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黄山诗钞(卷二)

 huangnan35 2012-06-01
作者:吴浪风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一

一 皖南古村落西递揽胜

吴浪风

古来桥
前边溪上古来桥,  挽住波澜逐浪高。
养护一方流逸韵,  民风淳厚领风骚。


     古来桥,位于西递村东头。紫气东来,溪水环绕村落,青龙白虎围绕左右。这种群山环抱的环境造成了一个风调雨顺的小气候,整个村落仿船形而建,有“借水西行,得神助,取真经,从而大吉大发。”这里山形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并根据风水学的理论得出了“船形西递,大吉大利”,“东水西流,吃穿不愁”的结论,从而选定了西递为胡氏安身立命的生存之地。

西 递
清澄溪水向西流,  足食丰衣莫用愁。
立命应当耕自足,  安居乐土胜封侯。


      西递,位于黄山市黟县县城东南。199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2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2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递船形村
峰峦环抱见船形,  水自萦村灵气生。
未近深幽古民宅,  传扬寰宇树文明。



      西递船形村,距黟县县城碧阳镇东南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 溪
东来诸水汇西溪,  孕育文明无限机。
虎步前蹲藏胜概,  犀牛望月聚雄奇。


      西溪,位于西递村西头。它汇聚后边溪、金溪之水后,向西南方流去。几百年来,正是此水滋润着西递这块风水宝地,给胡氏子孙繁衍生息带来了福祉,迅速发展,一举而闻名世界。

明经湖
峰奇挺秀入云深,  水绕山村绝俗尘。
总揽心惊美如画,  一湖风月醉游人。


      明经湖,位于凌云阁南面。前边溪、后边溪及金溪之水,汇聚此处而下注西溪。此湖波平如镜,清澄见底。登临可见湖面倒映出楼阁牌坊,极象一颗美丽的明珠,镶嵌在西递古村的最西头。

明经祠
祭祀三公岁月长,  明经祠里祖增光。
先祈义士传胡姓,  后拜开基本始堂。


      明经祠,为纪念西递胡氏始祖明经科进士胡昌翼而建。按照西递村旧俗,每临正月初七日,胡氏支丁,集中至明经祠中的本始堂,祭祀宋时明经科进士西递始祖胡昌翼。

胡昌翼
皇封帝诏仰奇材,  探访明经学士来。
懿德惟乡桑梓颂,  严光并志壮幽怀。


     胡昌翼,是西递村胡氏始祖。据传为李唐王朝皇子托孤婺源考川胡三后,改姓胡。21岁时,胡昌翼考取“明经科”第2名,进士金榜题名后,他才得知自己的真实家世。为此终生不仕,耕读、讲学、交游于乡里,后来成为著名学者。连宋太宗赵匡义下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昌翼奇材,君父王嗣。懿德惟乡,严光并志。”而名垂青史。

七哲祠
犹兼晚矣入桃源,  七哲丛祠仰七贤。
著作等身嘉誉盛,  名留青史古今传。


      七哲祠,是西递胡氏子孙,为纪念在宋元时期,明经胡氏胡怀谷等7位经学名家而建。西递俗习,正月初五由族长率领胡氏子孙,祭祀义祖胡三公;正月初七,祭祀始祖昌翼公;正月初九,祭祀西递村始祖士良公;正月十三,祀拜七哲祠。

胡士良


仿建船形水绕村,  迁移安享太平民。
桃花源里开基业,  四季飞花总是春。


      胡士良,是西递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胡姓为主要聚族而居的古村落的先祖。据西递《胡氏宗谱》记载,西递胡氏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北宋皇祐年间,胡氏先祖胡士良看到这里山青水秀,景色秀美,便从家乡婺源带来风水先生勘定测算,将村址选定在中间枕山、环水、面屏的三阳之地。村落后面的山称来龙,山势起伏如同行龙。村落面对有案山、朝山,林木郁郁葱葱,寓意人丁兴旺。所以明经胡氏壬派始祖胡士良,举家大小从婺源考水迁来西递居住。当代沈味廉《九百余年西递人》:“娇语导游倍热情,兴衰史实道详明。胡为李裔迁西递,倒数流光九百春。”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一

一 皖南古村落西递揽胜

吴浪风


凌云阁
四壁围成跑马楼,  深藏岁月更清幽。
徽商鼎盛遗豪宅,  气贯青云阁上头。


      凌云阁,又名走马楼。建于清代乾隆丁未年(1787),系明经胡氏24世祖、江南6大首富之一官授正三品、通仪大夫胡贯三,耗巨资兴建此楼,为迎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女儿给儿子胡元熙做老婆。宰相目睹此景,赞不绝口:“此楼又长又宽,连马都可以在上面跑呢。”故名。

胡文光刺史坊
揽古欣瞻刺史坊,  文光闪耀在徽乡。
犹存功绩于桑梓,  四百余年岁月长。


      胡文光刺史坊,位于西递村头。三间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为三间四柱五楼建筑格式,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性质属功德型,是朝廷为表彰胡文光在任上对民众做的善事。胡文光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中举,担任过万载县的县令,官至荆州王府长史。

旷古斋
流连街巷作徘徊,  觅得深幽旷古斋。
趣味顿生珍茗阁,  遨游东海乐开怀。


      旷古斋,建于清代初期的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年。房子的原来主人是位“以商入仕,以仕保商”的文人名士。其后裔发达,均在外地居住。此斋由庭院花园和多单客房组成的官家宅院,尤其使人印象深刻的是3楼“珍茗阁”茶楼,其陈设依日本民俗器具,以及明清时期中国茶具,古朴而典雅。而室内全以木板装修,尽显日本大和民俗风情。

追慕堂
薄利多销誉可钦,  播扬桑梓众推尊。
古来贤哲名天下,  莫笑长歌追慕人。


      追慕堂,建于清代甲寅年间(1794),为明经胡氏24世祖胡贯三,为追思慕念其祖父丙培公,父亲应海公一生,崇文尚义之举而营建。

迪吉堂
创业犹钦胡贯三,  经商盛誉冠江南。
为民捐助民长记,  德亦留存天地间。


      迪吉堂,又称官厅,即接待达官贵人的厅堂场所。此堂气度端庄,古朴典雅,建于清康熙甲辰年间,距今330余年。胡贯三祖孙5代是西递徽商的佼佼者,也是“徽、儒、官”三位融为一体的典型代表。胡贯三经商数十年,号称拥有“七条半街”店铺,“三十六典当”资产,一生最讲究商德和修养。他主张“以诚待人、以信处事、以义取利”3句话的商德。颂扬“以善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基”12字的人生哲学。并重视“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人生途径。他出生重礼学、敦礼教的家庭,继承祖先遗训,崇文尚义,造福桑梓,恤灾扶困,福及乡梓,誉为“明经胡氏诗礼孝义人家”。

笃谊堂
莺春破晓荡歌声,  紫气东来最惬情。
枕石漱流甘一醉,  卧听天籁享安宁。


      笃谊庭,又称枕石小筑。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60余年。原为正三品通议大夫,江南6大首富之一胡贯三之子胡元熙的故居。庭院大门上嵌砖雕“紫气东来”横额,大门里向门亭嵌有“枕石小筑”4字,门亭两侧建有花瓶。绿叶形小门洞,分别嵌有“玉壶”、“莺春”砖雕门额,环境清幽。

瑞玉庭
烟霞瑞气荡纤尘,  步入桃源好问津。
喜鹊登梅欢报喜,  鸳鸯戏水结知音。


      瑞玉庭,建于清咸丰三年( 1853)。此庭庭院小巧玲珑,风雅别致。整体是由瑞玉庭前面正屋,连接左右序列建筑。前堂用于接待宾朋,而后庭则用于接待内眷。左边是洗漱处,有很多书画小品。天井四角的锡管上方,有4个木雕图案分别是“喜鹊登梅”、“凤串牡丹”、“鸳鸯戏水”、“丹凤朝阳”,很具特色。

桃李园
桃花源里访桃花,  拜识商儒是一家。
自爱春光关不住,  清幽古宅绽奇葩。


      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是由一儒一商两兄弟共同构思营造为3进2楼结构。前厅文气很盛,共用。2进为商者所建,3进是儒者所用,门额上有“桃花源里人家”石刻。两厢房用屏门组合而成,上面有康熙年间书法家黄元治草书“醉翁亭记”木雕。屋内有花坛、水池,墙上漏窗图案为“冰梅图”,喻意“梅花香自苦寒来。”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一

一 皖南古村落西递揽胜
吴浪风

西 园
共赏松梅竹让贤,  美轮美奂饰西园。
悠悠岁月宜风物,  历尽沧桑态自妍。


        西园,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原为四品官、河南开封知府胡文照(号星阁)故居。大门是砖砌的八字门楼,气度非凡。2进庭院住宅大门两侧墙上,各嵌有一个石雕漏窗,左为“松石图”,右为“竹梅图,”为徽州3雕中的一绝。

会源桥
水自前溪汇后溪,  长流不息永朝西。
年年滋润钟灵秀,  甚叫游人也叫奇。


        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后,而下注西溪,会源桥飞架其上。而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东 园
苦读埋头百可园,  蟾宫摘桂力争先。
经商也爱通儒学,  一举成名终拜官。


        东园,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原为胡文照的祖居,包括正厅、前厅、凉厅3进厅堂。凉厅为书厅,是主人修身养性之所。东园门罩上方有扇形石窗,取“善”之谐音。左墙上嵌砌着叶形漏窗,寓为主人叶落归根。对面题额为“百可园”,体现园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惇仁堂
桃花源里世风惇,  至善胸怀溢德馨。
气宇轩昂欣献瑞,  联株合壁感深恩。


        惇仁堂,建于清代康熙末年,为明经胡氏23世祖胡应海与24世祖胡贯三父子两代的故居,距今已有300年。房大屋亮,气势轩昂,厅堂两侧各有两间卧房相通,古称“联株房”。厅堂下首和两侧厢房各有天井,俗称“母子”天井,在西递古民居中别具一格。

大夫第
敬启尘封足可恭,  书香门第访遗踪。
商崇儒学推文照,  一代荣光百世雄。


        大夫第,建于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为胡文照的祖居。后因胡文照官封四品,因而在大门上首嵌砌砖雕“大夫第”3字。正厅堂额为“大雅堂”,天井四周裙板格扇均为木雕冰梅图案,取“十年寒窗”之意。楼上绕天井一周装饰有“美人靠”雕栏,雀替为象征权贵的倒爬狮。大夫第的左右序列有桂馥庭和观景楼两个建筑单元。

山 市
远见云霞笼碧纱,  桃花源里有人家。
年年耕读悠然意,  乐在山崖与水涯。


        山市,即观景亭侧面题额,位于大夫第前侧。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此亭重修于2001年,它高大美观,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分外壮观。登上此亭,能观看西递古村落的整个船形村貌。

桃花源里人家
悠然而得步村中,  画栋雕梁揽古风。
世界犹尊遗产美,  徽乡文化建奇功。


        桃花源里人家,即山市观景亭正面题额。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当代沈味廉《桃花源里人家—西递》:“徐行步步入迷宫,难辨东西南北中。一院人家三百户,雕梁画栋古风浓。”

敬爱堂
高悬孝字自躬亲,  敬爱犹崇骨肉恩。
一脉相承勤拥戴,  推尊胡氏好儿孙。


        敬爱堂,粗犷古朴,宏伟肃穆,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面积1800多平方米。原为明经胡氏10世祖仕亨公的享堂。他的3个儿子,为表示互敬互爱,故将享堂改建成祠堂,故名。前置飞檐翘角门楼,后厅有一个斗大“孝”字,是大理学家朱熹所书。此字从后看,像是一个俊俏后生,跪地作揖。而从前看,则是一个桀骜不驯的猴子嘴脸,字画一体,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寓意为孝敬长辈则为好儿孙,反之就退化为猢狲。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一

一 皖南古村落西递揽胜

吴浪风

履福堂
不断收藏无厌求,  传扬祖荫展风流。
痴迷书画存知录   笔啸徽乡誉九州。


        履福堂,建于清康熙年间(1684),距今320年,是清代收藏家胡积堂的故居,也是西递村中一座典型的书香宅第。此堂是一座3间结构的大房子,屋内厅堂摆设典雅。前堂挂有数幅字画、楹联,两侧悬挂有奇特的撕画、烧画,用笔绘出,却如同用火烧烙,再用手撕拼合而成。天井两旁各有12扇木门,每扇门中段名雕一则孝义故事,正反两面合起来,是一幅完整的《二十四孝图》。

笔啸轩
胜地追踪笔啸轩,  行吟泼墨醉如仙。
新安雅士知多少,  试与高贤再续缘。


        笔啸轩,近傍履福堂。是胡积堂鉴赏古玩、读书、学习、吟诗、作画之所。又因胡积堂著有《笔啸轩画知录》,故名。此轩也是胡积堂交游乡里,接待宾朋,互为唱酬的地方。可惜的是,在太平天国时,被兵火焚毁。

尚德堂
只待安居意气豪,  明经湖畔学渔樵。
千秋浪静声弥远,  万古风清德自高。


        尚德堂,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大门用整块黟县青石砌而成,凝重端庄,距今380余年。此堂为5间2楼结构,一楼柱枋和雀替格式已有演变,并于清初重修。2楼斗拱,梁柱依旧,古朴大方,古风犹存。

仰高堂
钟情西递访遗踪,  仰慕先贤兴趣浓。
代有儿孙勤建业,  名垂青史大家风。


        仰高堂,位于尚德堂上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屋宇为3层,在内部格局上,把厅堂移至2楼,这种“楼上厅”的现象,是明代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

青云轩
凉风送爽笑开颜,  试上青云揽九天。
纵有纤尘飞不到,  桃花源里度余年。


        青云轩,又称书厅的单元建筑,建于清代同治年间,距今140年。此轩是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小院内存有亿年以上的半块海蚌化石,传为主人自外带回山乡陈设。厅堂正中有一圆洞,上放石盖。冬天掀开,洞内送暖;夏天掀盖,凉风送爽,很具特色。

膺福堂
莲花高槛耀辉煌,  剔透玲珑膺福堂。
岁月难磨官气盛,  豪华依旧画雕梁。


        膺福堂,建于清代康熙三年(1664),系明经胡氏25世祖,诰封从二品户部尚书胡如川的故居。砖雕八字门楼,其构型与胡文光刺史牌楼相似,门楼上角砖雕龙凤尾,非常细致。进入大门,有一个高高的门槛,文官从右侧进,武将从左侧进。七品以上官员,才能开大门,跨门槛而进。屋内木雕的莲花门,以及古家俱,均玲珑剔透,可见当时屋主人的豪华气派。

笃敬堂
而今记否读书郎,  笔啸徽乡尚闪光。
履福收藏承孝悌,  千秋敬仰在中堂。


        笃敬堂,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正屋前,有一个小庭院。庭院左边,又有一书房。中间正屋厅堂上,最醒目的便是一组祖传画像。正中为大收藏家、书画家胡积堂,他建有笔啸轩、藏书楼,以收藏宋元字画及古玩而著名,被朝庭封为正三品。画像左边年轻者,为元配夫人。右边年长者,为继配。她们颈挂朝珠,享受着丈夫的3品待遇。

临溪别墅
画面清幽水最柔,  船形村里赛风流。
临溪小筑天然趣,  直叫心怡好逗留。


        临溪别墅,位于西递东南角的后边溪边。别墅面南临溪而筑,环境幽雅,漱石枕泉,是休闲的好地方。后边溪经会源桥下注西溪,山水相映,正是“小桥流水人家。”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一
二 皖南古村落宏村揽胜
吴浪风

初瞰古村落
并力攀登三府尖,    清查林木探资源。
峰巅初瞰古村落,    眨眼其间三十年。


        三府尖,坐落于黄山区与黟县交界处, 高约1600余米。1978年初夏,我从黄山学校被分到黄山区,参加安徽省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开展林业资源清查曾登顶。高高站在三府尖上,第一次俯瞰皖南古村落,既感那里深藏神韵,气势不凡。问当地村民,曰际联公社(宏村)。其时,两县区还未修通公路,而在当地视角内,站在三府尖上,可望徽州、池州、宁国三府,故称三府尖,属于最高峰。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当代丁光涛《宏村》:“料是仙童偶失缰,青牛小憩化山庄。森森古木双犄角,浅浅细流九曲肠。固本儒商拜经学,护源风水保雷冈。喜闻遗产初登录,相伴黄山名远扬。”

旧地追踪
旧地追踪入古黟,    飞车直下抵西溪。
青春换得山披绿,    便趁余暇来探奇。


        旧地追踪,为30年前,我在黄山区,参加安徽省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因有一个森林样点落在三府尖顶部,从黄山区的郭村羊肠道,需进入黟县境内,沿三府顶阳坡攀登,方可到达森林样地分布点。30年后,大巴正是沿着这一线路,由黄山区进入黟县。旧地追踪,一草一木,依然如旧。青春易逝,青山长在,感慨万千!

东山松涛
东山衔接绿杨村,    步出林荫待洗尘。
滚滚松涛如奏乐,    声声歌颂育林人。


        东山松涛,位于古村落之东北。这里山峦起伏,松涛阵阵,山青水秀,一直衔接到南湖边的绿杨林。我作为从事林业工作者,悠然步入桃花源里,怎能不为这里的优美环境所折服!怎能不爱自己的崇高事业,给人类带来的美感和幸福!且又情不自禁地去声声歌颂一代又一代的育林之人!清代汪承恩《东山松涛》:“别墅荒山夜,虬松战雨鸣。何须视童子,我亦赋秋声。”

南湖书院
荡起轻舟穿画桥,    半篙春水伴逍遥。
清波映衬徽文化,    又给南湖缀一娇。


        南湖书院,位于宏村古村落南湖北畔,又名“以文家塾”。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民国时期改为南湖小学。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文会阁、望湖楼和祗园6部分组成。为了适应旅游业的需要和发展,启蒙阁被辟为徽文化陈列室,门前两旁悬嵌名联:“南峦环幽境,书声朗时云涌霞飞腾气势;湖波映秀色,桃源深处水流花放丽文章。”但我更爱“地近黄山,耸起文峰千丈;楼迎南湖,拓开思波万重。” 清代汪承恩《南湖春晓》:“玻璃三百顷,隔岸袅村烟。草绿客伤别,莺啼人尚眠。”

月沼春晓
雄鸡催我际联行,    半月池塘春水生。
润泽徽乡神韵美,    沉吟业已不胜情。


        月沼春晓,系宏村古八景之一。因月沼极象一块精美的明珠,镶嵌在古村落中央,给人予无限的美感和享受。游人至此,蓝天白云,春燕剪波,村姑浣涤,摄影留念,春潮涌动,无不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清代汪承恩《月沼风荷》:“命驾倏千里,仙迹杳莫?。题诗同挂剑,凄怆绿荷池。”

石堨萦波
自爱潺潺自在行,  萦波待发上征程。
一溪春水明如画,  万亩桑田足助耕。


        石堨萦波,位于西溪石堨头。虞源之水,汇聚成流,下注西溪。每当暴雨之后,溪流湍急,直扑石堨坝头,一泻而去。久旱不雨,石堨坝头仍潺潺流水,吐珠流玉,萦回扬波,可供村民饮用和灌溉。

石濑夕阳
最爱西溪景物稠,    欢欣揽胜数勾留。
满川秀色斜阳里,    正待游人一望收。


        石濑夕阳,位于西溪之上,石濑即石堨头,被称为牛村的牛舌。村民自明代永乐年间,开始就在这里拦河筑坝,使西溪水位提高,开水圳,引流入村,滋养一方。每当夕阳斜照坝头水流,反射出金波闪闪,煞是壮观。“石堨萦波”,曾是宏村八景之一。清代汪承恩《石濑夕阳》:“一片娲皇石,中流截急湍。夕阳斜射处,误作碎金看。”

西溪雪霭
地接黄山隔俗尘,    犹隆雷阜覆林荫。
游人识得桃源美,    雪霭弥封誉古今。


        西溪雪霭,位于古村落之西。每当寒冬来临,西溪风雪交加之时,满天飞舞的雪花,形成雪霭弥漫着长空,也封锁着西溪,古村落与世隔绝。每当雪霁,远山近水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得结结实实,银装素裹,甚为壮观。徜徉在西溪之畔揽胜,不是仙人,胜似仙人。清代汪承恩《西溪雪霭》:“寒气袭衣袂,余霞媚晚烟。断桥驴背客,踏雪耸吟肩。”

雷岗秋月
且喜登临览碧空,    流丹似火染霜枫。
谁将明月高空挂,    照得冈峦势更雄。


        雷岗秋月,位于古村落之北。雷岗从北隆起,成为宏村的天然屏障。岗头古木参天,特别是高大的老榛树,浓阴蔽日。每到秋高气爽之时,登雷岗赏秋色,渐渐地乌桕枫树层林成染,流丹溢彩。当一轮明月高悬于雷岗之上,犹如佳人对镜台,悄悄洒下一片银光向西天移去,人美镜更美。有幸慢步在这古树、古岗、古村落、古明月之下,探访故旧,倾听天籁,岂不乐哉。清代汪承恩《雷岗秋月》:“跻险临丹巘,松涛送晚雷。谁知今夜月,曾照吕仙来。”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一

二 皖南古村落宏村揽胜


吴浪风



南  湖


清波相映古民居,    浑觉南湖画不如。
梦里桃源惊再现,    何须世外觅樵渔。


        南湖,位于村前正南而得名。此湖始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占地面积2公顷余。湖呈大弓形,弓背部湖堤分上下两层,上层石板卵石铺地,下层栽柳植杨。弓弦部为南湖北畔,建有南湖书院,以及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湖中堤坝上,建有画桥,可东西行舟,情趣盎然。每逢盛夏,清风徐来,涟漪纵横。芙蓉亭亭玉立湖面,浮光倒影,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美不胜收。清代汪方钟《晚秋泛舟南湖登烟雨楼》:“老树交加怪石堆,朱栏粉壁绕亭台。此中不但宜烟雨,可许晴峰入槛来。”

画  桥
登虹去探际联乡,    画里行吟逸兴长。
自爱题诗歌古宅,    情浓激越韵飞扬。


        画桥,位于南湖之中堤上。1986年第3次整治南湖时,重建中堤。建造石拱桥一座,立于湖面,随名画桥。此桥给南湖倍添诗情画意。清代汪彤雯《南湖春晓》:“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水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鞭吟过画桥西。”

望 湖 楼
清幽倒影足铭心,    水下庄连水上村。
我欲登楼观秀色,    满湖风月醉游人。


        望湖楼,位于南湖书院侧。此楼面对南湖,视野开阔。登楼极目四眺,田园美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楼上悬 “湖光山色” 匾额,系清代歙县人,时任黟县知县罗尹孚所题。

水  圳
九曲弯弯系画廊,    穿村绕户世无双。
民居自得西溪富,    孕育儿孙百代昌。


        水圳,被称作牛肠,起源于村西的石堨头。它建于明永乐年间,为宏村富商汪升平出万金、村民合力所建。水圳用石块砌成宽近一米的沟渠,它引西溪之水,穿村绕户,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被称赞为“中国古代的自来水”。水圳并与村中的月沼、村南的南湖相互通联,使其久旱不涸,久涝不溢,常年保持水位稳定。可供村内居民生活饮用、浣衣洗涤。清代胡成浚《游宏村赋诗》:“何为就此卜邻居,花月南湖画不如。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它吸引了日本、美国、西德等国内外专家接踵而来精心研究。

宏村画家会馆
妙笔欣然点紫烟,    南湖月沼醉神仙。
《桃源春色》凭谁画, 胜似蓬莱自在天。


        宏村画家会馆,位于下水圳路起点,以汪兆良先生为主创建。先生出身于宏村月沼旁的书香门第,自幼酷爱绘画,尤以版画、国画见长。他曾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木刻版画、水彩国画等美术作品数百幅,参加省内外各类美展数十次。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版画一等奖,全国书画大奖赛精品奖。国画《桃源春色》入选海内外书画赛铜奖。

务本堂
持家创业必精诚,    共结同心锐气生。
老屋安居兄弟乐,    书田无税子孙耕。


        务本堂,位于古村落中街东面。坐北朝南3开间楼房,下水圳从大门前穿过。老徽州古民居楹联:“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务本者,非耕即读是古徽州人教育子孙处世作人、立业传家的法宝。

月  沼
牛形村里景牵萦,    拥月民居作画屏。
玉女临波展灵秀,    相思梦里共长生。


        月沼,位于村中央,呈半月形池塘,占地约两亩,俗称牛胃。起先,村民在这里发现了一眼泉水,四季泉涌。明永乐年间,开始掘建,四周均用青石板铺地。沼弦部由13根石柱连接石板,构成石雕栏杆;沼弓部不设栏,便于村民汲水、浣洗。环绕月沼周围,是排列有序的古民居。蓝天、白云、青山、粉墙倒映入池中,秀美如画。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一

二 皖南古村落宏村揽胜


吴浪风

本草纲目苑
沉迷本草醉身心,    世界推尊第一村。
画里徽乡观不足,    传扬清韵溢芳馨。
其  二
牛形村里自多娇,    韵起南湖逸兴高。
数咏徽医闻百草,   纷呈美景闹春潮。
其  三
水映牛村画面开,    南湖风月荡胸怀。
梅花香馥清幽宅,    瑶草春萦古老斋。
其  四
百草宜将次第尝,   心甘一醉叹无双。
神清气爽添佳趣,    指引荷风送暗香。
其  五
揽胜南湖何所为,    亲尝百草便当归。
神奇功效传殊艺,    闪耀徽乡万古垂。
其  六
修身保健绽奇葩,    妙手回春被众夸。
百草犹能作灵药。    传神效用誉中华。
其  七
醉在南湖沐古风,    欣尝百草访神农。
频添雅致无穷趣,    更使徽乡声望隆。
其  八
百草园中百草香,    养精益气涤诗肠。
阴阳扶正周天顺,    拾得神仙却老方。


        本草纲目苑,位于古村落之南的南湖南畔。此苑坐南朝北,面临风景如画的南湖,环境十分清幽。它占尽了天然地理之优势,运用博采了新安医学之长,辉耀着古老悠久的中华医药学之光。是一处感受天地之灵气的健身疗养之所,全国仅此一家。这里,吃的、喝的、用的全是中草药及其制品,博大精深。生命可贵,食疗更佳。食疗,伴随你一生永远心神健康,食疗,促使你人生美的享受,食疗,仙人不老方也。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一

二 皖南古村落宏村揽胜


吴浪风

乐叙堂
基开雷阜历沧桑,    盖代依存乐叙堂。
定教儿孙勤创业,    扬名举世亦无双。


        乐叙堂,位于月沼北畔正中,与月沼同建于明永乐年间。即宏村汪氏宗祠,或汪氏总祠,3开间2进。首进前厅上,月梁、莲托木雕甚为精美,楹柱上悬挂有楹联:“基开雷岗绵世泽,绪承越国萃簪缨。”“水绕宏村,一渠碧玉千家分;花拥南湖,两岸浓华万树发。”中间悬有“笃礼崇义”匾额,门前设旗杆石墩两座,后进仅存威严的门楼。

望月堂
流连古宅荡幽情,    望月堂中望月明。
直令来宾增雅兴,    人间天上怎分清!


        望月堂,位于古村落月沼北畔的乐叙堂东侧。一字排开,坐北朝南,3开间2进2楼。老徽州古民居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水光风力俱相怯,星象烟云喜共和。”“皓月当空,若镜临水;春雨润木,自叶流根。”因其常伴月沼,每临初十,天上半月,倒映池中半月,池半月,3个半月互映生辉,妙趣横生。

敬修堂
南湖石堨任遨游,    月沼居中好静修。
世泽儿孙存孝悌,    弘扬美德供清讴。


        敬修堂,毗邻于汪氏宗祠乐叙堂。坐北朝南,建于清道光年间,俗称月沼上新屋。大门上门罩高大,石雕有“松鹤同庆”、“福寿双全”、“麒麟送子”等图案。门内天井间,建有门罩,上有戏文图。正屋前后3间3楼四合建筑,窗棂隔扇,梁垫雀替,无不雕刻精巧,飞金流彩。东侧建有偏厅、厨房,整体结构严整,很具代表性。

敬修堂百年老牡丹
牡丹植入敬修堂,    月沼赢来世代芳!
纵有风霜百般袭,    芳馨无愧号称王。


        敬修堂百年老牡丹,位于敬修堂大门前面的花坛内。正屋前有大庭院,院门朝东,门外留有10平方米的空地,俗称晒坛。院内花坛假山摆设有致,尤以一株罕见的百年牡丹而闻名。这株牡丹王主干呈深褐色,枝叶茂密,生机盎然。每年春天来临,它都要开出数十朵艳丽红花,十分娇娆。至秋可分根培育,故牡丹王繁衍后代,遍及古村落。

培 德 堂
古宅清幽风俗淳,    勤修美德溢芳馨。
传承世代开基业,    自爱书田不老春。


        培德堂,位于古村落月沼北东侧。坐北朝南半傍月沼,3开间楼房。下水圳从月沼开始流出,横过此堂大门前,下灌南湖。门前为月沼小广场,摄影摄像,十分便利,环境清幽。老徽州古民居楹联:“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风还是读书。”“养真精神于大事业,积实阴德培贤子孙。” 培德传家,富含哲理。

敦 本 堂
留连雷阜绝尘埃,    最爱清幽敦本斋。
记取祖传存厚德,    功成多自读书来。


        敦本堂,位于培德堂东侧。一字排开坐北朝南3开间楼房,近临月沼。老徽州古民居楹联:“敦孝弟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有酒吃酒,读诗学诗;让人上人,抑我益我。”以敦厚为本,诚心诚意作人传家,其乐无穷。

冒 华 居
精心雕琢冒华居,    敬启尘封岁月余。
欲续家风惟孝弟,    长留世业读诗书。


        冒华居,位于月沼西南畔。步入大门为花园小庭院,正厅大门开在天井左厢。正厅梁、窗雀替木雕精美,长条几、八仙桌、美人靠椅陈设依旧。中堂悬有“冒华居”古匾,两侧挂有清代翰林院侍讲、著名书法家梁同书书写的楹联:“万古家风惟孝弟,百年世业在诗书。”天井右厢悬挂“得少佳趣”匾额,悬挂着清代著名书法家、戏曲作家张照草书楹联:“兴衰烟露流彩笔,吟边云日弄晴窗。”堂柱上挂有徐观政的木刻楹联:“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何瑾的木刻楹联:“惜食惜衣,不独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此处是欣赏古徽州民居楹联的极佳之所。

汪大燮故居
振绮长存国士谋,    相祈来世护中枢。
但悲军阀穷争战,    岂可冰心寄玉壶。


        汪大燮故居,又名振绮堂,位于古村落中街南边。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为汪大燮少年时代生活之所。汪大燮(1859—1924),字伯棠,清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援例为内阁中书,升侍读、户部郎中后,考入总理衙门章京,以明敏谨慎称著。民国十一年(1922),任黎元洪大总统的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其故居门罩端庄,正屋为背向3间2楼结构,设有仪门,气势轩昂。堂前额枋、扇门等部位,木雕构图质朴、逼真而精湛,更显大气。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一

二 皖南古村落宏村揽胜


吴浪风

耕心堂
不计辛劳白发添,    悠悠岁月惜华年。
“光前须种书中粟,    裕后还耕心上田。”


    耕心堂,位于古村落月沼西畔。坐西朝东,3开间2进楼房。老徽州古民居楹联:“光前须种书中粟,裕后还耕心上田。”“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故名。 耕心堂近傍月沼,每当一轮红日冉冉从东方升起,相映月沼,池内日月互辉,金光闪闪,反映射入耕心堂,煞是壮观。

承 志 堂
继古传今揽壮图,    游临学海下功夫。
“欲高门第须为善,    要好儿孙必读书”。


    承志堂,位于上水圳路北。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2000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据史料记载,“承志堂”是黟县境内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到此参观的国内外游客,无不为之倾倒,被誉为民间故宫。

德义堂
利赖家风建业昌,    发扬光大即文章。
长存韵律勤歌德,    义字当先百代芳。


    德义堂,位于承志堂对街上首。系民国时南湖小学第二任校长汪锡光故居。此堂坐南朝北,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为3间2楼结构。一楼正厅前,一排16扇花隔扇门,2楼设观景台。堂前庭院,有暗道与水圳相通方塘。方塘北向铺设水榭,塘边置鱼缸、石几、花盆。院墙爬有猕猴桃藤蔓,院内还有两株高大的百年枇杷树,整个院落景物若隐若现,美不胜收。

树人堂
孕育贤才思不穷,    甘心励志树雄风。
“襟怀旷达云中鹤,    品德清高崖上松。”



    树人堂,位于上水圳路,与德义堂相邻。系清代奉政大夫、诰赠朝仪大夫汪星聚于同治元年(1862)所建。宅基呈6边形六合大顺,院门为八字门楼。内置枋栏板,正厅、偏厅坐北朝南,背临水圳。精美门罩,气势不凡。厅堂天花彩绘艳丽,门窗木雕尤为精致。厅东侧筑有小塘,引水圳活水入内,清澈见底。“树人堂”3字刚劲有力,高悬正堂,寓意深远。

树人堂民艺收藏馆
风车运转自风光,    访古犹存老作坊。
莫道手工长作业,    曾经辉耀树人堂。


    树人堂民艺收藏馆,位于树人堂南。现主人在这偏厅处开设树人堂民艺收藏馆,再现了古代雕版活字印刷技术和砻稻、舂米、磨面、榨油等老作坊实景实物。并还布展出数百件濒临绝迹的民俗用品,以及清代巨幅版画中堂《福禄寿考》等物品模具。

怀 德 堂
德溢芳馨意气豪,    长怀嘉誉乐陶陶。
为人知足心多惬,    处世无求品自高。


    怀德堂,位于上水圳路北后街。建筑3开间坐北朝南,近傍雷岗山。“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怀仁怀德,充分表现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之理念。

十 三 楼
寻源发脉十三楼,    决胜依然共计谋。
汪氏子孙同着力,    随成美景誉徽州。


    十三楼,位于雷岗山畔。据汪氏宗谱记载,宏村汪氏祖先汪彦济“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后,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选址举家迁到这里。“卜筑数椽于雷岗山下,”始建十三楼,并应弘广发达之意,取名宏村。老屋现仍保存一间,另有社屋,门上有石刻楹联:“胜地钟灵,长瞻松柏之茂;明神锡祉,永奠河山之宁。”

乐 善 堂
点滴何须口舌争,    和谐社会颂文明。
“善为至宝一生用,    心作良田百世耕。”



    乐善堂,位于上水圳路,面对松鹤堂。此堂坐北朝南3开间,右侧有石板道通往雷岗。徽州古民居楹联:“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所言善,所行善,所思善,善日积而不知;厥身庆,厥家庆,厥后庆,庆方来而未艾。”高度概括了乐善之妙用宗旨。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一

二 皖南古村落宏村揽胜

吴浪风

碧 园
玲珑水榭好凭栏,  半月池边执钓竿。
尽得碧园灵秀色,  吟成流韵誉新安。


    碧园,位于上水圳路顶端。它背倚雷岗山,面对西溪,以其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堪称古村落水园庭院的杰出代表。碧园建于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系3开间2楼结构。登楼放眼,厅堂窗扇规整明快,远山近水美不胜收。楼前掘有半月形水池,引水圳活水而来,锦鲤来去自由。沿池设置花台盆景,铺成卵石小径曲折通幽。再通过门洞、漏窗透视,时隐时现。尤其是正楼前设有美人靠栏,以便观景,出楼厅即临玲珑水榭,赏景小憩,令人心旷神怡。

松 鹤 堂
鹤立松间沐彩霞,    松青鹤白着轻纱。
苍松挺直长迎鹤,    鹤舞松阴兴倍佳。


    松鹤堂,位于上水圳路,面对乐善堂,坐南朝北3开间建筑。徽州古民居楹联:“松云护草堂,竹室依花槛。”“襟怀旷达云中鹤,品德清高崖上松。”松之长青,鹤之长寿,松鹤互映,相得益彰。此诗句句皆含“松”、“鹤”2字,属于连珠体诗。

三 立 堂
遨游商海自横篙,    莫弄钱塘八月潮。
“处世无如为善乐,    传家唯有读书高。”


    三立堂,位于古村落西茶行弄内。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99),占地600平方米。气势恢宏,为典型的清初徽派建筑。为徽商汪授甲父亲,在苏杭经商发财后,回乡建造的3处规模相当、5开间3楼3进建筑群之一(另两处为乐贤堂和宏福堂)。授甲兄弟3人,每人分得一处。

桃 园 居
月沼相牵入梦游,    牛形村里不胜收。
沉迷古老清幽宅,    到此安居胜作侯。


    桃园居,位于古村落茶行弄南端,西邻慎馀堂。建于清咸丰十年(1699),占地面积270平方米,前后3间结构。此民居木雕尤为精美完好,正厅厢房门扇分别雕有“太白醉酒”、“羲之观鹅”等风景木刻;东侧书房扇门雕有“孔融让梨”、“季子挂剑”、“岳母刺字”木刻,图案栩栩如生。后厅为观景楼,格扇门窗,精雕细镂,嵌有玻璃。楼上雕栏挂落,楼下长廊;楼前庭院,设有花坛、石几、盆景其间,绿荫掩映,十分优雅。步入桃园居,领略感受桃花源风光,无不悠然而自得。

慎 馀 堂
洗罢风尘俗气除,    居安谁不爱兹庐。
“帘前花鸟皆诗句,    槛外溪桥尽画图。”


    慎馀堂,位于茶行弄南端,毗邻桃园居。老屋3开间坐北朝南,正厅中悬挂着“慎馀堂”之匾额,字体坚毅古朴,环境清幽。又因此处便得西溪之利,出入古村落便捷,近临宏村的风水宝树红杨,慎馀风水,尽占天时地利。

乐 贤 堂
熟读诗书自乐天,    琴棋字画莫求全。
粗茶淡饭深谙足,    学到如愚乃是贤。


    乐贤堂,位于古村落前街。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占地411平方米。坐北朝南,正门麻石门枋,面街而立。大门内设有仪门,“乐贤堂”匾额,高悬于正堂前。恢宏的正厅,一次可摆设20余桌喜宴,方圆搭配的硕大青石漏窗,使得卷篷厅堂,更显气宇轩昂。第2进为反向5开间3楼,作起居之用。第3进5开间3楼,为长辈居所。整体设置,庭院宽敞亮丽,厅堂气势恢宏,尽将豪华富贵藏之于内。

红  杨
九虬夭矫向云天,    护守牛村四百年。
历尽沧桑何所畏,    峥嵘岁月更无前。


    红杨,位于村口睢阳亭前。此为枫杨,树高20米,围达6米。每当春夏,树冠形如一把巨大的绿伞,挺立于村口,被喻为牛形村的牵牛人。而至初冬,枫杨树叶经霜落尽,巨大的树枝向空间扩展,如同虬龙缠绕夭矫,分外壮观。相传清康熙年间,为庆贺村中一读书人考中秀才而植,距今已有400多年。现已成为宏村的风水树木。

敦 厚 堂
信是根基诚是因,    民心纯朴世风惇。
“传家有道惟存厚,    爱世无奇但率真。”


    敦厚堂,位于古村落月塘后街。此堂前后3进3间结构,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前、中进为2楼,后进为3楼,侧有厨房、花园,保存完好。门楼清秀雅致,面街正门两侧建有拱卷门洞,门额为“颖川东里”等字样。步入正厅,堂前悬“敦厚堂”匾额,楹柱上挂有凌霞的木刻楹联:“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还挂有黟山派篆刻开宗大师黄士陵的木刻楹联:“一家欢乐是享大年,百事精平惟有邑德。”这些木刻楹联弥足珍贵,富含哲理。该堂整体布局考究,堂前除古匾、古联外,窗扇、挂落、雀替等木雕精美,自成体系。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二

一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颂歌

吴浪风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
登临赤岭探明珠,  爱赏华东保护区。
畅享自然生态美,  沉酣壮丽牯牛图。


    牯牛降,位于中国红茶之乡安徽省祁门县境内。距市中心屯溪126公里,总面积达6700多公顷,主峰海拔1728米。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牯牛降,成为安徽第一个国家级的并以森林生态类型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景区已在市区设立牯牛降散客旅游中心,开设牯牛降1、2日游旅游线路,全力打造集休闲、娱乐、健身、文化、购物、科普、会议诸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绿色自然博物馆
身披秀色俭梳妆,  姐妹松衔杉木王。
千年幽谷通仙境,  净化心灵醉梦乡。


    绿色自然博物馆,位于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景区内天然植被物种丰富,森林覆率达97%以上。而且自然景观古朴原始,集“雄、险、奇、幽、奥”于一身,“佛光”更是堪称牯牛降一绝。在保护区内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景区,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古树华盖,松涛阵阵,茫茫林海,自然生态自成系统,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人间仙境。著名的景点有仙女潭、黄龙潭、牯牛湖、潜龙谷、仙人聚会等数十处。另外牯牛降属皖南徽州文化,景区内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牯牛降生态王国
谷壑吹来绿色风,  深藏神秘自然雄。
珍奇险绝原生态,  踏破云峰到碧空。


  牯牛降生态王国,是对牯牛降的极高赞美。景区内动植物物种及其丰富而繁多,自然生态完好,是皖南山区极好的森林生态王国。在这里,可聆听松涛,可凝望落日的余晖;也可走过晃悠的索桥,去踏水车汲水;可在清洌的溪水中嬉戏,或着粗瓷大壶,泡出的浓酽凉茶,品尝山泉的甘美,分享大自然的赏赐。与那份难得的怡然自得,回归自然,除去污垢,心灵自然澄明,方才深深体味到幸福竟然如此简单。牯牛降,使你魂牵梦萦。

国家地质公园
峰林之上挂飞泉,  峡谷幽深藏洞天。
矗立祁门钦造化,  犹存劲骨万斯年。


    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被国土资源部录入国家地质公园名录。牯牛降以其独特的花岗岩地质地貌遗迹和地质景观为依托,在保护开发利用中,将自然科学,融入风景旅游之中。并以地质学旅游为核心,紧密结合自然生态观光为主体,已建设成为地质科学研究和普及的基地。

华东物种基因库
脚踏冲天大历峰,  摇青笑傲在华东。
巡查物种基因库,  内蕴资源十足丰。


    华东物种基因库,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核心。此地属亚热带北缘,气侯温暖而湿润,山涧溪水常流不断。由于地质悠久,水资源丰富,原始森林覆盖率高,所以,此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空气清新,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和芬多精,高与正常值8倍以上,有清心洗肺的功效,被誉为“华东物种基因库”。也是华东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徽州艺术馆
屯绿祁红品味浓,  根雕竹趣俏玲珑。
新安艺术名天下,  数领风骚气象雄。


    徽州艺术馆,位于观音堂景区晃桥之东。坐北朝南全木制结构木屋。馆藏古徽州书画、竹艺、根雕,可观赏古徽州木雕、石雕、砖雕、山石盆景。营销竹木艺术制品及地方土特产物,以及相关连的旅游产品。“祁红”、“屯绿”安徽名茶,任你选购。一边品赏古徽州文化艺术品,一边还可购买你称心如意的山货和纪念品,值得一游。

晃 桥
平步青云岂用愁,  横穿峡谷荡悠悠。
行吟酣畅休沉醉,  莫让年华空自流。


    晃桥,位于徽州艺术馆之西南。晃桥为钢丝悬索编织横穿于峡谷,上面铺设木条板连接两岸。两边桥头皆建有桥头亭,十分壮观。游人踏上晃桥,悠悠荡荡,不断晃动,使你心摇神荡。可领略森林大自然赋于你的心身健康洗礼,以增强旅游无穷之魅力。

红茶坊
小憩依然溢暗香,  无穷乐趣醉茶坊。
祁红犹自香千里,  品味清淳韵味长。


    红茶坊,位于牯牛湖之北,坐落于大演坑与小演坑水系交汇处。茶坊以竹木仿古结构建筑,厅堂宽敞明亮,透过门窗,可眺望牯牛湖美景。茶桌、茶几、茶具无不透出古色古香之风味,深藏着古徽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当你一边品味着世界著名的祁门红茶,一边欣赏着靓丽的古徽州少女为你表演的茶道,分享着大自然无限厚赐,悠然而自得。使您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尽情地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当中,仙人也。

善庆禅院
探访循沿澄碧溪,    还存古寺老墙基。
烧砖自带禅心碎,    历尽沧桑也叫奇。


    善庆禅院,位于红茶坊之南。禅院坐北朝南,遗址犹存。墙基、础石、拜台、覆缸、法云禅师墓还在,门前那株高大的罗汉松,至今枝繁叶茂,那好象还倾诉着善庆禅院,当年的香火曾盛极一时而名满祁门。

步云栈道
虎啸龙吟大演坑,  祁门岔上白云生。
寻幽峡谷心如醉,  送我丹霄未计程。


    步云栈道,位于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大演坑。栈道始自牯牛湖,修建悬空木栈道,穿行于大演坑悬崖峭壁间。游人可登步云木制栈道,寻幽揽胜那秀丽的峡谷美景,陶醉在自然仙境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二

一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颂歌


吴浪风


牯牛湖
渗入心灵俗气除,    森林浴罢百般舒。
纤尘不染明珠丽,    竹浪松涛拥碧湖。


    牯牛湖,位于牯牛山庄西北。象一块绿翡翠,镶嵌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湖水,近看浅处清澄见底,深处浓绿,俯瞰碧绿如玉。青松修竹映入湖中,绿得流油。四周云峰倒映湖内,湖天一体。若泛舟湖上,心灵自然澄明,自觉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湖山之魅力,妙不可言。

牯牛山庄
人栖木屋鸟窥帘,    秀色佳肴皆可餐。
偶作牯牛湖畔客,    沉迷仙境几时还。


    牯牛山庄,位于牯牛降观音堂景区。酒店设施齐全,拥有标准客房、套间、竹木度假屋,会议中心、浴疗中心、红茶房。自2002年开发以来,已成为黄山大旅游的创新元素和重要板块,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大新线公路改造竣工后,牯牛降景区的可进入性大为改善。2007年,景区继续以做强做大生态旅游,实行转型升级,是森林生态旅游考查的胜地。

亲水平台
结得牯牛山水缘,    神怡心旷自陶然。
讴歌佤族风情舞,    逸出森林响九天。


    亲水平台,位于牯牛湖东北角。此台采用木柱打桩,设横梁再铺垫木板建筑而成。因其贴近湖面,故名。在这人迹罕见的大森林之中,登临可观赏极富地方特色的目连戏,特别奉献由佤族表演团,倾情打造演出原始粗犷的民族风情民歌舞蹈。她们舞姿翩翩于亲水平台之上,又映入湖水中,如临仙境。豪放的歌声回荡于大森林之中,一洗旅途风尘,游人无不沉醉其间。

竹竿舞
佤族人民雀跃欢,    妆红孕秀颂苍山。
钟情生态歌民俗,    踏步翩翩跳竹竿。


    竹竿舞,是佤族舞的一种舞种。当你登上亲水平台,沉醉于佤族风情舞蹈之后,入夜还可品赏别具风味的烧烤大餐,参加激情喧闹的篝火晚会。继而还可观赏佤族人民的竹竿舞,那竹竿击地声声,那舞步踏地敏捷而欢快,别具情趣。忽儿佤族少女象仙女一样飘落你的身前,盛情相邀入阵,亲身跳一跳竹竿,有幸领略一下少数民族风情,魂牵而梦萦。

情趣木屋
澄湖碧绿结知音,    拂面春风伴丽人。
一曲风情民俗调,    吟歌回荡大森林。


    情趣木屋,位于水上娱乐中心亲水平台西侧。两小间并排纯竹木制屋,背倚修竹,浮于湖面。这里是供亲水平台演出,提供节目道具、音响,主持人策划,演员化妆之所。伴随着佤族风情欢快歌舞阵阵回荡,情趣盎然,木屋也。

牯牛瀑布
溅浪喷珠出九天,    飞流直下荡云烟。
为民日夜飞流下,    润泽祁门不肯闲。


    牯牛瀑布,位于牯牛湖西南端。牯牛降自然保区南坡诸水,汇聚牯牛湖。湖坝拦峡谷高高而耸立,高山出平湖。晴日,湖水越过牯牛坝飘然而下,形成一道宽阔的瀑布,悬挂在牯牛湖,煞是壮观。雨时,千沟万壑诸水下注,虎啸龙吟至坝头,又腾空飞起,声震山谷。正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喷珠溅玉,响彻云天,分外壮观。

仙女潭浴场
静寂空山月影筛,    牛郎依恋久徘徊。
偷观仙女风流事,    引诱游人接踵来。


    仙女潭,位于牯牛湖下方。一泓泓湛绿的潭水倒映着蓝天,摇曳着婀娜的树影,潭水变化多端。有雾的清晨,烟云缥渺,潭水仿佛抹上了一层轻纱,看不清真面目。雾中传来鸟的啼鸣,使潭显得神秘空灵。晨风吹来,犹如迷濛的 “女神”伸出纤纤玉手,挽起一缕缕轻纱。眨眼,太阳便从云雾中突围,射出一支支金箭,瞬时云消雾散,一片金光照得潭水熠熠发光,绿得纯洁明净,不沾半点微瑕,好一个剔透的世界!潭上那纤尘不染的洁净,那幽邃的宁静,自然融入心胸,自然渗入灵魂,让人浑然忘却了都市的喧嚣与生存的竞争,只觉得自己像一片羽毛,又像一朵出岫的白云,在水面上回旋,在山巅上飘游。

黄龙潭
潭深流玉自娱亲,    半勺清泉可洗心。
脱俗超凡君莫计,    登临一笑绝纤尘。


    黄龙潭,位于大演坑溪口。由于此处泉水,急流直下冲涮渐成深潭。晴日,泉水潺孱注入潭内,潭周岩壁和上空浓阴倒映入潭中,苍黄之中自带深绿,相映成趣。雨天,山洪扬威,喷珠溅玉,咆啸而下,震耳欲聋。

潜龙谷
龙潜云谷被沉埋,    瀑布飞泉出涧来。
尚带雄风抒浩气,    腾空直下响惊雷。


    潜龙谷,位于大演坑黄龙潭之上的转弯之处。这里瀑布流泉,似白龙骤下,水自天上来,撞击着嶙嶙山石激起片片水珠,似雪如玉,响彻天地,一泻入潭。幽谷向北、向上直通云霄之中的祁门岔。两边绝壁摩天,中隔峡谷,故名。从祁门岔始,山泉一路虎啸龙吟,奔腾直泻十余里,直至潜龙谷口,似白龙骤下,转个小弯向东南而去。潜龙谷深幽险绝,藏龙卧虎,是探奇寻幽的胜地。

仙人聚会
风光秀丽聚群仙,    出入深山醉可眠。
福地清幽堪养性,    悠然自得颂尧天。


    仙人聚会,位于大演坑服务站之上方。这里东西两崖壁上摩青天。溪泉由高入云端的祁门岔,奔腾而下。只有步云栈道,沿潜龙谷东壁穿行其间。而绝壁的底部,形成一个天然的平台。游人登台可俯瞰溪泉奔流,抬头云崖上的松杉葱郁,环境十分清幽,人迹罕至。游人若至此,如同仙人聚会,充分享受和领略着牯牛降大自然的所赐,不是仙人也入仙籍。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二

一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颂歌

吴浪风

鬼门关
大演坑深隐激湍,    攸关生死鬼门关。
晴空依旧雷声震,    险绝尘寰心自寒。


    鬼门关,位于大演坑驿站旧址下方。这里崖壁接天,忽然挡住登山之道的去路,猿鸟也难以逾越。就在这绝壁之上,一条挂壁羊肠小道悬浮其上。人登绝壁之上,如同行走在鬼门关一样,惊心而动魄。

神牛峰
昂首丹霄气势雄,    云中初露牯牛峰。
朝天一吼神威壮,    守立祁门傲太空。


    神牛峰,位于主峰大历峰的西边偏南。峰体突起于云表,象一头从天而降的青牛,醉卧在祁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内,悠悠万年,依然如故。峰之北面,高大的骆驼峰相伴着神牛,相映成趣。

好汉坡
奋力攀登好汉坡,  艰难险阻又如何。
殊途磨砺英雄气,  直上危峰吟颂歌。


    好汉坡,位于大、小演坑之间登主峰之下端。山脊中间隆起的脊梁,且雄又险,下临深渊。人行其上,即要有胆识,又要有健强的体魄,非好汉莫属,故名。好汉坡,是从龙背涧攀登大历主峰的起点。

杉木王
巍然挺拔入云霞,    郁郁葱葱仰老杉。
自爱牯牛生态美,    欢欣拥翠绽奇葩。


    杉木王,位于登主峰之登道古松林之上方。登道西侧,一株高大的杉木,直冲云天。主干滚圆通直,两人合抱有余;高约八丈,上部塔形,枝繁而叶茂,生机盎然。仍表现出王者之风,被誉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巨人和骄子。

姐妹松
悠然自得沐春风,  喜探葱茏巾帼松。
仰止高山相拥翠,  雪飞俏扮白头翁。


    姐妹松,位于登山之道杉木王之上部东侧。有两株高大挺拔的松树,耸立在岩石间。姐妹两松,枝繁针密,相互依偎,特别在山风的轻拂下,如同姐妹翩翩起舞,煞是好看。若遇云涛铺满壑谷,又弥漫松身。两松在云海之中,英姿美妙,忽隐忽现,分外壮观。

鲤鱼跳龙门
习已为常鱼水亲,    谋生日日总含辛。
遨游乘兴腾空起,    跳入龙门始称心。


    鲤鱼跳龙门,位于姐妹松之上方东边云岩。有一块岩石,形如一尾鲤鱼,惟妙惟肖,并跃跃欲试,腾空欲起跳去。崖头状若龙门之门槛,故名。游人攀登至此,一面沉浸在大自然怀抱,一面欣赏鲤鱼跳龙门美景,无不心神欢悦。

迎客松
心诚迎接总含情,    客至如归重客卿。
久历沧桑珍自爱,    传扬四海树文明。


    迎客松,位于登山之道鲤鱼跳龙门之上方,接近鸳鸯石和聚音石。此松高大挺拔,如同黄山迎客松一样,耸立在登山之道旁。伸出热情奔放的手,似好客的牯牛降主人,恭迎四海佳宾。游人至此,在主人的问侯中,可小憩片刻,攀登主峰,已行程过半。

千年松谷
卷起松涛逐浪高,    苍茫林海涌春潮。
千年葱郁春常在,    点缀神牛分外娇。


    千年松谷,位于登山之道石猴望月之上方的东面。谷内风起云涌,松涛阵阵。其中布满着天然的原始松林,尚无人涉足。古树华盖,林海苍茫。空气清新,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和芬多精,具有清心洗肺之功效,是一块天然的森林浴场。

双龙吐翠
小演坑中画境开,    苍龙戏水欲何为。
腾挪夭矫飞奔下,    共结同心吐翠来。


    双龙吐翠,位于龙脊涧之上。此处山泉沿着小演坑溪潺潺奔腾而下,在欢快的溪流中,透过泉水映出两条翠绿的绸带,仿佛象两条龙身在溪中游动,故名。游人到此,可观赏双龙夭矫飞奔下,共结同心吐翠来。

龙脊涧
碧涧通幽沟壑深,    潜藏谷底隐其身。
依然披露苍龙脊,    骤起雄风尚可闻。


    龙脊涧,位于小演坑中的黄龙坟与双龙吐翠之间。涧底花岗岩石,经水蚀分化后,显现出极象一条潜龙,深藏在小演坑里,向下游动。其龙脊时隐时现于幽涧之中,伴随着潺潺溪水欢腾而下,故名。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二


二 齐云山探幽


吴浪风


望仙台
登封拾级换新天,  不是仙人亦半仙。
莫问玄天何处是,  玉虚胜境绝尘烟。


    望仙台,位于望仙亭之处。游人通过登封桥、步仙亭后,步步登高,经凌风、松月、海天一望诸亭,即登望仙台。至此可眺望齐云山群峰,入云竞秀。悬崖峭岩壁立,怪石嶙峋,丹霞如锦。四周可眺飞瀑、奇石、幽洞、怪岩,层出不穷,向以幽、丽、奇、险称著。构成了一幅又一幅********的天然山水画卷,怎不令人神往!

罗汉洞
直入丹崖洞更幽, 深藏奥秘数风流。
修行钦佩金罗汉, 已破玄机得自由。


    罗汉洞,位于一天门至二天门之间的崖壁下。此处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它是齐云山风景精粹之一。罗汉洞供奉着真武帝君,两旁却又供奉着十八罗汉。应当说,这都是道士们富有想象力的创作。从齐云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气息,颇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4个大字,气势不凡,为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  

珍珠帘
剔透晶莹赏碧泉, 凌空摇曳荡轻烟。
喷珠吐玉飞垂下, 挂在云崖缥缈间。


    珍珠帘,位于二天门之下方的碧莲池上。此泉从半空之中飘飘洒洒,如绸似带不断垂下,溅珠跳玉。又宛若晶莹剔透的水帘一样,高高悬挂在碧莲池上。珍珠水帘与碧莲相映成趣,妙不可言。

月华街
跃上齐云胜境开,   清幽灵秀月华街。
天开美景如陶醉,   就此安居亦壮哉。


    月华街,位于齐云山腰。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及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观房屋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撒落在齐云山腰,犹显奇特而清幽。

太素宫
登峰身近玉屏峰, 学道推崇太素宫。
胜似蓬莱美如画, 青云平步驾长虹。


    太素宫,位于玉屏峰下。此宫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清乾隆皇帝曾称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宫在文革中被毁,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相继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小壶天
欲炼霞丹甚有缘,   安居养性小壶天。
灵犀一点心斋结,   道出非常更自然。


    小壶天,位于月华街长生楼下,它是明代一个石坊构成。石坊上有“小壶天”3字,石坊门洞呈葫芦形。进门后,便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侧为万丈深渊,站在窟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当游人想后退一步,便见崖壁上有“思退崖”、“石上流泉”、“一线泉”、“飞升所”等石刻,据传这是道士飞升成仙的地方。  

玉虚宫
登云直向紫霄峰,  莫辨云天第几重。
暗访玉虚寻大道,  分明大道有无中。


    玉虚宫,位于长生楼西不远处。此宫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威宫”3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便是石洞。洞内供奉的每一尊神像,都有一个有关神仙的传说。如今,玉虚宫是善男信女烧香求神、祈祷福寿的圣洁之地。   

紫霄崖
浣洗齐云雨后佳,   遨游最爱紫霄崖。
灵光孕育非常道,   揭示神奇掩面纱。


    紫霄崖,位于玉虚宫北。此崖拔地而起,上接云霄,就象一道高大无朋的屏障,给玉虚宫挡住北面冬天的寒风。崖由紫红色砾岩或暗紫红色钙质含砾硬砂岩和紫红色钙质细砂岩组成,秀冠群峰。更为奇特的是飞雨泉,从紫霄崖顶流注太乙池,终年如雨。

唐寅碑
久别功名始得宁,  吟怀此去一身轻。
神游山水林泉下,  兴寄诗书勒石铭。


    唐寅碑,位于玉虚宫东面。高大的石刻诗碑,树立在紫霄崖之下,分外醒目。唐寅(1471—1523),明代吴中四才子之首,名寅,字伯虎。明弘治十一年(1498),他29岁举应天府乡试第一,随后科场受牵涉,遭革黜。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后又终于摆脱叛臣宁王之纠缠,一生虽才高气雄,佯狂傲世,只得寄情于丹青诗词,难以实现其雄图大志。附唐寅《齐云山纵目》:“摇落郊原九月馀,秋山今日喜登初。霖林着色皆成画,雁学排空半草书。曲蘖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此诗赞美了齐云山秋之丽景,顿感由衷的轻松。

方腊寨
故垒萧萧风雨侵,  自然湮没自消沉。
寻究独耸惊天地,  威震东南豪气存。


    方腊寨,位于独耸峰上。这里居高临下,有一人守关,万夫莫开之险,是安营扎寨的好出处。方腊(?—1121),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歙县人。出身贫苦,为反抗压迫,1120年10月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后迅速移师睦州,举行“漆园誓师”,痛斥黑暗朝政,改元“永乐”,自号“圣公”,建立农民政权。义军战火曾袭卷江浙皖赣6州52县,影响很大,1121年夏,被俘遇害。《宋史》有传。


卷二  黄山区域文化之二


三 歙县揽胜


吴浪风


瞻大学士许国石坊
根根石柱对长空,    八角牌楼气势雄。
力辅三朝勤政事,    将身许国树高风。


  许国石坊,位于歙县县城内南大街。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石坊南北长11.5米,东西宽6.7米,高11.4米。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石坊组成。石料质地坚硬,全部采用青色茶园石。石坊雕饰艺术更是巧夺天工。12只石狮子,雄踞于石础之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许国(1527—1596)字维祯,号颖阳,歙县城内人。明神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卒赠太子太保。嘉靖乙丑年(1565)进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万历十一年(1583),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又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石坊,至今还矗立歙县南大街,如此规模宏大、呈八脚结构的牌坊举世无双。此坊给古城增添了重重的一笔,分外壮观。当代沈味廉《有感于许国牌坊》:“许国牌坊岂等闲,能工巧匠可非凡。高精技艺知多少,石刻淋漓汇壮观。”

太平桥
吟歌一棹世尘抛,    十六飞虹荡玉箫。
碎月滩头河汉近,    月明长夜恋州桥。


  太平桥,又称河西桥,建于练江之上。宋端平元年(1234),在此处设木浮桥,名“庆丰”。明弘治末(1504前后),改为石拱桥。明万历、清康熙、乾隆、道光各朝都曾大修。桥拱16孔,长268米,宽7.1米,是新安江上游,也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古石桥。桥心,原有亭。现桥面、桥栏是经1969年7月5日洪水后改建而成。

新安碑园
试墨迷离墨妙廊,    行书沉醉两清堂。
饱尝至宝民风正,    装点徽城百世芳。


  新安碑园,位于太平桥西端太白楼之后的西干山坡上。是一座典型的徽州私家园林式建筑,它凭太白楼,背靠披云峰,借练江水,面临太平桥,以曲折有致而又含蓄丰富的借景表现手法,使这座在弹丸之地依山而筑的园林,显得幽深而又奇巧。它因陈列了两套著名帖刻《余清斋》和《清鉴堂》而驰名。整个碑园由真赏亭庭院、歙池、小天都庭院、两清堂庭院、披云小筑庭院等部分组成。门上方“古墨衍芬”4字,系当代上海著名建筑学家兼书法家陈从周所题。歙县历来崇碑善帖,尤是宋元以后,汇刻集帖成风。在这条200余米长廊里,陈列了晋至明各个朝代书法家真迹200余方,最精彩的碑是《余清斋帖》和《清鉴堂帖》。《余清斋帖》,刻自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明代歙人西溪收藏家吴庭珍藏晋、唐名家墨本甚丰,经当时大收藏画家董其昌、陈继儒鉴定评判,并请邑人、名书画家杨明时双钩上石,将其所藏书法名作汇刻成帖。这套碑帖由董其昌题签,分正篇6册,续篇2册,选了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颜真卿、苏轼、米芾、东方朔、谢太傅等十多位大家的珍品,现存共61块碑面,皆属稀世珍宝。

谒渐江墓
独树新安一帜擎,    声扬华夏永留名。
高僧倘若逢今世,    岂负春风拂古城。


  渐江墓,位于西干山东麓五明寺傍。渐江(1610—1664),歙县人。俗姓江,名滔,字六奇。入佛门后,号渐江,又号弘仁,明代诸生。少孤贫,后成为著名画家。明亡后,游武夷为僧,归黄山往返于云谷、慈光两寺间。深爱黄山之胜,足迹遍全山。深得松、石、云、岩、壑之精髓,工山水,作品多“层峦陡壑,伟峻沉厚”。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合称海阳四家,创立黄山画派。所作《黄山真景册》,写山中名胜50处。为新安画派重要领袖之一,卓然自成一家。清康熙二年(1664)54岁卒,葬于五明寺后山坡上。因其生前酷爱梅花,号梅花古衲。死后墓周广植梅树,常年有海内外书画家和游人前来瞻仰凭吊。当代吕秋山《谒渐江大师墓》:“艺骨常眠练江旁,披云峰下百花香。眼前风物无穷美,一幅新安画卷长。” 其二:“时逢末运景萧条,削发为僧志亦豪。钵里烟霞腾浩气,袈裟胜似紫罗袍。”

吊汪采白
小小孤丘何处寻,    幸和古纳结为邻。
新安山水犹如画,    赖有梅花永驻春。


  汪采白(1887—1940),名孔祁,号洗梧居士。近代画家,歙县郑村西溪人。由于受近代美术教育,又师承古典美术传统,所以他的山水画,虽用传统笔法,但清爽隽秀,用色鲜明净洁,别具一格,甚得人们喜爱。卒后,葬于西干山。墓门碑上“山高水长”4个字,是抗日战争时,第23集团军副司令陶广书写。靠山碑上“洗梧居士汪采白先生之墓”数字,为当时皖南行署主任张宗良所书。墓前,原建有采白亭,内有勒石,今不存。

渔梁坝
揽胜渔梁勘坝基,    横销竖插垒成堤。
拦江经历千余载,    未损分毫更叫奇。


  渔梁坝,位于歙县之东的渔梁古街。是徽商兴盛数百年的重要水路码头,至今还保存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原始风貌,是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渔梁坝,始建于唐代,长138米,宽27米,用条石垒砌而成,是新安江上最大的石质滚水坝。滚水坝上下层之间用竖石墩插钉,每层各条石间,用石销连锁。中段开水门,用于平时排水,游人可上坝观赏。江上还有明代紫阳桥,为新安第一关。渔梁坝祠和巴慰祖纪念馆,以及李白问津处等人文景点,集中体现出徽州的古建筑风格,以及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游客无不感受旅游之乐趣,展现了徽文化的无穷魅力。

游棠樾古牌坊群
柱石成坊见匠心,    名垂桑梓艺超群。
东南邹鲁徽文化,    直使游人叹绝伦。


  棠樾牌坊群,位于歙县西乡棠樾村。明代3座,清代4座,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理的概貌。其中一座明代牌坊,横匾上镌刻“御制慈孝里”几个大字,皇帝为表彰徽商鲍寿逊父子而建。清乾隆皇帝也曾为鲍氏宗祠题联曰:“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秀江南第一乡。”又据传,棠樾鲍氏家族当时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其村鲍氏世家,至鲍漱芳时,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他欲求皇帝恩准赐建“义”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粮10万担,输银3万两,修筑河堤800里,发放3省军饷,此举获得朝廷恩准。于是,在棠樾村头又多了一座“好善乐施”的义字牌坊。在歙县众多的牌坊之中,这种“以商入仕,以仕保商”,政治与经济互为融贯的密切关系屡屡可见。棠樾牌坊群雄伟壮观,全国罕见,1981年9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代沈味廉《参观徽州石牌坊群》:“游车缓缓越徽城,直抵西郊棠樾村。七座牌坊资教化,千秋石刻鉴文明。”

陶行知纪念馆
敬业犁宫不肯休,    毕生精力解民忧。
功高可与仲尼并,    誉满中华数一流。


  陶行知纪念馆,位于古城歙县东大街。馆藏陶行知的生平事迹,以及被他所用过的珍贵遗物。陶行知(1891—1946),著名教育家。原名文浚,曾改名知行,再改名行知,歙县人。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师范,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后又相继创办浙江省湘湖师范,江苏淮安新安小学,以及山海工学团,并支持新安小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1 ?29”运动后,与沈钧儒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联合会,任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1946年与李公仆、史良等在重庆创办大学,任校长。后回上海从事反内战、反独裁民主运动,1946年7月25日,因劳累过度,患脑溢血逝世,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诗歌集》等。当代沈味廉《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久仰先生识卓群,呕心沥血育真人。不教孔子专前美,一帜高擎万世钦。”

南谯楼
始建隋唐到至今,  重檐高脊历风尘。
当初见说吴王府,  再现辉煌仰正门。


  南谯楼,位于歙县政府南面60米处。楼3重3开间,高脊重檐,紫墙青瓦。前后通间开窗,下为门阙。楼高20米,系古城内最高古建筑,始建于隋末。当时,歙县人汪华起义,反隋自称吴王。在此地吴王府楼(即王府子城)正门按唐宋以前,城台都是用土夯筑的,要建门楼,非得在门阙内靠壁立柱不可。所以,这儿才有26根柱子。从前门阙中间,还装有门扇,隐去2根柱子。明里处只有24根,因此,人们称此楼为24根柱。由于样式奇特,名声远播,所以历代重修时,都保留这些木柱。谯楼原本是用于望敌,后来上置报时设备,用于报时。今以谯楼为中轴线,谯楼外修建成古城瓮城堡,更显得古代神韵犹存。

斗山街
深幽老宅斗山街,   仕宦徽商齐聚来。
欲启尘封古文化,   名扬天下壮吟怀。


  斗山街,系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因其侧靠斗山而得名。全长500米左右,多为清代徽商仕宦的深宅大院。街道南北,延伸房屋,座北朝南临街,都是侧面山墙。墙上马头,高低错落,加上门罩和石板路面,具有徽派街巷独特的幽雅风貌。巷内著名的建筑,有叶氏贞节门,建于明初,表彰一位尊老爱幼的女性。杨家大院,建于清中期,为官宦宅第。许家厅,建于清初,属私塾建筑。黄氏孝烈门坊,建于清初,表彰一位为未婚夫殉节的姑娘。汪中怡宅,建于清末,5开间有精制的隔屏窗栏。潘婉香宅,建于民国初年,3进串联,布局上形象地体现了三世同堂的观念。王世杰宅,建于民国前期,有小院、敞廊、花榭,呈现书香门第气派。虾蟆井,建于唐代,是在岩石中凿出的深井,水质异常清洌。步行在斗山街中,犹如步行在2000余年历史的长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