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币收藏应先掌握好技巧

 蜀南孺子牛 2012-06-02

人民币收藏应先掌握好技巧

 

    在收藏领域里收藏钱币,尤其是人民币收藏成了近来收藏市场的新宠,因其投资小、入门快等优点,正在被不断追捧。那么收藏人民币有哪些技巧呢?

    据天津文博会收藏委员会冯书山介绍,首先,人民币大体分两种,一种是硬币,一种是纸币。第一种硬币因为是金属币第四套人民币整版钞,所以使用时间久远因而不容易破损,若干年后它的存世量还是比较大,因此硬币的升值空间较有限;第二种就是纸币,由于平常使用的纸币经过无数次的使用后会慢慢磨损,一些残破无法投入市场继续流通的纸币,银行就要收回销毁。另外,国家经过一段时间要停止流通早一些的纸币,以更新先进的防伪技术印制新的纸币,停止流通的纸币只收不放统一销毁。因此,纸币的存世量要远远小于硬币,在保存一些上品(上品是指没有进入市场流通全新的纸币)纸币作为收藏,升值空间相对更大。年头越久远的纸币也就意味着升值空间越大,比如,一张只有7-8成新的1951年面值一万元的牧马纸币,目前市场价不少于五十万。

    因此,专家建议新手先不要涉足一版纸币,而应先收藏一些年头较晚的纸币,比如,第四套人民币,价格并不是很高,建议新手先从此入手,循序渐进。再次,可以考虑纪念币。纪念币就是国家在当时的特定背景下而发行的具有流通价值的人民币。比如为纪念北京奥运会而发行的纪念币,只有一张为纸币,其余九枚皆为金属币。最后,钱币市场还有一个重头藏品,那就是金银币,不过一般人很难涉足金银币市场,因为它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

 

人民币收藏十项原则与建议

 

    人民币收藏市场有其一定的规律,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各位有点帮助:

    ①要具备高雅的收藏情趣,无论市场行情涨与跌,都会坚持收藏,持之以恒,贵在坚持,相信总会有所回报的;

    ②要提高知识修养和鉴赏水平,更新信息,做到眼光超前,行动超前,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帮助我们规避更多风险;

    ③要百倍注重、审视藏品的品相,哪怕是细小的瑕疵也不要放过,吹毛求疵是对完美的追求也是对藏品的保障;

    ④收藏目的明确,目标切实可行,切忌杂乱无章,主次不分,切勿盲目跟风,坚持自己的收藏目标在市场中极其重要;

    ⑤要保持收藏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摈弃“发财”思想,应当玩物“养”志;

    ⑥切忌“一把抓”,要不断提高藏品的品位,有高档次的藏品作支柱;

    ⑦要注重藏品的研究和利用,从中学到专业、辨伪方面的知识;

    ⑧要具备收集、整理、存管、研究的操作技能,做到藏物增识;

    要注重道德修养,做到求利有道,交往守信,做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有者;

    ⑩要知法、懂法,合法交易,做到收藏不越轨,不夺人之美。

 

纸币的伪造三大手法

 

1.涂改与拼接 

    涂改作伪是一种常见的手法,这种伪品有三个特征,一是取普通票涂改成珍贵票;二是将低面值改成高面值;三是涂改旧票较多,因为涂改新票容易察觉。曾见到一张李鸿章像的大清银行兑换券奉天拾元的票,是利用民国元年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拾元旧票改成,这二种钞票的背景图案相同,同为美国印造。伪票上的李鸿章像系用相似颜色的旧票碎片拼凑而成,面容细部则以颜料描绘,稍加注意即可看出。 

    民国早期有一种涂改地名票,因当时各地银两与钞票的兑换率不同,所以同一银行的纸币也标明地名,分区域流通,有人为达到混用日的面涂改地名,因改动部分较小,其它图案文字纸张完全相同,所以不易发觉。  

    近年来,人民币收藏队伍不断扩大,难免鱼龙混杂,个别不法分子将一些早已废弃的旧票涂改成巨额面额的钞票或外币。如40年代的法币、关金、全圆券有不少是美国钞票公司承印的,正面下方有中文标明,于是就有人将这类纸币涂改成巨额美金,如1941年交通银行的25元法币被涂改成25万美金。实际上只要稍有一类纸币知识的人都知道美金上是没有中文的。也有人将1945年林森像五元金圆券改成壹佰万元金圆券,还有人将此票上的中文全部涂去,改成50万美金巨票进行诈骗的事。

    1921年成立的香港国民商业储蓄银行信誉较好,当年发行的钞票大多收兑回笼,这些回笼票被截去半张后销毁,另半张留存备查,但留存部分也有少量流出,钱币商将左右两半拼接,供给如饥似渴的集币爱好者,只是左右两半号码不同,容易识别。

2.加盖伪造 

    1941年中央银行印制藏文法币一千万元,以备在西康及西藏地区流通,这种法币系用民国二十五年英国华德路厂印制的中央银行壹元、伍元、拾元券加盖藏文而成,正面红色,背面黑色二行藏文。这种加盖钞引起了集币者的兴趣,抗战胜利前后,四川就有人利用华德路伍拾元及壹佰元面值法币盖了藏文伪戳运至上海钞币市场出售,现已发现在同一字头千位数之内的伍拾元藏文券中竟有几种不同的加盖,如c/h160617l加盖重庆地名、藏文倒盖;c/h16036l地名、藏文倒盖;c/h160690l。无地名、藏文正盖。这是不符合常理的,种种迹象表明,伍拾元藏文券根本没有真品,但其它面值的藏文券真假均有,真品的藏文油墨带有一定的光泽,字体也和伪品稍有不同。与的盖藏文券同时出现的还有加盖重庆地名的各种法币。抗战胜利后,法币迅速贬值,所以有人利用它们加盖作伪售给集藏者。 

3.现代科技作伪  

    在战争时期,经常发生敌对双方互造伪币的事情,如希特勒曾伪造了大量英镑,在二次大战期间抛入国际市场,用以购置军火及重要物品,给英国的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破坏。这种由国家制造的伪钞采用了最高级的科技手段,所以真伪较难辨别。在和平时期,利用高科技制造伪钞的都是一些不法分子或黑帮组织,专以牟利为目的。上述伪钞一般采用分包制版胶印的方法,而彩色复印机问世后也给伪造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早在50年代初,就有人伪造过民国三十七年版壹佰元人民币,因采用照相制版分色胶印的办法,所以较难分别,当真伪二张并列时,可发现真票的图像清晰,伪票比较模糊,当使用一段时间后,伪票的纸质松散,更易发现。为了防止彩色复印

制造伪钞,有的国家对彩印机控制使用,此外,彩色复印件的尺寸总和原件有一些差距,而且没有水印,仔细核对还是能识别的。 

    现代造伪钞往往从纸张到印制全套照搬,他们使用了高性能的印刷设备,经过胶印、凹印及胶四套印等复杂过程,使伪钞的纸质、油墨的凹凸感都和真品相去不远,如 1982年香港一伪钞集团利用日本和台湾的设备和原料,伪造拾元面额人民币6万余张,泰国一伪钞集团在曼谷伪造了美钞250万张。近年在我国南方各省发现了伍拾元及壹佰元面值的伪钞,其纸质较薄软、图案清晰度较差,但在弱光下很易疏忽上当。现代伪钞的制造技术甚高,其欺骗性及危害性也越大。

 

人民币收藏及印刷知识

 

    一、纸币纸张版别方面介绍

  纸币印刷有很多版别,而多是采用平、凹、凸三种版型相结合进行印刷。其印刷技术大多使用,接线印刷、胶版迭印、双面对印、花纹对线等特种印刷技术,那这些印刷方式和技术是什么意思呢?

  平版印刷: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发展之后,因其制版及印刷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时在工作上亦极为简单,且成本低廉,故在近代被专家们不断的研究与改进,而成为现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其手感方面,票面手感光滑,无凹凸感。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模具是用钢板雕刻而成的,模具上的线条是凹下的。印刷时线条中的油墨转印到纸上,形成凸出于纸面的花纹和图案,立体感很强。由于钢版的雕刻难度非常高,不易仿造,所以凹版印刷经常被用于钞票、证件等防伪要求高的印刷品。用手指触摸,有极强的凹凸感。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和凹版刚好相反,印版着墨部分上凸,印版上的图纹高于版面,印刷时,在图纹部分涂墨后,复纸加压,油墨即从印版转移到纸面上。这种印刷方法称为“凸版印刷”。因制版工艺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分为活字版、电铸版、平凸版、橡胶版等。凸版印刷的产品具有线划整齐,笔触有力等特点。现在大家对钱币上所说的凸版印刷,其实不是真正的“凸印”和“凸版”。真正的“凸版印刷”工艺目前一般不能印刷复杂图形(制版成本太高!),在纸币上只能用于打印流水号码(是用凸起的钢字模打上的,在纸面上形成凹下的数字),不能印刷文字和图案。很多人说三版纸币有“凸版”,其实是与“凹版”混淆了。这些人所说的纸币的“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其实是同一种印刷方式,其其实就是“凹版印刷”。

  接线印刷:采用特制机器印刷,特点是钞标的图案花纹能够完成多种颜色的接线,而且多色线条十分准确的衔接,不同颜色交接处,既无空白又不重叠。接线可以干胶印接线,也可以凹印接线。

  胶版迭印: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印刷技术,即用几种颜色油墨在一次套印的基础上,再用几种颜色迭印,这样就形成了多种颜色。这种印刷一般用在小方块的装饰图案上。比如原来一个小方块上印的是蓝花,再迭印上红色,就变成紫红色了。如果几种颜色的小方块再经过迭印,看上去五彩缤纷、鲜艳夺目。这种迭印的技术要有较高的精确度。

  双面对印:在印制钞票时,正背面对印规矩精确,这也是比较高的印刷技术。这种方法目前仅限于胶版、凸版印刷上。有3种类型:(1)钞票正面部分有色边线或四周边线与背面相同位置的边线相吻合。(2)在底线中某一部位对准,比如印有小圆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图案,透视之两面对准。(3)人像对印工艺复杂,技术要求更高,如法国法郎。

  花纹对线:这是底纹印刷的一种新工艺。一种是全版(上下左右)印刷到边,如果将两头边际对接,印有彩色的璇形花纹或其他形状的图案,完全可以对线。

  二、纸币包装方面介绍

  纸币通常会说到一刀,一捆,一条,一包,一麻袋,一箱,原捆,整捆,原箱,整箱,,连号,跳号等词语。

  那这些是什么意思呢?现在市场上普遍见到的一箱一包的钱币几乎只有分币和四版纸币。因三版之前的钱币大部分已经数量很少,所以大部分出现成包的纸币几乎看不到。以四版纸币和分币为例,通常所说为:

  1刀:为100张连号纸币。

  1捆:为1000张连号纸币。

  1条:为5000张连号纸币。

  1包:为10000张连号纸币(只限125分和125角的老包装)

  1箱:为1元和1元的40000张连号纸币,125角的50000张连号纸币,5元和10元的25000张连号纸币或50元和

100元的20000张连号纸币。

  1麻袋:为10包分币。

  原捆:是指原包装,包装皮破裂不大,无法将纸币拿出来的那种破裂。

  整捆:是指保证千连,而且刀签未断裂,并用塑料袋重新包装了一遍,称为整捆,又称为后封千连。

  原箱:是指铅封未开。

  整箱:是指原箱的把铅封打开了,但里边的东西未动,称为整箱。

  连号:是指号码相连的若干纸币。

  跳号:是指在号码相连的若干纸币中有1枚或几枚号码缺少未能连贯的纸币。

  三、纸币分类方面介绍

  喜欢收藏的人越来越多,那对纸币如何区分收藏呢?纸币中任何一种类别的价格都是单独核算的,所以需要对这些类别做一了解。那我就把我所知道的向大家做一介绍,说错了请指正,没说到的请大家补充。

  纸币种类繁多,但基本的分类有冠号分类,版别分类,水印分类,时间分类,补号分类等。

  冠号分类:简单的说,冠号就是指纸币上面阿拉伯数字前的罗马数字或拼音字母。在四版之前的一、二、三版人民币纸币中冠号为罗马冠号,其中罗马冠号有二个罗马数字的冠号和三个罗马数字的冠号,在冠号上还有颜色之分,如三版1角钱,有罗马冠号为红色的和罗马冠号为蓝色的两种。这些种类都是不同的,当然钱币的价格也是不同的。在四版之后的纸币中冠号均采用拼音字母代替(很多人说是英文字母,是错误的)

  版别分类:上面已经介绍了几种版别,其分类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水印分类:水印是一种几乎不可见的印记,必须放置于特定环境下才能被看到,不影响物品的使用;水印的制作和复制比较复杂,需要特殊的工艺和材料,而且印刷品上的水印很难被去掉。因此水印常也被应用于诸如支票、证书、护照、发票等重要印刷品中,长期以来判定印刷品真伪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检验它是否包含水印。因人民币中水印图案的不同,也决定了某中图案存世量或价值的不?br>时间分类:如第四套人民币有80年发行的和90年发行的纸币,他们单看外表几乎相同,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差在年代上,所以年代的不同也决定了钱币的价值。

  补号分类:补号也就是看冠号,因为印刷过程中是会出现印刷问题的,所以在印刷人民币之前都会事先印出一些特定冠号来做提补用的纸币,这些冠号的纸币就被称为补号,以便提补正常印刷时出现错误而不能使用的纸币。故这些补号非常稀少,尤其连号补号。

  四、纸币品相方面介绍

  为了对市场上人民币纸币品相划分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我们根据人民币纸币票面污染、坚挺、票角磨圆、折痕和断裂以及缺损程度情况,参照国内纸币收藏专家的观点,并借鉴国际上的划分标准,把人民币纸币的品相划分为九等,并根据国内集币者的习惯称为“品”。现分述如下:

  挺版:币面清洁坚挺,未流通。

  十品:未流通,但因为时间久远或保存不当,表面有极轻度的褪色,没有受过水渍而使表面失去光泽;也可包括有极轻度折痕。

  九品:有较明显的折痕,票角有最轻度的磨圆,票面无污染,仍能保持原票的光泽。

  八品:多次触摸流通,有几条明显折痕,票面有少量污染和色斑,但仍坚挺不垂软,边缘无撕裂痕,票角有轻度磨圆。

  七品:多次触摸流通,票面已污染,并垂软,边缘有小裂口,但未延伸到票面图案。

  六品:长期流通票角已磨圆,边缘裂口延伸到图案,但没有缺损;票面脏或褪色,但票面图案细节仍可辨认;垂软,有中心孔。

  五品:严重磨损,票面脏,褪色,边缘撕裂并有缺损,票角磨圆,但无大块缺损。

  四品:票面脏,褪色,图案模糊,有缺损或大片断裂。

  三品:纸币断裂,有大片缺损或空洞,票面模糊不清,一般无收藏价值。

  至于国际上关于纸币品相的划分方法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五、决定纸币价值的几点因数

  其决定价值的因数主要在于,某种纸币的特殊意义、流通时间和存世量,当然爱好者对纸币图案的喜爱也是决定其价值的因数。

  以上是对纸币的浅薄知识的整理,纸币代表着国家当时最高超的印刷技术,包含着当时社会的风土民情、时代变化、社会发展、经济飞跃等等无穷的知识。纸币有着他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是一个国家时代的见证,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命脉,是一个国家团结的象征。收藏纸币就如同收藏一部百科全书。让我们共同去研究它吧,为我们收藏的每一张纸币自豪骄傲吧。

 

人民币上的号码究竟是在起什么作用?

 

    收藏上,各有各的爱好,彼此之间,尊重及照顾到彼此之间的爱好,这应该是天经地仪的!在巳经退出流通的人民币收藏中,一些藏友对人民币上的号码情有独钟。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人民币上的号码究竟是在起什么作用的,人民币上面的号码起着五大作用,这五大用分别是:

    一、用来区分发行的时间。

    按常规来讲,号码的位数越少,或号码越小的,那么,该币发行的时间就越早,以此类推,如果号码的位数多,号码越大,那该币发行的时间则越晚。该号码也为各大人民币收藏者为看重,现市场中数字好的和数字差的价格也是天地只差,例如豹子号等好的号码市场上的价格比普通的号要贵很多倍。

    二、用来计数。

    在人民币的印制过程中,人民币上的号码可以起到计数的作用。如果在印制过程中出现了残次品,那么可以根据上面的号码轻而易举的算出来,这样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用来辩残。

    假如人民币有破损,恰好又是在横号码或是竖号码的拼接后,那么银行便可根据人民币上面的横竖号码是否完全的相同,来判断这张人民币是否为一张完整的人民币。这样可以阻止套取国家财产的不法行为。

    四、用来防伪。

    比如现在正在流通的笫五套人民币上面的号码,大面额钱币上所采用的是横竖双号码,[如:50元,100元上面的就是横竖双号码]。而且笫五套人民币上面印制的号码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双色印制。即两个号码采用不同的颜色印制,5元,10元,20元的上面是单号码。也是用双色印制的。称之为双色横号码,这样双色的印制,是为了增加造假的难度,阻止假币的出现。

    五、用来保护人民币。

    假如人民币遭遇到了不测事件,如抢劫,盗窃银行,或者是在人民币的调运途中车辆出了问题,散落在地下的人民币遭到哄抢如此等等。这时,银行就可以根据巳经回笼的人民币上面的号码,查出破案的种种线索,加快破案的进度,还可以要据人民币上面的号码所展现的范围,在银行的柜台上进行收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国家的损失。

    欢迎广大收藏爱好者,给本网站投稿,各抒己见,真实表达,自己对纸币,钱币,古钱币,金银币,邮票等各类收藏行业的见解(把稿件备注署名如:北京刘东。发送到邮箱:89651676@qq.com),以文会友,畅所欲言,期待结识更多的收藏爱好者。

 

第三套人民币5元三罗整刀

 

各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人民币纸币上除了汉字、少数民族文字、汉语拼音及第四套人民币主币上增加的盲文外,还有用以控制各种票券印制数量和防伪作用的冠号和号码。冠,取首之意,冠字也称“字头”,即印在票券号码前的符号,用以表示各种票券和印制数量的批号。中国历史上各银行印制纸币时,所采用的冠字不尽相同。旧中国中央银行印制的关金券、金元券、东北九省流通券等,采用一个或两个英文字母(ABCD等)作冠字;日本侵华时期的伪满洲中央银行、蒙疆银行等印制的的伪币,采用一个或两个阿拉伯数字(1234等)作冠字。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五套人民币纸币,前三套均使用两个或三个不同的罗马数字(Ⅰ、Ⅱ、Ⅲ、Ⅳ等)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币沿用改成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流通纪念钞只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号码也是表示票券印制数量的编号,是每一冠字批号中的具体编号,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列号码,一票一号,在同一冠字批号中的号码一般不会出现重复。从钞票的号码位数上可以看出该组冠字所印票券的多寡,即位数越多,印制数量越大,反之印制数量越少。从各套人民币票券看,人民币号码有六位、七位和八位之别。下面分别就五套人民币的冠号特点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 第一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一套人民币由于诞生于战争年代,印刷分散技术千差万别,票券质量也参差不齐,票种多,版面杂,设计思想也不统一。因此,表现在冠号上也不一致,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冠字号码均在票券正面,且冠字号码分离,平行分列在票券的左右上方,其中冠字括在角括弧内。但60种票券冠字和号码排列顺序不同:其中57种票券冠字在左,号码在右;2种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和1000元推车耕地票券)号码在左,冠字在右,这两种票券均由东北银行所属厂印制;惟有1种票券(1元的工农票券)只有冠字而无号码,两组相同的冠字平行分列在票券左右上方。 

  2.冠字号码的颜色有红蓝之分。60种票券中有58种票券的冠字和号码为红色,只有2种票券(100元的工厂票券和100元轮船票券)冠字和号码为蓝色,且这两种票券的票面颜色均为红色。 

  3.冠字均为三位罗马数字,但号码却有6位、7位和8位之别,即便是同一票券也有号码位数不同的。例如:50元的列车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分别有6位和7位号码之分;50元的工农票券、100元的轮船票券分别有6位和8位号码之别。 

4.号码字体有差别。不但是不同票券之间号码字体有差异,即使是同一票券号码字体也有差别,例如:10元的锯木犁田票券、100元的耕地工厂票券、100元的北海桥(黄黑色)票券、200元的佛香阁票券、500元的正阳门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等,均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号码字体。

. 第二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二套人民币全套设计完整统一,民族风格突出,无论从票券主景选题上,还是在颜色搭配、票幅尺寸分档以及防伪措施等都绞统一、合理。因此,表现在冠号上也较统一、协调。 

  第二套人民币打破了第一套人民币冠号分离的格局,冠字和号码相连,各种票券冠字和号码位数全部相同,均为三位罗马冠字、七位号码,冠号颜色亦均为红色。但分、角、元券冠字和号码位置分布不同:分券为一组冠号在票券右上方;角券也为一组冠号在票券左上方;元券却是两组相同冠号,平行分列在票券下边两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981715日,为缓解硬分币紧缺的矛盾,稳定金融秩序,重新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中19531分、2分、5分纸币,但这次发行保留了冠字,取消了号码,现在收藏界称其为“无号纸分币”。元号纸分币的冠字如果细细研究很有特点:(1)冠字位数有三字冠和二字冠之分,三字冠先发行。1分券即有三字冠又有二字冠,2分券和5分券只有三字冠。(2)冠字字体有大不之别。1分券有小三字券、大三字券和大二字冠三种;2分券和5分券只有小三字冠和大三字冠两种,小三字冠先发行。(3)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独特的排列规律。无号纸分币的冠字意义是:相同的罗马数字并列,表示相加,例如:Ⅰ=1、Ⅱ=2、Ⅲ=3、ⅩⅩ=20;不同的罗马数字并列,前边的小于后边的,表示后边的减去前边的,即大的减去小的,例如:Ⅳ=4、Ⅸ=9;不同的罗马数字并列,后边的小于前边的,表示两数相加,即大数加上小数,例如:Ⅵ=6、Ⅷ=8。据有人研究统计,无号纸分币的冠字已发现518种,其中1分券328种(三字冠234种,二字冠94种),2分券129种,5分券61种。为配合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最近又新新发行一种ⅠⅡⅢ号1分券,其冠字排列完全不同于上述1分券。

. 第三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420日发行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97415日发行最后一枚5角券止,前后经历12个年头,如果按其实际流通时间计算竟达30多年,是发行持续时间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由于该套人民币流通时间跨度长,发行量大,印制次数多,因此,其冠号也千变万化,表现在:

  1.冠号位置不统一。有的印在正面,有的印在背面:印有正面的位置也不统一,有的印在左下方,有的印在左中部,有的印在右中部,还有的印有右下方,没有固定的格局和规律。

  2.同一票券冠号颜色不统一。如1角券冠号有红蓝两种颜色,红色冠号为先发行。

  3.同一票券的冠号位数不统一。有三字冠七位号码的,也有二字冠八位号码的,前者发行在先。

第三套人民币冠号特点如下表所示: 

年份 面值 正面图案冠号特点位置颜色       冠字位数 号码位数 

1960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枣红)背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绿)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红 2  8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蓝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蓝 2  8 

1962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正面左下方 红 3  7 

1962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正面左下方 红 2  8 

1972  5角 纺织厂生产图      正面左下方 红 3  7 

1960  1元 女拖拉机手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0  1元 女拖拉机手       正面右中  红 2  8 

1960  2元 车床工人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0  5元 炼钢工人        正面左中  红 3  7  

1960  5元 炼钢工人        炼钢工人  红 2  8 

1965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5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正面右中  红 2  8

. 第四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较前三套人民币有一个明显改变,即前三套人民币均以罗马数字作冠字,而第四套人民币改为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而且不论大小面额票券都是两个冠字八位号码,冠号位置也有一定规律:125角券在票券正面左边;12510元券在票券正面右下边:1550元三种票券因票面颜色较浅选用蓝色冠号,其他票券颜色较深以红色冠号相衬。 

  那么,为什么第四套人民币一改前三套惯例,而取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呢?集藏纸币的人都知道,从北伐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权发行的货币,包括“苏币”、“抗币”、地方币,多采用英文字母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之所以不采用罗马数字,而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是因为我国的汉

语拼音很接近英文字母,而现在印制设备的各种标志、号码均为英文字母,这样在生产过程中操作比较规范,因此,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是印制工艺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行为。   

. 第五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五套人民币在冠号设计上又有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横竖双号码,均以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八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横冠号为黑色,印在票券左下角,竖冠号为蓝色,印在票券右边。这是国际上普通采用的冠号设计形式。

  此外,1999920日开始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流通纪念钞,其冠号设计更为独特:冠号只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J”,八位阿拉伯数字号码首次采用由大至小递减式印刷方法,冠号更具有艺术性。

 

浅谈人民币防伪知识

 

人民币防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下面就一套到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术,做以简单的阐述:

1、第一套人民币防伪;1948121日开始发行,1955510日停止流通,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到哪里,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唯一的合法货币。由于受战争环境和解放初期经济困难等条件限制,这套人民币采取多地区分散设计、制版、印制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印制工艺技术条件不同,有石版、凸版、胶版、凹版,经历了从石印、凸印(脚蹬困盘机)到胶印。油墨、纸张就地取材,导致印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钞票相当精美,有的比较粗糙。第一套人民币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当时的生产力薄弱,相应的印钞防伪技术也一般,除了上述的不同版别之外,还有就是纸币的特殊部位存在的暗记防伪。

2、第二套人民币防伪;1955221日发行,19645月停止流通,共11种面额,13种版别。手工雕刻精致,提高了防伪性能。印制采取委托苏联代印3元、5元、10元券和国内自印1元、2元券及角、分辅币相结合。由于红色1元券的油墨在流通中耐酸、耐碱、耐光等性能较差而改版改色,又由于种种原因,对5元券也进行了改版改色,从而形成了过渡版的特点。第二套人民币也采用了特殊部位暗记防伪技术。

3、第三套人民币防伪;1960420日开始发行,7种面额。制版采用传统的手工雕刻与机器雕刻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复杂精细。印钞机械从平、凸、凹三个方面都实现了专业化,印制工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印制质量有了显著提高。1元、2元、5元采用定向不定位五星水印纸,10元采用天安门图景固定水印纸,大大增强了人民币的防假性能。这套纸币的水印钞纸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而成,从而结束钞票纸依赖进口的历史,水印钞纸技术获轻工业部、河北省科技成果奖,并列入全国114项科技成果,载入国家科技成果史册。第三套人民币也采用了特殊部位暗记防伪技术。

4、第四套人民币防伪;1987427日起陆续发行,共有9种面额、17种版别。人物头像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古钱水印和人物头像固定水印,工艺技术很高。不同票种上分别采用平、凸、凹多种多色接线新技术,印刷技术难度较大,防假能力较强;在凹印油墨上,采用新的研制成果;1990年版50元、100元面额人民币首次使用了安全线,人民币的防伪功能进一步提高。

5、第五套人民币防伪;1999101日起发行——采用了固定花卉水印、红蓝彩色纤维、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白水印、隐性面额数字、光变油墨、阴阳互补对印图案、横竖双色号码印刷等众多新的防伪技术,并将防伪技术充分地应用在了钞票的机读功能中,使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结:一二套人民币历史悠远,不熟悉,不做论述。

三版纸*币收藏是以物以稀为贵为依托,从历史、政治、防伪(凹凸版、水印)等方面做线索来收集,以方寸图案来说明一个历史、映射一段政治,反应当时钞印生产力。

四版纸币的收集也是以物以稀为贵为依托,从历史、防伪(荧光油墨、荧光纤维丝)等来分类收集。8050已经量少居第一位。荧光油墨、荧光纤维丝这两个概念从属防伪,说明一个钞印生产力自主研发的光辉历史,类似三版的水印自主研发一样的历史印证。

新生事物的存在,在收藏市场是需要一个时间来印证的过程,四版荧光纸*币是事实存在的,只是它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存在的原因和历史有待于爱好者去探讨研究,相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明了的。当然了,茫然的发现新事物和恶意炒作,不可取!那样会伤人、伤市场!

 

各版人民币收藏价值分析

 

   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均有其内在的规律。商业经济社会,价值与价格的矛盾与统一造成行情的涨跌。人民币收藏市场也如此。当某个币品的价值被明显低估忽视,收藏价值远大于市场价格之时,便是在储蓄着暴涨的能量,时机一到,价格便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如被誉为升值传奇的车工即是典型的例子。而当某个币品被过度炒作,价格远超于价值,透支了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升值空间,那么其猛涨的背后就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如802的暴涨暴跌就说明了这点。纵观一至五套人民币,要想从中挑选币种进行投资,必须对其收藏价值以及当前的市场价格进行综合分析,不可贸然入市。

  第一套人民币:年代久远,存世量极少,普通收藏爱好者可望不可及。即使是研究一版币的专家也难得一见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而能集齐一套币大全套者更是凤毛麟角。虽然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的价格在300万左右,但其极珍贵的收藏价值完全值得这个价。毕竟一版币,不是你想买就能买。钱,不是万能的,至少在真正的珍品面前,钱只是一个符号。

  第二套人民币,有足够的历史沉淀,苏三元的存世量极少,也是币中珍品,普通收藏爱好者难觅一枚。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当前价格在40万左右。旧币在市场上虽有一定的存量,而全新品相的大全套可当之无愧称之为纸币中的瑰宝。由于第二套人民币量少,没有炒作的空间,而且大部分币种价格已在高位。属于收藏价值与市场价格基本相当的品种。长期看涨。

  第三套人民币,是人民币收藏大军最主流的收藏品种,也是流通时间最长,历史故事最丰富,设计最漂亮的品种。第三套人民币自退出流通市场,进入收藏市场以来,历经种种涨跌风波。特别是90年代未20世纪初那阵子,由于受到政策的打压,价格一路阴跌,让不少收藏第三套人民的收藏投资者感到心灰意冷。但时间证明,真正有价值的收藏品是不畏惧打击的,短期的下跌是为其下一波上升提供蓄势的空间。近几年,第三套人民币势头一片大好,市场存货量不多不少,分散在各散户,庄家投机炒作的风险较小。收藏价值高于目前的市场价格,建议购入,长期稳步见涨。

  至于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由于还在流通中,存货很大,除了个别品种,如805080100这些珍品外,其他品种在市场上刀货,捆货,条货,甚至箱货都还有很多。炒作较大的炒作成分。甚至可以说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是庄家与散户博弈的战场。当前大多数品种的收藏价值低于市场价格,存在虚高现象,购入者不宜大量进货。应慎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