不出名字的树、竹。小草、野花、翠竹、绿树和群石、群峰相衬,真是一幅迷人的大自然美景图。

 

其次,观察描写要具体。

1.掌握观察的方法

观察的方法也有很多,对于同一个事物,可以有一下几种观察方法:

1)定点观察法。

从一个固定的观察点,将所看到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观察。

2)多点观察法

从高低、远近、前后、左右等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事物进行观察。

对于一处景物除上述两种观察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一下方法观察。

3)移步换景法

随着观察着位置的移动,观察点发生变化,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景物。

4)时间推移法。

依照时间的变化,对同一处景物进行不同的观察,感受不同季节同一景物的不同变化。

 

2.掌握观察的诀窍。

1)让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等多种器官参与其中。

其中眼睛看事物的颜色、大小和形状,鼻子闻气味,嘴巴尝味道,耳朵听声音,用手的触摸感知物体表面平滑或粗糙、圆润或锐利等。当然,闻和尝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在确知事物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的时候才做。为了很好的很全面的观察,有的老师还建议来一点小小的不会影响全局的破坏,以使观察更具体更详细。我很赞成这种观点。比如,你观察一盆花,就可以扯下一片叶子或着一片花瓣,撕开、揉碎去感知。当然,这破坏是要看对象的,如果为了观察把一个电视机、电冰箱给拆零散了就不行了。

举例:(杜鹃花)

比如说,我身边有一盆杜鹃花,我们先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去观察。

整体:观察什么?花盆,花的整体姿态。

这是一盆小花,虽然小,长得还算茂盛。(整体看花)种在白色的瓷盆中,瓷盆很精致,上下两条蓝色的花边,中间一枝杜鹃,,很淡雅。(花盆)

部分:具体观察这棵花。可以分叶子和花。

叶子:

我们先用眼睛看:

叶子是墨绿色的,不大,最大的也没有冬青没有长成的叶子大。叶子上有清晰的叶脉,正面是绿色的,背面是淡黄色的,也许是正面接受更多的阳光的缘故吧,表面还有一层白色的密密的软软的刺。

用手摸:

摸一摸,涩涩的。

破坏一下:

摘一片杜鹃的叶子揉一揉,感觉叶子有点干,水分很少,不像其他的叶子一揉就会流出很多绿色的汁液,直到一个完整的叶片揉成碎的了,也没有看到汁液流出来。

用鼻子闻:

闻一闻,手上倒是有了一点淡淡的青草气息。

把刚才的观察组合起来,就得到这样两段话:

这是一盆小花,虽然小,长得还算茂盛。种在白色的瓷盆中,瓷盆很精致,上下两条蓝色的花边,中间一枝杜鹃,,很淡雅。

叶子是墨绿色的,不大,最大的也没有冬青没有长成的叶子大。叶子上有清晰的叶脉,正面是绿色的,背面是淡黄色的,也许是正面接受更多的阳光的缘故吧,表面还有一层白色的密密的软软的刺。摸一摸,涩涩的。摘一片杜鹃的叶子揉一揉,感觉叶子有点干,水分很少,不像其他的叶子一揉就会流出很多绿色的汁液,直到一个完整的叶片揉成碎的了,也没有看到汁液流出来。闻一闻,手上倒是有了一点淡淡的青草气息。

这样,杜鹃花的叶子就写得具体生动了。观察杜鹃的花,也可以按这种方法进行。如此,这篇文章怎么还能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呢?

2)学会分解观察事物。

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一处景物,都是有多个部分组成的。比如一只小鸡是由脑袋、身体、腿、脚、尾巴几个部分组成的;一棵大树是由树干、树枝、叶子组成的;随便一处景物就是由几种不同的事物组合而成的。所以,要想把所要描写的物写具体,必须要对此物做以分解描述。

举例:《火烧云》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彤彤的,一会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办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大龙虾》

大龙虾全身披着红红黑相间的盔甲,就像古代大将军穿的战袍。那尖尖的上长着一对黑得发亮、绿豆般大的眼睛。还有八条细如火柴棒的肚子上有一层薄而透明的护心甲。尾巴有五片,展开来像一把小扇子。最厉害的是它那一对大钳子,要是你惹了他,他就会用那又粗又有劲儿的大钳子夹你。

很多颜色在天空中交错,没有这些分解是不可能写具体的。后面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作者也是采用的分解法。

3.观察描写要粗细结合,动静相伴。

好的观察作文都是有详有略的,如果对所有描写的事物都做详细描写,就会让文章拉杂,主次不分;如果都写得简略,又会使文章干瘪无味。这就要求孩子们在写作中确定一个或两个重点观察对象,对它做详细的描述,其余的则抓住其中一个方面的特点概括介绍就可以了。

同时要注意的是,对事物的观察尽量做到动静结合。比如:有风时,无风时;睡觉时,活动时;安静时,鸣叫时等等,这样可以使所描写的事物全方位呈现自己的姿态,让读者对其了解的更全面更详细。

例文:《渔村的早晨》

渔村的早晨是恬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泛着微薄的水面更显得那样安详、沉静。海面上渔船星星点点,尤其是那些大铁船身着蓝装,在阳光的照耀下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辉。

渔村的早晨也是繁忙的。码头上,渔民伯伯们正在补织渔网,他们动作麻利,边织边谈笑风生。渔村的孩子们正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渔村的早晨更是热闹的。在那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不少店铺都已早早开放了。……

例文:《菜园春景》

再往前走几步,我们看到了猪婆菜。猪婆菜的叶子绿中带黄,叶片大大的,像猪八戒的耳朵。(静)微风一吹,叶子随风舞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动)好像在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欢迎我们到来一样。(联想)

4.写作以前,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些与本次所描写景物相关的词语,以备写作过程中使用。

写作文的时候,学生有的时候观察得很详细也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传神。为什么?因为缺乏能够准确描述事物状态的词汇。关于此类的积累途径,全面已经讲过。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让孩子写好一篇文章,家长可以在作文前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些和能够表现事物特点或者与描写事物相关的词汇。

例如:

如果要写雨就可以准备这些词语:

细如牛毛  淅淅沥沥  春雨如油  飘飘洒洒  细雨如丝  斜风细雨 

阴雨绵绵  雷雨交加  滂沱大雨  倾盆大雨  雨过天晴  雨声沙沙

细雨飘洒  风雨飘摇  山雨欲来  风雨同舟 阴雨绵绵  细雨如烟

时雨春风 春雨阵阵   春雨潇潇  风雨交加 细雨如丝  雷雨交加

还可以准备一些描写雨的诗词: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写雨的句子或者经典片段,让学生学习模仿,并在学习运用中内化为自己的。

如此,顺序搞清楚了,知道开头结尾以及中间部分怎么写了,又知道如何写具体,还有这么多词语等着我们使用,如何还能写不好作文呢?

 

第三类,想象记叙文的写法

在这里,我把童话、想象作文等一并归入想象记叙文的范畴。童话和想象作文是小学阶段习作练习的另一重要文体。

一、关于童话

1.定义: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

童话与一般的记叙文的区别是,平时所写记人写事的文章都来自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要求孩子们尽力去还原生活所写事情的真实性是评判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但是,童话就不是了,通话中所出现的“人物”不一定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不具备童话中的思维或能力。童话中所讲述的事情,在现实中也不可能发生的。一切都是在想象和幻想中塑造的。

2.童话写作要注意的事项:

   虽然是想象作文,但是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想,随心所欲的写。童话写作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首先,要订出有意义的主题。孩子们在写作的手一定要先想好自己要表达一种怎样的价值观,打算给读者以什么启发和教育,这是童话的魂,有了魂以后,也就有了价值。

接着,选择进入童话的人物。世界万物都能进入到童话的世界里,都能像人一样思维、劳动、开口说话,所以童话人物可选择的范围很宽。写作以前确定人物是为了让故事中人物有一定的稳定性,预防出现童话人物有始无终的现象出现,也为了避免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许许多多人物纷至沓来,使故事无休止的向前发展,以至于到最后作者忘记了自己的写作初衷。

然后,构思故事情节。所要反映的主题准备在怎么样的故事中呈现呢?前因后果如何安排呢?所选择的人物在童话中的分别承担什么角色呢?这都需要孩子们统筹安排。

最后,写作。前期工作做好以后,写作的要求就和前面所讲的写人记事记叙文的要求一致了。需要说明的是,童话写作中要注意故事情节的离奇生动,并且要有意识在故事中穿插进生动有趣的对话,让童话故事在对话中发展。

例文:《忧伤音符草》

音乐家灰布熊在草地上弹吉他,掉下了一大串忧伤音符。不久,这些音符便在泥土中生根发芽,长成一大片五颜六色的忧伤音符草。

小羊咩咩从这路过,看到了这些漂亮的小草,心想:这么新鲜的小草,味道一定也很好!她大口大口地吃起草来。吃完草后,咩咩好像想起了什么忧伤的事,就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唱着忧伤的歌。小羊咩咩这才明白,自己吃的不是普通的草,而是传说中的忧伤草。小羊咩咩想:既然我变成了伤心羊,我不能让其他小动物也吃到这些草,也变得伤心。于是,咩咩羊就天天守在这一片草地边。

一天,兔乖乖来找食,看见这些草,就想饱餐一顿,咩咩赶紧拦住她:“别吃,小兔,这是伤心草,吃了你会变的伤心的!”小兔听了,心想:咩咩真自私,她想独吞这片草,真是坏透了!我以后再也不理她了。小兔生气地走了。

不到一个月,忧伤音符草开花了,这些美丽的花引来了小蜜蜂。咩咩赶紧制止:“小蜜蜂,别采这些花,这是忧伤音符草,它会让你变得很伤心。”小蜜蜂也觉得咩咩太自私了,也生气的飞走了。

就这样,小羊咩咩失去了很多朋友。

几个月过去了,灰布熊又来到森林中,小羊咩咩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他,灰布熊这才想起自己几个月前,在这里弹琴时掉了一串忧伤音符。他急忙把这件事告诉了森林中的动物,大家恍然大悟,急忙向小羊咩咩道歉,大家把咩咩围在中间,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这一篇童话的主题是什么呢?很明显,只要真的是为朋友好,总有一天大家都会理解的。也可以说是:真的朋友是不怕误解的,只要为你好,宁愿自己承受痛苦。

参与的人物也很简单,就四个——灰布熊,小羊咩咩,小兔、小蜜蜂。剩下的都被省略了,这样就让故事简洁生动。

二、普通的想象作文。

什么是想象作文?所谓想象作文,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借助想象的翅膀,超越生活实际构思出从未见过的或者根本不曾出现过的生活图景,并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写想象作文的注意事项。

一、想象作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要在现实的基础上想象,不能让想象成为无根之木。

诸如“二十年后的家乡”“三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等等这一类的想像作文,不同于童话和神话,无论如何奇特,都不能脱离现实的制约,不能出现鸟说话、猪劳动、小兔种白菜这样的环节,必须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想象。

2.想象要超现实,要勾画出现实不曾出现过的生活图景。

反映现实生活的作文不是想象作文。虽然现实没有达到,但是凭当下的科技不远的将来能达到的,(比如,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用可视电话通话,每一个家庭拥有一架小型飞机等)这一类的想象作文也不是好的想象作文。好的想象作文中的生活图景是可望而难以企及的,有其合理性,又有其幻想性。

二、作文中的想象技巧

很多老师布置想象作文一般不进行指导,认为想象么,天马行空,随便想、随便写就行,其实,想象也是有方法的,都需要基于现实的基础。想象的方法很多。比如:

1.由现在联想到过去

把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对接,让现在的事物或人物出现在古代的生活中,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让今天的故事在过去的环境里表演,让的东西起来。比如说,自己坐着飞机回到了宋朝,和包公一起聊天,向他介绍飞机的用途,介绍现在很多新乡的事物;让王熙凤到国宾馆吃一顿晚餐;康熙喜欢微服私访,那就把康熙皇帝请到今天,让他坐火车、坐飞机下一次江南……等等,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例文:

《假如刘备诸葛亮有手机》

今天我读了《陆逊火烧连营》,讲的是刘备为了给义弟报仇,起兵东吴。节节胜利后,为了取水方便,扎营在树林深处,结果被东吴都督陆逊用火攻,大伤元气。

读完你这个故事后,在惋惜之余,我想到,刘备身边不是还有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吗?如果,刘备和诸葛亮能有部手机,那结果又会怎样呢?也许事情会这样发展:

又是一场胜利以后,蜀军40多个营寨一片欢腾。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在加上在旷野扎营,取水很不不方便,刘备为了犒赏三军,便下令蜀军移到树林深处扎营。准备移影时,诸葛亮用手机打来电话:“喂,主公,罚吴情况怎样?”

“我军节节胜利,现在烈日炎炎,我准备移到树林深处扎营。”刘备说了自己的想法。

“千万别移动营盘!”手机那头传来诸葛亮急切的声音。

“为什么?”

“陆逊迟迟不攻,一定是因为它料到盛夏天气炎热,您会在林中扎寨,如果这样,他只要用火攻,就必胜无疑!”

听了诸葛亮的话,刘备吓出一头冷汗,赶紧传令:“原地扎营,不得移动!”

就在这时,陆逊正在抓紧布置他的火攻计划,但却迟迟等不到刘备树林中扎营。他长叹一声,只得作罢。

如果诸葛亮刘备有手机,那历史就要重写了!

2.由现在联想到未来

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比如,月亮和地球成了一家,住在月亮,工作在地球,几分钟就能走个来回;在未来的世界里,世界没有了国家,都是一个大村庄,来往方便,任意通行,等等。通过想象描述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向往。

例文:《租妈妈》

妈妈有的时候的确很烦人,但是又不能换掉。时间终于到了2020年,大家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库尔博士开了个“租妈妈公司”。这可真是太好了!我和妈妈商量好,去公司租一个妈妈。

这儿的妈妈可能多啊!为了推销自己,她们争相向我介绍着自己:

“乖孩子,选我吧,我会天天给你钱花的。”

“选我吧,给我当孩子最自由,你想做什么做什么,我一定不管你!”

……

我平时最烦的就是被妈妈管着,于是就把亲妈妈留在公司,租了一个什么也不管的妈妈回家了。

一到家,妈妈就忙着找人打麻将去了。这下我可自由了,做什么事都随心所欲,跑到自己的房间,把妈妈平时不准我玩的东西都拿出来玩了个天昏地暗。正玩得高兴,肚子饿得咕咕叫,我便嚷道:“妈妈,快做饭,我饿了!”

“我正忙着呢,你自己煮方便面吧!”新妈妈一边玩麻将,头也不回地说。唉!我怎么就忘记了呢,这是一个什么也不管的妈妈呀!我胡乱出了点东西,脸没洗、脚没洗,就睡觉了。第二天一睁眼睛,八点了!上课早迟到了!平时都是妈妈叫我起床,这下……没妈妈管着也不好!我可不想变成一个坏孩子!于是赶紧到公司租了一个管得严的妈妈。

“这个字怎么能错?抄20遍!”

“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再做5页《尖子生题库》中的题,然后再写一篇作文。”

“不准看电视!不准吃零食!不准……不准……”

严妈妈几乎把我当作了机器人。一点快乐也没有,

无奈又回到了出租公司。这一次换了一个每天给我钱花的妈妈,这下可好了,我把周围的小饭店吃了一个遍,体重直线上升,一些坏孩子找到了我,带我上网、打游戏……有了钱,我学会了很多坏习惯,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没办法,我赶紧把这个妈妈也送回去了。

换来换去,我怎么都觉得还是自己原来的妈妈好!看来,我得赶紧把妈妈接回家啊!

3.有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

这是联想类的作文。这类作文的特点是由甲事物联想到乙事物。其中甲事物是基础,在文章中需要先介绍的,在介绍完这个事物的特点以后,联想到另一类事物。这两类事物之间是有很明显的相似点的。比如“粉笔”,我们就可以先描写粉笔的特点及它的用处,然后由粉笔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想到老师以及其他默默无闻的人。这样写,就使得“粉笔”这种不起眼的东西变得值得敬佩,这也是借物抒情、借物喻理。

这一类题目一般用家事物的名称命名。比如说:《粉笔》《雪松》……

4.把现实和童话对接

童话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文学作品,阅读童话,常常让人沉浸其中,读到醉时,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幻想成其中的某个人物。尤其很多孩子特羡慕童话中人物神奇的功力,总希望自己也能千变万化。那就可以在作文中过把瘾。比如,我们可以让自己走进西游记,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取经;可以走进丑小鸭,当一回爱护小鸭的小姑娘;可以走进美人鱼,帮她挽留住那不知内情的王子……孩子们一颗良善之心,就在着温柔的童话中悄然苏醒。

例文:只听“嗖”的一声,眼前一道白光,我已经站在花果山水帘洞前了。突然,四周到处都是敲锣打鼓声,原来是孙悟空带着他的三千猴儿出来迎接我了。悟空虽然是齐天大圣,但是对我非常客气,伸出满是毛的“猴手”使劲和我握了握,又来了一个拥抱礼,还顺便在我的面颊上亲了一下。哈哈,被大圣如此厚爱真开心!猴子们簇拥着我,又唱又跳。被猴子们抬进水帘洞,我们荡秋千,吃鲜果,玩的那个开心啊……

5.假设想象

不一定和现实世界对接,直接进行假设想象。这样的文章也不少,比如:《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假如我有一只聚宝盆》、《假如我是一片叶子》等等,在一连串的假设中呈现个人的理想和精神情操。

 

 

 

结束语:

家长朋友们,同学们,作文的方法还有很多,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希望拥有一个“点事点物皆能成文”的金手指,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拥有这个金手指,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融合其他作文教学专家的智慧,把小学阶段各类作文的特点和写法做了汇总,制成了一个简洁清晰的作文结构图,相信对同学们写好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良好的作文方法。很愿意为大家提供帮助。谢谢你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