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苍山小溪 2012-06-03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非洲的秩序

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二、两极格局 (19451991年)

 

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
、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947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战。杜鲁门主义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②经济: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6、美苏争霸概况

时间

双方(苏——美)

内容

特点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赫鲁晓夫---肯尼迪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危机

 

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国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勃列日涅夫—尼克松

1969年尼克松实行了战略收缩,

70年代中期苏联采取进攻战略,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第三阶段

80年代

 

戈尔巴乔夫—里根

80年代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级格局结束。

 

美国实现有限的缓和,美苏两级格局结束

7、美苏争霸影响A由于长期争霸,双方却背上沉重经济负担B导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违背了历史潮流,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发展。

8、美苏两极格局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注: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

③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④维护工具:联合国

⑤评价(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A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德国分裂、美侵朝战争、美干涉中国内政)。B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C在对峙局面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

D两强相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三、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至今)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4、多极化趋势:

①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欧盟、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②形成标志: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③主要内容:旧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④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重要习题

1.世界格局变化原因: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重新制定全球战略,想称霸世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世界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济实力。

3、美苏全面开展“冷战”的标志是什么?自从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以后,美苏之间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没有发生“热战”。有人据此认为,“冷战”是国际关系进步的一种表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① 杜鲁门“冷战”政策出台 第一种看法:进步;避免了直接冲突,有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是国际关系成熟的表现。第二种看法:落后;冷战加剧了军备竞争,不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

4、对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认识: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实

5、20世纪确立的两个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从世界格局的变动中,你认为中国当今提出的和平崛起能不能站住脚?

120世纪初期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2)当今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能站住脚,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我国通过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对世界向多极化向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贡献。

力。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是各国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6、面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1)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力争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3)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4)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地位。

5)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维护世界的和平,警惕法西斯死灰复燃。

7、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表现与认识: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表现:如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科索沃战争和对伊拉克的战争;确定邪恶国家;部署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东扩等。
 
认识:它的霸权主义政策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恐怖主义行为此起彼伏,很多是针对美国的。美国政府应反省自己的政策。

8、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1)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宗教纷争;民族矛盾,地区冲突;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资源争端。

2)我们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9、结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联盟及我国驻南大使馆的史实,简要谈谈你对美国等“北约”国家本质的认识:其绕过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联盟的行为是明显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是恃强凌弱的表现。

10、当前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什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世界经济

11、世界关系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

1)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其名称分别是什么:

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2)当今界格局呈现什么特点:

旧的格局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这种局势:

首先搞好稳定团结,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其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2、中国为什么能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产生日益重要影响?20世纪末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你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局势?

(1)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日益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    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趋势,经济格局:走向全球化趋势

认识:和平和发展是主题,但世界仍不很安宁,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经济上,经济上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发展,全球化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加大,世界经济发展风险因素增多;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的发展模式交流广泛,同时各国竞争日趋激烈,碰撞和冲突不断发生;安全上: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能源紧张、环境问题、毒品走私以及传染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总之,当今,世界正在演化成一个地球村,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

(3)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中国应该怎么办?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对中国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实现和平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从东欧巨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巨变的影响?东欧巨变的性质是什么?东欧巨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1)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度.

2)斯大林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国家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尖锐,成为东欧巨变最深刻社会根源。

3)性质: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

4)启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14、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为建设和谐世界提出几点建议)

遏制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等。

15、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意义)

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16、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特点?你认为在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中,什么起到决定性作用?分析我国应该怎样面对世界格局?

特点: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以美苏为首的两级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我国应该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努力提高综合实力,力争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17、今年来国际形势发展有何特点?在信的形势下,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你认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应如何抓住机遇?

1)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局势走向缓和,世纪格局呈现了多极化趋势

2)从机遇方面:国际环境改善,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从挑战方面:中国对外经济面临激烈的竞争,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面临少数发达国家所施加的重重压力

3)利用和平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本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国防吸取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重视教育,增强竞争力,顶住外来压力,坚持独立自主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全球化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来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七单元

经济全球化:(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

1、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了一个整体。

2、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B国际资本的流动加剧,全球化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C中国和苏东国家加入市场经济体系。

3、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强B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①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

5、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6、 人类面临的问题: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

7、 面对经济全球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团结互作,重视落后地区的舆论宣传和科教工作等。

8、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科技迅猛发展,生产力发展进步,生产国际化的扩展

9、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面临哪些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

答:共同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的膨胀、毒品的泛滥、艾滋病的蔓延和恐怖主义的猖獗。,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

10、抓住机遇,顺应潮流,趋利避害是我国政府面对经济全球化态度,为此,我国做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努力。试举出21世纪以来的三件大事

A申请入世成功,正式加入WTOB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会议,C中国正式申请在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并取得成为。

11、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对你生活的影响:可以从自己的衣、食、住、行等遇到的国际品牌谈起,说明经济全球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开工厂,生产的饮料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

12、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下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应当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兴利除弊,或将弊端努力减小到最低点,以较小的代价换来更大的发展。

13、中国(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启示)

1)顺应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

2)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与世界竞争。

3)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树立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5)努力建立国际新秩序。

6)要制定防范经济风险的经济政策,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

7)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8)维护祖国统一大业和持续稳定的政治局面。

1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机遇: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挑战:从目前来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落后,资金匮乏,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这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15、目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着 许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安全的问题,如:战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等等请你举出上述问题中的任意三个例子?

为解决这些问题,世界各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在解决这些问题中,为什么国际社会的合作显得特别重要?

1)战争问题:如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人口问题:按目前人口增长的态势,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接近地球承受能力的极限。全世界吸毒人数急剧增加,许多人因此丧失工作能力,导致严重的传染病。恐怖主义:2001911事件

2)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保护有限资源,加强禁毒和反恐力度;加强国际合作;重视有关的舆论宣传和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等。

3)因为人类面临问题是全球性的,这些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的,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只有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人类才能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地球村,世界才能在和谐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