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反思中成长

 阡陌躬耕 2012-06-02
在反思中成长
字体大小:[] [] [] 作者:蔺 文 华    发布时间:2009-07-14 21:55:05 阅读次数:877
 

在反思中成长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何谓“教育反思”?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教育反思通常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一句话,可以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教学反思的重点在“思”,既然是“思”,就得有“思路”。教学反思应当如何去拓展思路,这正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时感到困惑的地方。

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课堂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否在进行高效、优质的学习?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刚开始写反思日记时,可能是强迫自己进行的,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增强对问题的敏锐性,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二)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L.斯腾豪斯(L.Stenhouse)曾明确地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三)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教育反思的内容与策略

一、教育反思的内容

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写好教育教学反思?简单地说,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一)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记录师生互动、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高潮和亮点;记录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感触;记录课堂预设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记录改进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等。

(二)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即使一个教学经验再丰富,课堂教学近乎于完美的教师,再对一节课教学过后加以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对今后的再教学也能积累深层次经验,无疑会有锦上添花之妙用。

(三)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精彩回答、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都是丰富的可贵的课堂资源,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四)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一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教师一时都难以解答。这些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实施补救措施。一方面可以训练教学思维,丰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着教学民主的原则,对学生的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载。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导致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在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偶然出现的瞬间灵感(即使是不能成功解决的方法)也要及时记录,利用课后深刻反思,否则就会不了了之,使教学思路得不到拓展。

(五)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回顾一节课的全部进程,探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突破与难点分散是否得当;课堂训练设置是否有层次感、有梯度;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是否通过迁移训练得到强化等。再次梳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分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新的教学设计,自己的教学水平将会上升到新的高度。

教育反思的几种研究方式(即成果表达形式)

反思是一种内心活动,内心活动的表达需要用文字记录;反思是一种研究,研究要运用相应的研究方式,研究成果的表述也需要撰写相应的文本形式。撰写文本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过程。

(一)反思型研究的方式之一——教育日志

 1教育日志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记录或描述。它是反思型研究的起步,可以帮助教师学会思考,同时为深入研究积累相关信息,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

2.教育日志的基本类型:

     1)备忘式记录:注重观察并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情况随时记录下来。(如名言名句、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活动片断、成功或失败的事例、师生对话或文字交流、同伴对话、听课感悟、与家长对话、思考体会等等)

     2)描述性记录:记录的同时注重对事件、场景、人物形态、语言等的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呈现所记录的人或事。

3)主题式记录:

     围绕自己的某一研究主题进行连续的观察记录或思考记录,更具有研究的性质。

(二)教育反思的方式之二——教育叙事。

    1.教育叙事是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对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的讲述,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样做

2.教育叙事的内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事件、学生成长变化、个人传记,叙事性的总结和经验等等。

3.教育叙事的基本类型。  

    1)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叙述,注重事件的原貌和细节,突出事件的核心部分。

    2)夹叙夹议地陈述事件,强调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如含有事件情节的教育随笔、教育札记等)

3)从学生的角度、家长的角度等多侧面地叙述

(三)反思型研究的方式之三——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

教育案例研究文本的基本结构

    标题——引言和背景——问题——问题的解决——反思与讨论

    1)标题:可以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标题(如哄堂大笑之后当学生选举发生舞弊时,可以用案例包含的主题作标题(如为孩子创造闪光的机会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2)引言和背景:为读者提供发生事件和相关信息、时空框架,为案例展开作铺垫

3)问题:交待问题的发生、问题是什么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等。

     4)问题的解决:尽可能深层地描写,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或出现的反复,问题初步解决的成效或设想。(明确的问题意识并着重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步骤,这是教育案例区别于一般教育叙事的最大特点)

     5)反思与讨论:问题解决中的体会、启示;问题解决是否符合相关教育理念和学生实际?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四)反思型研究的方式之四——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研究是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实际教学场景为中心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式,是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研究的有效载体

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反思的方法是什么?任何理念只有到操作层次,才具有实践意义。教学反思也不例外,当教师掌握一些反思的方法后,可以使自己在教学后有序地进行反思,从而对自身行为产生指导意义。

1、质疑反思

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教师要真正看清自己所经历过的教学过程则需要不断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对每一节课我们都要这样反思:“这样做对吗?”“这样设计合理吗?”“情境的创设有效吗?”等。有质疑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努力,有努力才会有发展。教师要培养自己勤于反思的好习惯。如果一个教师平时在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等方面,处处学做有心人,不是仅凭自己所谓的经验,而是当作一种钻研,一种追求,每一个疑惑都当成可思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那么,长年累月,自然水到渠成。

2、归纳反思

过去的经历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零星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深处,而我们一旦将它们回忆、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来之后,就会成为可贵的教学体会与教学经验。经过这样的归纳反思,找出了“得”与“失”,也找出了问题的症结,那么我们的经验日积月累就更加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失误就会更少,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了。

归纳反思记录要及时、精要。教学反思要有时效性,时间一久真情实感容易淡化,事实材料也容易忘掉,智慧的火花也容易溜走,捉也捉不回来,最好是当时记,记当时,不过夜。反思记录不宜庞杂冗长,不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应做到有感而发。它可以对一堂课或一篇课文整体内容作分析探讨,但更多的是对一个提问、一次建议、一个词语、一个符号,甚至教师一个手势、眼神的运用等做记载和探讨。建议教师主动在备课笔记上预留空间,随思随记。

3、换位反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人的认识受自我经历的局限,难免会使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有时甚至看不出问题所在。这时,教师应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反思,对于形成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大有裨益的。

4、对比反思

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常常是通过找到某一事物的对应面的特征来发现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作为教师,应善于向别人学习,要经常听其他教师的课,特别是骨干教师、名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5、评议反思

从时间上看,可以是“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可以是“月后思”、“考后思”。一个阶段考试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分析,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掌握反馈信息,深入思考,总结经验。还可以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从形式上看可以是个体的回顾,也可以是集体的交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青年教师来说,经常上公开课,邀请同行和专家听课评课,创设良好的交流研讨的氛围,认真听取同行和专家专业化的点评,指导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过程的调控、练习设计等,摒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空泛评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使执教教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使听课教师学会反思,引以为戒。为此,学校要积极组织这种“互听、互评、互动”的反思活动。对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大有帮助的。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推广,不少教师使用的课堂全程录像的“影像反思法”值得借鉴。

古语说,“飞瀑之下,必有深潭”,这“深潭”是“飞瀑”常年累月冲击而成的。教师持以教学反思宛如源源不断的“飞瀑”,必能造就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丰硕的教学成果之“深潭”。

在反思中成长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何谓“教育反思”?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教育反思通常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一句话,可以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教学反思的重点在“思”,既然是“思”,就得有“思路”。教学反思应当如何去拓展思路,这正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时感到困惑的地方。

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课堂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否在进行高效、优质的学习?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刚开始写反思日记时,可能是强迫自己进行的,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增强对问题的敏锐性,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二)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L.斯腾豪斯(L.Stenhouse)曾明确地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三)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教育反思的内容与策略

一、教育反思的内容

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写好教育教学反思?简单地说,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一)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记录师生互动、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高潮和亮点;记录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感触;记录课堂预设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记录改进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等。

(二)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即使一个教学经验再丰富,课堂教学近乎于完美的教师,再对一节课教学过后加以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对今后的再教学也能积累深层次经验,无疑会有锦上添花之妙用。

(三)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精彩回答、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都是丰富的可贵的课堂资源,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四)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一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教师一时都难以解答。这些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实施补救措施。一方面可以训练教学思维,丰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着教学民主的原则,对学生的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载。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导致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在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偶然出现的瞬间灵感(即使是不能成功解决的方法)也要及时记录,利用课后深刻反思,否则就会不了了之,使教学思路得不到拓展。

(五)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回顾一节课的全部进程,探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突破与难点分散是否得当;课堂训练设置是否有层次感、有梯度;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是否通过迁移训练得到强化等。再次梳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分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新的教学设计,自己的教学水平将会上升到新的高度。

教育反思的几种研究方式(即成果表达形式)

反思是一种内心活动,内心活动的表达需要用文字记录;反思是一种研究,研究要运用相应的研究方式,研究成果的表述也需要撰写相应的文本形式。撰写文本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过程。

(一)反思型研究的方式之一——教育日志

 1教育日志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记录或描述。它是反思型研究的起步,可以帮助教师学会思考,同时为深入研究积累相关信息,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

2.教育日志的基本类型:

     1)备忘式记录:注重观察并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情况随时记录下来。(如名言名句、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活动片断、成功或失败的事例、师生对话或文字交流、同伴对话、听课感悟、与家长对话、思考体会等等)

     2)描述性记录:记录的同时注重对事件、场景、人物形态、语言等的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呈现所记录的人或事。

3)主题式记录:

     围绕自己的某一研究主题进行连续的观察记录或思考记录,更具有研究的性质。

(二)教育反思的方式之二——教育叙事。

    1.教育叙事是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对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的讲述,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样做

2.教育叙事的内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事件、学生成长变化、个人传记,叙事性的总结和经验等等。

3.教育叙事的基本类型。  

    1)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叙述,注重事件的原貌和细节,突出事件的核心部分。

    2)夹叙夹议地陈述事件,强调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如含有事件情节的教育随笔、教育札记等)

3)从学生的角度、家长的角度等多侧面地叙述

(三)反思型研究的方式之三——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

教育案例研究文本的基本结构

    标题——引言和背景——问题——问题的解决——反思与讨论

    1)标题:可以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标题(如哄堂大笑之后当学生选举发生舞弊时,可以用案例包含的主题作标题(如为孩子创造闪光的机会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2)引言和背景:为读者提供发生事件和相关信息、时空框架,为案例展开作铺垫

3)问题:交待问题的发生、问题是什么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等。

     4)问题的解决:尽可能深层地描写,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或出现的反复,问题初步解决的成效或设想。(明确的问题意识并着重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步骤,这是教育案例区别于一般教育叙事的最大特点)

     5)反思与讨论:问题解决中的体会、启示;问题解决是否符合相关教育理念和学生实际?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四)反思型研究的方式之四——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研究是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实际教学场景为中心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式,是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研究的有效载体

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反思的方法是什么?任何理念只有到操作层次,才具有实践意义。教学反思也不例外,当教师掌握一些反思的方法后,可以使自己在教学后有序地进行反思,从而对自身行为产生指导意义。

1、质疑反思

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教师要真正看清自己所经历过的教学过程则需要不断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对每一节课我们都要这样反思:“这样做对吗?”“这样设计合理吗?”“情境的创设有效吗?”等。有质疑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努力,有努力才会有发展。教师要培养自己勤于反思的好习惯。如果一个教师平时在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等方面,处处学做有心人,不是仅凭自己所谓的经验,而是当作一种钻研,一种追求,每一个疑惑都当成可思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那么,长年累月,自然水到渠成。

2、归纳反思

过去的经历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零星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深处,而我们一旦将它们回忆、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来之后,就会成为可贵的教学体会与教学经验。经过这样的归纳反思,找出了“得”与“失”,也找出了问题的症结,那么我们的经验日积月累就更加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失误就会更少,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了。

归纳反思记录要及时、精要。教学反思要有时效性,时间一久真情实感容易淡化,事实材料也容易忘掉,智慧的火花也容易溜走,捉也捉不回来,最好是当时记,记当时,不过夜。反思记录不宜庞杂冗长,不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应做到有感而发。它可以对一堂课或一篇课文整体内容作分析探讨,但更多的是对一个提问、一次建议、一个词语、一个符号,甚至教师一个手势、眼神的运用等做记载和探讨。建议教师主动在备课笔记上预留空间,随思随记。

3、换位反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人的认识受自我经历的局限,难免会使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有时甚至看不出问题所在。这时,教师应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反思,对于形成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大有裨益的。

4、对比反思

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常常是通过找到某一事物的对应面的特征来发现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作为教师,应善于向别人学习,要经常听其他教师的课,特别是骨干教师、名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5、评议反思

从时间上看,可以是“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可以是“月后思”、“考后思”。一个阶段考试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分析,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掌握反馈信息,深入思考,总结经验。还可以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从形式上看可以是个体的回顾,也可以是集体的交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青年教师来说,经常上公开课,邀请同行和专家听课评课,创设良好的交流研讨的氛围,认真听取同行和专家专业化的点评,指导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过程的调控、练习设计等,摒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空泛评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使执教教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使听课教师学会反思,引以为戒。为此,学校要积极组织这种“互听、互评、互动”的反思活动。对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大有帮助的。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推广,不少教师使用的课堂全程录像的“影像反思法”值得借鉴。

古语说,“飞瀑之下,必有深潭”,这“深潭”是“飞瀑”常年累月冲击而成的。教师持以教学反思宛如源源不断的“飞瀑”,必能造就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丰硕的教学成果之“深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