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论

 峰刘 2012-06-01

阴阳论

(2012-02-27 16:39:23)
标签:

杂谈

分类: 天虚子古传中医

阴的本性是下沉要使阴能上行到阳位 而成离阴,那么就需要气的推动 脾即是产生这个气的泵
口角生疮 如果是因为气不能推动阴不上行 而阳独张而发生疮 那么就要补充这个气 这个就是黄芪的治疗疮的本源
腰以上为天 即是阳位
腰以下为地 即是阴位
阴位又称为北方 阳位又称为南方
有这个概念
那么人体的一个循环就是:
北方的水要上升达于南方
南方的气要下降达于北方

北方的水要上升达于南方
用阴阳来转述 就是阴位的阴要上升达到阳位
简称:阴入阳


南方的气要下降达于北方
用阴阳来转述 就是阳位的阳要下降达到阴位
简称:阳入阴

真武汤 是把北方水升入南方
五苓散 是把南方火降入北方

阴脾——脾是推阴上行
阳胃——胃是降阳下行

阳的本性是上升 要让阳下降入阴位 那么就需要水阴的带动 阳才能下降


天地之道  是 阴化阳阳化阴  就如 水蒸发化成气 此为 阴化阳;
气受寒而凝结为水 此为 阳化阴。
气受寒而凝结为水 此为 阳化阴。

此为天地之道
但是人居天地之间
不仅有阳化阴 阴化阳
还有 阴入阳  和阳入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