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
文:紫月疏影
徐风轻拂,依旧青山绿水,依旧云淡风轻。今夜,我轻理衣裳,慢拨古弦,采撷时光的步履,且让美丽的江南在心中氤氲成诗…… “江南好,碧荷水中央;江南媚,前世去,今生犹未还,不忍下江南。”穿过唐风宋雨淋漓了千年的乌衣古巷,在钱塘烟雨中流连于秦淮河畔,看青山叠翠、楼阁亭榭、绿柳吹烟、大江东去,听浣花溪畔悠扬的丝竹声声。烟雨江南就像一支灵气飘逸的画笔,画出了一幅秀丽清盈的山水画卷。临水漫步,但见江水清绿凝碧,轻缓淡幽,在阳光的拂照下,耀金闪银,鳞波泛泛。轻风吹皱了江面,缕缕潋滟的光带,宛如一条条素绢在水面上飘动。我仰望长空,俯视清流,云舞轻纱天尽蓝,山水滴翠垂柳青。沉浸在朦胧的烟雨江南,望绿一座青山,望穿一江春水,望清一湖碧水,望红一片枫叶,望断一个记忆。 晨曦初现,草露沾襟,鸡鸣破晓,袅袅炊烟。看远山群峰叠翠,云海万顷,山岚缥缈,薄如蝉翅,犹如羽衣,云水衣袖,翩翩起舞。座座山峦绿树吹烟,郁郁葱葱,灼灼青青。放排溪流,扬帆波涛,但见山岚缥缈,聚散无定,冉冉旋升,时有直插霄汉熠耀峰端的孤兀峭立、石笋飞虹追月、怪松竞秀、幻作云仙。峻为清秀的江南山峦的天地造化,幻为云烟氤氲的万千气象,江南的美是隐约、腾越和变幻的。在这里,生命被唐风宋雨婉约着,岁月被历史沧桑传咏着。“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极目仰望,但见天空云卷云舒,洗苍天湛蓝,染青山滴翠,山顶上云雾缭绕,细雨飘飞,让人陶醉。那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山影,就好似大自然书写的一首朦胧诗。
凝眸处,于桨声灯影的朦胧烟雨中,踏着如歌的行板,伊人款款、鬓云如黛、曼妙淸颜、霓云素裳、盈盈浅笑,擎一把红花伞,撑一片芙蓉天,似仙子曼妙,知是伊人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隔着盈盈一水,你在庄生蝶梦里轻舞飞扬,在弱柳迎风中含颦浅笑,在荷花芬芳里留香溢彩。惊回首,流盼的眼眸温柔了我眷恋的心房,驻足在你流光的芬芳里。梦里忆江南,向醉里,暂忘却。
留恋江南,看芳华万千,任世事轮回,岁月沉沉。“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披一身月华,漫步在乌衣古巷。溪水边每一块青石,白墙上那一抹绿苔,古树上的一只雨燕,或是青石路上传来的远古足音,仿佛都在诉说着它古老沧桑而又令人感怀的千年岁月。“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王谢后人今安在,紫燕啾啾语还咽。刘禹锡的一首诗道尽了乌衣古巷的历史变迁:“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铅华洗去,落尽了飞红。“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怎个不令人感慨,秦淮河水依旧,往昔踪影何处。
寂寞繁华时,晓月冰悬日。江南览胜还数登楼望远,但见山水一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碧波粼粼,倒映着一色长天,秋水漫漫,漂泊着一世情怀。远观江水浩浩,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怎不令人心旷神怡。
“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北宋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在中外广为传诵,亘古不衰。更使岳阳楼和这篇《岳阳楼记》一起声名远播。“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云水静溢,怀古伤今,不知今夕是何夕。 在那波光荡漾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登临黄鹤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屋顶错落,翼角嶙峋,色彩绚丽,气势雄浑。残红染尽天边的流云,风悠悠地吹过楼角,触景生情,不免生出一丝浅浅的忧伤,伴随着幽思一路前行。 江南清澈的月光,如一泓清澈的溪水流淌心底,如一阙婉约的唐风宋雨绵绵洒落。思绪游曳在青山隐隐、碧水迢迢,烟雨小巷、楼宇亭阁的柔媚江南。“小楼一夜听秋雨,深巷明朝无杏花”。那薄雾一样的轻纱雨,给柔媚的江南披上了几多朦胧,几多柔情。让本是浮躁得尘世渐渐平静,让心情回归了自我,回归了大自然。“落絮香泥”一缕温柔一丝忧伤、一世浪漫一场绚烂,沐浴着湿漉漉的江南雨丝,荡漾在多情又忧伤的江南里,情愿静幽幽地栖于这绵延千年的水墨画卷中,让所有的心声在时光里凝结成永恒的记忆。
穿越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江南的山、江南的水、江南的小镇、江南的古巷,见证了多少浪漫与繁华,悲欢与离合,那一段段历史的传奇于古老的爱情传说都已成为永恒。思索那被尘封的历史,透过雨雾迷漫的烟雨江南,揽一怀江南风情,拥一幅江南烟雨山水画,醉卧在梦幻般的江南美景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