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仁爱之情始终敌不过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占据的那种满足感

 传统文化网站 2012-06-01

【原文】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

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强。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悬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讙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斤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译文】崔翟问老聃说:“不治理天下,如何使人心向善呢?”

老聃说:“你要谨慎不可扰乱人心,人心遭受排挤压抑则屈下、受到提拔重用则向上,从上下两面对心加以束缚和伤害,就能把刚强软化为柔美顺从。割掉棱角雕刻琢磨使之精巧,这类教化修琢如同焦火,如同凝冰一样伤害自性。心念神速片刻之间就能遍及四海之外。其居处,如深渊般静默,其动作,如悬浮于天。亢奋傲恣而不可系缚,这恐怕就是人心了!

“从前黄帝开始用仁义扰乱人心,后继之尧、舜于是大腿上长出不肌肉,小腿上汗毛都磨光了,如此奔波劳苦以供养天下人之形体,为施行仁义使五脏忧愁,又制定法令制度以约束人之感情冲动。然而还是有不能胜任的。尧于是把灌兜放逐到崇山,把三苗流放到三危,把共工放逐于幽都,这就是不能胜任治理天下啊。延续到夏、商、周三代而天下人受到更大的惊扰。下有夏桀、盗跖之类暴君大盗,上有曾参、史鳅之类仁者,而儒家、墨家也都兴起了。于是欢乐与愤怒者互相猜疑,愚者和智者互相欺骗,为善者与为恶者互相非议,荒诞与信实互相讥讽,从而使天下进一步衰落了。大的规律不能玄同,而人之本性从而遭受伤害而散乱:天下人都喜好智巧,百姓贪求满足欲望而竭尽心力,于是用斧锯裁断,用绳墨修治,用椎凿穿孔。天下人相互欺陵践踏而大乱,其罪恶之恨就在扰乱了人心。所以贤者隐居在险岩深谷之中,而万乘之君忧愁惊惧于朝廷之上。

 “当今之世被砍头而死者尸体相互重叠,戴枷索者相互推挤于道路,受刑戮之人互相观望,而儒墨之徒仍然翘足举臂于戴枷索的囚徒中间。唉!太过分了,岂能不觉惭愧又不知羞耻是很严重啊!我还不知道有哪种圣知不是开关刑具之木楔,哪种仁义不是牢固枷索之孔钠!何以知道曾参、史鳅所为不是夏桀、盗跖之先声啊!所以说,抛弃聪明智巧,天下才能大治。”

【说明】庄子在本节又分析错了,他借老聃之口,说是黄帝用仁义扰乱人心,其实是私有观念产生以来,人们越来越沉溺于私有财产的占有,黄帝以及尧、舜都只是提倡用仁义来规范人心,他们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人是需要互相帮助的,所以要选择仁爱,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但仁爱之情始终敌不过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占据的那种满足感,所以,私有制愈演愈烈,直到现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