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释道三家静坐要旨简述

 天地虚怀一 2012-06-01

儒释道三家静坐要旨简述 ----道海玄微(六)----萧天石

    道家与佛家,尽人皆知系讲究以静坐为要功的,实则儒家中历代大儒,亦莫不然:自《大学》提倡“定静安虑得"之“定静学”以后,孟子的“收放心"教与“不动心”教。亦全是讲的定静学。故宋明大儒自周濂溪而后,莫不致全力于“主静"功夫。大程子全是静字功夫足,小程子略逊之,朱子甚至主张“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并谓:“如此三年,无有不进者,尝验之一两月便不同,学者不做此功夫,虚过一生殊可惜.”王阳明之所以能于龙场悟道,及尔后之能遇事“不动心",全是静字功夫做到家。

    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全要在定静上见功夫,古今来多少忠臣、烈士、孝子、节妇,当死生荣辱之际,能巍然不动者,何莫非在定字上得力。故邵尧夫、杨龟山、陈白沙、刘宗周及近人曾国藩、梁启超等,莫不力主静坐。先儒或则教人“默坐澄心,体认天理,,或则教人“于静坐中观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作何气象”,凡此,总是静中悟道见性之法。刘宗周并谓“静坐是养气功夫,可以变化气质”.白沙则直指此为“作圣之功”,良以静坐不但是养形养精养命养寿的根本功夫,同时也是养心养气养神养德的根本功夫。

    道家对静坐炼丹,力主“性命双修”“内外兼养”,不偏于“性功”,亦不偏于“命功"。就“命功"上讲,其静坐方法,乃是对身心、形体和精神一一进行自我锻炼的功夫;这种功夫,是对我们的生命这一有机体的整体锻炼,起着“自力更生"、“自我修复”、“自我调整”和“自我培补”的作用,所以对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保健强身和延年益寿,具有根本的彻底的积极作用。它初步即能改善一个人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加深睡眠,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和脑力,通过全身各部门而使整个身体得到健康无病的好处。这种功夫,是“由内打向外”的,先由内部的“精气神”与五脏六腑八脉锻炼起,所以又称“内功”;而将“由外打向内”的形体锻炼功夫,称做 “外功”。同时,道家静坐的精气神锻炼,虽系以炼精为基础,炼神为大用,然实以炼气为枢纽为中心,由气化作用,而产生各种生化妙用,所以中医家与养生家又称之为“气功”。

    至于道家的“性功”,则与儒佛二家,并无二致,皆从心性修养与道德修养上入手。故吕祖曾说:“千言万语,只不过发明炼心二字。”北派龙门宗则更谓“修得一分性,保得一分命”,性功到,命功自成。《易经》上说“穷理、尽性、至命”,穷理立德尽性至命,功夫全是一贯的。若只修“命功”,而不修“性功”,则即活到千百岁,亦无用也。故古真曾说:“只修命,不修性,万劫阴灵难入圣。”道家南派东派虽重命功,主先修命功,后了性功,然最后鹄的仍以人圣登真为了手。

    我们知道,儒家常以“超凡人圣”为人生修养之极功,道家则于 “超凡入圣”后,尚有“超圣入神”、“超神入化,’两步功夫;这两步功夫做到,便是世人所谓“神仙境界”了!与虚浑一的“神仙境界”,也可以说是“自然境界"、“天地境界”、“宇宙境界”,在人生修养的成就上,是远超“圣人境界”而上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